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 外研版(一起) 六年级下册 Module 3 表格式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英语 外研版(一起) 六年级下册 Module 3 表格式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外研版(一年级起点)
科目 英语
更新时间 2023-01-02 16:3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英语》(新标准)(小学一起)六年级下册M3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模块的话题是谈论自己的一次经历以及谈论照片,语用功能是谈论过去发生的事情及谈论某人正在做的事情。Unit 1的课文内容是Daming给Lingling写了一封信,讲述自己周六和Simon、Simon的妈妈到公园郊游的经历,回顾了Module 2 Unit 1的内容,文本时态转换为过去时;Unit 2的课文内容是谈论Daming郊游时拍摄的照片,模块核心语法是一般过去时及现在进行时。作为热身文本,Unit 1的 Activity 1,是描述Sam上周日经历的歌谣,呈现核心语法:一般过去时,复现常用动词的过去式形式。作为练习部分,Unit 1的Activity 4,呈现的是九个动词过去式单词,要求学生能使用这些单词描述自己上个周末的经历,并提供了文本范例。Unit 2的Activity 3要求学生能仿照题中人物对话,对Activity 2中出现的文本图片再进行问答练习,问答句式都为现在进行时态。Unit 2 Activity 4是本模块的歌谣部分。Unit2 Activity 5呈现了四幅图片,通过对话形式对图片人物行为的描述来进行猜图,也可以基于教材,将任务设计得更具真实性,让学生仿照对话描述自己带来的生活照片,其他学生进行地点猜测,帮助学生在实际运用中进一步明确现在进行时态用以描述图片及照片的这一功能。Unit 2 Activity 6是写作练习,呈现了八个动词及动词词组,要求学生基于例句自编一个小故事,采用be doing / be going to句型结构。考虑到如果让学生自己进行写作,对班级内学习能力较弱的孩子难度稍大,所以让学生以同位或小组形式来完成任务,结合Activity 5的地点或自主选择地点拟定开头进行创作。先口头交流故事创意,再进行书面表达及班级展示。本模块的整体教学设计思路,是让学生通过第一课时学习Unit1,包括Unit1的Activity 1—Activity 4;第二课时学习Unit 2,包括Unit 2的Activity 1—Activity 5;第三课时以再构文本为语境,以仿写为基础任务进行语言输出。通过三个课时的讲授,逐渐搭建语言框架,内化巩固后进行模块话题的输出。前一个模块Unit 1话题是野餐计划,讲了Daming郊游当天的情景,本模块Unit 1的话题是野餐见闻;前一单元Unit 2的内容是谈论天气,本模块Unit 2的内容之一是描述照片中的天气,两个单元的内容与前一模块联系密切。后面的模块四、五都是继续巩固使用现在进行时态描述某人正在做某事,并进一步学习用现在进行时态描述正在发生的事情及与此同时又发生了什么事情;模块七,模块八则是巩固了使用一般过去时态描述过去发生的事情以及某人过去的经历与能力的功能。在后面的学习中,本单元的两个核心语法结构不断复现,话题内涵更加丰富。
模块教学目标 语用任务:在书信文本学习中,能够借助图片和思维导图,使用核心句型一般过去时,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完整地介绍一次经历,并能用现在进行时介绍拍摄的照片,从天气、做的事情等方面描述自己的经历及感受,能说出并写出4-6句话,内容较完整、正确,表达较流利。语言知识目标:全班学生能运用核心词汇close,brought、ran,left,cry,shine进行描述并书写,掌握其音、义、形。全班学生能运用一般过去时及现在进行时态句型,正确描述并书写;明确两个时态的基本结构。语言技能目标:全班学生能在图片的提示下,进行模块文本的简要复述。大多数学生能在图片提示下,读懂再构文本。大多数学生能进行自我经历及拍摄图片的描述与书写,并在相互展示后进行交流和评价。语言情感目标:全班学生能树立正确的时间观,认识到日常生活的美好所在,激发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情感。学习策略:通过观察图片,捕捉信息,自主学习再造文本等思维活动,学生进一步养成认知策略;通过小组交流个人经历及拍摄照片,提高交际策略。文化意识:认识到时间的重要性,懂得珍惜时间。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使用核心句型一般过去时和现在进行时描述自己的经历及所拍摄照片。教学难点:正确掌握brought,ran,left,cry,shine的音、义、形。梳理、内化思维导图方法,并能进行基本正确的书面表达。
