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三拓展作业 第2课 祝福 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13-2014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三拓展作业 第2课 祝福 Word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2-13 11:41: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 祝 福
一、积累运用(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
A.胳臂/臂膊  镯子/爵位  烟霭/和蔼
B.拓片/拓荒 瘦削/削皮 间或/间距
C.悚然/耸立 诧异/叱咤 屡次/履行
D.懈怠/鞭笞 雇佣/佣金 新正/周正
答案:D
解析:A项分别读bei/bì,zhuó/jué,ǎi/ǎi;B项分别读tà/tuò,xiāo/xiāo,jiàn/jiān;C项分别读sǒng/sǒng,chà/zhà,lǚ/lǚ;D项分别读dài/chī,yōng/yòng,zhēng/zhèng。
2下列各句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这份报告详实地列举了我国10年来所取得的成果,平铺直叙,毫不夸饰,厚重而大气,客观而准确,读来令人叹服。
B.今天表彰大会上,主持人请一位劳动模范介绍自己的事迹,这位劳模却出言无状,脸憋得通红,只说了一句话:“其实很多同事干得比我更好。”
C.在文学创作中,很多已经形成共识的基本理念和原则是不可随意逾越、颠覆的,墨守成规和突破创新相结合才是正确的创作态度。
D.淅沥的秋雨湿透了他的衣服,画出了他瘦削凸起的胛骨,他双手交叉护在胸前,可没有用,仍然颤抖着,噤若寒蝉。
答案:A
解析:A项“平铺直叙”,说话或写文章时不讲究修辞,只把意思简单而直接地叙述出来。可以用在褒义方面。B项“出言无状”,说话放肆,没有礼貌。C项“墨守成规”,形容因循守旧,不肯改变。D项“噤若寒蝉”,指像深秋的蝉,因寒冷而不再鸣叫。比喻不敢说话。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故宫大盗”石某似乎并无太多反侦察能力,不仅留下了指纹,甚至还无法撬开另一个存放有更贵重物品的展柜。
B.中华全国总工会紧急下拨200万元救灾款,用于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境内地震灾区职工的生产、生活困难。
C.据中央气象台预测,近日,随着冷空气再次到来和雨水的出现,西北和华北的大部分地区升温被遏制,气温开始回落。
D.春运期间,铁道部在城市密集,人口数量大,学生流、民工流、探亲流集中的重点地区大量增加跨铁路局运行的直通长途旅客列车数量。
答案:D
解析:A项,语序不当,应为“不仅无法撬开另一个存放有更贵重物品的展柜,甚至还留下了指纹”;B项,成分残缺,缺谓语,“用于解决……生产、生活困难”;C项,表意不明,“西北和华北的大部分地区”有歧义。
4下列语句横线处应填入的一组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鲁迅是一个非常有操守的人。       所以他在20世纪早期就强调了人的个性,强调社会变革和人自我价值潜能的释放。?
①鲁迅一生更多的时间,是把矛头指向文人墨客,
②他觉得那些表面上公允、合理的东西,其实是不合理的。
③鲁迅从来没有骂过“被政府通缉过的有文化的人”,
④当年鲁迅的这种姿态,我觉得是真正知识分子的心态。
⑤他讽刺的都是达官贵人、社会闲人,
A.④①③⑤②     B.⑤②①③④
C.④⑤②①③ D.⑤②③①④
答案:A
解析:在所给的语段中,第④句话是总说,应放在句首,以便使“这种姿态”承接前文的“非常有操守”;①③为一组,谈鲁迅对“文人墨客”“被政府通缉过的有文化的人”的态度;⑤与①③构成并列关系;②与后文衔接。
二、阅读鉴赏(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8题。
明 天
鲁 迅
“没有声音,——小东西怎了?”
红鼻子老拱手里擎了一碗黄酒,说着,向间壁努一努嘴。蓝皮阿五便放下酒碗,在他脊梁上用死劲的打了一掌,含含糊糊嚷道:
“你……你你又在想心思……。”
原来鲁镇是僻静地方,还有些古风:不上一更,大家便都关门睡觉。深更半夜没有睡的只有两家:一家是咸亨酒店,几个酒肉朋友围着柜台,吃喝得正高兴;一家便是间壁的单四嫂子,她自从前年守了寡,便须专靠着自己的一双手纺出棉纱来,养活她自己和她三岁的儿子,所以睡的也迟。
这时候,单四嫂子正抱着她的宝儿,坐在床沿上,纺车静静的立在地上。黑沉沉的灯光,照着宝儿的脸,绯红里带一点青。单四嫂子心里计算:神签也求过了,愿心也许过了,单方也吃过了,要是还不见效,怎么好?——那只有去诊何小仙了。但宝儿也许是日轻夜重,到了明天,太阳一出,热也会退,气喘也会平的:这实在是病人常有的事。
单四嫂子等候天明,却不像别人这样容易,觉得非常之慢,宝儿的一呼吸,几乎长过一年。现在居然明亮了;天的明亮,压倒了灯光,——看见宝儿的鼻翼,已经一放一收的扇动。
单四嫂子知道不妙,暗暗叫一声“阿呀!”心里计算:怎么好?只有去诊何小仙这一条路了。她虽然是粗笨女人,心里却有决断,便站起身,从木柜子里掏出每天节省下来的十三个小银元和一百八十铜钱,都装在衣袋里,锁上门,抱着宝儿直向何家奔过去。
天气还早,何家已经坐着四个病人了。她摸出四角银元,买了号签,第五个便轮到宝儿。何小仙伸开两个指头按脉,指甲足有四寸多长,单四嫂子暗地纳罕,心里计算:宝儿该有活命了。但总免不了着急,忍不住要问,便局局促促的说:
“先生,——我家的宝儿什么病呀?”
