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第一课时
[课标呈现]
结合实例,说明运输方式、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学习目标]
1.了解交通运输的主要方式类型以及布局的原则。
2.理解交通运输条件变化对城镇分布和发展的影响。
3.能够结合案例分析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城市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4.认识日新月异的交通运输方式对生活的影响;加深对乡土情感。
学 习 目 标
新 知 学 习
清朝晚期,郑州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县城。1906 年,从北京卢沟桥经由河南至湖北汉口的卢汉铁路(后称京汉铁路)建成通车,其从开封到洛阳的汴洛铁路(陇海铁路前身)与京汉铁路在郑州交会使郑州成为我国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这两条铁路不仅繁荣了郑州的经济,也改变了郑州城市的框架。1954 年,郑州成为河南省省会。随着京九、焦柳、宁西、新兖(河南新乡至山东兖州)、太焦等铁路的建成,加之郑西、郑徐等高铁的通车,郑州交通枢纽地位进一步加强。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也是我国重要的区域性枢纽机场。2016 年,郑州作为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城市,入选国家中心城市。
1、说一说,郑州如何从一个小县城发展成省会城市,进而入选国家中心城市?
2、你周边有这种因为交通条件改变而发生较大变化的城镇么,说一说其发展历程
新 知 学 习
【参考答案】
1、郑州:交通运输的发展变化,使郑州成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货 物转运中心,加强了郑州的对外联系,扩大了郑州的服务范围, 提升了城市等级,使郑州由一个小县城成为省会城市,进而入选国家中心城市。
2、石家庄:原为河北省正定县下属的一个村庄,1907年正太路全 线通车,当时的石家庄村东侧,便成了京汉、正太两条铁路的 交会点,石家庄成为交通枢纽,从而发展为大城市。石家庄的 发展变化与交通运输的发展变化有直接关系。
1、1
阅读课本84页,思考以下问题:
1、交通运输的概念
2、交通运输的作用
3、交通运输的方式
4、交通运输的特点
1、概念:
指利用各种交通工具,使旅客、货物沿着特定线路实现空间位移的过程
2、作用:
连接生产与消费、城市与乡村、各地区和各部门的重要纽带
3、方式:
铁路、公路、水运( )、航空和管道[
4、现代交通运输的特点:
高速度、专业化、大型化、网络化、多样化、立体化
河运和海运
(一)交通运输概述
一、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高速化
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提高运行速度,缩短运行时间,增加通过能力,降低运输成本,减少运输污染,促进经济发展,加强区域联系。
意义
提高运输工具的运行速度,缩短运行时间,增加通过能力
专业化
实现装卸的机械化和自动化,减少中转环节,提高运输效率,保证安全,降低成本。
发展集装箱运输,节省包装和仓库费用,便于实现装卸作业机械化,保证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
大型化
扩大运输工具的装载量(如巨型运矿船和超级油轮),提高运输能力和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
网络化、多样化
多种现代交通运输方式并存;一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多条线路的交织。
交通运输更加活跃、合理高效,成本降低。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促进经济发展,区域联系更加紧密。
立体化
1、古代交通运输方式有哪些?
2、现代交通运输方式有哪些优缺点?
一、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1、古代交通运输方式
手提肩扛
南船
北马
(二)不同历史时期交通运输方式
现代的交通运输方式
航空运输
公路运输
铁路运输
水路运输
管道运输
(1)铁路运输
缺点:造价高(消费金属材料多),占地面积广,短途运输成本高
对象:大宗、笨重货物的长途运输,如矿石、粮食等;长途旅客运输
2、现代化交通运输方式及特点
优点: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
地位:当代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
(2)公路运输
优点: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
地位: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地位日趋重要
缺点: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贵
对象:短程,量小的货物;
短途旅客运输
2、现代化交通运输方式及特点
(3)水路运输
地位:历史悠久的运输方式
优点: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
缺点: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航道水文状况和气象等自然条件影响大
对象:大宗、远程、时间要求不高的货物,如矿产品等
2、现代化交通运输方式及特点
(4)航空运输
地位:最快捷的现代化运输方式
优点:速度快、运输效率高
缺点: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严格,受天气影响较大
对象:急需,量小,贵重货物的长途运输,如急救药品等;远距离城市的旅客运输
2、现代化交通运输方式及特点
(5)管道运输