教学辅助 PPT课件,CD-ROM,学生任务纸
教学策略 思维导图学习法、情境导入法、任务教学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Unit 1:课文内容是Daming给Lingling写了一封信,讲述自己周六和Simon、Simon妈妈到公园郊游的经历,回顾了Module 2 Unit 1的内容,文本时态转换为过去时。本课时通过书信格式,学生通过学习Daming描述自己郊游经历的文本,能运用一般过去时态的基本句型结构:主语+动词过去式和常用的动词过去式went,had,brought,took,ran等相互交流自己某一天的经历,实现能够谈论过去发生的事情这一语用功能。
课时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全班学生能听、说、读、写并在情境中运用词汇:close,brought,ran,left;能够听、说、认读quickly。全班学生能朗读对话,听、说、认读:I had a very funny day. I took some photos. There was a big lake and there were lots of ducks.技能目标:全班学生能理解对话大意,能正确朗读模仿,并能找出文中的动词过去式(规则动词,不规则动词,be动词),借助图片、关键词简要复述课文。大多数学生能进行小组活动,拓展阅读,能够运用过去时简单描述自己有趣的一天。情感目标:学生能够乐于表达自己的看法,通过交流表述自己的经历以及了解他人的经历,结交更多的朋友。珍惜时间,用心度过每一天。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词汇close,brought,ran,left的音、义、形;对一般过去时的掌握及运用。教学难点:动词过去式(规则动词,不规则动词,be动词)的掌握与运用;能借助思维导图梳理文本;描述一天的经历。
教学辅助 PPT课件,CD-ROM,词卡,学生课前准备的物品、图片或实物
教学策略 思维导图学习法、任务教学法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Step 1:导入热身环节(3分钟)1.自由对话。 1. 自由对话。师:Hello, children! Do you like weekends Yes, I like weekends, too. Last Sunday, I was very busy. Do you want to know something about my weekends You can ask me some questions. 1.认真倾听并向老师提问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如:Where did you go What did you do How did you go there ... 小学生都有亲师性,愿意通过主动提问来多了解自己的老师,这个环节很容易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并训练学生通过听力捕捉信息的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问问题的能力,激活旧知,引导学生回忆一般过去时态的基本句式及用法,为下一步的课文学习打好基础。
Step 2:新课呈现(25分钟)1. 教授Unit 1第一部分:Listen and chant. 1. 课件展示第一部分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并回答问题:Was the room clean What did Sam do last Sunday Where did he want to go 2. 播放光盘。教师通过肢体表演,假装找到自己的笔和关上门窗等动作,引导学生复习found,教授close—closed。 3.播放歌谣伴奏部分。 1. 看图片并回答问题:It wasn’t a clean room. He read books about animals. So he wanted to go to the zoo.2. 学生跟读歌谣。练习found,closed。3.学生跟随伴奏自主说出歌谣。 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图片,先根据图片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帮助学生提取他们之前学过的知识:主语+动词过去式的句型结构,然后让学生看视频。这样做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习惯,又通过练习了解他们对旧知的熟悉程度,为核心语言在文本中的进一步学习做好铺垫。
