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0张PPT。第四节 原子的能级结构1.了解原子的能级、跃迁、能量量子化以及基态和激发态等概念.
2.了解原子能量子化是如何提出来的,理解原子发射与吸收光子的频率和能级差的关系.
3.知道氢原子能级公式,以及能利用能级公式分析一些有关能级的问题.
4.能用原子的能级结构解释氢原子的光谱的不连续性.按经典理论电子绕核旋转做加速运动,电子将不断向四周辐射电磁波,它的能量不断减小,从而将逐渐靠近原子核,最后落入原子核中.
轨道及转动频率不断变化,辐射电磁波频率也是连续的, 原子光谱应是连续的光谱.实验表明原子相当稳定,这一结论与实验不符.实验测得原子光谱是不连续的谱线.氢原子的发光原理是什么,用什么理论来解释氢原子的发光现象?一、能级结构猜想
1.原子内部________能量称为原子的能级;原子从一个能级变化到另一能级的过程叫做________.
2.跃迁时辐射(或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光子的能量由这两种定态的能量差决定,即 ______________(h为普朗克常量).
二、氢原子的能级
1.氢原子的能级: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跃迁不连续的hν=Em-En2.在正常状态下,氢原子处于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____________对应的状态称为基态.
3.________对应的状态称为激发态.
4.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所示:较高能级最低的能级E1(n=1)最低能级玻尔理论的理解一、经典电磁理论的困惑
1.原子是否稳定:电子绕核旋转,做的是一种变加速运动,因而就要向外辐射电磁波,由于能量不断的向外辐射,使得电子绕核运动的轨道半径也要减小,这样电子会沿着螺旋线落在原子核上,因而原子是不稳定的,但事实上原子通常是稳定的.2.原子发光:所发射光的频率遵循经典电磁理论,电子绕核运动时辐射的电磁波的频率等于电子绕核运动的频率,当电子运动的轨道半径逐渐减小时,辐射的电磁波频率将不断增大,这样大量原子发光时所发射的光应包含各种频率的光,而实际上原子所发出的光的频率是不连续的.
二、玻尔理论的三个要点
1.能级(定态)假设: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在这些状态中原子是稳定的,电子虽然绕核运动,但并不向外辐射能量.2.跃迁假设:原子从一种定态(设能量为En)跃迁到另一种定态(设能量为Em)时,它辐射(或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光子的能量由这两种定态的能量差决定,即 hν=Em-En.
3.轨道量子化假设:原子的不同能量状态跟电子沿不同的圆形轨道绕核运动相对应.原子的定态是不连续的,因此电子的可能轨道的分布也是分立的. 下面关于玻尔理论的解释中,不正确的说法是( )
A.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状态中,每个状态都对应一定的能量
B.原子中,虽然核外电子不断做加速运动,但只要能量状态不改变,就不会向外辐射能量
C.原子从一种定态跃迁到另一种定态时,一定要辐射一定频率的光子
D.原子的每一个能量状态都对应一个电子轨道,并且这些轨道是不连续的解析:由玻尔理论的三个要点可知,选项A、B、D说法是正确的;原子从一种定态跃迁到另一种定态时,可能辐射,也可能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
答案:C课堂训练1.按照玻尔原子理论,氢原子中的电子离原子核越远,氢原子的能量________(选填“越大”或“越小”).已知氢原子的基态能量为E1(E1<0),电子质量为m,基态氢原子中的电子吸收一频率为ν的光子被电离后,电子速度大小为________(普朗克常量为h).解析:电子离原子核越远电势能越大,原子能量也就越大;根据动能定理有,hν+E1= mv2,所以电离后电子速度 为 .
答案:越大 氢原子的能级跃迁理解一、能级及可能轨道半径
原子内部不连续的能量称为原子的能级.能量的最低状态叫基态,氢原子的基态能量:E1= -13.6 eV, E1代表电子在第一条可能轨道上运动时的能量.其它能级状态叫激发态.
其它各能级的关系为:En= E1 (n=1,2,3…n是正整数,叫量子数),它对应电子在各条可能轨道上运动时的能量(包括动能和势能).
E2= -3.4 eV
E3= -1.51 eV
E4= -0.85 eV …氢原子的能级图如上面图所示.
