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8张PPT)
《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三单元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第9课
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
【课程标准】认识20世纪以来贸易﹑金融的变化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目录:
(一)世界经济在曲折中发展
一、资本主义世界
二、苏联
三、中国
(二)世界贸易在发展中进步
一、贸易组织进一步发展
1.GATT(成立背景、中国复关的背景、影响)
2.WTO(成立背景、特点、中国加入WTO的背景)
3.GATT与WTO对比(共同点,不同点)
二、贸易市场进一步开放
1.《全球基础电信协定》2、服务贸易
三、贸易范围进一步扩大(中国加入WTO)
四.贸易形势的变化(更多样的经济合作方式、电子商务)
(三)国际金融与人类生活
一、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建立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
三、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国际金融趋势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德等新兴工业国家兴起,英国的贸易垄断地位被打破,世界贸易形成了多中心的新格局。 ——教材44页
20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在曲折中发展
——46页
?
1914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示意图
(一)世界经济在曲折中发展
一、资本主义世界
二、苏联
三、中国
一、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
1914-1918:第一次世界大战,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力量,动摇了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开始改变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1929-1933: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933-1939:罗斯福新政
在挽救危机的过程中,美、英、法等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比较牢固的国家,通过“新政”和新政式的改革,使资本主义民主制度获得新生。而具有军国主义传统、资本主义民主基础薄弱的德国和日本则建立起资产阶级统治的极端形式——法西斯专政,企图从战争中寻找出路。
从20世纪40年代末起,开始了以电子计算机、原子能、航天空间技术为标志的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
1947:马歇尔计划,欧洲复兴计划,用经济手段稳定西欧资本主义制度
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强化国家干预为核心的调整,谋求资本主义的生存发展。取得一定成效,经济增长一度较快。
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滞涨”现象。主要是石油危机引起。各国再次实行调整,适当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美国赤字财政和紧缩财政交替使用。
1931-1945: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在第二次大战中遭到致命打击,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政治、经济和军事强国。
一、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
20世纪90年代:克林顿上台后,采用“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经济政策。
美国经济蒸蒸日上,通货膨胀和失业率逐年走低。实现了“低通货膨胀和低失业率同时并存,基本实现零通胀下的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的联动关系被打破。扶持高新技术产业
总结:20世纪以来,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在曲折中发展。尽管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了经济政策的调整,现代科技进步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但资本主义国家没有克服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固有的弊端。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
二、苏俄、苏联的经济发展
1918: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采取余粮收集制,保证了国内战争的胜利,但导致战后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1921:苏俄采取新经济政策,重心是调整国家和农民的关系,通过粮食税等市场机制建立工农联盟,稳定和恢复了国民经济,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1922:苏联成立。1924:列宁逝世。1936:苏联模式形成
1937: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宣布基本实现了“工业化”目标,主要工业部门的产量跃居欧洲首位、世界第二位,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二、苏俄、苏联的经济发展
1949年,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形成了以苏联计划经济模式为主导的经济体系。
1953-1964:赫鲁晓夫改革,注入某些市场经济成分,取得一些成效,推进农业发展,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有所增加,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国民经济比例仍然严重失调。
1964-1982:勃列日涅夫改革,在工业领域推行“新经济体制”改革,扩大企业自主权,利用奖金等经济杠杆促进企业改善管理、提高效益,坚持优先发展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 ,国民经济更加畸形发展
二、苏俄、苏联的经济发展
1985-1991:戈尔巴乔夫改革,承认市场调节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
,经济改革成效甚微
总结:二战后,苏联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使得苏联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奠定了强大国家的基础。但苏联模式排斥市场经济,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消费水平相对较低。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改革尽管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没能突破这一体制。戈尔巴乔夫改革发生了根本方向性错误,最终导致苏联解体。社会主义经济面临挑战。
三、新中国的经济发展
1949.10.1-1956: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
1956-1966: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1966-1976:十年动乱时期
总结: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但发展道路仍然充满挑战。面对挑战,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
1978.12:改革开放,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思考2:20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呈现出的共同特征?