“他中焦塞着。”
“不妨事么?他……”
“先去吃两帖。”
“他喘不过气来,鼻翅子都扇着呢。”
“这是火克金……”
何小仙说了半句话,便闭上眼睛;单四嫂子也不好意思再问。单四嫂子接过药方,一面走,一面想。她虽是粗笨女人,却知道何家与济世老店与自己的家,正是一个三角点;自然是买了药回去便宜了。于是又径向济世老店奔过去。店伙也翘了长指甲慢慢的看方,慢慢的包药。单四嫂子抱了宝儿等着;宝儿忽然擎起小手来,用力拔她散乱着的一绺头发,这是从来没有的举动,单四嫂子怕得发怔。
宝儿吃下药,已经是午后了。单四嫂子留心看他神情,似乎仿佛平稳了不少;到得下午,忽然睁开眼叫一声“妈!”又仍然合上眼,像是睡去了。他睡了一刻,额上鼻尖都沁出一粒一粒的汗珠,单四嫂子轻轻一摸,胶水般粘着手;慌忙去摸胸口,便禁不住呜咽起来。
宝儿的呼吸从平稳变到没有,单四嫂子的声音也就从呜咽变成号啕。这时聚集了几堆人:门内是王九妈、蓝皮阿五之类,门外是咸亨的掌柜和红鼻子老拱之类。王九妈便发命令,烧了一串纸钱;又将两条板凳和五件衣服作抵,替单四嫂子借了两块洋钱,给帮忙的人备饭。
这时候,单四嫂子坐在床沿上哭着,宝儿在床上躺着,纺车静静的在地上立着。许多工夫,单四嫂子的眼泪宣告完结了,眼睛张得很大,看看四面的情形,觉得奇怪:所有的都是不会有的事。她心里计算:不过是梦罢了,这些事都是梦。明天醒过来,自己好好的睡在床上,宝儿也好好的睡在自己身边。他也醒过来,叫一声“妈”,生龙活虎似的跳去玩了。
这一日里,蓝皮阿五简直整天没有到;咸亨掌柜便替单四嫂子雇了两名脚夫,每名二百另十个大钱,抬棺木到义冢地上安放。王九妈又帮她煮了饭,凡是动过手开过口的人都吃了饭。太阳渐渐显出要落山的颜色;吃过饭的人也不觉都显出要回家的颜色,——于是他们终于都回了家。
她现在知道她的宝儿确乎死了;不愿意见这屋子,吹熄了灯,躺着。她一面哭,一面想:想那时候,自己纺着棉纱,宝儿坐在身边吃茴香豆,瞪着一双小黑眼睛想了一刻,便说,“妈!爹卖馄饨,我大了也卖馄饨,卖许多许多钱,——我都给你。”那时候,真是连纺出的棉纱,也仿佛寸寸都有意思,寸寸都活着。但现在怎么了?现在的事,单四嫂子却实在没有想到什么。——我早经说过:她是粗笨女人。她能想出什么呢?她单觉得这屋子太静,太大,太空罢了。
但单四嫂子虽然粗笨,却知道还魂是不能有的事,她的宝儿也的确不能再见了。叹一口气,自言自语的说,“宝儿,你该还在这里,你给我梦里见见罢”。于是合上眼,想赶快睡去,会她的宝儿,苦苦的呼吸通过了静和大和空虚,自己听得明白。
单四嫂子终于朦朦胧胧的走入睡乡,全屋子都很静。这时红鼻子老拱的小曲,也早经唱完;跄跄踉踉出了咸亨,却又提尖了喉咙,唱道:
“我的冤家呀!——可怜你,——孤另另的……”
蓝皮阿五便伸手揪住了老拱的肩头,两个人七歪八斜的笑着挤着走去。
单四嫂子早睡着了,老拱们也走了,咸亨也关上门了。这时的鲁镇,便完全落在寂静里。只有那暗夜为想变成明天,却仍在这寂静里奔波;另有几条狗,也躲在暗地里呜呜的叫。
(原文有删节、删改)
5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小说的开头,写鲁镇的古风,不上一更,大家都关门睡觉,夜半三更没睡的只有两家——咸亨酒店和单四嫂子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B.单四嫂子,夫丧子幼,只能靠纺纱来维生。半夜不息的灯光不仅是她生活艰辛的表现,也是她想通过自己的劳动换取生活的一线希望。
C.为了治好儿子的病,单四嫂子使尽浑身解数,求神、许愿、吃单方,到最后寄希望于何仙人,可见宝儿的死亡与其愚昧密切相关。
D.在鲁镇的人们中,除草菅人命的何仙人外,王九妈、咸亨店的掌柜、红鼻子老拱、蓝皮阿五、抬棺木的脚夫等等,多少还体现出人间的一点温情。
E.文章通过对寡妇单四嫂子痛失独子的描写,展示了一幅令人震悚的中国妇女孤立无助的图景,抨击了黑暗社会的吃人本质和没落社会中人们的无情和冷漠。
