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水平二(三年级)篮球游戏
一、设计思想
本课遵循“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行进间运小篮球的技能发展为主线,融入技术评价的方法能力培养。用游戏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攻克动作重难点,通过循序渐进的层层推进的设计,使学生在体能与技能、方法与能力、行为习惯、情感体验等多个维度得到有机的发展。
二、教材分析
1、《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在水平二对于学生的要求是初步掌握球类活动的基本方法,行进间运篮也是作为三年级学生篮球运动中必修内容。
2、按照《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的在小学阶段,要注重体育游戏学习,发展基本运动能力的要求,本课开发出以奥运会项目为热身操的练习,潜移默化的向学生传授了奥运会的知识
3、竞赛是小学生喜爱的学习方式,本课将学习重难点有机的融入竞赛方法和规则,在学生在主动做出正确动作的同时,体验到竞争带来的快乐。
4、在篮球动作学习中通过设计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的学习过程,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学会相互评价游戏和比赛中的情绪及表现。
三、学情分析
1、学生对于在球类课中的常规还在系统的建立之中。
2、球类运动是学生日常生活中较为喜欢的运动,但随着年龄的增大,男女同学也发生着变化,女同学由于力量、生长发育等一系列的问题,导致对篮球这种带有冲撞性的运动并不喜爱,并且男同学的篮球能力也高于女同学,在游戏和比赛中可以区别对待,让全体同学都能充分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正确的引导女同学进行篮球运动,提高女同学参与篮球的兴趣。
3、学生的对本课的动作学习重难点评价标准并不清楚,需要教授,但对用标准评价的方法已经有过学习经历,能很快根据交给的评价标准开展评价。
四、教学目标
1、初步体验运球的动作,发展学生手指、手腕、前臂的小肌肉群力量及肘、膝等各关节的协调和时空感知能力。
2、规范学生拿球放球的基本习惯。
3、通过小组赛《全体总动员》培养学生不妨碍别人练习及工作的基本意识,让学生熟练运球控球。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行进间运球的协调
难点:运球的正确部位
六、教学准备:
1、场地器材:小篮球若干 教师用球1个 小黑板4块 录音机
2、安全提示:课前提示学生检查服装,有无尖锐物品。准备活动充分,尤其手指手腕、脚踝等部位。
行进间运篮球课时教学计划
3年级2班 行进间运篮球 第3课次 授课教师:
教 学 目 标 1、初步体验运球的动作,发展学生手指、手腕、前臂的小肌肉群力量及肘、膝等各关节的协调和时空感知能力。 2、规范学生拿球放球的基本习惯。 3、通过小组赛《全体总动员》培养学生不妨碍别人练习及工作的基本意识,让学生熟练运球控球。
教学 重难点 重点:行进间运球的协调 难点:运球的正确部位
时间 教学 内容 教学 方法 学习 方法 教学 评价 运动 强度 组织形式、 场地布置
1′ 6′ 师生问好,宣布本课教学内容 热身活动 (奥运项目自编热身操) 1.射击操 2.游泳操3.举重操4.马术操5.篮球操 教师讲明教学内容尽快进入准备活动,提示学生安全问题,注意手指手腕的受伤 带领学生一起做热身准备活动,并在其中穿插鼓励评价 看、听、想结合,把教学的内容转化为自己的学习内容 认真模仿老师的动作,积极认真参与 学生认真听的情况 学生练习动作质量和参与精神 4个8拍一节 组织方法:(如图) ◎◎◎◎◎◎◎◎ ◎◎◎◎◎◎◎◎ ○○○○○○○○ ○○○○○○○○ ※
3′ 3′ 5′ 3′ 5′ 1、个人拍球游戏《比比谁最多》 2、学生自主运球体验 ①.学生示范及相互交流 ②. 学生再尝试性实践运球 3、游戏《全体总动员》 1、教师讲解规则及方法,让游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序统一篮筐拿球 2、让学生在练习中感知出任务的困难性。 3、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在1米为宽度15-20米为长度的通道内全小组一起进行行进间运球 1、学生认真听、思,有一个直观的整体概念 2、学生在分组练习时能够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 3、学生在小组学练中积极参与,认真练习,发展能力,对于动作的标准能够清楚可以进行评价 练习中积极参与,认真练习,在不妨碍其他同学练习情况下进行 1、学生认真倾听的态度,以及共同参与的态度和拿球的规范 2、说出任务困难点 动作质量及评价情况 在练习中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游戏中的合作表现 10米往返5趟 10米往返5趟 15-20米 5趟 ◎◎◎◎◎◎◎◎ ● ◎◎◎◎◎◎◎◎ ● ○○○○○○○○ ● ○○○○○○○○ ● ◎◎◎◎◎◎◎◎ ● ○○○○○○○○ ●
5 放松练习:芭蕾基本手位放松 总结本课学习情况 归还器材 在轻松的气氛中进行动作方法的讲解示范 对照学习目标进行总结 按照要求愉快的进行放松 在引导下自我评价学习目标的达成 参与与心情 倾听与投入 归还篮球规范 ◎◎◎◎◎◎◎◎ ◎◎◎◎◎◎◎◎ ○○○○○○○○ ○○○○○○○○ ※
课后小结: 本课有效的达成了多元的教学目标,符合此水平段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因此学生表现出较高的学习兴趣。 教学设计的自主体验和评价策略的使用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较好的动作能力发展。 对于学生左右手的协调发展还有待继续加强。 小篮球若干 教师用球1个 小黑板4块 录音机
负荷预计 平均心率 130—135次
练习密度 35%—40%
心理负荷 中
负荷曲线预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