第4课欧洲文化的形成 课件(共3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欧洲文化的形成 课件(共3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1-02 08:55: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欧洲文化的形成
第四课
【课程标准】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认识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人民共同推动了人类文化的发展。
苏格拉底
“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目录
古典希腊文化与罗马文化
01
中古西欧文化
02
拜占庭、俄罗斯文化
03
爱琴文明
荷马时代
古风时代
古典时代
前2000-前12世纪
前11世纪—前9世纪
前8世纪—前6世纪
前5世纪—前4世纪前期
夏商时期
西周时期
春秋时期
战国时期
古希腊历史发展线索(前2000年—前4世纪)
马其顿时代
前4世纪晚期—前2世纪中期
一、古典希腊文化与罗马文化
1、地理:多山地少平原,三面环海多优良港湾;
2、政治:小国寡民的城邦政体
3、经济:工商业经济、海外贸易发达;
4、思想:自由、平等思想的形成;
知识回顾:《中外历史纲要下》古希腊民主制度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一)古希腊文化:
欧洲文化的源头——古典希腊文化与罗马文化
一、古典希腊文化与罗马文化
(一)古希腊文化:
2、古希腊哲学——理性的先声:
(1)古希腊的哲学是古希腊文明的精髓,古希腊也是欧洲哲学的发源地。产生于希腊人对宇宙起源和人生意义等自然和社会问题的知识追求,古希腊哲学家力图用理性的思维方式认识世界和解释世界。
1、古希腊文化的概况:
古代希腊的中心区域在巴尔干半岛南部。
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上半叶被称作古代希腊历史上的“古典时代”,这是古代希腊文化高度发展的时期。
一、古典希腊文化与罗马文化
苏格拉底:致力于探讨人生哲理和社会伦理,他用对话的形式提出的哲学思想由其学生记录下来,流传后世;
柏拉图:创建“学园”将哲学和数学知识融会贯通,在几何学发展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为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奠定了基础;
亚里士多德: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其著作涉及哲学、政治学、文学、天文学、物理学等领域,对欧洲科学知识系统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古希腊文化:
2、古希腊哲学——理性的先声:
苏格拉底
“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柏拉图
“知识是精神的食粮”
亚里士多德
“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
一、古典希腊文化与罗马文化
1、思维上:具有理性精神、科学思维,以逻辑缜密的思维方式看待事物;
2、主题上:希腊哲学注重研究人与自然;
3、哲学与自然科学紧密联系;
(一)古希腊文化:
2、古希腊哲学——理性的先声:
根据希腊“三大哲人”的成就及主张分析希腊哲学有何特点?
一、古典希腊文化与罗马文化
(一)古希腊文化:
3、古希腊文学——英雄的赞歌:
(1)《荷马史诗》:古希腊文学早期代表是《荷马史诗》,史诗中诸神与英雄的故事成为后市西方文学创作的源泉。
(2)戏剧:古希腊文学的最高成就就是雅典城邦时期的戏剧,悲剧与喜剧是这一时期戏剧的杰出代表。
古希腊文学当中透露出的这种思想被后世称之为“人文主义”,提倡人性反对神性,倡导人们追求现世幸福的主张,在文艺复兴时期成为资产阶级向封建教会发起攻击的锐利思想武器。
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
古希腊人的《圣经》
埃斯库罗斯《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一、古典希腊文化与罗马文化
《荷马史诗》
埃斯库罗斯
(“悲剧之父”
“戏剧艺术的荷马”“)
阿里斯托芬
(“喜剧之父”)
文学:神话、悲剧、喜剧
一、古典希腊文化与罗马文化
雅典卫城的帕特农神庙重要性在于,全世界介绍希腊的图片,如果只有一幅,那一定是它;如果有一本,那封面也必然是它。至少在形态上,它是希腊文明的第一象征。 ——余秋雨
米隆《掷铁饼者》
《米洛斯的阿芙洛狄忒》
