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细菌
1、菌落
细菌是单细胞生物,个体很小,用放大镜看不到单个细胞,但能看到由细菌大量繁殖形成的细菌团,即菌落。
2、分类
根据细菌形态的不同,将其分为三类:螺旋菌(包括弧菌、螺菌、螺杆菌),球菌,杆菌各种形态的细菌
按细菌的生活方式来分类,分为两大类:自养菌和异养菌,其中异养菌包括腐生菌和寄生菌。
按细菌对氧气的需求来分类,可分为需氧(完全需氧和微需氧)和厌氧(不完全厌氧、有氧耐受和完全厌氧)细菌。
按细菌生存温度分类,可分为喜冷、常温和喜高温三类
3、结构
细菌的结构分为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
基本结构是各种细菌都具有的结构,包括细菌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
某些细菌特有的结构称为特殊结构,包括细菌的荚膜、鞭毛、菌毛、芽胞
4、繁殖
细菌主要以分裂方式繁殖(属于无性生殖),即细菌生长到一定时期,在细胞中间逐渐形成横隔,由一个母细胞分裂为两个大小相等的子细胞。
细菌繁殖速度快,一般细菌约20-30min便分裂一次,即为一代。接种子肉汤培养中的细菌在适宜的温度下迅速生长繁殖,肉汤很快即可变浑浊,表明有细菌的大量生长,有些细菌,如结核分枝杆菌的繁殖速度较慢,需要15-18小时才能繁殖一代。
5、巴氏灭菌法
是由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发明的低温杀菌法,是一种利用较低的温度既可杀死病菌又能保持物品中营养物质风味不变的消毒法,常常被广义地用于定义需要杀死各种病原菌的热处理方法。
原理:
巴氏杀菌是将混合原料加热至68~70℃(一般微生物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8℃—37℃),并保持此温度30min以后急速冷却到4-5℃。因为一般细菌的致死点在温度68℃、时间30min以下,所以将混合原料经此法处理后,可杀灭其中的致病性细菌和绝大多数非致病性细菌;混合原料加热后突然冷却,急剧的热与冷变化也可以促使细菌的死亡
应用
一种是将牛奶加热到62~65℃,保持30分钟。采用这一方法,可杀死牛奶中各种生长型致病菌,灭菌效率可达97.3%~99.9%,经消毒后残留的只是部分嗜热菌及耐热性菌以及芽孢等,但这些细菌多数是乳酸菌,乳酸菌不但对人无害反而有益健康。
第二种方法将牛奶加热到75~90℃,保温15~16s,其杀菌时间更短,工作效率更高。但杀菌的基本原则是,能将病原菌杀死即可,温度太高反而会有较多的营养损失。
二、真菌
1、形态结构
真菌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真正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没有叶绿体,需要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其营养方式为异养。
单细胞真菌——酵母菌的结构
2、常见的多细胞真菌
霉菌(根霉、青霉、曲霉),食用菌(香菇、蘑菇、木耳等)
3、繁殖方式
无性繁殖:是指营养体不经过核配和减数分裂产生后代个体的繁殖。它的基本特征是营养繁殖通常直接由菌丝分化产生无性孢子。
常见的无性孢子有三种类型:
(1)游动孢子:(2)孢囊孢子 (3)分生孢子
有性繁殖:真菌生长发育到一定时期(一般到后期)就进行有性生殖。
有性生殖是经过两个性细胞结合后细胞核产生减数分裂产生孢子的繁殖方式。
多数真菌由菌丝分化产生性器官即配子囊,通过雌、雄配子囊结合形成有性孢子。其整个过程可分为质配、核配和减数分裂三个阶段。
酵母菌和水螅一样出芽生殖
霉菌和食用菌主要通过产生孢子的方式进行繁殖
4、病毒、细菌 、真菌的区分
病毒是一类个体微小,无完整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复制的非细胞型微生物。
病毒比较小,一般要用放大倍数超过万倍的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
病毒构造很简单,外面是一层蛋白质,称为病毒外壳。蛋白质外壳内部包裹着病毒的遗传物质,可以是DNA,也可以是RNA。病毒自己不能完成新陈代谢,也不能完成繁殖,需要寄生在其它细胞内完成。
