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大附中
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语文试题
A卷(50分)
一、积累运用(38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每处1分,共17分)
⑴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 。
⑵ ,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⑶ ,靡有朝矣。
⑷淇则有岸, 。
⑸还顾望旧乡, 。
⑹ ,悠悠我心。
⑺周公吐哺, 。
⑻ ,池鱼思故渊。
⑼狗吠深巷中, 。
⑽固时俗之工巧兮, 。
⑾ ,延伫乎吾将反。
⑿ ,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
⒁纵一苇之所如, 。
⒂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⒃古之人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
⒄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
A.幽僻(pì ) 譬如(pì ) 数落(shǔ ) 流水脉脉(mà )
B.愆期( qiān) 垝垣(guǐ ) 朝谇(suì) 踯躅不前(zhí )
C.癸丑(guǐ ) 窈然( yǎo) 道观( guān) 放浪形骸(hái)
D.肄业( sì) 訾詈( zǐ) 戳子(chuō ) 销声匿迹(nì )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 )
A. 点缀 枭雄 洗嗽 不偏不倚
B. 帷裳 赍钱 磬石 淇水荡荡
C. 会稽 修禊 漫灭 义愤填鹰
D. 肇始 渎职 缔造 幽暗昏惑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获得教养的途径有许多种,比如阅读经典等,但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能力更应该是我们着力培养和处心积虑追求的东西。
B.中国羽毛球队全体队员不畏强敌,英勇拼搏,铩羽而归,夺得了汤姆斯杯,完成了赛前的既定任务。
C.旅居国外已30年的黄老先生思念故土,思念亲人,最近,他写信给老家的政府部门,表达他安土重迁的愿望。
D.世界文学的辉煌殿堂对每一位有志者都敞开着,谁也不必对它收藏之丰富而望洋兴叹,因为问题不在于数量。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不同的生活习俗、自然条件以及地理环境,使各地的民居在平面布局、结构方法、造型等方面呈现出淳朴自然而又有着各自特色。
B、历时三年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是一次成功的国情大盘点,其数据将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制定和政府的相关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C、失眠是指因睡眠时间不足、质量不佳对身体产生损害而出现的不舒服的感觉,应对失眠需要了解相关的睡眠卫生知识,进行自我调护。
D、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教风和学风建设,而中小学是人生品格形成的重要时期,所以这样的活动应着力于中小学就要抓紧抓好。
6. 下列句中都有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 )
A.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举酒属客 新妇起严妆
B.芳菲菲其弥章 悟言一室之内 冯虚御风
C.俯察品类之盛 山川相缪 相与枕藉
D.未尝不临文嗟悼 其下平旷 盖音谬也
7.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①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②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③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④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⑤肴核既尽,杯盘狼籍
⑥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⑦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⑥
C.②③⑥⑦ D.②④⑤⑦
8.请参照上下文,在横线上仿写出恰当的句子。(3分)
善思则能“从无字句处读书”。读沙漠,读出了它坦荡豪放的胸怀;读太阳,①___ _ _ ;读春雨,②___________________;读大海,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石灰,读出了它粉身碎骨不变色的清白。
二、文言文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12分)
后 赤 壁 赋
苏 轼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返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9.下面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 )
A.摄衣而上 摄:提
B.履巉岩 履:鞋子
C.揖予而言曰 揖予:向我作揖
D.予亦惊寤 寤:醒
10.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
A.
B.
C.
D.