(1)人物雕塑:雕塑家米隆的《掷铁饼者》是人物雕塑的典范;《米洛斯的维纳斯》(又称《米洛斯的阿芙洛蒂忒》古希腊雕刻家阿历山德罗斯于公元前150年左右创作的大理石雕塑,现收藏于法国卢浮宫博物馆。
(2)建筑艺术:雅典卫城的帕特农神庙是建筑艺术的代表。
(一)古希腊文化:
3、古希腊雕塑与建筑——和谐与美感:
一、古典希腊文化与罗马文化
(一)古希腊文化:
4、古希腊史学——求真与人本:
古希腊史学:是欧洲史学的源头。
①希罗多德的《历史》开创了叙事体的撰史体裁,
②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是西方史学的经典之作
希罗多德陈述自己的写作的目的“是为了保存人类的功业,使之不致由于年深日久而被人们遗忘……特别是为了把他们发生纷争的原因给记载下来。”
一、古典希腊文化与罗马文化
(1)古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推动了海外贸易和殖民活动的发展,繁荣的工商业为其提供了经济基础。
(2)雅典民主的城邦制度为哲学家、史学家等的活动提供了宽松的政治环境。
(3)古希腊从周边国家汲取了许多优秀文化成果。
(4)古希腊各城邦执政者重视文化教育。
(5)许多名流学者定居雅典,促进了学术和思想的传播。
古希腊在众多文化领域都取得了辉煌成就的原因
(一)古希腊文化:
认知深化:
一、古典希腊文化与罗马文化
据此对比古罗马文明与古希腊文明的区别有哪些?
(二)古罗马文化:
1、政治:建立了疆域辽阔统治民族众多的君主专制大帝国;
2、经济:工商业经济及海外贸易发达;奴隶制经济繁荣;
3、文化:将基督教作为国教,便于加强对人民的思想控制;
4、法律:注重以法律的方式加强对帝国的管理与统治。
古罗马文化继承并发展了古希腊文化,在法律、文学、史学、建筑和历法等领域多有建树。
1、古罗马文化的概况
一、古典希腊文化与罗马文化
罗马法以其法理精深、体系完备著称于世,可以说,罗马法达到了世界古代法的最高峰。
如果离开了古代罗马发达的商品经济,罗马法要达到如此发达之程度,那是不可想象的。
罗马共和国末年, 自然法思想从希腊传入罗马。罗马有法谚曰:“法学家创造了罗马法。”西塞罗把自然法思想加以通俗化、系统化、理论化,使之成为具有深远影响的罗马法的理论基础。
罗马人是一个崇尚法治的民族,“是世界上最懂得使法律为自己意图服务的民族”,正是罗马的法治传统使罗马皇帝认识到,其统治不仅仅靠武力,还要靠法治来维持。
——摘编自谭建华《罗马法发达之成因探析》
(二)古罗马文化:
2、古罗马的法学成就
一、古典希腊文化与罗马文化
《十二铜表法》是 “一切公法和私法的渊源”
——古罗马 李维
它限制了贵族的司法专横,“有了成文法典他们就可以不再依靠贵族的记忆力”。
——古罗马 西塞罗
罗马法是“简单的商品生产即资本主义前的商品生产的最完善的法” 。也是“纯粹私有制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生活条件和冲突的十分经典性的法律表现。”
——恩格斯
思考:根据材料和课本内容归纳《十二铜表法》的地位、蕴含着哪些积极的社会价值和影响。
(二)古罗马文化:
一、古典希腊文化与罗马文化
2、古罗马的法律——行为的规范
(二)古罗马文化:
(1)概况:公元前450年左右颁布了《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包括债务法、继承法、婚姻法以及诉讼程序多个方面。
(2)内容:以维护贵族和富人利益为核心,但文明公示,按律量刑,限制了贵族滥用权力,规范了社会契约行为,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平民利益,成为后来颁布的一系列公民法的基础。
(3)意义:罗马法体系适应了当时的社会发展的需要,也对后世欧洲国家的法律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地位:《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第一步成文法典
特点:注重保护私有财产
评价:规范了社会契约行为,一定程度上维护平民利益;使得司法案件有法可依,依法量刑;为后世法律制度产生深远影响。
但根本上是为了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
一、古典希腊文化与罗马文化
文学:卢克莱修、西塞罗、维吉尔是古罗马时期杰出的文学家;
01
史学:李维《罗马史》
塔西佗《编年史》
02
(二)古罗马文化:
2、古罗马文学、史学——行为的规范
一、古典希腊文化与罗马文化
万神殿与内部穹顶
大竞技场与内部构造
(二)古罗马文化:
3、古罗马建筑——务实与辉煌、贵族政治、皇权政治色彩
一、古典希腊文化与罗马文化
儒略历:是由罗马共和国独裁官儒略·凯撒颁布的一种历法。一年被划分为12个月,大小月交替;四年一闰,平年365日,闰年366日,年平均长度为365.25日。
你知道吗?