病毒绝大部分是对人类没有害的,有害的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细菌没有核膜包围形成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全部是由单个细胞构成,为单细胞型生物
通过细胞分裂而增殖,具有原核生物增殖的特有方式——二分裂
细菌的名称中一般含有:球、杆、弧、螺旋等描述细菌形态的字眼,只有乳酸菌例外(实为乳酸杆菌)
细菌较大,用普通光学显微镜就可看到,它们的生长条件也不高。
细菌是和植物一样,有细胞壁,而人的细胞是没有细胞壁的,这就是很多抗生素杀菌的原理。比如破坏它的细胞壁或者阻止合成细胞壁,细菌就死掉了,而人没有这个结构,所以对人无影响。
细菌的绝大部分是对人类没有害的,有害的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真菌,是一种具真核的、产孢的、无叶绿体的以吸收为营养方式的异养的真核生物;
真菌具有细胞壁和大型液泡,可以进行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同时真菌与苔藓、蕨类等许多演化上较早分支的植物都可以产生孢子。
真菌有细胞核,基因组中有大量非编码DNA。真菌也具有许多细胞器,例如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
5、食物的保存方法:干藏、冷藏、真空、腌制
除去食品中的水分,达到阻止霉菌,发酵菌和细菌生长的目的如干燥、脱水,
冷藏食品,如冷却、冷冻,这种方法不会杀死微生物,仅仅是抑制它们的繁殖,冷藏温度越低,保存食品时间越长
运用加热的方法,高温杀死微生物,如罐装、瓶装
利用X或伽玛射线照射食品,辐照能杀死食品和其中的昆虫以及它们的卵及幼虫。
采用化学方法,如盐腌、腌渍、裹糖屑
糖渍保藏法使用高于浓度的糖液浸渍。在高渗压条件下使微生物细 胞原生质收缩,导致质壁分离而死,使食品得以保存。
盐渍保藏法的生理盐溶液可产生高渗压。在高渗压下 细菌细胞失水引起质壁分离而死亡。食盐也是电解质,高离子强度也破坏了蛋白分 解酶,延缓食品变质。
酸渍保藏法采用降低食品酸碱度,抑制或损坏微生物生长繁殖以保存食品的方法。
防腐剂保藏法有些化学药剂可使微生物和蛋白酶失活,起到抑 菌、杀菌和保存食物的功效。
熏制保藏法其熏烟中含有的甲醛酚类、树脂等渗入食物中,产生抑杀菌
原核生物:细菌
生物(根据细胞中有无细胞核) 植物
真核生物 动物
真菌
例1、近年来,在许多国家都发现了“超级细菌”。现有的绝大多数抗生素对这种细菌都不起作用。下列有关这种细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超级细菌”也有遗传物质
B. “超级细菌”以分裂方式进行繁殖,属于无性生殖
C. “超级细菌”不需要依赖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D. “超级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例2、为了研究链霉素对三种细菌的杀菌效果,用3种细菌在事先准备好的琼脂块平板上画3条平行线(3条均与图中链霉素带接触),将平板置于37 ℃恒温箱内培养3天,结果如图所示,从实验结果看,以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它能阻止结核杆菌生长 B. 它对结核杆菌比对霍乱菌更有效
C. 它对结核杆菌比对伤寒菌更有效 D. 它可以用于治疗伤寒病人
例3、如图是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到的酵母菌,其早在几千年前就被人类用来酿酒。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酵母菌是单细胞原核生物
B. 在光学显微镜下无法观察到酵母菌
C. 图片中有的酵母菌正在进行出芽生殖
D. 酵母菌的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
例4、将某种细菌接种于已消毒的培养基上,加盖后以不同方式处理,并置于不同温度中,培养24小时后,观察结果如表所示,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培养基 处理方法 温度/℃ 观察现象
1 接种细菌 40 全表面呈浑浊
2 接种细菌 0 全表面清晰
3 接种细菌 100 全表面清晰
4 接种细菌,并置一张吸有抗生素 X 的圆纸片于其上 40 全表面呈浑浊
5 接种细菌,并置一张吸有抗生素 Y 的圆纸片于其上 40 纸片周围呈现一清晰区,其余表面则呈浑浊
