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化学物质 课件(共23张PPT内嵌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身边的化学物质 课件(共23张PPT内嵌视频)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6.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1-01 17:40: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发展化学观念的认识
——身边的化学物质
线

目 录
CONTENT
从性质与应用的角度认识光合作用中的物质
从组成与结构的角度认识光合作用中的物质
2
1
3
从化学反应及其规律的角度认识光合作用中的物质转化
从组成与结构的角度
认识光合作用中的物质



发展化学观念的认识——身边的化学物质
一、从组成与结构的角度
认识光合作用中的物质
光合作用
二氧化碳 + 水 有机物 + 氧气
CO2 H2O O2
光照
叶绿素
(CO2、H2O属于无机化合物)
CO2 + H2O + O2
光照
叶绿素
1、从光合作用推断物质元素组成
C6H12O6
立达
化学嘉
一、从组成与结构的角度
认识光合作用中的物质
CO2 + H2O C6H12O6 + O2
光照
叶绿素
2、从光合作用探索物质分类
物质
混合物
纯净物
单质
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
氧化物
其他
(空气、海水等)
(氧气、氮气、铁、磷等)
(淀粉、葡萄糖等)
(二氧化碳、水、四氧化三铁、
五氧化二磷等)
(硫酸、氢氧化钙、氯化钠等)
结论: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
需考虑物质的种类
结论:区分单质和化合物,
需考虑纯净物中元素的种类
立达
化学嘉
一、从组成与结构的角度
认识光合作用中的物质
获得氧气的方法
3、从光合作用考虑气体的制取
方法一:
CO2 + H2O C6H12O6 + O2
光照
叶绿素
方法二:
方法三:
方法四:
方法五:
方法六:
KMnO4 K2MnO4 + MnO2 + O2

蒸发分离液态空气
H2O2 H2O + O2
MnO2
KClO3 KCl + O2
MnO2

H2O H2 + O2
通电
获得二氧化碳的方法
碳与氧气的反应
葡萄糖和氧气的反应(呼吸作用)
大理石/石灰石和稀盐酸的反应
碳酸受热分解
*煅烧石灰石(工业上制取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
结论:制取气体需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并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反应和装置。
立达
化学嘉
一、从组成与结构的角度
认识光合作用中的物质
固-液常温接触型
3、从光合作用考虑气体的制取
固-固加热型
结论:制取气体需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并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反应和装置。
气体收集方法
立达
化学嘉
从性质与应用的角度
认识光合作用中的物质



发展化学观念的认识——身边的化学物质
二、从性质与应用的角度
认识光合作用中的物质
1.物质性质差异对于其收集方式的影响
性质 收集方法 备注
氧气
二氧 化碳
密度略大于空气、
不与空气反应
不易溶于水、
不与水反应
向上排空气法
排水法
密度大于空气,不与空气反应
向上排空气法
能溶于水,
能与水反应
立达
化学嘉
二、从性质与应用的角度
认识光合作用中的物质
实验探索: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
立达
化学嘉
二、从性质与应用的角度
认识光合作用中的物质
1.物质性质差异对于其收集方式的影响
性质 收集方法 备注
氧气
二氧 化碳
密度略大于空气、
不与空气反应
不易溶于水、
不与水反应
向上排空气法
排水法
密度大于空气,不与空气反应
向上排空气法
能溶于水,
能与水反应
排水法
二氧化碳产生和逸出的速率大于其溶于水和与水反应的速率
结论: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收集方法。
立达
化学嘉
二、从性质与应用的角度
认识光合作用中的物质
【举一反三】
已知:氢气难溶于水,其密度比空气小,
且不与空气成分反应。
请问:收集氢气可用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
排水法或者向下排空气法
立达
化学嘉
二、从性质与应用的角度
认识光合作用中的物质
2.物质性质差异对于其验满和检验的影响
收集方法 性质 验满 图示 检验 图示
氧气
二氧 化碳
密度略大于空气,助燃性
不易溶于水、
不与水反应
向上
排空气法
排水法
密度比空气大
不可燃,不助燃
能使澄清
石灰水变浑浊
排水法
结论: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验满与检验方法
向上
排空气法
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瓶口,
(如右图),若木条复燃,
则说明氧气已经集满
瓶口有较大的气泡向外冒出
将燃着的木条置于瓶口,
(如右图)若木条熄灭,
则说明二氧化碳已经集满
瓶口有较大的气泡向外冒出
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瓶中(如右图),若木条复燃,则说明存在氧气。
向瓶中倒入一定量澄清石灰水(如右图),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瓶内存在二氧化碳。
(产生和逸出的速率大于其溶于水和与水反应的速率)
立达
化学嘉
二、从性质与应用的角度
认识光合作用中的物质
3.物质性质差异与其用途之间的关系
性质 用途
氧气
二氧 化碳
支持燃烧(氧炔焰、工业炼钢等)
供给呼吸(医疗、登山、潜水供氧等)
助燃性
能支持呼吸
灭火
能与澄清
石灰水反应
能溶于水,能与水反应
结论: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物质的用途是物质多重性质共同作用的结果
粉刷墙壁、建筑材料等
密度大于空气;不与空气成分反应,不支持燃烧
制碳酸饮料
固态二氧化碳(干冰)易升华
人工降雨、
舞台云雾等
能与水反应,参与光合作用
气体肥料
立达
化学嘉
从化学反应及其规律的角度
认识光合作用中的物质转化