电子离核最近的一条可能轨道的半径r1=0.53×10-10 m;其它各条可能轨道的半径rn=n2r1( n=1,2,3…n是正整数,叫量子数).二、氢原子能级跃迁的可能
氢原子核外电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可能直接跃迁到基态,也可能先跃迁到其他低能级的激发态,然后再到基态.因此处于n能级的电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就有很多可能性,则它有可能向量子数为1、2、3、…(N=(n-1)+(n-2)+(n-3)+…+1= .三、光子和实物粒子都可能使能级跃迁
1.原子若是吸收光子的能量而被激发,其光子的能量必须等于两能级的能量差,即hν=Em-En,否则不被吸收,不存在激发到n能级时能量有余,而激发到n+1时能量不足的问题.
2.原子还可吸收外来实物粒子(如电子)的能量而被激发,实物粒子与原子核作用时,一般通过碰撞将能量转给原子,要使原子跃迁,电子的能量必大于或等于两定态的能级,即E≥Em-En;原子从一种定态(设能量为En)跃迁到无穷远处的现象叫电离,发生电离时,原子获得的能量必E≥-En.四、原子跃迁时需注意的问题
1.注意一群原子和一个原子.氢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这个电子在某个时刻只能处在某一个可能的轨道上,在某段时间内,由某一轨道跃迁到另一个轨道时,可能的情况只有一种,如果是一群原子,这些原子核外电子跃迁时就会有各种情况出现.
2.注意直接跃迁和间接跃迁.原子从一种能量状态跃迁到另一种能量状态时,有时可能是直接跃迁,有时可能是间接跃迁,两种情况辐射(或吸收)光子的频率不同. 图为氢原子能级的示意图,现有大量的氢原子处于n=4的激发态,当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出若干不同频率的光.关于这些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最容易表现出衍射现象的光是由n=4能级跃到n=1能级产生的
B.频率最小的光是由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产生的C.这些氢原子总共可辐射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
D.用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辐射出的光照射逸出功为6.34 eV的金属铂能发生光电效应.
解析:波长最长的光最容易发生衍射现象,是由n=4能级跃迁到n=3能级产生的,因此,从n=4能级跃迁到n=3能级放出的光子的频率也是最小的,故A、B错;由n=4能级向低能级跃迁可辐射6种不同频率的光,从n=2能级到n=1能级跃迁时放出光子的能量为10.2 eV,能使逸出功为6.34 eV的全属铂发生光电效应,故C错,D对.
答案: D课堂训练2.氢原子部分能级的示意图如图所示,不同色光的光子能量如下表所示:处于某激发态的氢原子,发射的光的谱线在可见光范围内仅有2条,其颜色分别为( )
A.红、蓝—靛 B.黄、绿
C.红、紫 D.蓝—靛、紫解析:如果激发态的氢原子处于第二能级,能够发出10.2 eV的光子,不属于可见光;如果激发态的氢原子处于第三能级,能够发出12.09 eV、10.2 eV、1.89 eV的三种光子,只有1.89 eV属于可见光;如果激发态的氢原子处于第四能级,能够发出12.75 eV、12.09 eV、10.2 eV、2.55 eV、1.89 eV、0.66 eV的六种光子,1.89 eV和2.55 eV属于可见光,1.89 eV的光子为红光,2.55 eV的光子为蓝—靛,A正确.
答案:A1.(双选)关于玻尔原子理论的基本假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子中的电子绕原子核做圆周运动,库仑力提供向心力
B.电子绕核运动的轨道半径只能取某些特定的值,而不是任意的基础达标C.原子的能量包括电子的动能和势能,电子动能可取任意值,势能只能取某些分立值
D.电子由一条轨道跃迁到另一条轨道上时,辐射(或吸收)的光子频率等于电子绕核运动的频率解析:由玻尔理论知,A、B正确;因电子轨道是量子化的,所以原子的能量也是量子化的,C错误;电子绕核做圆周运动时,不向外辐射能量,原子辐射的能量与电子绕核运动无关,D错误.
答案:AB2.大量原子从n=4的激发态向低能态跃迁时,产生的光谱线数是( )
A.2条 B.4条
C.6条 D.8条解析:从n=4向低能级跃迁有3条,从n=3向低能级跃迁有2条,从n=2向低能级跃迁有1条,总共6条,即N= .