A.1、4、5 培养基中观察到的浑浊现象是细菌繁殖形成的肉眼可见的菌落
B.将培养基 2 和 3 再放在 40 ℃一段时间,观察到的现象都是全表面清晰
C.依据实验结果推测,如果人体感染该种细菌,可用抗生素 Y 进行治疗
D.以上实验运用对照实验方法,探究温度、抗生素对该种细菌生活的影响
例5、微生物对人类有有益的一面,如乳酸杆菌可以用来制酸奶,青霉菌可以用来制造抗生素---青霉素。
(1)乳酸杆菌与青霉菌相比,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
(2)下列有关认识正确的是________(选填序号)。
①乳酸杆菌不能进行有性生殖
②青霉菌因为有叶绿体,所以是绿色的
③新型冠状病毒也具有与乳酸杆菌一样的细胞结构
例6、下是四种微生物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与乙、丙、丁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甲无成形的________。
(2)图丁中的a是________,可以通过产生a的方式进行繁殖。
(3)食物腐败是由微生物滋生引起的,请列举一种生活中保存食物的方法:________。
1.如图所示,下列关于酵母菌、青霉和蘑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酵母菌属于一种细菌,能进行分裂繁殖
B. 青霉是多细胞真菌,依靠种子进行繁殖
C. 蘑菇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属于植物
D. 酵母菌、青霉和蘑菇的细胞都有细胞核
2.匍枝根霉用孢子繁殖,孢子着生于如图标号(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下列生物,在细胞结构组成上不同于其他几种的是( )
A. B. C. D.
4.为证明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某小组的同学提出了下列四种方案,四种方案的共同点:将同一种树的落叶平均分成甲、乙两组。实验过程中滴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潮湿。你认为下列方案中更能说明问题的是( )
A.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放在自然条件下
B.甲组灭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放在自然条件下
C.将树叶灭菌后再分组,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放在自然条件下
D.将树叶灭菌后再分组,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接种上细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
5.历史上蘑菇等真菌曾被归于植物界,后来由于其在营养方式和细胞结构等方面的独特性,被单独归为真菌界。最近,科学家发现真菌的遗传物质与动物遗传物质的相似性超过了植物。
(1)如图所示酵母菌的生殖方式为________ 。
(2)真菌后来没有归为绿色植物,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真菌细胞缺乏________(填写细胞结构)。
(3)根据上述材料可初步推测,真菌与________(填“植物”或“动物”)的亲缘关系更近。
6.(1)细菌与动植物细胞相比,主要的区别在于没有成形的 。
(2)细菌是 细胞生物,通过 繁殖后代。
(3)外科手术的器材都要严格高温消毒,因为细菌能形成 ,它对不良的环境有很强的抵抗能力。
7.为了探究“肉汤变质的原因”,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如下的实验。将甲、乙、丙三套装置分别连接好且用酒精灯加热至肉汤沸腾15 min,然后将甲、乙装置放在室温为25℃的环境中,将丙装置放入冰箱中。三天后,甲装置中的肉汤变质了,乙、丙装置中的肉汤未变质。请据此分析:
(1)实验中将肉汤煮沸的目的是 。
(2)乙装置中的肉汤未变质的原因是 。
A.室温保持在25℃ B.弯管阻挡了细菌进人肉汤中
C.选用的肉比甲的好 D.没有空气进人乙试管内
