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新标准)(小学一起)六年级下册M7教学设计
一、课前教学要素分析
教材分析:
外研社新标准《英语》(小学一起)六年级下册Module 7的教学设计共分为三个课时。第一课时、第二课时为本模块一、二单元课文新授,第三课时为拓展文本学习和知识技能巩固。教材中模块七的话题为人物,在本模块的教学设计中,通过教材文本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国内外知名人物的事迹和精神,学习描写人物的技巧,掌握英语行文的逻辑思维,并通过课外阅读巩固拓展技能。
学生分析:
大部分六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大量知识储备和较为扎实全面的缜密思维。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基本都可以做到根据教师的指令完成知识学习;在教师的引导下,可个人或与同伴、小组成员共同完成活动;此外,对高、深层次问题可独立思考,或与同伴进行讨论。
第一课时
Module 7 Unit 1 My father flew into space in Shenzhou V.
教学目标:
语言知识目标:
学生已经完成了前五年的英语学习,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在完成本课学习后,对学生的知识要求具体如下:
全体学生都能理解,并正确读出重点词“flew, spent, made, came”。
全体学生都能理解,并正确读出重点句“My father flew into space inShenzhou V.”“He spent about twenty-one hours in space.”
大部分学生能够根据板书框架,复述杨利伟太空之旅的过程。
本课运用的语法点主要是一般过去时。这在学生四年级时就有大量的学习,如四年级上学期讲述中国发明《Chinese people invented paper.》,四年级下学期讲述故事《He shouted, “Wolf, wolf!”》。此外,在学生五年级上册《She was a driver before.》一课中也有描述过去某一事实的学习等。本课出现这个语法知识点,是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更好的运用学到的过去式词语,并用它们来讲述杨利伟的太空之行,达成词语学习的灵活运用。
语言技能目标:
全体学生都能模仿录音,完整朗读文本。
全体学生都能了解如何描写人物和人物的重要经历。
大部分学生能跟随课堂的每一个环节,逐步增加思考的深度,提升英文习作的逻辑思维水平。
对于即将踏入中学的六年级学生来说,他们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深度对其中学时期,乃至长远的发展都尤为重要。本篇课文从杨利伟儿子杨宁康的视角出发描写他的父亲,通过描述完整的升天返航过程,表现出此行的成功,父亲的伟大,儿子的自豪。这是一篇帮助学生学习构建英语作文逻辑框架的极佳模板,也是训练学生深入思考人物内心情感的课文。因此,学生的课堂学习是逻辑思维得以良好训练的过程。
情感态度目标:
学生在学习杨宁康描写父亲太空之旅的过程中,要尝试体会儿子的自豪与骄傲。这种情感的表达、模仿可以渗透到课文的朗读中。
杨利伟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飞天第一人,他的太空之旅面对的是可能存在的未知风险。他是伟大的,值得尊敬的。我国的成功实验是值得每一个中国人为之骄傲的。通过课文的讲授,学生们应该更深刻的体会杨利伟的不易,和作为一名中国人的自豪。
学习策略:
学生课堂学习过程中主要运用认知策略,通过复述巩固新知识在头脑中的记忆;通过精细加工策略,将与课文相关的补充信息与课文内容相联系,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背景。
文化知识:
中国的航天事业起步较晚,发展历程与西方国家不同,通过中国航天发展史的简单补充,让学生了解自己祖国航天事业发展的独特之处和困难所在,熟知具有祖国特色的航天文化和历史。
教学重难点:
本课教学重点在于杨利伟的升空环节,四个重点词“flew,spent,made,came”需要学生正确认读,并能复述出升天过程。
本课教学难点在于文本架构清晰,逻辑思维缜密,是描写人物的极佳范文。要想让学生总结英语行文规律存在一定难度,学生需要在教师引导下寻找文中段落重点词、代表信息等,方可发现人物描写文章的潜在思路。
教学策略:
本课教学主要采用产生式与替代式教学策略相结合的方式,学生已具备一定独立学习的能力,但又不能完全脱离教师的系统引导,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适当的提供支架做引领,由学生自己找寻信息为支架做内容补充。
教学用具:
单词卡片、CD-ROM、PPT课件、视频。
二、课堂教学过程展现
(一)热身导入
Unit 1第一部分
展示图片:两个外星人和一艘飞船,让学生观察图片,能看到什么?答:两个外星人。提出问题:“What’s this ”学生猜“spaceship”或“UFO”。
听录音,看动画,确定答案。答案是“spaceship”。老师强调一下是外星人的“‘first’ spaceship”。提问:为什么要对小外星人提到这个first spaceship呢?学生打开书,自己默读第一部分,思考原因。当学生不能理解时,引出句子“I flew to the earth in it long ago.”