2. 教授Unit 1第二部分 1. 出示Unit 1第二部分相关图片,引导学生回忆What did Daming do on that day 提示学生运用动词的正确形式。2. 师:Daming的经历很有趣,他把他的经历跟好朋友分享了。观察图片:What’s in Lingling’s hands Who wrote the letter What did he write 然后播放光盘。3. 提示学生观察书信文本格式。出示文本第一段,挖空重点动词。再一次播放文本第一段。4. 师: What happened then 教师展示开始下雨的图片,将文本第二段的句子打乱顺序。先让学生读四句话,请两位学生表演run quickly,教授quickly。师:Did they take the food with them 教授left。然后同位讨论,给四个句子让学生排顺序。播放视频第二段,检测答案。5. 展示文本图片,师提问: Did the rain stopped Who ate the picnic 6. 引导学生猜测故事的结局:Daming他们会带着怎样的感受回家?开放式问题,不拘泥于文本。 7. 播放文本最后一段。 1. 学生根据图片提示,说一说Daming周六的郊游经历。如:Daming went to a park with Simon and his mum. There was a lake. And there were some ducks on the lake.... It was a funny day.2. 观察图片,与教师进行问答,讨论图片。观看文本视频。3. 学生在书中圈出书信的称呼和落款,注意是左靠齐。小组讨论并用正确动词填空。跟读第一段文本,并检验答案。4. 学生先读四个句子,理解含义。通过肢体表演帮助理解quickly,观察图片,问答问题,学习理解left。完成排序。跟读文本第二段,注意语音语调。5. 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6. 根据前面文本的内容猜测事情的结局,设想一下Daming等人的感受。如.:We were hungry. We were wet. 7. 听并跟读最后一段文本。 通过对前面文本的回顾,激活旧知,引导学生用一般过去时,根据图片提示描述一件发生过的事情,引入本文主题,感知本课语境。通过第一遍看文本视频,感知文本,吸引学生关注故事发展。通过观看视频和之前的回顾复习,学生有能力完成这个任务,并在完成的过程中实现对动词过去式的复习及巩固,处理教学重难点。进一步熟悉掌握文本。依托图片辅助,学生能很好地理解句子的含义,并通过肢体表演,理解和掌握重点词quickly,left。全感官教学,加深了学生对新知的认知和理解,为后面的应用练习做好铺垫。通过观察图片,学生再一次运用一般过去时态句型进行表达,学以致用,对核心句型进行巩固。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根据生活经验想象文中主人公的感受,进行表达。捕捉信息,训练听力。
3. 文本巩固练习 1. 播放光盘,引导学生注意模仿语音语调,找出文本中的动词过去式。2. 组织学生同桌两人合作,将圈出的单词填写在表格的对应位置中。然后用课件展示表格,进行纠错、小结。3. 课件出示核心动词及图片,形成思维导图,引导学生简要复述课文。并板书重点句型。 1. 跟读课文,划出过去时的动词:had,went,wanted,brought,took,ran,rained,stopped...2. 两人一组将圈出的单词按照规则动词、不规则动词、be动词分类填写到练习纸的表格中,并进行小结。3. 小组合作,根据思维导图,简要复述课文。 引导学生将动词过去式进行归纳分类,培养学生梳理、归纳知识的能力。也通过合作讨论,培养交际策略。通过已知信息,提炼出关键词,形成思维导图,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为学生提供话题的内容框架,为后面自己进行语篇输出做好铺垫。通过学习如何根据思维导图进行陈述,发展认知策略。