地位:运具和线路合二为一的新型运输方式
优点:运量大,损耗小,安全性能高,连续性强,管理方便,占地少,不占农田。
缺点:需铺设专门管道,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
对象:液态或气态货物,如石油、天然气等
2、现代化交通运输方式及特点
2、(1)归纳总结五种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及特点对比
2(2)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1)客运:考虑因素:运行速度、运费、安全、舒适度
远距离:飞机或火车;
近距离:汽车;
欣赏沿河两岸的风景或海上风光:轮船
(2)货运:“多、快、好、省”
① 考虑因素:货物的性质、数量、重量、价值大小;运输距离、时间、价格
②考虑因素:运费、运量、速度
比较项目 运输方式
运费 空运>公路>铁路>河运>海运
运量 海运>铁路>河运>公路>空运
速度 空运>铁路>公路>海运>河运
选择顺序:距离——>运量——>运费
运距
短距——公路(活物、鲜货)
远距
航空
铁路
水运
运量
运量小——航空(贵重、急需的)
运量大
运费
铁路
水运
高—铁路
低—水运
归纳总结
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方式 特点 铁路 公路 水运 航空 管道
运量
运速
运费
灵活性
连续性
受自然影响
投资
大
小
小
大
最大
快
较快
最快
最高
最低
较低
较高
最强
最差
最强
差
差
大
大
最小
最低
高
高
高
较差
好
小
一般
一般
最慢
差
好
一般
一般
一般
N
0 100 200 km
图 例
城镇
河、湖
沙漠
绿洲
油田
塔中
轮台
库车
塔
克
拉
玛
干
沙
漠
民丰
和田
喀什
小试牛刀
方式:管道运输
特点:运输成本较低,运量大,连续性强,安全性高,占地较少。
指出将塔中油田的石油运往库车和轮台炼油厂的合理方式及其特点。
高考真题
方式:海洋运输
特点:起止点都为沿海国家,海运便利;海运成本低,适合运输大宗货物;橡胶运输时限要求不高。
比利时、荷兰、挪威从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进口天然橡胶,请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并说明理由。
高考真题
网络化;综合化(立体化;多样化);高速化;专业化;大型化。
北方古“丝绸之路”路线
新“丝绸之路”路线
汉唐时期北方“丝绸之路” 是东、西方物资和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现在由高速铁路和公路运输、管道运输、海上运输、航空运输、光缆信息传输等组成的新“丝绸之路”,体现出地域联系方式的哪些发展趋势?
活动1: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以及其优缺点
案例 要求 铁路 公路 海运 河运 航空
从哈尔滨到广州参加贸易洽谈会 次日必须报到
从重庆到武汉 沿途观赏三峡风光
从九坑河水库运2吨活鱼到广州 保鲜
从太原运200吨煤到武汉 走近路降低运费
从天津到上海运1万吨海盐 选择最经济的办法
(1)运距<80km时,最廉价的运输方式是 。
(4)最昂贵的运输方式是______,它适合运送的货物特点是______________。
(3)运距>550km时,最廉价的运输方式是 。
(2)80km<运距<550km时,最廉价的运输方式是 。
公路
铁路
水运
空运
轻、贵、急
该图是四种运输方式(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特征比较示意图,指出两幅图的对应关系
甲——①——航空
乙——③——铁路
丙——②——公路
丁——④——水运
1500-1840年马车、帆船的最佳平均时速16千米。
1850-1930年蒸汽机车平均时速105千米,蒸汽轮船平均时速58千米。
1950年代螺旋桨飞机时速483~644千米
1960年代喷气式客机时速805~1127千米
交通运输方式变革引起的时空压缩
高铁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2016 年 6 月,沪昆高速铁路建成通车,它连接上海、杭州、南昌、长沙、贵阳、昆明等中心城市,全长 2 266 千米。该铁路运营后,从上海到昆明的时间由原先普通客车的 37 小时缩短至 8 小时。也就是说,从东海之滨到西南边陲,不需半日即可直达。高速铁路是指设计时速 250 千米及以上的客运专线。目前,我国高速铁路建设突飞猛进,营运里程位居世界第一,占全球高铁营运里程的 65% 以上。
生 活 小 提 示
目前,我国铁路客运分为多种类型,G 代表高铁列车,Z 代表直达特快列车,D 代表动车组列车,K 代表快速列车,L 代表临时加开列车,Y 代表旅游列车。结合下表,谈一谈你对高速铁路改变我们生活方式的看法。
2(4)意义:现代交通运输方式及其形成的交通运输网络,不仅大幅度提高了运量,还降低了运输成本,缩短了交通时间,增强了原材料、产品和人口的流动性。从而提高了运输效率,经济联系强化,人际交往密切。
2(3)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具有很强的空间集聚倾向。
活动2:我国东西部交通差异
截至 2017 年底,不含港澳台,我国公路通车里程达 470 万千米,其中高速公路营运里程达 13.6 万千米;铁路营运里程 12.7 万千米,其中高速铁路达 2.5 万千米。
读图 4-3,试从交通运输线的长度、密度等方面,分析我国东西部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差异的原因。
我国 2016 年市辖区 300 万人口以上城市和主要交通线路分布
地区 密度 长度 原因
东部 交通网密集 规模大,长度长 经济发达,人口众多,地形平坦
西部 交通线稀疏 规模小,长度短 人口少,经济发展水平低,地形复杂
自然
因素
交通运输线路建设
影响
选线
地形
气候
水文
地质
社会经济因素
修建
意义
经济水平
社会发展
资源开发
科学技术
克服
自然障碍
交通线路走向与分布
制约性因素
保障性因素
决定性因素
二、交通运输的区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