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5张PPT。第三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一、生长素的发现
1.__________产生生长素,在胚芽鞘的基部起作用。
2.感光部位是胚芽鞘________。
3.琼脂块有吸收、运输生长素的作用。
4.生长素的成分是________。
5.向光性的原因: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的,单侧光照射后,胚芽鞘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因而引起两侧生长不均匀从而造成向光弯曲。胚芽鞘尖端尖端吲哚乙酸二、生长素的运输与分布
运输:只能从形态学上端到形态学下端,又称________。
运输方式:主动运输。
分布:各器官都有分布,但相对集中地分布在生长素旺盛部位。
三、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1.生长素是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而给细胞传达一种调节代谢的信息。
2.作用:
(1)促进细胞的生长(伸长)。
(2)促进果实的发育(培养无子番茄)。
(3)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
(4)防止果实和叶片的脱落。极性运输3.特点具有________:
高浓度促进生长,低浓度抑制生长;既可促进生长也可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
四、其他植物激素两重性细胞伸长细胞分裂果实成熟衰老脱落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分析
1.植物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
(1)不同的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敏感性大小:根>芽>茎)。不同种类的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度也不同,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敏感程度高。?重点知识解读(2)下图曲线中在A、B、C各点代表最佳促进效果;A′、B′、C′点以上的部分体现了不同浓度生长素的促进效果;A′、B′、C′点分别表示生长素对根、芽、茎的生长既不促进,也不抑制的生长素浓度;A′、B′、C′点以下的部分分别表示对根、芽、茎的生长起抑制作用。2.单子叶和双子叶植物的敏感性不同。
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对生长素更敏感,同一浓度对双子叶植物是抑制性,但对单子叶植物可能是促进的。3.相关曲线分析。(1)H点表示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为g,在OH段随生长素浓度增高,促进作用增强,而HC段随着生长素浓度增高,促进作用减弱;A点和B点、O点和C点的浓度对植物的促进作用相同。
(2)若植物幼苗出现向光性,且测得其向光一侧生长素浓度为m,则其背光一侧生长素浓度范围应为:大于m小于2m(向光一侧生长慢于背光一侧)。
(3)若植物水平放置,表现出根的向地性、茎的背地性,且测得其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2m,则茎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范围应为小于m。1.(2013年6月广东学业水平测试)(多选)将盆栽的玫瑰摆放在窗台上,一段时间后,玫瑰的枝条会向窗外弯曲,其原因是( )
A.植物具有向光性
B.植物具有向地性
C.窗内外的光照强度不同
D.光照使枝条两侧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解析:植物的向光性是由于单侧光照造成生长素在枝条两侧的分布不均匀,背光侧生长素分布较多,生长较快。
答案:ACD2.(2013年6月广东学业水平测试)如图显示苹果果实发育过程中不同激素的动态变化,其中反映乙烯变化的曲线是( )
A.Ⅰ
B.Ⅱ
C.Ⅲ
D.Ⅳ解析:在成熟的果实中乙烯含量高。
答案:D3.(2011年1月广东学业水平测试)植物生长调节剂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下列使用恰当的是( )
A.用低浓度的2,4-D喷洒农田除去杂草
B.黄瓜结果后,喷洒较高浓度的脱落酸保果
C.用一定浓度赤霉素溶液喷洒芦苇使植株长得更高以获得长纤维
D.番茄开花后,喷洒较高浓度的乙烯利溶液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解析:双子叶植物对生长素更敏感,因此可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当作除草剂,在单子叶田中除去双子叶植物的杂草,而不是用低浓度的2,4-D处理;脱落酸能促进果实衰老和脱落;赤霉素能使植株增高;高浓度的乙烯抑制果实发育。
