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竹言志——竹子》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竹子的绘画方法及技巧。
2、初步学会运用毛笔体现竹子的形态和结构,培养
学生对绘画的欣赏及运用能力。
3、感受写意花鸟画的笔墨情趣,激发学生对学习中
国画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1、竹子的结构特征。
2、竹子的绘画步骤。
[教学难点] 1、竹子的生长规律及形态变化。
2、竹叶的浓淡变化。
[教学方法] 欣赏 评述 练习
[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 绘画用具
导入:
竹原产中国,类型众多,适应性强,分布极广。在中国主要分布在南方,像四川、浙江、广西、云南、湖南、湖北等地,他们有熊猫之家和竹林深处的典故。全世界共计有1200种,盛产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中国是世界上产竹最多的国家之一,共有200多种,分布全国各地,长江流域最多,秦岭以北雨量少、气温低,仅有少数矮小竹类生长。
今天在讲课之前,老师先考考大家有谁知道成语“胸有成竹”讲的是什么? 师:宋朝一个人特别善于画竹子,当时苏轼说他所以画得好,是因为他在动笔以前心里已经有了画成了的竹子模样,因此得“胸有成竹”之说,后来以“胸有成竹”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意,有了计划。在这里也希望同学们今后不管做什么事都应先做到有一定的计划,这样才能做好每一件事情。正好这节课我们也来学习画竹子。
二、讲授新课
我们先来欣赏几幅竹子的图画,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中描绘了竹子的哪几部分?(竹竿、竹枝、竹叶) 接下来我们一起学习竹竿、竹枝和竹叶的特征及画法。
竹竿
竹竿是一节一节的,认真观察图中同一竹竿的竹节长短变化有什么规律?(越往上越长) 因此,绘画时应一节一节的从下往上画,并且越往上的竹节越长,如果画成上短下长就不符合竹子的生长规律了。
绘画时节与节之间留出小的空隙,竹节画完以后用浓墨勾画竹节之间的连接处,我们可以把连接处的形状看成一对单引号,这样画起来就容易了。注意:画多根竹竿时避免平行。要有疏密变化,留竹节时,竿与竿的节不能在一个水平线上,要错落有至。
教师讲解后,动笔示范。学生学习水墨竹杆的画法。
竹节
竹竿画好之后,当墨色六至七成干时画竹节,用墨宁浓勿淡,常用“乙”字形和“八”字形,如写隶书一样的笔法写出来。笔法要顿挫有力,节须严谨见骨力,圭角不可过大,务求生动自然。
注意:节与节之间空白处不宜过大或小 ,统一、节的弯度不宜太大或太直,合于自然、
竹枝
小竹枝竹枝生于节与节之间的连接处,上下竹节的竹枝左右交错生长,发枝处可生一枝也可生多枝,根据画面的需要而定,不要画的太乱,要交代清楚生长规律。
注意:画枝用笔以中锋为主,和写草书相似,叶密则枝多,叶少则枝少。
竹叶
竹叶是竹子的画龙点睛之笔,竹竿能表现竹的质感,而竹叶则体现竹的质感。我们可以把竹叶看成一组一组的。这四组竹叶可以用“一、八、个、介”四字来概括,也就是把这四个字的每一笔都当成一片竹叶,并给予它一定的动态,将书写与绘画融为一体来表现竹叶的结构及动态,表现茂密的竹叶时,开始要一组一组的画,尽可能多画几组叶子。用墨时要注意浓——淡、密——稀的变化,这样能体现竹叶的层次感。画竹叶注意:用笔藏锋“欲右则先左,欲左则先右”用墨比枝干稍浓,干湿并用富有变化,疏密有致 竹叶的形状也能分辨风竹、晴竹、雨竹等重要特征如
画风竹,以有形写无形,以无情写有情,使所有的枝叶都动起来,而且比自然界的枝叶更潇洒、有力量、有动感、达到观其竹似闻风声的境界。
三、教师示范画一幅墨竹图。让学生围观。学习竹画法,以及笔墨用法。
四、学生练习
通过以上的学习结合课本、大屏幕或生活中所见到的竹子描绘出你心中的竹子。教师巡回指导
五、作业展评
将优秀的作品进行展览,同时纠正错误。
六、小结
今天,同学们对竹子的绘画完成的比较好,虽然有些同学还没有完全掌握其中的技巧,但是请你不要灰心,相信通过你们课下的努力一定能做到成竹在胸。如果这节课能够留给你一段记忆,或者一个思考,或者一个经验,甚至一个微笑的话,那我的教学目的就达到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