Step 3:拓展巩固练习(11分钟)1. Unit 1第四部分,说一说,写一写。2. 阅读并完成故事。 1. 师:我们了解了Daming的有趣经历,现在来说说我们自己的周末吧。课件出示练习题,提供9个动词过去式和文本语言结构,要求学生先说一说,然后仿写。请几位学生进行展示。师:同学们,刚才的周末经历都说得非常好。下面我们来看看Sam 上周末发生了什么故事?故事还不完整,你能把它补充完整么?你对Sam有什么建议么? 1.学生根据题目要求,选择题目中的动词,来说一说自己上个周末是怎样度过的,有什么样的感受。并依照所给的文本语言结构进行仿写,至少三句。展示自己的作品。学生阅读小故事,阅读后,同位讨论,并将故事补充完整。将答案写在练习纸上。你想对Sam说些什么呢? 通过对Daming周末经历的简要复述,学生已经掌握了如何运用一般过去时描述一次经历。这个练习,是让学生来描述自己的真实经历,与学生的生活关联起来,将语言知识进行实际运用,推进了语言的学习。学生先整体阅读文本,对故事有了一个完整的初步理解,培养整体思考的意识,然后小组进行讨论:Sam可能对妈妈说了什么话?对本课的核心句式进行否定形式的拓展巩固练习,在练习过程中注意didn’t后动词还原。学生通过猜测和讨论,在新的语境环境中,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开放式的练习设置进一步拓深了功能语言的运用。学生讨论想跟Sam说的话,其实就是引导学生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一个自己生活中也常犯的错误,沉迷于电脑或者游戏中,通过这个活动也让孩子自省自己的行为,体现了语言教学的人文性。
Step 4:小结 (1分钟) 同学们回顾一下,你这节课都学到了什么? 通过板书,再次回顾一般过去时,整体关注话题点——如何描述过去的一天,明确本课时话题。引导学生思考和体会:珍惜时间,过好每一天。
课堂评价 教师口头评价;通过活动用书Unit 1 Part1反馈文本掌握情况;能否用三至五句话描述过去一天的经历。 学习过后及时评价。通过口头评价及任务输出,观察反馈学生对本课时的目标达成情况,学生能够在合适的语境中运用一般过去时,描述发生过的事情。
家庭作业:熟读课文。完成课堂活动用书第10页练习题1,第11页练习题3。
板书设计:Module 3 Unit 1 I took some photos.I had a very funny day.I took some photos.There was a big lake and there were lots of ducks.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Unit2:Daming经历了一次有趣的郊游,并且拍了很多图片,课文展示了其中的三张,第一张天气晴朗,小鸟正在树上唱歌;第二张天阴了,要下雨了,小鸟飞走了;第三张已经下了大雨,鸭子们正在吃三明治。核心语言时态是现在进行时态:主语+be动词+动词现在分词形式。本课时通过阅读教学,学生学习Unit 2Daming介绍自己拍摄的图片这个文本,能运用现在进行时态描述照片的内容,明确现在进行时态的语用功能。相比第一课时,核心句型从一般过去时态转为现在进行时态,对过去的一次经历中拍下的照片进行描述,学生能进一步理解现在进行时态的语用环境。
课时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全班学生能听、说、读并在情境中运用词汇:cry,shine。全班学生能朗读文本,听、说、认、读:The sun is shining. 大多数学生能用现在进行时态对图片进行完整的描述,P18/3。技能目标:全班学生能理解语篇大意。在图片单词提示和老师的帮助下,大多数学生能进行小组活动,对图片或照片进行描述。大多数学生能够完成写作练习,并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合作与探究的能力。情感目标:学生能够通过观察照片,回忆愉快的生活瞬间,定格美丽的自然瞬间,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词汇shine,cry的音、义、形;对照片的描述。教学难点:完整清晰地描述一个场景。
教学辅助 PPT课件,CD-ROM,学生任务纸
教学策略 通过图片或关键词,复述文本;通过活动用书的练习,描述图片及场景,循环练习、强化语言框架。
教学内容(含时间设置)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Step 1:课前热身(三分钟)1. 课文第四部分:歌谣. 1.播放光盘第二单元第四部分歌谣,课件出示问题:What’s this Is it a day or a night Why 教授单词shine—shining引导学生回答:The sun is shining.板书课题。 欣赏歌谣并回答问题。学习新单词。 借助新授单词,帮助学生回顾现在分词的构成。通过歌谣引导学生复习现在进行时态的句型结构,引入本节课语境,为后面的授课做好铺垫。