1.曲折发展
2.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成为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手段之一。
3.重视科技手段,推动经济发展
论题:20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呈现曲折发展
论述:20世纪以来,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在曲折中发展。尽管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了经济政策的调整,现代科技进步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但资本主义国家没有克服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固有的弊端。
二战后,苏联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使得苏联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奠定了强大国家的基础。但苏联模式排斥市场经济,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消费水平相对较低。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改革尽管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没能突破这一体制。戈尔巴乔夫改革发生了根本方向性错误,最终导致苏联解体。社会主义经济面临挑战。
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但发展道路仍然充满挑战。面对挑战,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
总结:总而言之,20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呈现曲折发展的共同特征。
19世纪70年代到第二次世界大战
由于战争与经济危机,各国通过贸易封锁与提高关税保护本国贸易,国际贸易总量因此增速放缓,落后于生产的增长速度。
1914-1918:第一次世界大战
1929-1933: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931-1945:第二次世界大战
如1929年经济危机期间,几乎所有国家都放弃了金本位制,形成英镑区、美元区和法郎区,使本国货币贬值,以扩大出口转嫁经济危机。同时,几乎各国提高本国的关税,形成贸易壁垒,以减少外国货物对本国市场的冲击,引发贸易战。
另外,经济危机发生后,国际银价先是大幅度下滑,再是大幅度暴涨,中国白银大量外流,为了减轻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对经济的影响,1935年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改革,放弃银本位,让法币与英镑挂钩。
(二)世界贸易在发展中进步
一、贸易组织进一步发展
1.GATT(成立背景、中国复关的背景、影响)
2.WTO(成立背景、特点、中国加入WTO的背景)
3.GATT与WTO对比(共同点,不同点)
二、贸易市场进一步开放
1.《全球基础电信协定》2、服务贸易
三、贸易范围进一步扩大(中国加入WTO)
四.贸易形势的变化(更多样的经济合作方式、电子商务)
思考: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成立的背景?
1947年关贸总协定成立,是二战后世界上出现的第一个以法律形式调整国际贸易与贸易关系的的规则和程序。是二战后调整世界经济贸易的组织。是一个临时适用的多边贸易协定。
(1)吸取1929年经济危机各国高筑贸易壁垒的教训
(2)稳定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需要
(3)美国的倡导及其经济实力的强大
(4)19世纪70年代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经济萧条,人民生活困难
一、贸易组织进一步发展 1.GATT
思考:中国申请复关的原因
1947年关贸总协定成立,中国是关贸总协定23个创始缔约国之一。但台湾当局擅自于1950年退出关贸总协定。由于受当时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的制约,我国未能及时提出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的申请。1986年,我国作出了申请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的决定。1995年1月,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复关谈判便转为加入WTO谈判。
(1)中国是关贸总协定23个创始缔约国之一
(2)台湾当局擅自非法决定退出关贸总协定
(3)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联系日益紧密
(4)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发展国民经济的需要
一、贸易组织进一步发展 1.GATT
思考:关贸总协定的影响
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框架下,各缔约国通过谈判,有利于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一、贸易组织进一步发展 1.GATT
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WTO
一、贸易组织进一步发展 2.WTO
1995年,在关贸总协定的基础上,成立了世界贸易组织。世界贸易组织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它的成立和发展又进一步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思考:WTO成立的背景
(1)世界贸易自由化的深入发展,作为一个临时适用的多边贸易协定,关税与贸易总协定难以适应时代发展潮流,需要建立一个更具有活力和永久性的多边贸易体制。
(2)第三世界的发展,需要确保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份额和利益
(3)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
世界贸易组织的特点
(1)从措施上看,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定对所有成员都有严格的法律约束,各成员国必须进行相应的法规和政策调整,以适应世界贸易组织管理全球贸易的要求。
(2)从影响上看,世界贸易自由化将在相互妥协、互相监督、尽量有序规范的基础上进行。
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WTO
一、贸易组织进一步发展 2.WTO
1995年,在关贸总协定的基础上,成立了世界贸易组织。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思考: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背景
(1)中国的复关申请
(2)改革开放的深化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提出及初步建立
(4)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
(5)“走出去”战略的提出
世界贸易组织为什么需要中国的加入。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没有中国的参加,世贸组织是不完整的。
中国为什么需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总体上符合中国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将给中国在许多方面带来发展机遇。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与世界贸易组织的共同点:
宗旨和基本原则基本相似,旨在通过市场开放、非歧视性和公平贸易等原则的实施,达到推动世界贸易自由化的目标。
一、贸易组织进一步发展 3.GATT与WTO的比较
异:
①背景:
GATT:吸取1929年经济危机各国高筑贸易壁垒的教训,稳定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需要