1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分) ( )
A.“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既指出了两次游赤壁景色变化的巨大,也隐伏着日月如梭、世事多变、人生坎坷艰难的感伤。
B.苏轼秋天写完《赤壁赋》三个月后,情犹未尽,又在初冬写了这篇《后赤壁赋》。《后赤壁赋》写的也是月夜游赤壁,但描绘的不再是江上明月,而是山间草木,景色也由清幽转为峭拔。
C.前赋以记叙、描写为主,写奇景以抒怀,更像一篇游记;后赋则说理谈玄,议论风生,寓悲愤于旷达,最后以浪漫的梦境收束全文。
D.《后赤壁赋》描写江山胜景,色泽鲜明,带有作者个人真挚的感情,但赋中所包含的神秘色彩与消沉情绪,使它在思想价值上不如前赋。
12.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3分)
译:
B卷(100分)
三、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5分)
(一)《三国演义》阅读(10分)
13.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两项是(5分)( )( )
A.曹操退兵之后,周瑜急忙率军来攻南郡,守将曹仁与周瑜展开大战。激战中,周瑜中了毒箭。曹仁败退后,诸葛亮却乘机占领了南郡、荆州等地。周瑜火气攻心,伤口迸裂。这是孔明一气周瑜。
B. 孙权听说刘备已去了西川,便想派兵断刘备的后路,不想此事被吴国太听见,她怕此举会伤了自己的女儿,不准孙权妄动。孙权与张昭谎称吴国太病危去召孙夫人,孙夫人带着阿斗离开荆州。赵云奋力拦截,从船上夺回阿斗。张飞带船赶来接应,救回阿斗。
C.刘备与庞统兵分两路进攻雒城,蜀将张任伏兵于山中,把庞统乱箭射死于落凤坡。刘备无心再战,令人到荆州请诸葛亮。诸葛亮把荆州托付关羽后,亲率大军分两路进川。张飞异常英勇,还用计取得巴郡,收了老将严颜。
D.陆逊乘胜追击,来到夔门关外。只见江岸边有乱石八九十堆,摆成了一个阵。陆逊进阵观察,却无路可出。幸得诸葛亮岳父黄承彦指路才走出来,并告诉他,这是诸葛亮设下的“八阵图”,并告诉他诸葛亮就在附近。陆逊害怕诸葛亮,决定不再追赶,班师回朝。
E.姜维获得司马昭将篡位的消息,再次上表,率兵二十万出师伐魏,与邓艾、司马望比阵法而大获全胜。邓艾派人到成都行使反间计,说姜维怨恨天子,想投降魏国。蜀主刘禅听信谗言,不顾宦官黄皓的劝阻,星夜派人召姜维班师。姜维伐魏无功而返。
14. 阅读下面《三国演义》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完成后面题目。(5分)
纪灵知吕布领兵来救刘备,急令人致书于吕布,责其无信。布笑曰:“我有一计,使袁、刘两家都不怨我。”乃发使往纪灵、刘备寨中,请二人饮宴。
纪灵为什么责备吕布“无信”?吕布怎样“使袁、刘两家都不怨我”?请简述。(5分)
(二)《论语》阅读(5分)
15.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5分)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12.7)
季康子①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12.19)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12.11)
【注】①季康子,即季孙肥,春秋时期鲁国的正卿, 位高权重,是当时鲁国的权臣。
(1)同是“问政”,孔子的回答却不相同 。从这些不同回答中体现出孔子怎样的治国思想?(2分)
(2)面对同样的问题,孔子为什么分别作了不同的回答?请说说你的理解。(3分)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15分)
另一种呼唤
黄晓萍
两幅古人物画,在我心中激起的反响,竟比文字更强烈。它从形象到神韵,从志气到精神,无不是一种完整,说完美也是可以的。我所指的,是钟馗与屈原。
我们那地方,钟馗像常用来镇邪避妖打鬼,年三十往家门上贴,怪有人缘地同主人共享年夜饭,差不多同祖宗同一档次,敬祖宗的美酒,钟馗也饮一斛。画上的钟馗总丑得那么正气,短髯黑黑撑出扇面形状,立立的怒中带笑,就看你带着何种心情去凝望了。