因为恺撒七月出生,故将此月改为恺撒的名字“儒略” (July)。因为屋大维生于八月,故将此月改为大月,并改名为他的称号“奥古斯都” (August)。
(二)古罗马文化:
4、古罗马历法——社会生活的需要
一、古典希腊文化与罗马文化
古希腊与古罗马留给了西方文明什么?(传承角度)自由观念和人本精神等民主、法制传统思想方式和知识系统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学、艺术、史学对欧洲的人文精神传统和文化载体风格产生较大影响;现今欧洲文学、建筑、史学、历法等各个方面均能从古希腊罗马中找到源头。古希腊哲学思想和对自然现象的探究奠定了欧洲科学知识系统的基础;也为为现代科学与现代哲学铺设了道路。古希腊民主政治与古罗马维护私有财产的法律体系是欧洲法制演进的起点;为近代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奠定基础,成为理论源头。欧洲文化的源头——古典希腊文化与罗马文化一、古典希腊文化与罗马文化中古时期=欧洲中世纪=欧洲封建社会
自西罗马帝国灭亡——东罗马帝国灭亡
(公元476年) (公元1453年)
1500年前后
上古时期
近代史
395年
1453年,
东罗马帝国灭亡
中古时期(欧洲中世纪)
476年,西罗马灭亡;
东罗马(拜占庭)帝国继续发展
476年
二、中古西欧文化文化
395年 罗马帝国分裂
西罗马帝国(罗马)
东罗马帝国(君士坦丁堡)
1500年前后
新航路开辟
1453年
概念解读
前5世纪
(1)西罗马帝国灭亡和日耳曼民族南下;
(2)日耳曼人建立法兰克王国等一系列封建国家;
(3)496年,法兰克国王克洛维皈依基督教,赋予教会多项特权;
(4)756年,加洛林王朝君主丕平为酬谢教会助其掌权而将罗马周围地区交给教会统治,建立“教皇国”(丕平献土),并使教会介入世俗权力。欧洲逐渐形成了王权与教权并立的二元政治格局。
1、中古西欧文化形成的背景:
8世纪中期,丕平献土
克洛维皈依
二、中古西欧文化文化
公元800年的圣诞节,教皇在罗马为查理举行了加冕礼,称其为“罗马人的皇帝”。他统治时期的法兰克王国,史称“查理曼帝国”。
814年,查理曼去世后,帝国走向分裂。843年,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互不隶属。成为以后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雏形。
1、中古西欧文化形成的背景:
二、中古西欧文化文化
查理大帝加冕
教皇国辖区
我的天职是用武力保卫教会,使它不受异教徒的攻击蹂躏,在教会内部确保教会的纯正信仰。而圣父,你的职责是用祈祷支持我的武力。
——查理曼大帝 796年
教皇权力好比太阳,国王权力犹如月亮,它的光是向太阳借来的。
——教皇英诺森三世 (1198—1216年在位)
(1)中古西欧文化是在世俗王权与基督教会两种权力竞争、妥协中形成的。
(2)基督教和封建制度对中古西欧文化产生深远影响。基督教会控制着西欧社会的精神生活,基督教信仰成为西欧地区普遍的文化符号,使得中古西欧文化表现出明显的宗教特征;中古西欧的骑士文学和市民文学反映了封建制度下的道德理念和世俗生活。
2、中古西欧文化的主要特点:
二、中古西欧文化文化
①文化载体:阐述教义的《圣经》以及研究教义的神学
②目的:神学家用形式逻辑论证基督教教义,维护基督教会和封建主的统治。
③进步:其思维方式源自古希腊哲学,对西欧思想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3、中古西欧文化的主要表现:
(1)基督教会控制着西欧社会的精神生活