发展化学观念的认识——身边的化学物质
立达
化学嘉
三、从化学反应及其规律的角度
认识光合作用中的物质转化
1.化学反应中伴随着的能量的吸收与释放,
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光合作用
CO2 + H2O C6H12O6 + O2
光照
叶绿素
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同时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
立达
化学嘉
三、从化学反应及其规律的角度
认识光合作用中的物质转化
2.化学反应发生是有条件的,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也不同
CO2 + H2O C6H12O6 + O2
光照
叶绿素
CO2 + H2O H2CO3
立达
化学嘉
(1)粮食酿酒时主要涉及两个核心步骤,首先是淀粉[(C6H10O5)n]在淀粉酶的作用下转化为葡萄糖(C6H12O6),其次是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转为酒精(C2H5OH)和
二氧化碳,请写出第二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酿酒过程中操作不当,往往会使酒发酸,这实际上是因为酒精(C2H5OH)在一定条件下与空气中的氧气作用,生成了醋酸(CH3COOH)和水,请写出该反应对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从化学反应及其规律的角度
认识光合作用中的物质转化
C6H12O6
酒化酶
C2H5OH
CO2
+
CH3COOH
一定条件
C2H5OH
H2O
+
+
O2
【举一反三】
结论:化学反应是有条件的,控制好反应条件,是实验成功的必要因素。
立达
化学嘉
三、从化学反应及其规律的角度
认识光合作用中的物质转化
3.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光合作用
CO2 + H2O C6H12O6 + O2
光照
叶绿素
呼吸作用
C6H12O6 + O2 CO2 + H2O
立达
化学嘉
(1)实验方案:
①选择在一晴朗的早晨,在两盆大小相似的同种植物上各放一杯澄清石灰水,然后把其中一盆用无色透明的塑料袋罩住,放在阳光下;另一盆则用黑色塑料袋罩住,放在阴暗处(如图所示)。
②傍晚,在塑料袋上都剪一小口,并各插入一根燃着的木条进行试验,观察各塑料袋中木条的燃烧情况,以及两杯澄清石灰水的浑浊情况。
三、从化学反应及其规律的角度
认识光合作用中的物质转化
【实验探究】设计实验验证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2)实验现象: A中木条燃烧更旺,澄清石灰水
保持澄清,B中石灰水变浑浊
(3)实验结论 ① 在阳光照射下,绿色植物主要发生光合作用。
② 在缺少光照条件下,绿色植物主要发生呼吸作用。
举一反三:结合实验,对于早起晨练的居民,应该注意些什么?
立达
化学嘉
(1)物质的相互转化可以为提纯物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从化学反应及其规律的角度
认识光合作用中的物质转化
【举一反三】
(2)物质的转化将为人类更好地通过化学变化生产物质提供了途径。
例如:碳捕集 捕捉烟气中CO2(流程中部分产物已略去),将其再释出可实现资源化利用
例如:2021年, 中国科学家从头设计出11步主反应的非自然二氧化碳固定与人工合成淀粉新途径,在实验室中首次实现从二氧化碳到淀粉分子的全合成。主要过程如下:
立达
化学嘉
小 结
SUMMARY
从性质与应用的角度认识光合作用中的物质
从组成与结构的角度认识光合作用中的物质
2
1
3
从化学反应及其规律的角度认识光合作用中的物质转化
发展化学观念的认识——身边的化学物质
发展化学观念的认识
——身边的化学物质
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