答案:C3.(双选)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在第1条轨道和第2条轨道运行时( )
A.轨道半径之比为1∶4
B.轨道能级的绝对值之比为2∶1
C.运行周期之比为1∶8
D.电子动能之比为1∶44.氢原子从能量为E1的较高激发态跃迁到能量为E2的较低激发态,设真空中的光速为c,则( )
A.吸收光子的波长为
B.辐射光子的波长为
C.吸收光子的波长为
D.辐射光子的波长为解析: 由玻尔理论的跃迁假设,当氢原子由较高的能级向较低的能级跃迁时辐射光子,故A、C错;由关系式 ν= ,得辐射光子的波长λ= ,故B错,D对.
答案:D5.氢原子从能级A跃迁到能级B,吸收频率ν1的光子,从能级A跃迁到能级C释放频率ν2的光子,若ν2>ν1则当它从能级C跃迁到能级B将( )
A.放出频率为ν2-ν1的光子
B.放出频率为ν2+ν1的光子
C.吸收频率为ν2-ν1的光子
D.吸收频率为ν2+ν1的光子解析:从能级A跃迁到能级B,吸收能量,说明B能级高于A能级.从能级A跃迁到能级C释放能量说明A能级高于C能级.因此可推断从能级C跃迁到能级B将吸收ν1和ν2的能量之和.
答案:D6.已知氢原子的能级公式为: En= E1,其中E1= -13.6 eV.现让一束单色光照射一群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受照射后的氢原子能自发地发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则该照射单色光的光子能量为( )
A.13.6 eV B.12.75 eV
C.12.09 eV D.10.2 eV解析:受照射后的氢原子能自发地发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说明氢原子受光照射后是从1能级跃迁到3能级.故:hν=Em-En=(-1.51 eV)-(-13.6 eV)=12.09 eV.
答案:C7.氦原子被电离一个核外电子,形成类氢结构的氦离子,已知基态氦离子能量为E1=-54.4 eV,氦离子能级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在具有下列能量的光子中,不能被基态氦离子吸收而发生跃迁的是( )
A.40.8 eV
B.43.2 eV
C.51.0 eV
D.54.4 eV能力提升解析:要吸收光子发生跃迁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即吸收的光子的能量必须是任意两个能级的差值,40.8 eV是第一能级和第二能级的差值,51.0 eV是第一能级和第四能级的差值,54.4 eV是电子电离需要吸收的能量,均满足条件,选项A、C、D均可以,而B选项不满足条件.
答案:B8.下图中画出了氢原子的4个能级,并注明了相应的能量E.处在n=4能级的一群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能够发出若干种不同频率的光波.已知金属钾的逸出功为2.22 eV.在这些光波中,能够从金属钾的表面打出光电子的总共有( )
A.两种
B.三种
C.四种
D.五种解析:能够从金属钾表面打出光电子的光子的能量必大于金属钾的逸出功2.22 eV,从n=4能级向低能级跃迁的氢原子,能够发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子,其中从n=4能级跃迁到n=3能级和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时放出的光子的能量小于2.22 eV,不能从金属钾表面打出光电子.
答案:C9.如右下图所示,氢原子从n>2的某一能级跃迁到n=2的能级,辐射出能量为2.55 eV的光子.问最少要给基态的氢原子提供多少电子伏特的能量,才能使它辐射上述能量的光子?请在图中画出获得该能量后的氢原子可能的辐射跃迁图.解析:氢原子从n>2的某一能级跃迁到n=2的能级,满足:hν=En-E2=2.55 eV
可得:En=hν+E2=-0.85 eV,所以n=4.
基态氢原子要跃迁到n=4的能级,应提供:
ΔE=E4-E1=12.75 eV
跃迁图见下图:
答案:12.75 eV 见解析图10.氢原子在基态时轨道半径r1=0.53×10-10 m,能量E1=-13.6 eV.求氢原子处于基态时:
(1)电子的动能;
(2)原子的电势能;
(3)用波长是多少的光照可使其电离?(已知电子质量m=9.1×10-31 kg)解析:(1)设处于基态的氢原子核外电子速度为v1,
则 ,所以电子动能Ek1=
= eV=13.6 eV.
(2)因为E1=Ek1+Ep1,
所以Ep1=E1-Ek1=-13.6 eV-13.6 eV=-27.2 eV.≈(3)设用波长λ的光照射可使氢原子电离:
=0-E1.
所以λ= m
=9.14×10-8 m.
答案:(1)13.6 eV (2)-27.2 eV (3)9.14×10-8 m≈感谢您的使用,退出请按ESC键本小节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