展示图片:外星人回忆乘坐first spaceship去地球的景象。体会外星人的心情,可能激动或者骄傲,并带着这样的情绪模仿跟读。
(二)文本教学
1. 出示杨利伟儿子图片,让学生观察男孩儿在干什么?“He is writing.”出示课题“My father flew into space in Shenzhou V.”全班齐读。
根据课题给出的信息,提问“What does his father do ”回答“Taikonaut.”并分析“Who flew into space in Shenzhou V ”大部分学生都知道是杨利伟。顺式提问:“Is he famous Why ”学生有的会说“Yes! Because he is the first taikonaut.”
【设计目的】《英语》(新标准)新版教材最大的亮点之一,在于六年级文本增加了许多附带的图片,一是可以满足小学生对图片学习乐趣的需求,二是可以继续培养学生观察图片获取信息的能力。此处选择图片和题目结合在一起进行分析,充分利用了教材的元素,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起到良好作用。
2. 说明该文本的简要内容。此文是杨宁康描写父亲的文章。问题是“Was it successful ”引领学生做简单的YES / NO回答。再由学生的答案提出“Why?”即航天之旅为何成功或者不成功。
3. 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通过听录音、阅读文本寻找答案。学生通过听读文本,找出航天之旅成功的依据,教师将杨利伟航天之旅的过程板书。
4. 由于文本内容有限,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插入了一段视频,让学生通过影像记录充分了解杨利伟在太空都做了哪些具体的事情。如spent 21 hours in space, did a lot of work, made a video, wrote messages, ate/drank…等。观看视频结束后,再通过图片,共同复述杨利伟在太空做了哪些事情。
5. 有了这些内容铺垫,给学生一点独立思考的时间,思考“对于‘成功的’太空旅行,最重要的是哪个环节?”然后同桌互相讨论,说明原因。讨论结束后,学生们在班上分享各自的答案。大部分六年级学生都能考虑到,只有安全返航才能算是最终的成功。
【设计目的】学生思考需要循序渐进的引导,不适宜在教学中直接抛出高难度、需要深度思考的问题。所以此处讲授先设计了低层次简单的问题,再慢慢提升问题难度。这种设计不仅需要学生搜寻信息、分析信息,更需要学生进行逻辑思维独立思考,帮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逐步完成思维品质的提升。
6. 针对课文最后一小段出现的“I was very proud. He still tells me about his space travel now.”再次引领学生思考体会其中含义。首先,如何理解“proud” 此处,教师选择呈现一小段文本,介绍中国“航天梦”的起始与发展,通过学生自己阅读,体会首次载人升天的艰辛与不易,体会杨宁康看到父亲成功完成太空之旅的自豪心情。其次,关于如今杨利伟还会向儿子讲述太空之旅,杨利伟的心理状态又是怎样的呢?这也需要学生设身处地的体会。教师呈现另一段文本,介绍杨利伟的书。在杨利伟的书《天地九重》里面提到全世界有二十二位宇航员在太空旅行中丧生,十一人在返程途中丧生。所以返程对宇航员来说是相当危险的过程。也由此衬托出航天之旅对杨利伟来说是深刻难忘的。
7. 模仿、跟读,重温文本。通过引领学生对文本中的句、段所包含的深层含义进行理解、体会,最后模仿通读课文,重温课文主人公的心理状态。
【设计目的】第三段的讲解主要是通过背景信息的提供,帮助学生了解本篇课文所表达的自豪骄傲的情感。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去体会杨宁康、杨利伟内心深处的真实感受。这不仅能帮助学生从深层次理解文本,对以后的阅读、习作也会起到很大的帮助。
(三)巩固练习