WTO:世界贸易自由化的深入发展,关贸总协定难以适应时代潮流;第三世界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
②性质:
GATT:临时适用多边贸易协定
WTO:更具有活力和永久性(长远性)的多边贸易体制
③ 重点:
GATT:取消贸易壁垒,促进自由贸易
WTO:合理利用世界资源,保护环境,确保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的份额和利益。
二、贸易市场进一步开放
1997年,69个世界贸易组织成员签署了《全球基础电信协定》,电报电话移动数据服务等电信市场相互开放,大大降低了人们的通信成本。
世界贸易组织在扩大货物生产与贸易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服务贸易,涉及旅游、运输、教育、金融、通信、信息等12大类。
三、贸易范围进一步扩大
2001年,中国成功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中国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也是世贸组织本身的需要,中国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没有中国的参加,世界贸易组织是不完整的。
四、贸易形式进一步变化
(1)商品贸易同国际投资、技术贸易、劳务承包等结合在一起,实现了更多样的经济合作方式。
(2)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交易手段。电子商务兴起,人民利用互联网技术和通信技术进行商品、技术和服务交换,突破了时空障碍。
(三)国际金融与人类生活
一、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建立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
三、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国际金融趋势
一、以美元为中心国际货币体系的建立,即布雷顿森林体系
背景:
(1)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金本位制崩溃;
(2)二战后重建战后秩序,恢复和发展经济的需要;
(3)欧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到致命打击,美国经济实力空前膨胀,企图建立自己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内容:
第一,美元与黄金挂钩,1盎司黄金=35美元。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实行可调整的固定汇率。
第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向成员国提供短期资金借贷,目的为保障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确保全球金融制度运作正常。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向成员国提供中长期信贷来促进成员国经济复苏,推进国际贸易均衡发展。世界银行成立初期,贷款对象集中在西欧国家,后来重点转向发展中国家。
一、以美元为中心国际货币体系的建立,即布雷顿森林体系
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各会员国认缴的股金,股金份额的多少是根据每个会员国的相对经济实力来确定的,而会员国的投票权的大小与其认缴的固定份额成正比。——教材151页
1947年成立,
1948年开始实施
1945年成立,
1946年运行
1945年成立,
1947年运行
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形成了二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
一、以美元为中心国际货币体系的建立,即布雷顿森林体系
评价:
积极:
(1)结束世界金融秩序混乱,促进了世界贸易发展,有利于战后世界经济恢复和发展;
(2)使战后世界经济朝着制度化、体系化方向发展,顺应了经济的全球化。
消极:
(1)便利了美国的经济扩张和霸权推行。
(2)确立了美国的世界经济霸主地位;
(3)实质上是不平等的国际经济体系。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
背景:
(1)20世纪70年代出现经济危机(滞涨危机);
(2)西欧、日本的崛起,世界多极化冲击美国的霸权,美国实力相对下降。
(3)美国在冷战中处于守势;美国陷于越南战争的泥潭;
概况:1971年8月,尼克松宣布放弃按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的“金本位制”,美元与黄金脱钩;1973年3月,欧洲共同市场达成协议,对美元实行“联合浮动”,布雷顿森林制度最终解体。
影响:
(1)美元仍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占据最大的权重,是国际贸易结算和各国外汇储备的主要货币。
(2)进入21世纪,欧元、日元、人民币等国际影响力上升
(3)推动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三、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国际金融趋势
1、资本流动全球化;金融市场一体化;金融机构全球扩张成为经济全球化中的主导趋势。
2、中国在国际金融中的影响力逐步提升。
3、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使电子金融和网络金融日益普及。互联网金融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生产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考虑到在全球化背景下,区域合作在推动亚洲经济体持续增长及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助于提升本地区应对未来金融危机和其他外部冲击的能力;
认识到基础设施发展在推动区域互联互通和一体化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助于推进亚洲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进而为全球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
确信作为旨在支持基础设施发展的多边金融机构,银行的成立将有助于从亚洲域内及域外动员更多的亟需资金,缓解亚洲经济体面临的融资瓶颈,与现有多边开发银行形成互补,推进亚洲实现持续稳定增长;
同意成立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协定》(2015年6月29日)
阅读《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协定》的相关内容,分析中国发起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背景和目的。
背景:经济全球化以及中国在世界经济地位的提升;
目的:解决亚洲资金问题,推动亚洲地区经济发展,提高亚洲经济抗风险能力
金融全球化、电子化便利了人们的消费,也具有相当的风险。一旦失控,就会导致大范围金融波动,甚至引起全球性金融危机。
2008年,美国股市接连暴跌,金融市场陷入恐慌,很多大型金融机构遭受空前损失。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于9月15日向政府申请破产保护,使得此次危机进一步演变成国际性的金融风暴,给世界经济造成了持续而深远的负面影响。——教材51页
?
知识小结
一、世界经济在曲折中发展
1、进步一:贸易组织进一步发展:关贸到世贸
2、进步二:贸易市场进一步开放:服务贸易
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第9课 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
二、世界贸易在发展中进步
2.特征:曲折发展,宏观调控与市场结合,科技推动
1.曲折表现:①资本主义国家②苏联③发展中国家④中国
3、进步三:贸易范围进一步扩大:中国入世
4、进步四:贸易形式进一步变化:电子商务等
三、国际金融扩张中波动
1、阶段一:美国主导:布雷顿森林
2、阶段二:资本流动全球化;金融市场一体化;金融机构全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