(3)这个实验说明了肉汤变质的原因是 。
(4)甲、丙组对照实验中控制的变量是 。
(5)丙装置中的肉汤仍未变质的原因是 。
1.如图所示,切菜的砧板使用不当,容易滋生霉菌。下列哪种环境最不利于砧板的保存( )
A. 高温干燥 B. 低温潮湿 C. 炎热干燥 D. 闷热潮湿
2.关于细菌、真菌的描述,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
A.细菌和真菌都通过孢子来繁殖
B.球菌、杆菌、螺旋菌形态不同,但基本结构相同
C.乳酸菌可用于制造酸奶,酵母菌可用来酿酒
D.人类利用细菌和真菌来净化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
3.细菌和许多真菌“无影无踪”,但又“无处不在”,人们对它们“爱恨交加”。以下关于细菌和真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所有细菌和真菌都是单细胞生物
B. 空气中飘散着许多细菌的芽孢和真菌的孢子
C. 大多数细菌和真菌都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
D. 所有细菌和真菌都是对人类有害的
4.大蒜是常见的食物,对多种真菌、细菌具有抑制和杀灭作用,在细胞结构上,细菌不同于真菌的是其细胞不具有( )
A. 细胞壁 B. 细胞质 C. 细胞膜 D. 细胞核
5.下列属于枯草杆菌、酵母菌、青霉的共同特点的是( )
A.都能形成芽孢 B.都具有细胞核
C.都不含叶绿体 D.都进行孢子生殖
6.幽门螺旋杆菌是一种具有螺旋结构及鞭毛的细菌。当人胃部表皮细胞受到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时,会分泌水解酶(FUCA2),催化水解糖蛋白侧链上的岩藻糖。此外,幽门螺旋杆菌可通过饮食等途径传播给健康人。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幽门螺旋杆菌与霉菌在细胞结构上最本质的差异是________。
(2)幽门螺旋杆菌可以通过________方式繁殖后代。
7.如图所示,保存不当的面包很容易发霉。霉菌的生活受哪些环境因素的影响呢?某兴趣小组进行了探究,实验操作及结果如下表。
组别 实验处理 实验操作 恒温培养(1周) 实验结果
甲 将质量、大小、形状相同的四块面包片分别放入四个大小相同的玻璃瓶中,经过高温处理后待用。 加入少量清水,将瓶口塞紧 25℃ 发霉
乙 加入少量清水,将瓶口塞紧 5℃ 不发霉
丙 不加清水,将瓶口塞紧 25℃ 不发微
丁 不加清水,将瓶口塞紧 5℃ 不发得
(1)霉菌与细菌在细胞结构上的最大区别是 。
(2)甲与乙两组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对霉菌生活的影响。
(3)对比 两组实验的结论是霉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水分。
(4)上述探究实验对我们保存食品的启示是 有利于食品的长时间储存。
8.某校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盛有无菌培养基的培养装置设计了探究“洗手能否减少手上的细菌和真菌数量”的实验,请分析回答问题。
培养皿号 A B C
实验步骤 ① 配制牛肉汁培养基,高温灭菌后待用
② 用无菌棉棒在洗手前的手心取样,然后涂抹到培养基表面 用无菌棉棒在洗手后的手心取样,然后涂抹到培养基表面 用无菌棉棒直接在培养基表面涂抹
③ 将A、B、C三组培养皿放入适宜温度的培养箱培养,每天定时观察、记录,直到菌落不再增加
实验结果 许多菌落 少数菌落
(1)与真菌相比,细菌细胞内没有 。实验步骤①中高温灭菌的目的是 。
(2)C组在此实验中起 作用。
(3)实验步骤②,用无菌棉棒对手心取样时,A、B两组取样面积要求是否需相同? 。
(4)C组的实验结果理论上应该是 。
(5)依据本实验的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答案及解析
例1、C
【解析】AD、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但具有核区,核区中存在着遗传物质;故AD正确;
B、细菌是通过分裂的方式繁殖后代的,这种生殖方式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故B正确;
