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三年级上册 篮球运球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体育三年级上册 篮球运球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3-01-01 19:27: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篮球运球》的教学设计
【教学理念】
落实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体现“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结合三年级学生喜欢篮球运动、爱玩的心理特点,在教学中采用讲解示范法、循序渐进法、情景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教法和通过学生的听、看、想、练、问、比的学法进行与篮球宝贝合作闯关为背景的教学。通过多种形式不同的练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体验学习乐趣,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教学内容分析】
《球类》是人教版《体育与健康》水平二第六章的内容,本次篮球运球课为第二课时。篮球具有对抗性、集体性、综合性和游戏性较强的特点,深受小学生的喜欢。篮球运球是篮球项目中最基础、最重要的一部分,篮球运球使学生感受篮球的乐趣,锻炼学生身体,为以后进一步学习篮球这项活动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三年级一班上课学生共有32人,男女各16人,他们各有特长,活泼、可爱,纪律好、学习能力强、学习习惯好、学法独特,活动能力强,求知欲强,思维敏捷,但是在篮球基础知识方面存在不均衡性。他们在二年级的学习了简单的运球动作,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运球时动作不规范用手掌心触球,手腕僵硬,上臂与前臂不协调,上下肢不协调,运球时手与球结合不好(俗称手不跟球)控制球的能力较差等。  
【教学重、难点】
重点:手指、手腕用力、掌心不触球。
难点:手脚协调配合。
【教法与学法】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准备采用讲解示范法、循序渐进法、情景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教法和通过学生的听、看、想、练、问、比的学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习得策略,养成习惯。  
【学生课前准备、课后准备设计】
1.了解上课内容和使用场地、器材情况,并组织同学做好课前准备。因病不能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事先说明情况,并随堂见习。
2.学生上体育课穿好运动服、运动鞋或轻便服装和鞋,拿好水杯,不能带小刀、钥匙等尖锐物品。
3.学生课前和教师一起制作器材:水果图片4张,在学习架上张贴学习内容及小组合作学习要求。
4.学生上课前和教师一起布置场地。
5.学生课后根据微视频巩固所学内容。
【场地布置和器材】
场地:篮球场地一块
器材:音响一台、呼啦圈16个,篮球33个、学习架4个、水果图片4张。
【教学流程的设计】
一、激发运动兴趣阶段(5分钟左右)
1.课堂常规
本课采用情景式教学模式,在课的开始部分创设“今天我们要用手中的球宝贝一起合作闯关,看谁能和它成为最亲密的朋友”导入,以此贯穿本课的所有内容,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角色体验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2.准备活动
(1)开始热身之旅:每人一个篮球绕器材曲线跑,慢跑途中根据老师提示,做红灯停、绿灯行游戏。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一方面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角色体验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到热身的作用。
(2)球操(准备活动)
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肌体动作与节奏协调的感知能力。另一方面使人的肌体逐渐适应并转入运动状态,为下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Hqd121学校体育网
二、学习运动技能阶段(30分钟左右)
1.游戏:拍球比高和“死”球变活球。
(1)拍球比高游戏规则:原地拍球5次一次比一次高,第五次拍球超过头顶,球下落时双手将球接住。
要求:双手将球接住。
(2) “死”球变活球游戏规则:老师将球放在地上,试一试如何将“死”球变活球?
要求:边尝试方法边思考
这两个游戏主要是创设情境,提出要求,引导学生进行尝试性练习。
设计意图:
(1)使教学内容安排层层递进、逐步深入,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提高自信。
(2)让学生体验手指、手腕用力、掌心不触球,以此来突破本节课的重点,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
2.教师示范篮球运球完整动作。
设计意图: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
3.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篮球运球。
(1)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学生通过图示自主学习篮球运球技术——教师解疑,精讲点拨——学生巩固练习等环节,让学生完成主教材的学习,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学和教师为主导的教相结合的教学规律。
(2)凸显过程评价,注重学生的自评和互评,培养了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发展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游戏:人球魔法变
(1)人动球不动
(2)球动人不动
(3)人球一起动
要求:手脚协调一致,控制好球
5.游戏:安全直通车
规则:原地运球,听到哨声后相对的人开始运球,到中间黄线下相遇时拍拍手,在继续运球,到对方位置后举球示意完成一次,第二组同学再继续。
要求:两人运球相遇时从右侧绕行。
4和5两个游戏之设计意图:
体验手脚协调配合,提高其控球能力,以此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6.叫号拍球游戏
(1)数字宝宝
规则:第一排学生1号宝宝,第二排2号宝宝,以此类推,例如:听到2号,2号宝宝逆时针运球到1号,再经过3号、4号转一圈回到自己的位置原地运球。
(2)水果宝宝
规则:第1-4排分别为苹果宝宝、香蕉宝宝、芒果宝宝、梨宝宝,具体玩法同上。
要求:运球手型正确,控制好球,眼睛看老师。
设计意图:
(1)数字宝宝和水果宝宝配合练习,变化练习形式,增加练习兴趣。
(2)培养学生抬头运球,眼不看球的良好习惯。
三、拓展实践阶段
本环节是主教材的延伸,也使本节课的器材得以充分的运用。目的是发展学生的自尊与自信,提高速度、灵敏、反应、协调等身体素质,培养准确的时空感。
7.投地“篮”闯关。
(1)原地投地“篮”
(2)行进间运球投地“篮”
要求:
1.从自己身体的右侧跑。
2.球直接投进地“篮”有效。
设计意图
(1)发展学生的自尊与自信。
(2)巩固运球技术,进一步体验手脚协调配合的重要性。
四、恢复身心阶段 (3分钟左右)
1.在音乐中,教师带学生进行球操拉伸放松。
在柔和的音乐声中,调整呼吸的方法让学生尽快恢复到安静状态,然后在进行球操拉伸放松,达到身心放松的目的。
2.小结
3.收还器材,师生告别。
【课后作业】
利用我下发的微课,在家进行强化练习。
【教案】
课题 篮球运球
教学 目 标 认知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篮球运球的重要作用,使学生能够初步掌握篮球运球的动作要领。 技能目标:通过练习,使85%的学生能够初步掌握篮球运球的技术。学生学会做简单的篮球运球动作组合,提高速度、灵敏、反应、协调等身体素质,培养准确的时空感。 情感目标:在体育活动中展示自我,形成竞争的意识和参与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
重难点 重点:手指、手腕用力,掌心不触球。 难点:手脚协调配合。
教法与学法 讲解示范法、循序渐进法、情景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教法 听、看、想、练、问、比的学法
教学准备 篮球场地一块、音响一台、呼啦圈16个,篮球33个、学习架4个、水果图片4张。
教学 过程 教学内容 教与学策略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时 间 组织形式
准 备 部 分 一、课堂常规 1.体委整队,报告出勤人数 2.师生问好,宣布上课 3.检查学生服装,安排见习生 4.宣布本节课的内容和任务 二、准备活动 1.慢跑 2.红灯停、绿灯行 3.球操 1.教师引导站队 2.教师口令指挥,提示要点 1.教师带领学生绕场地器材慢跑 2.红灯停、绿灯行 3.带领学生做球操。 要求: 动作准确到位,有力,有节奏感 1.口号洪亮 2.动作规范 3.注意力集中,精神饱满 1.认真热身 2.充分活动各关节 3.通过球操熟悉球性 2 5 组织: ×××××× ×××××× ○○○○○○ ○○○○○○ △ 组织: ×××××× ×××××× ○○○○○○ ○○○○○○ △
基 本 部 分 一、游戏:拍球比高 规则:原地拍球5次一次比一次高,第五次拍球超过头顶,球下落时双手将球接住。 要求:双手将球接住。 二、游戏:“死”球变活球 规则:老师将球放在地上,试一试如何将“死”球变活球? 要求:边尝试方法边思考 三、学习篮球运球 1.教师示范。 2.根据图示自主学习。 3.小组内相互交流学习。 四、游戏:人与球魔法变 (1)人动球不动 (2)球动人不动 (3)人球一起动 要求:手脚协调一致,控制好球 五、游戏:安全直通车 规则:原地运球,听到哨声后相对的人开始运球,到中间黄线下相遇时拍拍手,在继续运球,到对方位置后举球示意完成一次,第二组同学再继续。 要求:两人运球相遇时从右侧绕行。 六、游戏:叫号拍球 (1)数字宝宝 规则:第一排学生1号宝宝,第二排2号宝宝,以此类推,例如:听到2号,2号宝宝逆时针运球到1号,再经过3号、4号转一圈回到自己的位置原地运球。 (2)水果宝宝 规则:第1-4排分别为苹果宝宝、香蕉宝宝、芒果宝宝、梨宝宝,具体玩法同上。 要求:眼睛看老师。 七、闯关:投地“篮” (1)闯关一:原地投地“篮”。 (2)闯关二:行进间运球投地“篮”。 要求:1.从自己身体的右侧跑。 2.球直接投进地“篮”有效。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并领做。 2.统一口令。 3.提问:该游戏中注意什么? 4.教师总结、评价。 1.提问:该游戏中注意什么? 2.教师总结、评价。 1.教师完整示范篮球运球动作,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 2.巡回指导小组合作学习。 3.组织学生展示。 4.精讲点拨。 5.完整示范、讲解。 1.每个练习之前分别找三个学生和教师一起讲解、示范三种练习方法。 2.统一口令练习。 3.指出存在的问题。 1.讲解规则。 2.组织有秩序的练习。 3.小口令:一边走,一边拍,球宝贝赶紧停下来拍拍手,球宝贝安全抵达目的地。 1.教师叫号。 2.声音清晰。 1.教师出示水果。 2.给学生加油。 1.教师讲解闯关规则。 2.教师示范如何闯关。 1.学生模仿。 2.跟做。 3.随教师一起喊口令。 4.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1.积极尝试自己想到的方法。 2.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1.学生仔细观看。 2.小组内积极自主学习。 3.展示。 4.互相纠错。 5.认真听讲,注意力集中。 1.积极认真练习。 2.控制好自己的球。 1.清楚规则及要求,避免运球时相撞。 2.控制好自己的球。 3.自己喊着小口令。 1.学生听到自己的号开始运球。 2.注意力集中。 1.看到自己属于的那一种后开始运球。 2.抬头看老师出示哪种水果。 1.学生按要求闯关。 2.注意安全。 3.不能作弊。 30 组织: ×××××× ×××××× ○○○○○○ ○○○○○○ △ 组织: ×××××× ×××××× ○○○○○○ ○○○○○○ △ 组织: ××× ××× ××× ××× △ ○○○ ○○○ ○○○ ○○○ 组织: ×××××× ×××××× ○○○○○○ ○○○○○○ △ 组织: ××× ××× ××× ××× ○○○ ○○○ ○○○ ○○○ △ 组织: ×××××× ×××××× ○○○○○○ ○○○○○○ △ 组织: ×××××× ×××××× ○○○○○○ ○○○○○○ △ 组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呼啦圈 △教师
结 束 部 分 一、放松练习 二、教师总结 三、宣布下课 四、作业:利用教师下发的微课,课后进行强化练习。 五、收拾器材 教法: 教师引领学生共同放松 要求: 放松动作自然,认真听教师点评 3 组织:同上。
预计运动负荷 预计教学密度:35-40% 预计教学心率:120-140次/min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