Step 2:新课呈现(十八分钟)1. 教授第二部分Listen and read. 1. 用课件展示第一部分文本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并回答问题:What is the bird doing What is the dog doing Why 教授cry—crying,播放歌谣。2. 师:同学们还记得Daming有趣的经历么 他还拍了很多的照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出示三张照片,与学生自由问答讨论照片:Is it sunny What can you see Is it cloudy 引导学生们尽量多的表达。3. 师:我们来听听Daming自己的介绍吧。播放光盘。4. 出示第一张照片,师:What’s the weather like What are birds doing 5. 出示第二、三张图片,请同学合作问答。6. 再次播放光盘。 1.仔细观察,并回答问题。跟读歌谣。2. 观察图片,回答老师提问。用自己的语言尽量多的描述图片。3. 学生观看视频,整体感知文本。4. 观察图片,回答问题。5. 同位讨论,合作。6. 再次整体感知课本,并跟读。 观察文本图片,学生通过与教师问答讨论,进一步激活旧知,并将核心内容板书在黑板上,引导构建话题语言框架。在学习文本之前,与学生自由谈论文本图片,初步感知图片信息,鼓励孩子用已有的语言尽量多得描述图片。通过孩子的语言输出,教师可以了解孩子对旧知的熟悉程度,引导孩子关注本课的核心语态。第一张图片师生问答,第二、三张学生自主合作问答,培养学生的倾听模仿能力及提问意识。通过课件标识的关键词,进一步巩固核心时态的语言框架,对课文内容进一步理解与巩固。
2. 文本巩固练习 1.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2.小结现在进行时态的语法结构特征并板书。 1. 同位讨论,口头填空。2. 能够自己归纳总结语法特点。 采用填空形式帮助学生提炼语法要点并加以巩固。培养学生梳理归纳语法知识的能力。
Step 3:拓展巩固练习(17 分钟)1. 活动用书P47 Look and complete.2. 第五部分Look and say.3. 课堂活动用书P13。4. Enjoy and say. 1. 课件展示图片,并完成填空。检查反馈。 2. 课件展示四幅图片,引导学生描述图片并猜测,然后将两句话尝试合并成一句话写下来。如:They are having a picnic in the park.3.课件出示图片及问题,鼓励学生用完整的句子口头回答问题,并将答案整理汇总为语篇形式,完成练习4的写作练习。4. 展示不同环境下,人们工作状态的图片。 1. 同位讨论并口头填空。2. 小组练习,将合并后的句子写到任务纸上。3. 小组讨论,生生问答。完成练习4。4. 学生欣赏图片,并描述。 活用课堂活动用书,将复习模块中与本课语法相关的练习整合到此处,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运用刚刚总结的语法知识进行填空,进一步加深对时态的理解掌握,体现了所学从内化到输出的过程。引导学生进行第三人称的转述,让学生关注be动词随主语的变化而变化。鼓励学生将两句表达合并成一个长句,使核心句型的表达更加完整。教师将问句中的核心框架部分变色处理,提醒学生回答问题时注意现在时态句型的完整性。通过问答,在语境中进行了核心语言的梳理,明确了运用本课时的语言框架描述场景的语用功能。通过了解不同环境中人们的工作状态,让学生体会到生活的不容易,善待他人,尊重他人,升华学生的情感。
4. 小结(2分钟) 师:What did you learn today 学生进行本课时的总结。 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总结,构建自己的知识框架。
课堂评价 教师口头评价;通过活动用书Unit 2 Part3反馈文本掌握情况;能否用两到三句话描述图片或场景,完成本课时任务。 通过口头评价、活动用书练习及任务输出,观察反馈学生对本课时的目标达成情况,学生逐步建立用现在进行时态描述购图片、场景的语言框架,为下课时的目标达成做铺垫。
家庭作业:听读本课文本,注意语音语调。写出下列动词的现在分词形式:fly,cry,shine,sing,start,rain,eat,have。
板书设计:Module 3 Unit 2 The sun is shining.The sun is shining. (be doing)
