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寄情山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学习中国画的树的画法,初步了解中国山水画发展的概况,并对其材质、形式和内容有所认识。掌握山水画的步骤方法,能理解“勾、皴、染、点”的含义。
2、通过对中国山水画作品中表现的传神与魅力特点的欣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中国画绘画表现能力,以及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
3、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美术活动,掌握美术欣赏、评价、表现等基本方法,形成良好的美术学习习惯。
4、通过欣赏祖国大好河山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和家乡的感情,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并让学生感受画家所寄托的人格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了解山水画的内容、形式,并掌握山水画的四个步骤。
难点:能用笔墨表现山水,理解诗境与画境的统一。
教具、学具准备:毛笔、墨、生宣、调色盘、水、画毡(或旧报纸)等
教学程序:
一、情境激趣,感受山水画
同学们,上一单元我们学习了梅竹言志一课,了解到中国画分为人物、山水、花鸟三大类,也知道了中国画有以墨代色、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特点。揭题:中国古代诗人用文字做笔墨,寄情山水,而画家用笔墨做语言,抒情达意,让我们一起走进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殿堂,了解中国山水画。出示课题“寄情山水”。
1、课件播放有诗情画意的山水画若干,配以山水为内容的音乐(高山流水),引导学生进行仔细的欣赏与观察,并提出“你知道有哪些描写和赞美祖国山水的名诗名句”的问题,然后组织学生对“你看到 的山水和画家笔下的山水有何不同?”的问题展开讨论。
2、山 水 画 的 题 材 及 分 类(课件)
山水画是中国画传统画种之一,以自然风景为主要描绘对象。题材有风景佳胜、名山大川、城市园林、村野乡居、舟桥楼宇等。元代以后山水画在画史上占据相当的地位。习惯上,依画法不同分为:勾勒设色,金碧辉煌,富装饰风,称青绿山水或金碧山水;纯粹水墨者为水墨山水或墨笔山水;水墨为主、略施淡赭淡青称浅绛山水或淡着色山水;以水墨勾皴淡色打底且施青绿者为小青绿山水;几无水墨纯以彩色描绘者为没骨山水。就色与墨的关系而言,中国山水画可分为青绿、浅绛和水墨三类。青绿山水是以色为主的一种山水画格式;在水墨上赋以赭石为浅绛山水;水墨山水即是以水墨为主的山水画。
青绿山水又有大青绿、小青绿和金碧山水之分。墨骨不显者为大青绿,在大青绿上填金底、勾金线者为金碧,墨骨显现、具有一定墨趣者为小青绿。
(课件展示不同类型的山水画,并指出各自特点。)
3、山水画的特点
(1)、山水画的意象造型(课件)
山水画“意象造型”的特点,决定了在章法布局上的“自由性”,决定了它能够灵活地处理空间与时间的关系,突破了自然真实的限制,以创造情景交融的意境。
(2)、山水画的笔墨表现
(3)、山水画的意境要素(课件)
意境是通过有形的景物组合,创造出一种可给人以联想和思索的空间,这个空间包含画家丰富的思想情感,这种空间是虚幻的,是大于画面真实的景物的一种想象的心理空间,让观赏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并让我们回味无穷,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从这里体现出作品的价值。
(4)、山水画的赋彩特色
(5)、时空处理的灵活性
时空处理的灵活性表现在三个方面:着重介绍“三远”及“散点透视”的处理方法。所谓“三远”即高远、深远、平远。高远就是仰视,深远是俯视,平远是平视。“三远”是中国山水画特有的远近处理法,奠定了中国山水画灵活地处理空间关系的基础。在有些山水画的章法里,同一画面采取了三远中的几种方法来画。可以上半幅用平视法,下半幅用俯视法;也可以上半幅用高远法,下半幅用平远法。长卷等横幅形式的远近关系,常用“散点透视法”,即画家的位置和视点是不固定的,可以上下、前后、左右移动,突破了空间制约来处理景物的表现方法。
(6)、山水画是诗书画印结合的艺术
二,活动:欣赏《富春山居图》,谈谈感受
1、课件出示《富春山居图》,学生欣赏
2、学生谈感受
3、教师总结归纳:
《富春山居图》以长卷的形式,描绘了富春江两岸初秋的秀丽景色,峰峦叠翠,松石挺秀,云山烟树,沙汀村舍,布局疏密有致,变幻无穷,以清润的笔墨、简远的意境,把浩渺连绵的江南山水表现得淋漓尽致,达到了“山川浑厚,草木华滋”的境界。
三、山水画的笔墨问题(技法示范,体验山水)
1、用笔、用墨:追求书法用笔和墨的丰富多彩。(上一单元讲过,不做赘述)
2、表达不同的物象和情感应选择不同的用笔用墨方法。山石有披麻皴,折带皴,斧披皴等,这些皴法都是为了表现不同的山石质感而产生的不同的用笔方法。树木的画法有点叶法和夹叶法。(今天我们着重学习树的画法)
3讲解树的画法(课件展示)
(1)下笔当取势,确定树干的姿态,再根据树木结构规律完成。
(2) 树分四枝:树干前后左右出枝体现空间感,树枝当争当让,或增或减,穿插自然。
(3)树木组合遵循统一变化的法则,强调大小对比、前后空间关系的变换,更注重树木之间相互呼应的情意性,要注意互相顾盼,穿插自然,忌讳根顶俱齐,等距排列。
(4)、叶的画法有点叶法和夹叶法。(课件)
重点介绍点叶法:点叶则要注意聚散,增枝点叶须适度把握繁简疏密。
4、教师演示树木画法(投影仪)
四、学生主动参与,学作山水画——树
1、注意笔法、墨法
2、画一幅构图比较完整的树。教师则巡回指导,协助解决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多元评价,展示山水画
体验笔墨趣味,进行多元评价:
1、对课堂练习先做一番自我评价。
2、然后给同桌或同组同学评价。
3、展示代表性的作业,教师进行点评。
教后记:
观察家乡的山山水水,把你认为最漂亮的那部分画下来,并配以恰当的诗句,要求能以美术形象初步表达自己对诗的理解。山水画动人的意境离不开大自然的美丽景色。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美术知识大胆地表现周围的生活和环境,运用绘画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积极参与文化的传承,促进祖国文化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