C、细菌没有叶绿体,只能通过从外界摄取有机物生存;故C错误; 故答案为:C。
例2、D
【解析】A、分析实验结果,结核杆菌的菌带最短,链霉素对结核杆菌的抑制作用最强, 它能阻止结核杆菌生长,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分析实验结果,结核杆菌的菌带比霍乱菌的菌带短,说明它对结核杆菌比对霍乱菌更有效,B正确,不符合题意;
C、从实验结果看,结核杆菌的菌带比伤寒菌短,说明它对结核杆菌比对伤寒菌更有效,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实验结果表明,链霉菌产生的链霉素对伤寒菌几乎没有抑制作用,所以它可以用于治疗伤寒病人的说法是错误的,D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例3、 C
【解析】A、酵母菌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故A错误;
B、光学显微镜能够看到酵母菌;故B错误;
C、由图可知,部分酵母菌已经出现了芽体,说明酵母菌正常进行出芽生殖;故C正确;
D、酵母菌是真菌,依靠出芽生殖;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例4、B
【解析】本实验总计有4组对照,分别是1和2,变量是温度;1和3,变量是温度;1和4,变量是抗生素X;1和5,变量是抗生素Y。
A、1,4,5培养基中观察到的浑浊现象是细菌繁殖形成的肉眼可见的菌落,A不符合题意;
B、由表格信息可知,将培养基2和3再放在40℃一段时间,细菌繁殖形成菌落.因此观察到的现象都是浑浊现象,而不是全表面清晰,B符合题意;
C、4全表面呈浑浊,表明抗生素X对该种细菌没有抑制作用;5纸片周围呈现一清晰区,其表面则呈浑浊,表明抗生素Y对该种细菌有抑制作用,那么根据实验结果推测,若人体感染该种细菌,可用抗生素Y进行治疗,C不符合题意;
D、以上实验运用对照实验方法,探究温度、抗生素对该种细菌生活的影响,D不符合题意。
例5、(1)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细胞核、有无细胞核)(2)①
【解析】(1)乳酸杆菌与青霉菌相比,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细胞核、有无细胞核), 青霉菌属于真菌,乳酸菌属于细菌, 青霉菌与乳酸菌相比, 青霉菌有成形的细胞核,而乳酸菌没有。
(2)下列有关认识正确的是乳酸杆菌的生殖方式并不是卵细胞和精子结合,属于无性生殖。青霉菌没有叶绿体,新型冠状病毒并没有细胞结构, ①符合题意。
例6、(1)细胞核(2)孢子(3)干藏法(或冷藏法、真空保存法等)
【解析】(1)图中的甲是细菌,乙是霉菌、丙是酵母菌,丁是大型真菌蘑菇,后三者都是真菌,它们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真菌有细胞核,甲细菌无成形的细胞核;
(2)图丁是大型真菌蘑菇,主要用孢子进行繁殖,所以a是孢子;
(3) 食物腐败是由微生物滋生引起的,请列举一种生活中保存食物的方法: 干藏法(或冷藏法、真空保存法、腌制法、加热法等)。
1.D
【解析】A、酵母菌属于真菌,酵母菌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没有叶绿体,酵母菌的主要生殖方式是出芽生殖,A不符合题意;
B、青霉属于真菌,用孢子繁殖,B不符合题意;
C、蘑菇属于真菌,C不符合题意;
D、酵母菌、青霉和蘑菇属于真菌,真菌的基本结构为: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 A
【解析】①是孢子囊,里面有大量孢子,孢子是原生动物、真菌和植物等产生的一种有繁殖或休眠作用的生殖细胞,能直接发育成新个体,依靠孢子繁殖的有藻类植物、蕨类植物,还有大部分真菌等,孢子是这些生物的生殖细胞。②是直立菌丝,③是假根,④是营养菌丝。所以孢子着生于如图标号①。 故答案为:A
3. D
【解析】A图是霉菌,属于真菌;B图是蘑菇,属于真菌;C是酵母菌,属于真菌;D是细菌,所以在细胞结构组成上不同于其他几种的是D。 故答案为:D
4.D
【解析】要证明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在实验过程中,要设置对照试验,以细菌为变量,然后观察不同条件下同种植物遗体的分解情况。
