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3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1-01 23:29: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教学目标】
1.掌握唐朝和日本的关系、遣唐史和唐文化对日本产生的深远影响;鉴真和尚东渡日本的情况;唐玄奘西游取经等史实。
2.通过对鉴真六次东渡、玄奘历时18年的西游和历时19年的译经生涯中体现出来的精神的了解,激发积极上进、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
3.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更清楚地认识到对外开放的伟大意义。
【教学重点】
唐朝与日本的交往;唐朝与天竺的交往。
【教学难点】
唐朝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
【教学法指导】
讲述法、识图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探究教学法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西游记》里面的插图,并对学生提出问题:《西游记》里面的唐僧在历史上是不是真有其人呢?他去哪里了?与他同时期的还有哪些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贡献的人?
讲授新课:
一、遣唐使
1.多媒体出示问题:日本派遣唐使的目的。
教师讲述:日本派遣唐使的目的是什么?唐朝时期,中国和日本的交流非常频繁。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当时称为“遣唐使”。跟随使节来华的,还有很多的留学生和留学僧等。
2.多媒体出示问题:遣唐使的特点。
教师引导总结:时间长——从公元7世纪到9世纪;次数多——前后十几批;规模大——少则两百人,多则五六百人;素质高——精挑细选的优秀人才。
3.多媒体出示问题:遣唐使对于日本的影响。
教师结合教材,要求学生概括遣唐使对于日本的影响:他们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教师多媒体展示日本文化受唐朝文化影响的各种图片。)
二、鉴真东渡
1.图片展示(多媒体展示唐招提寺图片)。
2.教师简要介绍鉴真,并描述鉴真六次东渡日本的过程。
鉴真(688年—763年),俗姓淳于,扬州人,14岁出家为僧,法号鉴真。他对佛经深有研究,戒律部分尤其精熟。晚年受日僧礼请,东渡扶桑,履险犯难,双目失明,终抵奈良。在传播佛教与盛唐文化上,有很大的历史功绩。
第一次东渡日本,鉴真和弟子21人从扬州出发,因受到干扰而失败。
第二次东渡日本,鉴真买了军船,采办了不少佛像、佛具、药品等,随行的弟子和技术人员达85人之多,可是船出长江口,就受风击而破损,不得不返航修理。
第三次、第四次出海,都未成功。
第五次东渡日本,遇狂风巨浪,境况险恶,且船漂流到了海南岛南部,先后有36名中日人员在此次东渡中牺牲,而鉴真本人也因长途跋涉,暑热染病,导致双目失明。
第六次东渡日本,终于在754年如愿地踏上了日本的土地,信守了自己的承诺。
3.教师介绍名人对鉴真东渡日本的评价。
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郭沫若
4.提出问题:鉴真东渡对日本的有怎样的影响?
教师总结:他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三、唐朝与新罗的关系
提出问题:举出唐朝与新罗关系密切的例子。
学生回答:新罗派使节和大批留学生到唐朝学习文化;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新罗引入中国的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成就;新罗的音乐传入中国等。
四、玄奘西行
1.多媒体展示玄奘图片,简要介绍玄奘。
玄奘是唐朝著名高僧,洛州缑氏(今河南洛阳偃师市)人,本名陈祎,法名“玄奘”,被尊称为“三藏法师”,后世俗称唐僧。
2.展示图片,教师讲解玄奘西行的过程。
贞观初年,高僧玄奘西行前往天竺,他不畏艰险,历经磨难,经过4年的长途跋涉到达天竺。他遍访天竺的寺院,研习佛法,曾在佛学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游学,成为远近闻名的佛学大师。
3.史料解读(多媒体展示材料)。
材料:玄奘离国已久,怀念祖国的心情越来越迫切。戒日王和各国国王、广大的僧俗人民再三挽留他。鸠摩罗国王甚至表示只要他肯留下来,就为他建立一百所专院,而玄奘归国心切,留学求经的目的既然已经达到,说什么也要回国。643年的春天,西游十七年的玄奘辞别了戒日王和天竺的朋友们,满载着天竺人民的友谊、荣誉和六百五十七卷佛经,启程回国了。
4(多媒体出示问题:玄奘取得了哪些历史功绩)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回答玄奘的历史功绩。
答案提示:①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②根据他的口述,弟子记录成书的《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5.教师介绍名人对玄奘西行的评价。
如果没有玄奘的著作,重建印度历史是完全不可能的。
——印度史学家阿里
中世纪亚洲次大陆的历史一片黑暗,玄奘是唯一的光芒。
——西方历史学家
舍身求法的人,首先就有玄奘在内,这一点是无可怀疑的,这样精神的玄奘的确算得上是“中国的脊梁”。
——季羡林
6.教师提问:从玄奘身上我们感悟最深的精神品质是什么?
答案提示:不畏艰险,百折不挠,有顽强的毅力,不达目的不罢休。
7.拓展提问:请你说一说唐朝时期对外交往的特点,隋唐时期和各国保持频繁交往的原因。(学生分小组讨论)
特点:①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乃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②唐朝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居住。③长安、洛阳、广州、扬州等地都有频繁的外贸活动。④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
原因:1.国家统一,社会安定;2.经济、文化繁荣;3.唐朝政府实行开放的政策;4.对外交通发达。
【总结提升】
唐朝国家安定强盛、经济文化繁荣,对各国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唐朝比较开放、宽容的对外政策给各国友好交流提供了机会。一个国家只有强盛了,才有辐射力和吸引力,才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乃至仰慕。一个国家在确保主权独立的前提下,只有对外开放,鼓励交流,才会进步。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