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新编,备战2014高中学业水平考试】2013-2014高中生物名师专题指导(宏观巨视镜+考点显微镜+高校达标练):第一部分 分子与细胞 第四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2讲)

文档属性

名称 【名师新编,备战2014高中学业水平考试】2013-2014高中生物名师专题指导(宏观巨视镜+考点显微镜+高校达标练):第一部分 分子与细胞 第四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2讲)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4-02-13 13:31:51

文档简介

课件28张PPT。第四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一讲 物质跨莫运输的实例与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一、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1.渗透作用:________(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作用。
2.原生质层:________和______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3.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
(1)具有半透膜。
(2)膜两侧有________。水分子细胞膜  液泡膜浓度差4.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内溶液浓度→细胞________ ;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内溶液浓度→细胞________。
二、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1.细胞膜结构: 磷脂   +  蛋白质  +   糖类
 ↓        ↓        ↓
  “镶嵌蛋白”  磷脂双分子层
( )糖被(与细胞
识别有关)失水 吸水膜基本支架
结构 功能质壁分离的原因分析?重点知识解读1.小丽想探究活细胞的膜透性,将兔子的红细胞放到清水中,一段时间(t)后,用显微镜观察,发现红细胞膨胀,体积明显增加,如下图所示。可知(  )
A.水分子不能通过红细胞膜
B.水分子可以通过红细胞膜
C.红细胞的膨胀与水分子无关
D.红细胞的膨胀与其外界环境无关
解析:红细胞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而细胞内液浓度高于清水,水分子会进入细胞,使细胞体积增加。
答案:B2.小李以紫色洋葱的鳞茎表皮为材料,进行“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在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中,观察到(  )
A.紫色的中央液泡逐渐缩小
B.白色的中央液泡逐渐缩小
C.紫色的细胞明显膨胀
D.白色的细胞明显膨胀
解析:紫色洋葱的鳞茎表皮细胞为紫色,色素又存在于液泡中,且质壁分离会失水,因此紫色的中央液泡逐渐缩小。
答案:A3.(2011年6月广东学业水平测试)小张同学用高浓度蔗糖溶液处理鸭跖草叶片表皮细胞一段时间,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如下图所示,由此可知,鸭跖草叶片表皮细胞(  )
A.吸水膨胀
B.发生了细胞凋亡
C.发生了质壁分离
D.吸收蔗糖并开始分裂
解析:如图所示,显微镜下观察发生原生质与细胞壁分离并变小,说明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答案:C4.(2012年6月广东学业水平测试)小陈以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为实验材料,进行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发现在高浓度蔗糖溶液中,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在清水中又可以复原,说明(  )
A.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B.细胞壁具有典型的选择透过性
C.细胞壁与细胞膜的通透性不一致
D.细胞壁与细胞膜的组成成分不一样
解析:实验中细胞浸润在蔗糖溶液中,只有当细胞壁对蔗糖透过性存在显著差异时,才能导致原生质体浸润在蔗糖溶液中,使细胞液与周围溶液之间形成浓度差,进而引起细胞失水,产生质壁分离现象。
答案:C5.(2013年6月广东学业水平测试)(多选题)玻璃纸是一种半透膜。以下装置中,一段时间后,漏斗管内液面升高的是(  )
解析:在渗透系统中,水通过半透膜从低浓度的一边向高浓度的一边渗透,凡漏斗管内液体的浓度高于烧杯内液体浓度的装置液面均升高。
答案:AB1.(2011年1月广东学业水平测试)变形虫的任何部位都可以伸出伪足向前移动(如下图),这一过程依赖于细胞膜的(  )
A.流动性 B.保护作用
C.隔离作用 D.选择透过性解析:变形虫向前移动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
