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我想对您说》教案
教学目标
给父母或他人写一封信,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重点)
教学重点
能选择合适的事例,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教学难点
能用上本单元所学的方法,通过印象深刻的场景描写和细节描写来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课前准备
提前一到两周布置学生收集、记录父母为自己做的最多的事和最令自己感动的事。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说句心里话》,请学生欣赏。
2.引导学生思考: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战士对亲人的思念,对家乡的想念。)
3.导入:战士们为了保家卫国,日夜守卫在祖国的边疆,然而,他们也是人啊,他们也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这首歌让我们听到了战士们最想说的心里话,那就是“我”也想家,“我”也有爱。同学们,其实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不想轻易说出口的秘密,都有许多想对他人倾诉的心里话,这节课,老师为同学们创造一个机会,让同学们畅所欲言,一吐为快,说说自己的心里话。(板书课题:我想对您说)
二、明确要求
1.自读课本88页内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本次习作的要求有哪些。
2.学生交流。预设:
(1)把最想和他人说的话写成一封信。
(2)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让他们感受到你的爱,理解和接受你的看法。
(3)信写好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送给他们。
三、习作指导
(一)选材
1.明确了本次习作的要求,那么我们应该和想倾诉的对象说些什么呢?
2.学生交流。预设:
◇对父母或好朋友说
可以回忆你们之间难忘的事,表达你对他们的深厚情感;
可以讲讲你对一些事情的不同看法,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你;
也可以关注他们的生活,向他们提出建议,如,劝他们改掉一些会影响身体健康的坏习惯。
◇对为社会作出贡献的人说
可以说出你对他们的关心,表达你对他们的敬佩和感激。
3.看来,同学们想倾诉的话有很多很多,你可以选择最想说的话,选择印象最深刻的事情写下来,表达自己最真挚的感情。(板书:说真话,表真情)
(二)探究方法
1.怎样写才能充分表达我们的情感呢?父母给予我们的这些情,这些爱,作者是怎么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的?让我们再次走进本单元的课文,从作家的笔下去寻找表达的好方法。
2.回顾课文《父爱之舟》,说说我在梦中出现了哪些难忘的场景,哪个场景给你的印象最深刻?
预设:心疼“我”被咬,心动换房的场景;逛庙会为“我”买碗热豆腐脑,回家后糊万花筒的场景;初小时背“我”上学的场景;送“我”上高小,为“我”铺床的场景;与姑爹摇船送“我”报考无锡师范的场景;摇船送“我”上师范,低头给“我”缝补棉被的场景。
方法总结:选择印象最深刻的场景描写,表达真情实感。
3.我们在习作中,也要善于抓住生活中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比如对环境以及人物的外貌、心理、动作、语言、神态进行描写,从而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找一找《慈母情深》中细节描写的句子,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重点点拨:
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凑到缝纫机板上。
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的皱皱的毛票,用皲裂的手指数着。
明确:运用细节描写,通过对母亲“极其瘦弱的脊背”和“皲裂的手指”进行外貌描写,把一个为了家庭和子女努力付出的母亲形象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方法总结:运用细节描写,让人物形象更深刻。
4.回忆信的格式。
本次习作,我们还要特别注意信的格式。回想一下,写信在格式上要注意哪些?
借助例文,共同交流。
预设:(1)称呼要顶格写,后面用冒号。
(2)正文。先写问候语,段首空两格。
(3)祝福语写在信的结尾。
(4)署名。祝福语后一行靠右写,署名下方写日期。
四、学生习作
1.学生选择最想和他人说的话题,仿照例子列出提纲。
开头:简要点明倾诉的缘由。(略)
中间:具体描写印象深刻的事例。(详)
结尾:首尾呼应,升华主题。(略)
2.学生作文,教师巡回指导。
五、赏评完善
1.组内互评。
(1)出声朗读你要批改的文章,标出错字和不通顺的句子。注意使用一些常用的修改符号。
(2)看文章内容是否真实,感情是否真挚。
(3)看是否运用场景描写和细节描写。
(4)在感受深的地方写下感受与作者交流。
(5)在文章最后写出总的看法以及修改意见。
2.结合刚才的讨论,自行修改自己的作文。
3.班内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