答案:CD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C项,“可见宝儿的死亡与其愚昧密切相关”理解错误,文章的主旨不是批评单四嫂子,而是反映黑暗社会的吃人本质。D项,“多少还体现出人间的一点温情”理解错误,这些人与“何仙人”一样,也是“吃人者”,他们一样的麻木、愚昧,缺少同情心。
6单四嫂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4分)
答案:单四嫂子是一个勤劳善良、本分的劳动妇女,她只想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和儿子,只是通过如梦幻般的“明天”来寄托她的希望,没有人同情她,她是封建社会中被压迫被迫害的典型。
解析:概括单四嫂子的形象,要抓住其言行和思想,联系其处境和遭遇,还要结合小说的主旨。
7结合小说内容,赏析文中画线的语句。(4分)
(1)店伙也翘了长指甲慢慢的看方,慢慢的包药。
(2)蓝皮阿五便伸手揪住了老拱的肩头,两个人七歪八斜的笑着挤着走去。
答案:(1)这句话采用了细节描写的手法,表现了店伙装腔作势、愚弄百姓、怠慢病人的丑陋心态。(2)这句话采用了细节(动作)描写的手法,生动地写出了两个以别人的不幸取乐、伺机欺负弱者、无同情心的鲁镇闲人形象。
解析:这两处画线的语句,都采用了细节描写的手法,表现了鲁镇的人们在单四嫂子的不幸面前的心态。赏析时,要抓住人物的身份、心理特点。
8这篇写作于1919年前后的收集在《呐喊》中的小说写了一个悲惨的故事,却以“明天”为题,其用意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加以探究。(6分)
答案:①《明天》是鲁迅先生着力反映妇女悲惨命运的小说之一,作者把一个残酷的世界摆在了读者面前——弱者被“吃”,而众人对此漠然视之,这样的民众没有“明天”。②只是耽于幻想“明天一切会好起来”的如单四嫂子一类的人,不会有明天。③要想有“明天”,就要唤起人们对封建社会的憎恨,对单四嫂子悲惨命运的同情,对病态的社会加以“疗治”。
解析:本题考查对作品主旨的把握和对作者创作意图的探究。解答时,除要把握文中一再出现的“明天”一词的具体含义外,还要结合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作者当时的思想分析探究。
三、表达交流(10分)
9(2013·湖北宜昌市高三调研)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4分)
A的打皱的脸也笑起来,使她蹙缩得像一个核桃,干枯的小眼睛一看祥林嫂的额角,又钉住她的眼。祥林嫂似乎很局促了,立刻敛了笑容,旋转眼光,自去看雪花。
文段中的A是哪部作品中的哪个人物?请赏析这段文字所采用的描写手法。
作品及人物:《     》中的    。?
赏析:?
答案:《祝福》 柳妈 鲁迅先生使用了外貌描写和神态描写,用“蹙缩”“干枯的小眼睛”写出她的衰老和令人生厌的形象,“看”“钉住”则表现她内心的阴暗无聊,生动传神。
解析:此题考查对作家作品的把握和对人物的描写分析,要抓住描写的具体手法,重点分析这种描写手法在塑造形象中的作用。
10仿写:根据语境,仿照画波浪线的语句再写出三个句子并填在横线上。(6分)
读点鲁迅,在你孤独无助时,那是一根神奇的拐杖;         ,         ;         ,         ;         ,         。?
答案:在你彷徨无奈时 那是一盏不灭的明灯 在你空虚无聊时 那是一桌无价的精神大餐 在你消沉无为时 那是一剂振作奋发的良药
解析:本题是嵌入式仿写题。做此题一定要审清语境和要求,要分析语境隐含的信息。从画线语句的特点看,要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读鲁迅”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