屈原像民间不常见。他出于文字经典,是我爷爷乡土师爷身份的徽章,轻易不示人。画中的屈原是那么飘逸,《天问》中找不到头,那头是横的,山羊胡子与飘飘怒发和离体襟衫生出一股寒风,我总觉得他很冷。学业稍进之后读《离骚》,先读出大气磅礴文采飞扬,后悟出身世际遇情系苍生。这时再看那幅《天问》,很感同身受诗人的无可奈何。爷爷说这书我是读进去了。最近另见到一幅明朝陈洪缓作的《屈子行吟图》,大不是《天问》的情结,《天问》中的激荡没有了。在这幅行吟图中,广袖长袍翘头履上,原是悬宝剑的腰,悬了一根拐杖,怎么看怎么苍凉。我观他峨冠顶戴下,瘦长的脸凄苦而平和。他不再问天了,天已有病还问它何来?我想他这是去投江。他本是投江而去的,英雄气短并不影响他精神长存,文化人没有一个能如屈原集政治与文才于一身的。屈原的失误并不在谋略而是在宫帏,屈原遭了女祸,还有男人的舌箭。君臣恩断义绝,他被发配了,充军了。他言志的《离骚》,未必不是一曲有志不得伸展的牢骚。
文人迂腐而可爱。灵魂的屈原成为国宝,昭示着文化的不朽,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文人脆弱的心态。每当自身怯力之时,总是会从古人身上找出些说法来充实和鼓励自己。把气节化为一种文化内涵,他们请出屈原询问过去未来。刘勰、司马迁、李白……他们将“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镂石成印悬于案头,撰成六书旌于中堂,曲成宫商荡涤五腑六根浊气。至于屈原投江之举,被颂为洗却尘世肮脏。皎洁永恒,使瀚海书林梅香荷香桔香千古。
那日走江,行至秭归,两千余年的古城仍是一座古城,不城不乡似城似乡,古墙豁口取民宅一堵风火墙,斑驳出悠悠岁月。剃头匠挑子横着量完小巷,不紧不慢的吆喝声古歌一样绵长。这出大思想家、大政治家、大诗人的秭归有庙有祠供奉屈原,有石牌坊旌帜屈原,一派苍朴古雅终未曾把它经营成旅游胜地文化名城。在这里,我听到另一种呼唤。
长江弯弯回浪,临北岸有一片软水,江中的激流冲南岸峭崖,使北岸的软水温柔而明净。软水叫屈原沱。传说屈原有位贤德的姐姐叫女媭,兄弟做大官时她是农妇,概无锦衣富贵。兄弟被流放她归来故里等待兄弟。流放人永远在流放,呼唤声天天在呼唤:“兄弟,屈子,归来兮!”汨罗江中一缕英魂托梦姐姐,他已愤怒地随水而去,他将留恋地随水而归。次日女媭翘首江边,一条大红鱼溯流而上,面对女媭,鱼头点三下鱼尾摇三下,巨口一张吐出个宛然生前的屈原,那鱼顿时失影。传说凄美而离奇,人民性极强,秭归人都能言说而且不走样。这故事的淳朴,还在于呼唤魂兮归来的是姐姐而不是恋人或者母亲。屈原在秭归,同于钟馗在我的家乡,又成了家家门上一幅画,概无官爵,一个巴东小老头,还原于民间,我想这当是屈原最好的归宿。
(节选自《百年百篇经典美文》,有删改)
1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文章题目命名为“另一种呼唤”,表明作者极力反对把屈原的形象神化的观点。
B.文中写到刘勰梁启超等人把屈原的名句悬于案头,说明了屈原对后世影响深远。
C.文章对屈原故里秭归古城的描写,是为了批评现代人没有把它经营成旅游胜地。
D.作者认为屈原怀石投江和写《离骚》是文人的迂腐,但不影响屈原精神光照千古。
E.文章结尾一段的描写,是对家乡人把屈原像贴在门上、他魂归故里的形象化描写。
17.“他已愤怒地随水而去,他将留恋地随水而归”一句有什么含意?(4分)
18.文章主要是写屈原,为什么却从钟馗像写起?(6分)
答:
五、作文(70分)
19.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答题。
行走在青春道上,我们既能领略到成长中美妙激昂的旋律,也会体味到挫折所带来的苦涩与痛楚,还会遭遇到因理想与现实之间反差而产生的迷茫与怅惘……苦、辣、酸、甜,青春的滋味不是单一的,酸甜中有苦辣,苦辣中也有酸甜。生活中的你,感受到的青春是什么?
请将“ 的青春”的题目补充完整,而后以它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参考答案
1.⑴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⑵月光如流水一般⑶夙兴夜寐⑷隰则有泮⑸长路漫浩浩⑹青青子衿⑺天下归心⑻羁鸟恋旧林⑼鸡鸣桑树颠⑽偭规矩而改错⑾悔相道之不察兮⑿虽无丝竹管弦之盛⒀齐彭殇为妄作⒁凌万顷之茫然⒂自其不变者而观之⒃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⒄其孰能讥之乎
2. B,A项“ 脉”读作“ mò”,C项“ 观”读作“ guàn” ,D项“ 肄”读作“ yì” 。
3. D , A项“ 嗽”应为“ 漱” , B项“ 磬” 应为“ 磐” ,“ 荡荡” 应为“ 汤汤” ,C项“ 鹰” 应为“ 膺”。
4. D ,A处心积虑:指谋算已久或千方百计地谋算;B 铩羽而归:比喻失败或不得志而归;C安土重迁:在一个地方住惯了,不想迁移。