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学生通过学习本模块的前两课时,已经能够正确使用过去时态介绍自己的经历,并运用现在进行时态描述过去经历或拍摄的照片,区分两种时态的语言结构,辨析不同的语用功能。本课时提供再构文本,让学生先自读文本,然后小组讨论回答问题,教师提示what,who,where,why,when,did,do等提问词,引导学生进行提问,并鼓励他们提出更多问题。同时,结合自己带来的生活照片进行文本仿写,丰富模块话题的内涵,深化功能语言的运用。基于学生的书写问题,教师将进行当堂纠错,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梳理、总结一般过去时和现在进行时的时态要素,进行语篇输出。教学难点:正确运用一般过去时和一般现在时记录自己的经历,介绍拍摄的照片。
教学辅助 PPT课件,CD-ROM,学生游玩生活照片,学生任务纸
教学策略 通过思维导图,图片提示复述复习模块文本。通过阅读再构文本,发挥学生自主性,自主捕捉重点,通过答疑,理解文本;通过质疑,引导学生整合学过的知识,深入思考,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通过梳理文本,归纳并进行语言输出练习,内化两种时态的语言框架。在书写练习中进行反馈和纠错,完成本模块语用体验。
教学内容(含时间设置)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Step 1:热身环节(6分钟)复习前两单元文本。 1.出示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回顾第一单元文本。2. 展示第二单元的照片。 1. 简要复述文本。2. 对照片进行描述。 通过复习文本,反馈前两课时的掌握情况,复现文本核心语言。
Step 2:新授内容呈现(15分钟)完成课堂活动用书P11第三、四部分。Step 3:巩固拓展练习(18分钟)1. 学生自主学习再造文本。2. 说说自己的一次游玩经历。3. 仿写。 1.出示练习3的7个问题。2. 听完学生的问答反馈,教师播放自己拍摄的有关学生昨天学校日常生活的照片。3. 引导学生读懂练习4的写作要求,课件展示七个所给单词。检查反馈。1. 展示学生写给老师的一封介绍自己上周末经历的一封信,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理解新文本。挑选小组进行反馈。2. 引导学生运用两种时态,讲述自己的一次经历以及拍摄的照片,说两到五句话即可,其他同学可以进行提问。3. 师:请同学们把这次有趣的经历,以书信的形式写给老师吧! 1. 小组讨论,并进行口头反馈。2. 欣赏照片,并用语言描述看到的内容。3. 选择其中至少三个词进行文本表达,写三到五句话。1. 阅读新文本,小组讨论,尝试用what,who,where,why,when,did,do等提问词互相提问。小组练习后,进行班级问答展示。2. 个人展示;回答同学提问。3. 仿写书信。 引导学生使用核心语言,回答有关于昨天经历的提问,为下一步练习自读文本做好准备。谈论学校生活,学生会觉得比较枯燥,无话可说,而如果教师提前一天拍下学生们生活中不经意的点点滴滴,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门看,学生就能从另一个角度审视自己的生活,感到新鲜有趣。这样刺激你学生们的表达欲望,引导他们更积极地进行语言输出。注意订正语法错误。将自主学习在课内进行,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通过答疑,理解文本;通过质疑,引导学生整合学过的知识,深入思考,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反馈文本,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台上台下学生对经历的问答,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提高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培养了学生提问题的能力。通过书写练习,将本模块核心语态进行巩固。
2. 小结 (1分钟) 师:我们怎样来介绍我们的一次经历,或者拍摄的照片? 通过学生自己总结,观察他们是否能够找出语言知识点之外的内容,体会、梳理本模块的学习话题。
课堂评价 教师口头评价;当堂修改学生书写练习中的错误,反馈书写情况;能否内化描述经历及照片的要素,用三到五句话进行正确书写。 通过书写练习,将课内话题进行巩固;通过文本仿写,体现作业的延展性,使学生进一步在书信这种文本形式中内化本模块的功能语句。
家庭作业:完成课堂上没有完成的书信。试着写一写课本P19练习6。仿照例句,采用be doing / be going to句式,至少选择三个动词或词组,写三到五句话。
板书设计:Module 3 what, who, where, why, when,did,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