(2)《圣经》对西欧的文学艺术有重要影响,文学艺术创作的很多素材来自《圣经》中的历史传说和神话。
《圣经》是“文学象征的渊源之一”。由于《圣经》具有丰富的原型内容,熟读《圣经》便成了为全面了解文学的必要前提。
——诺思洛普·弗莱
《创造亚当》
《原罪-逐出伊甸园》
二、中古西欧文化文化
3、中古西欧文化的主要表现:
(3)骑士文学与市民文学在中古西欧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反映了封建时代和城市复兴时期的社会生活。
《罗兰之歌》片段:罗兰答道;“我的斗志只能更坚。
面对上帝和他神圣的天使,法兰西岂能因此而丧失荣誉?宁可死也不愿蒙受耻辱!我们作战勇耿,大帝喜欢我们。”罗兰勇敢,奥利维埃智慧;两个人都十分地英勇无畏。只要他们上马操起武器,死亡岂能挡得住他们参战。
骑士文学
《罗兰之歌》
市民文学
《列那狐传奇》
二、中古西欧文化文化
(1)消极:中古西欧文化受到教会控制,少有科学成就;
(2)积极:继承了古代希腊、罗马的哲学、法律和科学知识传统,为后来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科学革命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4、中古西欧文化的评价:
《摩西》
《大卫》
二、中古西欧文化文化
三、拜占庭、俄罗斯文化
(1)拜占庭文化:同样作为古典希腊文化与罗马文化的传承者,拜占庭帝国的文化类型与中古西欧的基督教文化有所区别。两者的区别首先表现在教会组织的不同、教义和教规等方面的分歧上。东正教除了有自己的特殊教义和教规外,还作为拜占庭的国教,与王权合而为一,发挥了与西欧基督教不同的作用。其次,受地理位置的影响,由于地处亚、非、欧三洲交界处,拜占庭不仅传承了古希腊、罗马文化遗产,兼收并蓄了古罗马基督教文化,融汇了来自西亚、北非地区的东方文化,表现出多元文化交汇的特征,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拜占庭文化。
拜占庭、俄罗斯文化的地理因素和宗教因素:
(2)俄罗斯文化:由于在地理位置上接近拜占庭帝国,基辅罗斯在与拜占庭帝国交往中接受了东正教信仰,并以希腊字母为基础创造了自己的民族文字。因此,俄罗斯文化深受拜占庭文化的影响。同时,由于俄罗斯位于欧洲东部边缘,疆域延伸到亚洲内陆,而且在13—16世纪受蒙古统治,因此,在俄罗斯文化的构成中,来自本民族的欧洲东部文化和来自蒙古的亚洲文化因素占有更大比例,俄罗斯文化具有典型的欧亚接合部文明的特征。
(一)拜占庭文化:
1、背景
(1)政治基础: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东罗马帝国以君士坦丁堡为首都,以希腊语为官方语言,俗称“拜占庭帝国”。1054年,基督教正式分裂为以罗马为中心的天主教和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东正教。
(2)文化基础:拜占庭帝国继承了古代希腊、罗马文化,融汇了基督教文化和来自西亚、北非的文化。
(3)地理位置:拜占庭地处欧、亚、非三洲交界处。
三、拜占庭、俄罗斯文化
拜占庭文明是亚欧中世纪文明中一支独具特色的奇葩。首先,它立足于东方希腊化地区文化的肥田沃土之上,从其产生的那一时刻起就带有明显的东方色彩。其次,它又是典型的基督教文明……最后,拜占庭文明还具有明显的罗马因素。在许多方面,特别是在政治法律体系及官僚统治体系方面,拜占庭几乎全面继承了罗马帝国的传统,使之成为中世纪拜占庭政治制度的骨架。 ——徐家玲《走进拜占庭文明》
(一)拜占庭文化:
思考:拜占庭文化有何特点?文化的表现?