答案:C4.(2011年6月广东学业水平测试)体内脱落酸含量比野生型玉米低很多的玉米某突变体,其种子会在未完全成熟前就在果穗上萌芽,说明脱落酸能够( )
A.促进种子萌芽 B.抑制生根
C.抑制种子萌芽 D.促进结实解析:突变体脱落酸含量低,其种子会在未完全成熟前就在果穗上萌芽,说明脱落酸能够抑制种子萌芽。
答案:C5.(2012年1月广东学业水平测试)在下图所示的实验中,胚芽鞘会弯曲生长的是( )解析:A弯向光源生长;B不见光直立生长;C生长素能通过琼脂从尖端向下运输,可没有单侧光,直立生长;D生长素不能透过盖玻片从尖端向下运输,不能生长。
答案:A6.(2012年6月广东学业水平测试)刚采收的柿子由于成熟度不够常带有涩味,为加快果实成熟以减少柿子涩味,可使用( )
A.乙烯 B.脱落酸
C.赤霉素 D.细胞分裂素解析:乙烯具有催熟作用,能加快果实成熟以减少涩味。
答案:A7.(2013年6月广东学业水平测试)“探究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插条生根的影响”实验中,自变量是( )
A.生长素浓度 B.处理时间
C.植物材料 D.环境温度解析:自变量是实验要控制的变量,在“探究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插条生根的影响”的实验中要控制的变量是生长素的浓度。
答案:A一、单项选择题Ⅰ
1.下列属于植物激素的是( )
A.胰岛素 B.乙烯
C.乙烯利 D.2,4-D解析:胰岛素属于动物激素。乙烯利和2,4-D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
答案:B2.(2011年1月广东学业水平测试)与“瓜熟蒂落”现象直接相关的激素为( )
A.胰岛素 B.青霉素
C.生长素 D.脱落酸解析:脱落酸能促进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答案:D3.胚芽鞘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和弯曲生长的部位分别是( )
A.尖端、尖端、尖端
B.尖端、尖端、尖端下面部分
C.尖端、尖端下面部分、尖端下面部分
D.尖端、尖端下面部分、尖端解析:胚芽鞘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是尖端,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促进尖端下部的生长。
答案:B二、单项选择题Ⅱ
9.下列叙述中,与植物生长素(生长素类似物)的生理作用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
A.摘除棉花的顶芽,促进侧芽的生长发育
B.扦插时,保留芽或者幼叶的插条容易成活
C.将成熟的木瓜放入未熟的柿子中,有利于柿子成熟
D.在没有受粉的雌蕊柱头上喷洒一定浓度的2,4-D溶液,获得无子果实解析:催熟柿子的是乙烯。
答案:C10.(2011年6月广东学业水平测试)小周用胚芽鞘做“生长素极性运输”探究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一定时间(t)后测定并比较琼脂块甲和琼脂块乙的生长素含量,正确的是( )解析:a始终为形态学上端,b始终为形态学下端,生长素运输不受人为调整的形态位置影响,只能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并与重力无关。所以甲的生长素不能运输给乙,只能是乙的生长素运送到甲。
答案:BA.甲没有生长素
B.乙的生长素运送到甲
C.乙不含生长素
D.甲的生长素运送到乙11.下列生理现象不需要其他部位供应生长素的是( )
A.杨树顶芽的生长
B.燕麦胚芽鞘尖端以下部位的弯曲生长
C.番茄子房发育成果实
D.梨树侧芽萌发的抑制解析:B选项燕麦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在下部分布不均匀导致的;C选项番茄子房发育成果实是因为幼嫩的种子可以合成生长素;D选项梨树的侧芽萌发受到限制是因为顶芽产生的生长素运输到侧芽附近积累而造成的。A选项顶芽的生长是通过顶芽产生生长素来促进的。
答案:A三、多项选择题
13.关于激素在生产上的应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高浓度的生长素可以作除草剂
B.给幼苗喷脱落酸可抑制其生长
C.将赤霉素涂在没有受粉的番茄花蕾上能获得无子番茄
D.给果实喷施生长素可促进其成熟解析:要获得无子果实,需要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处理。要促进果实成熟,一般是用乙烯处理。
答案:AB14.下列关于顶端优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侧芽生长衰弱,促进顶芽生长
B.除去顶芽,侧芽生长被抑制
C.顶芽优先生长时,侧芽生长受抑制
D.切除顶芽,切口涂以高浓度生长素,侧芽生长仍受抑制解析:顶端优势生长现象的原因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积累在侧芽部位,顶芽处生长素浓度高抑制了侧芽的生长。
答案:CD感谢您的使用,退出请按ESC键本小节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