1分小组讨论如何描写人物。将文本分三段给学生展示,划出重点词。比如第一段:“Yang Liwei,taikonaut,famous”;第二段“flew,spent,did,made,came”。总结各段落在全文中的作用。第一段,介绍;第二段,承接第一段结尾的“famous”,解释为何用“famous”;最后一段说影响。
(四)延伸拓展
1课外文本三篇。每篇文章都按照课文的方式撰写,分三段,学生根据内容、代词选择段落完成一篇文章。给学生提供三个形容词,学生根据内容选择,填到第一段的空格里。
(五)作业设计
1. 听读课文,完成活动用书练习1。
2. 用“flew,spent,made,came”四个词描述杨利伟的升空过程,并完成课后练习4。
3. 写不少于六句话,用与本文相似的方式,介绍你的爸爸、妈妈或祖父母。
(六)板书设计
Module 7 Unit 1
My father flew into space in Shenzhou V.
Famous Proud
第二课时
Module 7 Unit 2 She couldn’t see or hear.
教学目标:
语言知识目标:
全体学生都能理解,并正确读出重点词“born,illness,round,all over the world,try hard”。
全体学生都能理解,并正确读出重点句“She couldn’t see or hear.”“Helen travelled round the world and told her story.”“She was famous all over the world.”
大部分学生能够根据板书框架,复述海伦·凯勒的生平简介。
语言技能目标:
全体学生都能模仿录音,完整朗读文本。
全体学生都能了解如何描写人物和人物的重要经历。
大部分学生能跟随课堂的每一个环节,逐步增加思考深度,提升英文习作的逻辑思维水平。
情感态度目标:
海伦·凯勒是学生在语文课文中学到的人物,对她有一定的了解。在学习海伦·凯勒的过程中,要了解海伦·凯勒儿时的故事、生活的年代,才能深刻体会她的伟大和坚韧所在。
海伦·凯勒精神是自立自强,坚韧不屈,乐于助人。她不仅克服了身体的残疾,让自己像正常人一样去阅读去写作,她还能通过自己的力量带动和她有相似经历的人。通过课文的讲授,学生们应该更深刻地体会海伦·凯勒身上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
学习策略:
学生课堂学习过程中主要运用认知策略,通过复述巩固新知识在头脑中的记忆;通过精细加工策略,将与课文相关的补充信息与课文内容相联系,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背景。
文化知识:
海伦·凯勒对顽强精神的传播有积极促进作用。这与她所生活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社会对女性的定位等因素是分不开的。通过学习海伦·凯勒的生平,能帮助学生认识国外文化与国内文化的区别。
教学重难点:
本课教学重点在于帮助学生理清海伦·凯勒的生平时间线,发生了哪些事情,做了哪些努力。重点词“born,illness,round,all over the world,try hard”需要学生正确认读,并能复述出海伦·凯勒的生平。
本课教学难点在于帮助学生构建文本框架,通过挑选文章中的重点词,发掘潜在逻辑结构。
教学策略:
本课教学主要采用产生式与替代式教学策略相结合的方式,学生已具备一定独立学习的能力,但又不能完全脱离教师的系统引导,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适当的提供支架做引领,由学生自己找寻信息为支架做内容补充。
教学用具:
单词卡片、CD-ROM、PPT课件、视频。
二、课堂教学过程展现
(一)热身导入
Unit 1第一部分
根据图片认识海伦·凯勒,提问对她了解多少。然后做一个听录音归类的小练习,Helen could/couldn’t与see,read,hear,talk相匹配。先猜测,再听录音、看动画核对答案。然后小组讨论,互相补充,全班交流共享关于海伦·凯勒的信息。
(二)文本教学
1. Brainstorm,出示海伦·凯勒照片,让学生先根据自己的已有知识回答“How do you think of Helen Keller ”有的学生说“clever,brave”,有的说“nice”。
提问“Why is she… ”学生边听边看文本,划出答案。