(1)具有鲜明的传统特征。拜占庭直接继承了古希腊、罗马文化遗产,兼收并蓄了早期基督教文化和来自西亚、北非地区的东方文化,表现出多元文化交汇的特征,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拜占庭文化。
(2)具有开放性特征。表现在对其他民族文化的宽容和对发展相对落后的民族的开化启蒙。
(3)具有宗教性和世俗性结合的特征。教会文化和世俗文化作为两大主流文化,走上了共同发展的道路。
2、拜占庭文化的特点
三、拜占庭、俄罗斯文化
《民法大全》插图
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而第三次的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
——德国法学家耶林
(1)拜占庭法律——整理与完备
拜占庭帝国皇帝查士丁尼在位时编纂的《罗马民法大全》,为传承罗马法作出了贡献,对欧洲的法学思想和法制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是拜占庭文化的标志性成就。
(一)拜占庭文化:
3、拜占庭文化的表现
查士丁尼
三、拜占庭、俄罗斯文化
圣索非亚大教堂
穹窿顶
圣索菲亚大教堂,是拜占庭皇室的主教堂,拜占庭建筑最光辉的代表,东正教的中心教堂。1453年后被土耳其人改为清真寺。教堂屋顶以穹隆覆盖,其中的中央大穹隆,直径32.6米,穹顶离地54.8米。
拜占庭帝国保存了大量希腊古典书籍,其建筑和雕塑艺术也继承了古典希腊、罗马的遗产并有所发展。
矗立于君士坦丁堡市中心的圣索菲亚大教堂以其罗马式的穹顶而闻名。
(一)拜占庭文化:
3、拜占庭文化的表现
(2)拜占庭建筑——继承与发展
三、拜占庭、俄罗斯文化
在精神上,俄国人的母体是拜占庭。——雅斯贝斯
继承自拜占庭的
双头鹰国徽
基辅罗斯受洗
圣瓦西里大教堂
根据希腊字母创造的斯拉夫字母
16世纪初,莫斯科公国通过兼并和扩张,建立起统一的俄罗斯国家。
(二)俄罗斯文化:
1、背景
拜占庭帝国灭亡后,东正教的中心转移到俄罗斯。东正教对俄罗斯的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生活习惯、建筑风格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拜占庭、俄罗斯文化
①深受拜占庭文化的影响。由于在地理位置上接近拜占庭帝国,基辅罗斯在与拜占庭帝国交往中接受了东正教信仰,并以希腊字母为基础创造了自己的民族文字。
②受蒙古亚洲文化的影响:由于在13—16世纪受蒙古统治,俄罗斯在文化上急剧地向亚洲靠拢,强迫接受了蒙古亚洲文化,高度统一的中央集权制是蒙古人统治的典型特征。这一模式在以后的俄罗斯国家政治体制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③总体特点:在俄罗斯文化的构成中,有来自本民族的欧洲东部文化和来自蒙古的亚洲文化因素,受到东方和西方的交互影响,并把这种影响融合到自己的文化之中。因此,俄罗斯文化具有典型的欧亚接合部文明的特征。
(二)俄罗斯文化:
2、俄罗斯文化的特点
三、拜占庭、俄罗斯文化
(1)文学:史诗《伊戈尔远征记》创作于12世纪,反映了古代斯拉夫民族的历史、传说和风土人情,是基辅罗斯时期最杰出的文学作品。
(2)神学:拜占庭帝国灭亡后,东正教的中心转移到俄罗斯。东正教逐渐成为专制君主统治国家的工具,并对俄罗斯的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生活习惯、建筑风格等产生深远影响;
(3)建筑:俄罗斯圆顶多塔风格的教堂建筑与西欧中古时期的哥特式教堂建筑形成鲜明对比,被视作东正教的象征。
(二)俄罗斯文化:
3、俄罗斯文化的表现
三、拜占庭、俄罗斯文化
395年
1453年
前753年
前510年
前323年
476年
1054年
1500年
古典希腊
拜占庭
“三大哲人”
《荷马史诗》
米隆、希罗多德
《罗马民法大全》、圣索菲亚大教堂
古罗马
中古西欧
《十二铜表法》《罗马史》
《编年史》、万神殿、儒略历
《圣经》、神学
俄罗斯
东正教
时空思维
欧洲文化的源头——古典希腊文化与罗马文化
应该如何看待西方中心论呢?
欧洲文明有自己的发展历程,有自身特点,但不应以此做为欧洲的全球政治与经济扩张的借口,更不应该忽视其他文明。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