答案:A2.利用高浓度的盐水杀菌的原理是(  )
A.盐水中的氯有杀菌作用
B.高浓度盐水中水分不足,不利于细菌生长
C.由于渗透作用,细菌失水死亡
D.钠有杀菌作用C3.一个正在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它的吸水能力是逐渐(  )
A.减少         B.增大
C.不变 D.等于零解析:质壁分离过程中,细胞失水,细胞液浓度升高,所以吸水能力增加。
答案:B二、单项选择题Ⅱ
9.(2011年1月广东学业水平测试)下图为某实验示意图,经过一段时间(t)后,漏斗中的液面上升,这是因为半透膜有(  )
A.较高的流动性 B.选择透过性
C.一定的厚度 D.一定的弹性解析:蔗糖不能通过半透膜,由于漏斗内蔗糖溶液浓度大于外界清水,水分进入漏斗内部,故漏斗中的液面上升。说明半透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答案:B10.(2011年1月广东学业水平测试)小朱将洋葱表皮放入质量浓度为0.3 g·mL-1蔗糖溶液中一段时间,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看到表皮细胞紫色的中央液泡缩小,这一现象说明表皮细胞(  )
A.发生了质壁分离 B.在生长
C.发生了分裂作用 D.在分化解析:紫色洋葱的鳞茎表皮细胞为紫色,色素存在于液泡中,紫色的中央液泡逐渐缩小。说明发生了质壁分离。
答案:A11.甜菜肉质贮藏根细胞的液泡中的花青素使块根呈红色,将此根切成小块,放入蒸馏水中,水的颜色无明显变化;若先用盐酸处理此根,再放入蒸馏水中,则水被染成红色,原因是(  )
A.盐酸破坏了细胞壁
B.盐酸破坏了细胞膜
C.盐酸破坏了原生质层
D.花青素溶于盐酸而不溶于水解析:花青素存在于液泡中,不能透过原生质层,只有将原生质层破坏,花青素才能透出。
答案:C三、多项选择题
13.将相同的四组马铃薯条分别浸入四种溶液,一小时后测定薯条质量变化的百分率,结果如下表:
溶液 Ⅰ Ⅱ Ⅲ Ⅳ
质量变化率 +8% -6% -4% 0%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Ⅰ的浓度最低
B.Ⅱ的浓度较Ⅲ高
C.Ⅳ的浓度最高
D.Ⅳ可能是蒸馏水解析:马铃薯条可以通过渗透作用吸水或失水。当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吸水,重量增加;相反,则细胞失水,质量减少。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Ⅰ的浓度最低,细胞吸水而重量增加;Ⅱ的浓度最高,细胞失水而重量减少最多;Ⅳ的溶液浓度与细胞液浓度相当,属于等渗溶液,而非蒸馏水。
答案:AB14.处在一定浓度的溶液中的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原因是(  )
A.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
B.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
C.原生质层的伸缩性较大,细胞壁的伸缩性较小
D.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小,细胞壁的伸缩性较大解析:质壁分离的外因是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内因是细胞壁与原生质层之间伸缩性的差异。
答案:AC感谢您的使用,退出请按ESC键本小节结束课件26张PPT。第二讲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一、相关概念
1.自由扩散: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
2.协助扩散:进出细胞的物质要借助________的扩散。
3.主动运输:物质从________一侧运输到________一侧,需要________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________。载体蛋白低浓度 高浓度载体蛋白 能量 二、 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注意:主动运输必需的条件是能量和载体。需要 
需要  消耗三、离子和小分子物质主要以被动运输(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出细胞;大分子和颗粒物质进出细胞的主要方式是胞吞作用和胞吐作用?重点知识解读1.物质跨膜运输的特点
(1)水分子的跨膜运输方式为自由扩散,运输方向为顺相对含量梯度(即从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运输)。
(2)无机盐离子等可逆相对含量梯度运输,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
(3)不同植物对同一无机盐离子及同一植物对不同无机盐离子的吸收不同,说明细胞膜对无机盐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其结构基础是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不同。2.细胞膜的流动性与选择透过性
