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日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认识“扩、刹”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荷”,会写“扩、范”等9个字,会写“清静、扩大”等9个词语。
理清课文结构,默读课文,能说出海上日出时的景象。
了解课文按太阳变化的顺序写景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人们总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两句藏着画面的诗。请同学们来读一读,(“日出江花红胜火”“白日地中出,黄河天外来”)谁能猜到两句诗中描绘的是什么自然景观?无论是旖旎的江南日出,还是磅礴的大漠日出都是自然奇观。今天,我们就跟随作家巴金的脚步,一道去海上看日出。
二、整体感知,了解概貌
1.请小朋友们打开课文64页,
①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词句多读几遍
②思考作者写了海上哪几种不同天气时的日出?
2.检查字词,指名读、齐读:
扩大它的范围、负着重荷、一刹那间、镶了金边
扩大的反义词是?缩小
荷在这个词里读第四声,念“hè”。 出示“荷”的义项,根据语境为“荷”字选择正确读音。
“一刹那”理解。它是什么意思。你还知道哪些表示时间短暂的词?
镶了金边,你觉得哪幅图是镶了金边?现在谁明白了镶的意思?(把物体围绕在另一物体的边缘。)
连起来齐读
3.同样是海上的日出,作者写了哪几种不同天气时的日出?
晴朗天气 2-3自然段
天边多云 4自然段
天边有黑云 5自然段
4.海上的日出千变万化,作者观看了日出后,情不自禁地发出了怎样的感叹?
预设: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
说说奇观的意思。
奇:①罕见的,特殊的,非常的;②出人意料的;③惊异。
观:①看;②景象;③对事物的认识或看法。
出示“奇观”的解释:雄伟、美丽而又罕见的景象。
谁能给这句话换个句式?这是很伟大的奇观。
我们一起带着赞叹的语气来读好这句话。
三、聚焦段落,感受变化
究竟奇在哪呢?我们先去看看天晴时的海上日出。
1.学习第2自然段
学习要求:默读第2自然段,思考: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天晴时的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
引导:作者是从颜色的变化、光亮的变化、时间的变化这三个方面来写奇观的。
2.学习第3自然段
(1)第3自然段的哪些描写,让你感受到海上日出是很伟大的奇观?
(2)自主完成学习单
(3)汇报交流
(4)感受海上日出的动态变化
这段话按照时间顺序,抓住日出时太阳的形状、颜色、亮光的变化来写海上日出的景象。
你对哪个画面印象最深刻?
预设:①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
太阳刚出来,光焰很柔和。
②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
读句子
抓住“努力上升”、“冲破了云霞”、“跳出了海面”等关键词体会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太阳动态变化的过程,准确写出了太阳升起来的位置变化。
回扣作者的赞叹。
③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
读句子
抓住颜色和光亮的变化感受日出时的壮观,极短的时间,太阳发出刺眼的光芒,覆盖天地,真是神奇壮观。体会光明的力量伟大而神奇。
回扣作者的赞叹。
(5)作者按照早晨太阳变化的顺序描写晴天时日出的景象。我们一起合作读读,感受太阳升起时的壮观。
3.根据学习单,说说晴朗天气时海上日出的动态变化过程。
四、总结方法,书写指导
1.大作家巴金按太阳变化的顺序,描写了颜色、亮光、位置的变化,呈现了太阳在还海面下、露出小半边脸、跳出海面、发出光芒这一动态过程。下节课,我们再一起看看多云和天边有黑云时的日出景象。
2.指导书写
让学生说说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教师范写“刹”时强调:①左下竖钩从横的右半部通过;②左半部最后一点的收笔要和竖中线对齐;③右边的竖钩要写得长一些,上齐下不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