5.B,A项缺宾语中心语,“各自特色”后加“的特点”,C项搭配不当,将“的感觉”改为“的症状”,D项句式杂糅,把“应着力于”改为“在”,或者去掉“就要抓紧抓好”。)
6. B,“章”通“彰”,明显;“悟”通“晤”,面对面;“冯”通“凭”,乘。
7. A,③“白露”,文中的意思是“白茫茫的水气”,今义是节气名。⑥“十一”,文中的意思是“十分之一”,今义是数字11。⑦“学者”,文中的意思是“学习的人”,今义是“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8.示例:读出了它普照万物的无私 读出了它润物无声的柔情 读出了它气势磅礴的豪情
9.B,“履”名词用作动词,攀登。
10.B,A项,①顾:看;②顾:但是、可是;B项,①②诸:兼词,相当于“之于”;C项,①曾:曾经;②曾:副词,用来加强语气,意为“简直、竟然”,常与“不”连用,可以译为“连……都……”。D项,①适:恰巧;②适:这里有“享有”的意思。
11.C,C项应为:前赋说理谈玄,议论风生,寓悲愤于旷达;后赋则以记叙、描写为主,写奇景以抒怀,更像一篇游记,最后以浪漫的梦境收束全文。
12.有客人却没有酒,有酒却没有菜。月色皎洁,风儿清爽,怎样度过这美好的夜晚呢?(肴、白、如……何,各1分,整体表达不够通畅扣1分)
【参考译文】
这一年十月十五日,我从雪堂出发,准备回临皋亭。有两位客人跟随着我,一起走过黄泥坂。这时霜露已经降下,树叶全都脱落。我们的身影倒映在地上,抬头望见明月高悬。(我们)互相望望,很喜欢这景色;于是一面走一面吟诗,相互酬答。
过了一会儿,我叹惜地说:“有客人却没有酒,有酒却没有菜。月色皎洁,清风吹拂,这样美好的夜晚,我们怎么度过呢?”一位客人说:“今天傍晚,我撒网捕到了鱼,大嘴巴,细鳞片,形状就像是松江的鲈鱼。不过,到哪里去弄到酒呢?”我回家和妻子商量,妻子说:“我有一斗酒,保存了很久,等你随时的需要。”
就这样,我们携带着酒和鱼,再次到赤壁的下面游览。长江的流水发出声响,陡峭的江岸高峻直耸,山峦很高,月亮显得小了,水位降低,礁石露了出来。才相隔多少日子,上次游览所见的江景山色就再也认不出来了!我就撩起衣襟上岸,踏着险峻的山岩,拨开纷乱的野草,蹲在虎豹形状的怪石上,又不时拉住形如虬龙的树枝;攀上猛禽做窝的悬崖,低头看水神冯夷的深宫。两位客人都不能跟着我到这个极高处。我忽然一声长啸,草木被震动,高山与我共鸣,深谷响起了回声,大风刮起,波浪汹涌。我也不觉忧伤悲哀,感到恐惧,觉得这里使人害怕,不可久留。回到船上,把船划到江心,任凭它漂流到哪里就在哪里休息。这时快到半夜了,(我)望望四周,觉得冷清寂寞得很。正好有一只鹤,横穿江面从东边飞来,翅膀像车轮一样大小,尾部的黑羽如同黑裙子,身上的白羽如同洁白的衣衫,它嘎嘎地拉长声音叫着,擦过我们的船向西飞去。
过了一会儿,客人离开了,我也回家睡觉。梦见一位道士,穿着羽毛编织成的衣裳,轻快地走来,走过临皋亭的下面,向我拱手作揖说:“赤壁的游览快乐吗?”我问他的姓名,他低头不回答。“哎呀!我知道了。昨天夜晚,边飞边叫经过我船上的,不就是你吗?”道士回头笑了起来,我也忽然惊醒。开门一看,却看不到他在什么地方。
13.DE,D项黄承彦没有说诸葛亮在附近,陆逊深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才回师的;E. 刘禅是在宦官黄皓的唆使下才星夜派人召姜维班师的。
14. (1)吕布事先曾接受袁术所送的粮食和按兵不动的要求。(1分)
要点:吕布叫人把画戟插在辕门外,与刘备和纪灵约定:如一箭射中画戟小枝,两家就罢兵;如射不中,两家再战。(2分)吕布一箭果然射中画戟小枝,(1分)纪灵只好罢兵而去。(1分)
15. (1)足食足兵,取信于民,为政以德,重视等级秩序。(回答其中任何两个即可)
(2)因为“问政”的对象不同。(1分)子贡是孔子的学生,尚未入仕参政,需要告诉他立国的必备条件;而季康子是大权在握的重臣,因而孔子希望他能“为政以德”;齐景公是一国之君,故孔子提醒他要讲究礼节秩序。(2分,回答其中两点即可)
16.A、C,A项,屈原既有崇高的神的一面,也有人性的一面,“另一种”并不排斥前一种;C项,古城的描写,是为了说明屈原也是一个人,具有人性的一面。
17.“愤怒地随水而去”的意思是屈原矢志报国却惨遭流放,愤而投江;“留恋地随水而归”的意思是屈原因为思念故国、亲人而魂归故土。
18.①将屈原与钟馗相联系,说明作为人的屈原已被神化,受百姓朝拜,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②钟馗是镇邪避妖打鬼的神,为民造福;而屈原有忠心为国、情系苍生而九死不悔的精神,二者的精神品质相似;③引出下文,为后文表达应将屈原还原为真实的人作铺垫。
19.参照2013年福建省高考作文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