设置对照试验,一定要注意变量的处理,除了变量外,其余条件都要保持一致。因为细菌几乎无处不在,因此,在实验过程中,要对材料进行灭菌处理。
A.树叶未进行灭菌,甲组和乙组树叶上均有细菌,因此,A选项不够严谨。
B.在设置对照实验时,要遵循单一变量的原则,也就是除了变量以外,其余的条件和处理都要相同,甲组进行的灭菌处理,乙组却没有,因此,B选项不够严谨;
C.C组的实验处理一样,也是以细菌的有无为变量,但乙组和甲组的培养条件不同,因此,不合理。
D.D组的实验符合对照实验的要求,除了变量外,其余条件都一样,最能说明问题。
5.(1)出芽(2)叶绿体(3)动物
【解析】(1)出芽生殖,即芽殖是酵母菌最常见的繁殖方式。
(2)绿色植物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叶绿体内有叶绿素,而真菌内没有叶绿体,因此不属于绿色植物。
(3)由于科学家以分子技术发现真菌的DNA与动物的DNA十分相似,说明它与动物的亲缘关系更近。
6.细胞核;单;分裂;芽孢
【解析】(1)细菌与动植物细胞相比,主要的区别在于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2)细菌是单细胞生物,通过分裂繁殖后代。
(3)外科手术的器材都要严格高温消毒,因为细菌能形成芽孢,它对不良的环境有很强的抵抗能力。
7.(1)高温杀灭肉汤内原有的细菌等微生物
(2)B
(3)空气中的细菌进入肉汤里,然后大量繁殖,使得肉汤腐败变质
(4)温度
(5)温度较低 ,抑制了细菌和真菌的繁殖
【解析】食品腐败的原因是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因此食品贮存的原理都是把食品内的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它们的生长和繁殖。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细菌是由原已存在的细菌产生的以及确定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
(1)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食物中的微生物繁殖生长引起的,食物中的微生物不会凭空产生,而是由空气中原有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繁殖产生的。“微生物学之父”巴斯德通过鹅颈瓶实验验证了这一结论。因此将肉汤煮沸的目的是通过高温将肉汤内的细菌等微生物杀灭。
(2)甲装置肉汤腐败的原因是微生物的大量繁殖的结果,空气中有细菌,如果落入瓶中的肉汤中,会使肉汤腐败变质;乙瓶的瓶颈弯曲,空气中的细菌只落到了瓶颈的弯曲处,不能进入肉汤,故弯管阻挡了细菌进入肉汤中,乙瓶中的肉汤能保存较长的时间。故选B。
(3)这个实验说明了肉汤变质的原因是:空气中的细菌或芽孢落在肉汤里,然后大量繁殖,使得肉汤腐败变质。
(4)将甲装置放在25℃的室温环境中,丙装置放入冰箱内。甲、丙可以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其唯一变量是温度。
(5)通过设置温度这一变量,得出丙装置中的肉汤仍未变质的原因是低温抑制细菌等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1.D
【解析】霉菌的滋生需要温度、水分和有机物,因此闷热潮湿的环境更有利于霉菌的生长,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2.A
【解析】细菌都是形体十分微小的单细胞个体,只有在高倍显微镜或电镜下才能观察到细菌的形态。细菌的形态因种类不同而不同,其基本形态有球状、杆状、螺旋状,分别称为球菌、杆菌、螺旋菌。
A.真菌都能通过孢子进行繁殖,细菌通过分裂生殖后代,A错误。
B.球菌、杆菌、螺旋菌形态不同,但基本结构相同,B正确。
C.乳酸菌可用于制造酸奶,酵母菌可用来酿酒,C正确。
D.人类利用细菌和真菌来净化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D正确。
3.B
【解析】A、细菌是单细胞生物,真菌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单细胞的真菌如酵母菌,多细胞的真菌如霉菌、大型真菌,A错误,不符合题意;
B、细菌遇到不良环境时可以形成芽孢来度过不良环境,真菌是用孢子繁殖后代的,空气中飘散着许多细菌的芽孢和真菌的孢子,B正确,符合题意;