流动性与选择透过性都是对细胞膜的描述,但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1)区别:流动性是细胞膜结构方面的特性,选择透过性体现了细胞膜功能方面的特性,主动运输能充分说明选择透过性。(2)联系:细胞膜的流动性是表现其选择透过性的结构基础。因为只有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细胞才能完成其各项生理功能,才能表现出选择透过性。相反,如果细胞膜失去了选择透过性,细胞可能已经死亡了。总之,膜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可表示为下图。1.(2011年1月广东学业水平测试)下图为人工合成的脂质双分子层示意图。下列物质中,可自由通过脂质双分子层的是(  )
A.O2     B.Na+
C.葡萄糖 D.氨基酸
解析:O2可以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自由进出细胞膜,属于自由扩散。
答案:A2.(2011年6月广东学业水平测试)下列物质通过细胞膜时,一定需要特殊蛋白质(如载体)帮助的是(  )
A.H2O   B.O2   C.K+   D.CO2
解析:K+通过细胞膜属于主动运输,需要载体的协助。
答案:C3.(2012年6月广东学业水平测试)龙葵是一种重金属镉的超积累植物。盆栽试验表明,在镉污染水平为25 mg·kg-1的条件下,龙葵茎及叶的镉含量都超过了100 mg·kg-1。可推测,龙葵根部细胞对镉离子的吸收方式为(  )
A.胞吞作用 B.主动运输
C.协助扩散 D.自由扩散
解析:由细胞内镉浓度大于细胞外镉浓度可知,龙葵根部细胞对镉离子的吸收方式为主动运输。
答案:B4.(2013年6月广东学业水平测试)下图是离子跨膜主动运输示意图,其中X为(  )
A.O3 B.H2O
C.ATP D.葡萄糖
解析:主动运输过程需要消耗ATP。
答案:C一、单项选择题Ⅰ
1.(2013年6月广东学业水平测试)下列物质中,可通过自由扩散方式进行跨膜运输的是(  )
A.淀粉       B.氧气
C.葡萄糖 D.蛋白质B2.神经细胞间可以通过一种特殊的介质来传递信息,含有传递分子的囊泡与神经细胞的质膜融合之后再打开,将传递分子释放到神经细胞之外,这属于(  )
A.主动运输 B.协助扩散
C.胞吐 D.胞吞解析:由题干分析知神经细胞间信息传递时有含有传递分子的囊泡与神经细胞的质膜融合之后再打开的过程,这属于典型的胞吐。
答案:C3.下图表示某物质通过细胞膜的一种方式,该物质及其运输方式分别是(  )
A.氧气,自由扩散
B.葡萄糖,协助扩散
C.氨基酸,主动运输
D.甘油,主动运输解析:图示物质跨膜运输过程中需要载体和消耗能量,因此为主动运输,甘油跨膜运输的方式为自由扩散。
答案:C二、单项选择题Ⅱ
9.下列生理现象中,需要由细胞提供能量的是(  )
A.细胞吸收甘油
B.细胞排出二氧化碳
C.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D.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解析:选项A、B均为自由扩散,而选项C为协助扩散,选项D为主动运输。
答案:D10.下列物质中,进出细胞的转运速度与浓度梯度的关系符合下图曲线的是(  )
A.氨基酸 B.二氧化碳
C.核苷酸 D.钙离子解析:曲线图表示的是自由扩散方式,以自由扩散方式进出细胞的是CO2。
答案:B11.下图表示在一定范围内细胞膜外某物质浓度变化与该物质进入细胞膜内速度的关系,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
B.该物质通过膜时必须与载体蛋白结合
C.该物质可能是水或甘油
D.该物质只能从浓度低的一侧向浓度高的一侧移动解析:由题图可知,该物质跨膜速度刚开始时与膜外该物质浓度成正比,说明是顺着浓度梯度运输的。最后跨膜速度达到饱和,说明该物质运输还与膜上载体数量有关,此运输不属于自由扩散。水和甘油通过自由扩散进出细胞。
答案:B三、多项选择题
13.人体红细胞中K+的浓度比血浆高30倍,而Na+的浓度却只有血浆的1/6。关于红细胞运输Na+的方向及所需条件,正确的是(  )
A.从高浓度到低浓度
B.从低浓度到高浓度
C.载体蛋白
D.ATP供能解析:Na+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所以应该是从低浓度到高浓度,需要载体蛋白参与和ATP供能。
答案:BCD14.下列有关物质通过细胞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泌蛋白的分泌需要能量但不需要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
B.离子能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
C.葡萄糖等较大的分子只能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
D.当植物细胞液浓度高于细胞外液浓度时会发生质壁分离解析:分泌蛋白的分泌是胞吐过程,需要能量但不需要载体蛋白。小分子物质和离子进入细胞的方式有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葡萄糖进入人的红细胞是协助扩散。当细胞外液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时,植物细胞会发生质壁分离。
答案:AB感谢您的使用,退出请按ESC键本小节结束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