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梅岭三章》名师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 《梅岭三章》名师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1-02 16:50: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梅岭三章》名师教案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诗歌,读懂内容。
2.关注诗歌意象,体会诗人炽热的情感。
3.把握诗人的崇高形象,感受陈毅诗句的艺术感染力。
教学过程:
一、读壮语,感受真情感
1.以第一首诗歌为例,请两位同学先后读同一个段落。
讨论两位同学的朗读语气、重音、节奏、停顿哪个更贴切并说出理由。讨论时,复习常用朗读标注符号,用符号标好第一首诗。
示例:(仅供参考,只要学生能说出理由,可以有不同的读法标法)
⊙断头今日∧意∧如何?↗
∧创业艰难∧百战多。 >
※此去泉台∧招旧部,
旌旗十万∧斩阎罗。↗<
朗读小贴士:
(1)常见朗读符号:
↗上扬号 下降号 ∧停顿号
<渐强号 >渐弱号 ·重音号
※节奏快 ⊙节奏慢 ⌒连接号
(2)停连:指朗读语中声音的暂时休止和接续。
①落停:停顿时间较长,声止气尽。多用在意思讲完后,如在句号、问号处。②扬停:停顿时间较短,停前声音上扬,声虽止但气未尽,一听便知话未说完。
2.全班同学跟在朗读优秀的同学后面练习朗读。
3.各自用符号标注出另外两首诗的重音、节奏、停连等要素。
4.小组内反复练习、互听、纠正。
5.推选一位代表朗读展示。
设计意图:
现代诗歌需要反复诵读。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不少现代诗,朗读的基本知识和符号应该已经掌握了。通过复习朗读的相关知识,复习常用的朗读符号等,带学生反复朗读,整体感受诗歌的美好。在用第一首诗歌为材料复习完相关知识之后,教师适当放手,用另外两首诗进行训练,这样更切合自读课的学习定位要求。
二、配插图,领略大胸怀
1.如果为三首诗各配一幅插图,你会画什么?为什么?
请学生选择一首诗,在书旁进行简单的批注。教师需要从旁巡视和指导,指导学生用文字清楚表述。
按照诗歌顺序,请学生分享所配插图的内容,并表述理由。
所配插图须紧紧围绕三首诗中的内容;须关注每首诗中哪些意象可以体现出主题;须在表述的过程中调动想象,说出画面的具体内容。
参考示例:
我想为第一首诗配一幅视死如归的悲壮插图。在图片的左边画上敌人的碉堡和防线,在中间画一个没有头的,脖子上还带着镣铐的身体,手中高高地擎着一面五星红旗。身后也就是画面的右边,画上成千上万的魂魄。这些魂魄飘在空中,有的没有胳膊,有的绑着绷带等。他们都手拿武器,在跟敌人战斗。
我觉得这样画能表现出作者至死不渝,要跟反动派斗争到底的革命精神。
2.请其他学生思考,这位同学配的插图是否合理,如不合理,如何修改。
3.请学生依次表述第二幅和第三幅插图,并进行探讨。
活动贴士:如果是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比较薄弱的班级,教师可以先用上面的示例进行示范,而后让学生为后两首诗歌配插图内容并表述理由。
设计意图:
诗歌是非常讲究画面营造的。用为三首诗配插图的方式,带着学生找出意象及修饰语,并基于上一个环节中学生已经多遍朗读的前提,去调动想象,构思插图。再通过探讨插图描述是否合理,带领学生理解意象的丰富特征,领略诗歌内容中蕴含的情思。
三、作比较,瞻仰高人格
1.体会人物形象。
通过刚才的朗读活动和配图活动,我们认识了一个怎样的陈毅?
明确:我们看到一个忠于革命事业,视死如归,与敌人战斗到底,对革命胜利有坚定信心的伟大革命者形象。
2.引导学生朗读诗歌的序言,了解背景,深入体会。
请同学们朗读序言,并说说序言对于你理解陈毅的形象有什么新的收获。
原文:一九三六年冬,梅山被围。余伤病伏丛莽间二十余日,虑不得脱,得诗三首留衣底。旋围解。
重点字词:(1)余:我。(2)伏:隐伏,藏匿。(3)虑:想到。(4)得:能够/写成,作成。(5)旋:不久、随即。
教学贴士:对序言的理解环节,可以根据前文的朗读和配插图的需要,相机朗读。只要学生提到创作背景,即可引导学生体会。
3.与三位历史名人的境遇比较,再次强化学生对陈毅崇高精神的理解和感受。
(1)请学生朗读项羽垓下被围的相关语句和文中陈毅梅山被围的相关语句,思考:陈毅和项羽面对被围困时的不同表现。
屏显:
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陈毅《梅岭三章》
吾起兵至今……未尝败北,然今卒困于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明确:陈毅梅山被围,毫无惧色,以洞察力和远见,看到了“血雨腥风应有涯”。即使被围,对革命仍然充满必胜的信心,而项羽垓下被围,认为是天意,不可抵抗,英雄之气荡然无存,只留下了引剑自刎的悲凉。
(2)请学生朗读文天祥的相关诗句与文中陈毅的相关诗句,思考:陈毅和文天祥面对死亡的不同表现。
屏显: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陈毅《梅岭三章》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明确:面对死亡,陈毅无所畏惧,他只一心求人类得到解放。文天祥面对死亡也是无所畏惧,但是文天祥认为死后要在青史留名,让世人颂扬。
(3)请学生朗读陆游的相关诗句与文中陈毅的相关语句,思考:陈毅和陆游对死后打算和要求的不同。
屏显: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陈毅《梅岭三章》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陆游《示儿》
明确:陈毅死而不已,即使死后也要继续战斗并寄希望于胜利的未来。可见其坚定捍卫无产阶级胜利的决心,内心坚定昂扬。而陆游死后就停止了战斗,认为万事都是“空”,心境失落悲凉。
设计意图:
感受陈毅追求理想和坚守信念的崇高精神,是本课的重要目标。但是,这却是一个容易虚化的点。如何才能让现在的学生感受到革命家面对困境和死亡,坚定地要为人类的解放斗争到底的崇高呢?这里先引导学生关注小序,了解背景,体会陈毅的崇高精神;再选择历史名人与陈毅进行比较,同样是面对绝境,面对死亡以及死亡之后的期待,他们的不同表现更加衬托出陈毅的崇高形象。
四、布置作业
请查阅陈毅的其他代表诗作,结合下面材料,写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陈述陈毅的创作主张。
师今亦好古,玩古生新意。——陈毅《湖海诗社开征引》
设计意图:
对于陈毅情于胸中,不吐不快的豪壮诗作,学生对其诗句的艺术感染力的体会还可以延伸到课外,形成更丰富立体的认识。通过课外阅读和材料提示,学生可以自主探寻陈毅在新旧两种诗体中“取其所长,弃其所短”的创作主张。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