C、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生产者是绿色植物,C错误,不符合题意;
D、并不是所有的细菌和真菌都是对人类有害,如酵母菌可用于制作面包、馒头,乳酸菌制作酸奶等,D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4. D
【解析】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因此细菌不同于真菌的是其细胞不具有成形的细胞核,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5.C
【解析】枯草杆菌属于细菌,酵母菌、青霉属于真菌,从细菌、真菌的结构、营养方式、生殖方式进行分析。
A、细菌遇到不良环境时可以形成芽孢来度过不良环境。酵母菌、青霉是真菌,不能形成芽孢,A错误,不符合题意;
B、枯草杆菌属于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酵母菌、青霉属于真菌有成形的细胞核,B错误,不符合题意;
C、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因此细菌与真菌的共同特点是都不含叶绿体,都靠分解现成的有机物生存,C正确,符合题意;
D、枯草杆菌属于细菌,通过细胞分裂繁殖后代,酵母菌、青霉属于真菌,通过产生孢子繁殖后代,D错误,不符合题意。
6.(1)有无成形的细胞核(2)细胞分裂
【解析】(1)幽门螺旋杆菌属于细菌,霉菌属于真菌,真菌和细菌在细胞结构上最本质的差异是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2)幽门螺旋杆菌可以通过细胞分裂方式繁殖后代。
7.(1)霉菌有成形的细胞核(或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2)温度
(3)甲、丙
(4)低温、干燥
【解析】(1)霉菌属于真菌,有成形的细胞核,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这是它们最大的区别。
(2)甲将面包片加入少许清水,温度较高25℃,实验结果长满霉菌;乙将烘干的面包片,加入少许清水,放在温度为5℃条件下培养,实验结果没有发霉,所以甲、乙两组实验构成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因此实验中甲与乙这组对照实验所研究的问题是: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
(3)丁组中的实验处理是不加清水,丁与甲也构成对照实验,变量是水分,实验结果显示是不加水分的面包是不发霉,因此对比甲、乙两组实验的结论是霉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水分。
(4)实验结果显示高温、潮湿的食物容易发霉,因此上述探究实验对我们保存食品的启示是低温、干燥有利于食品的长时间储存。
8.(1)细胞核;排除原有杂(细)菌的干扰
(2)对照
(3)是(或需要)
(4)无菌落
(5)洗手能减少手上的细菌和真菌数量
【解析】科学探究过程通常涉及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等,科学探究中要设置对照实验是科学探究中必需具备的。
(1)与真菌相比,细菌细胞内没有细胞核。实验步骤①中高温灭菌的目的是排除原有杂(细)菌的干扰。
(2)不给对照组任何处理因素属于空白对照,属于常用的方法,而C组并不作任何处理,因此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
(3)对照实验中,必须控制其他条件的相同,因此实验步骤②,用无菌棉棒对手心取样时,A、B两组取样面积要求是应该相同。
(4)C组的实验结果理论上应该是无菌落。
(5)根据实验结果可知洗手后的培养基表面相比不洗手的培养基表面菌落要少得多,因此依据本实验的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洗手能减少手上的细菌和真菌数量。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冲刺重高”讲义(六)
细菌和真菌的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