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9张PPT。第六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生态环境的保护
1.我国人口由于________大而且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所以近百年来呈“J”型曲线增长。
2.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人均耕地减少。
(2)燃料需求增加。
(3)多种物质、精神需求。
(4)社会发展。
3.我国应对的措施:
(1)控制人口增长。
(2)加大环境保护的力度。
(3)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农业发展。基数4.全球环境问题:
(1)全球气候变化。
(2)水资源短缺。
(3)臭氧层破坏。
(4)酸雨。
(5)土地荒漠化。
(6)海洋污染。
(7)生物多样性锐减。
5.生物多样性:
(1)概念: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________及各种各样的________共同构成了生物的多样性。基因生态系统(2)价值:
①________:目前不清楚。
②________:生态调节功能。
③________:食用、药用、工业用、旅游观赏、科研、文学艺术。
(3)保护措施:
①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是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措施。
②易地保护:给将灭绝的物种提供最后的生存机会。
③利用生物技术对濒危物种基因进行保护。潜在价值间接价值直接价值6.可持续发展:
(1)定义:在不牺牲未来________需要的情况下,________我们这代人的需要,它是追求自然、经济、社会的持久而________的发展。
(2)措施:
①保护生物多样性。
②保护环境和资源。
③建立人口、环境、科技和资源消费之间的协调与平衡。几代人满足协调温室效应、酸雨和臭氧层破坏?重点知识解读1.臭氧层破坏会使地球上的紫外线辐射增强,导致人类的皮肤癌和白内障患病率上升,危害人体健康。引起臭氧层破坏的主要原因是( )
A.CO2的排放 B.氟利昂的排放
C.SO2的排放 D.NO2的排放解析:氟利昂的排放会破坏臭氧层,造成臭氧层空洞,使紫外线辐射增强。
答案:B2.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正确的做法是( )
A.大量利用野生资源
B.对坡耕地实行退耕还林
C.不断引进外来物种
D.进行围湖造田解析:大量利用野生资源会破坏生物多样性,严重的还会造成物种的灭绝;不断引进外来物种可能造成生物入侵,造成生态危害;围湖造田使湖泊面积不断缩小,地表径流调蓄出现困难,导致旱涝灾害频繁发生,还会引起水生动植物资源衰退,湖区生态环境劣变,使鱼的种类和数量不断下降;对坡耕地实行退耕还林能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答案:B3.(2011年1月广东学业水平测试)(多选题)澳大利亚原来并没有仙人掌类植物,当地人从美洲引种一种仙人掌作为篱笆,结果仙人掌过度繁殖,侵占大量的农田和耕地,给当地生态造成危害。此事例说明( )
A.不适当地引进外来物种有可能造成生态危害
B.外来物种都不能在当地生长和繁殖
C.外来物种都能改良当地的生态环境
D.一些外来物种能适应并影响当地的环境解析:仙人掌类植物属于外来物种,由于澳大利亚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原因,它能适应并影响当地的环境,造成生态危害。但并不是所有的外来物种能适应当地的环境,也不一定能改良当地的生态环境。
答案:AD4.(2012年1月广东学业水平测试)某湖泊由于富营养化而出现藻类大量繁殖的水华现象,若想控制藻类过度繁殖,环保的处理方法是( )
A.向水体通O2 B.向水体通CO2
C.喷洒化学杀藻剂 D.投放滤食藻类的鱼解析:投放滤食藻类的鱼可以减少藻类的数量,控制藻类过度繁殖,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向水体通O2有利于藻类的呼吸作用,向水体通CO2有利于光合作用都会使藻类增加。喷洒化学杀藻剂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答案:D5.(2012年1月广东学业水平测试)近年来,我国针对某些鱼类自然种群衰退的现象,采取了将人工培育的鱼苗投放入河流、海洋等自然水体中等措施,以利于( )
A.消除水环境的污染
B.降低环境的碳排放
C.防止这些种群消亡
D.增加生态环境的食物链解析:将人工培育的鱼苗投放入河流、海洋等自然水体使水中的该些鱼的数量增加,增加生态环境的食物链,维持鱼类种群增长。
答案:D6.(2013年6月广东学业水平测试)人口众多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不包括( )
A.对土地资源的压力
B.对水资源的压力
C.环境污染加剧
D.对劳动就业的压力解析:人口众多对劳动就业的压力不属于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答案:D一、单项选择题Ⅰ
1.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是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之一,导致( )
A.臭氧层破坏
B.火山爆发
C.南极冰川融化
D.海洋污染解析:二氧化碳使全球变暖,最终导致南极冰川融化。
答案:C2.2012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是“绿色消费,你行动了吗”,旨在呼吁人们转变消费观念,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下列选项中,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多步行,少开车
B.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
C.多吃肉,少吃素
D.尽量多用空调解析:“多步行,少开车”可以减少能源的消耗。其他选项不符合要求。
答案:A3.引起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空洞的主要气体污染物依次是( )
A.CO2、SO2、氟利昂
B.SO2、CO2、氟利昂
C.氟利昂、CO2、SO2
D.CO2、氟利昂、SO2A 二、单项选择题Ⅱ
9.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是在下列哪三个层次采取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 )
A.基因、染色体、细胞
B.细胞、物种、生物圈
C.基因、物种、生态系统
D.物种、种群、生态系统解析:保护生物多样性要在基因、物种、生态系统三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
答案:C10.近期我国频繁出现雾霾天气,地球以其特有的方式警示我们: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不可持续。下列措施中,不利于减少雾霾天气发生的是( )
A.减少汽车使用
B.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C.提高绿化面积
D.提高汽车尾气排放标准解析:大力发展火力发电会增加煤炭的燃烧,增加大气排污,不利于减少雾霾天气。
答案:B11.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组织进行了六次人口普查,关于我国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人均耕地面积减少
B.环境污染治理的难度增加
C.淡水资源的危机将日趋严重
D.促进了人与环境和谐发展解析:人口增长会造成资源减少、环境污染。人口增长不利于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答案:D三、多项选择题
13.全球生态环境问题主题包括( )
A.全球气候变化和臭氧层破坏
B.粮食短缺和能源短缺
C.海洋污染
D.生物多样性锐减解析:粮食短缺,能源短缺是社会问题,不是生态环境问题。
答案:ACD14.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生物多样性就是指物种多样性
B.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之一
C.外来物种入侵增加了本地生物多样性
D.保护生物多样性意味着禁止对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解析: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外来物种入侵会威胁本地物种,降低本地生物的多样性。合理的利用是最好的保护,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利用。
答案:ACD感谢您的使用,退出请按ESC键本小节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