2. 大部分学生可以找到“learnt to read,write and speak”“travelled round the world”“told her story”“wrote books”“helped blind people”。
3. 通过学生对重点信息的搜寻,还可以发现海伦·凯勒“tried hard”“helpful”等等。正因为她的很多积极的举动,所以她“famous”,可以被称作“a model”。
4. 教师板书主要内容,并通过视频让学生了解更多海伦·凯勒的故事。展开想象,海伦·凯勒学习和我们常人相比,都会遇到哪些困难?帮助学生设身处地的体会这种坚持的力量。
5. 思考国外环境为残障人士生存提供了哪些积极的因素?(如对待残疾人的态度,设施的完善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
6. 呈现板书,让学生细读课文,补全信息,并复述文本。
【设计目的】文本中潜在结构框架对于学生系统掌握整篇文章有很大帮助。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支架方法去看文章、思考文章不仅有利于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也为学生长远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6. 模仿、跟读文本。通过引领学生对文本中的句、段所包含的深层含义进行理解、体会,模仿并通读课文,将海伦·凯勒精神铭记于心。
(三)巩固练习
1. 课后第三题。自己填写,与同位讨论,确定一致答案。
2. 总结海伦·凯勒小时候能做不能做的事情,长大后能做不能做的事情。使用could/couldn’t说句子。
3. 听第四部分歌曲,看谁的记忆力好。说出歌曲中唱的小时候和长大后能做、不能做的事。
(四)延伸拓展
呈现一篇文章,关于张海迪和尼克·胡哲的故事介绍,通过阅读,让学生二选一,仿照文本和提示,列出关于这两个人的故事框架,并复述。
(五)作业设计
1. 听读文本,模仿语音语调,熟读课文。
2. 根据课堂完成的课文框架,复述海伦·凯勒的故事。
3. 描写一个自己喜欢的名人,有概括有事实,不少于6句。
(六)板书设计
Module 7 Unit 2
She couldn’t see or hear.
第三课时
They change the life.
教学目标:
语言知识目标:
全体学生都能理解新文本的大意,不需要查字典或者生词表,能够依托上下文猜出生词意思。
全体学生都能理解文本中的重点难点句,并正确读出相关的有代表性的句型。
大部分学生能够根据要求,把文本组合起来。
语言技能目标:
全体学生都能模仿录音,完整朗读文本。
全体学生都能根据前两节课的学习,清楚地掌握新文本中对人物描写的核心句。
大部分学生能跟随课堂的每一个环节,逐步增加思考深度,提升英文习作的逻辑思维水平。
情感态度目标: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名人,他们身上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勇敢、坚韧、自信、拼搏是克服一切困难的方法。
学习策略:
学生课堂学习过程中主要运用认知策略,通过复述,巩固新知识在头脑中的记忆;通过精细加工策略,将与课文相关的补充信息与课文内容相联系,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背景。
文化知识:
成功的人往往具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有意义的坚持。他们可以为了自己内心的梦想或者目标付出自己可以付出的一切。我们可以借鉴他们对内心信念的执着追求,这种追求是完成任何一件事都需要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本课教学重点在于检验学生前两节课的学习是否扎实有效,是否能将所学运用到新知识的学习中。
本课教学难点在于学生第一次接触这种形式的拼接文本的学习,可能会在学习形式上遇到一定困难。
教学策略:
本课教学主要采用产生式与替代式教学策略相结合的方式,学生已具备一定独立学习的能力,但又不能完全脱离教师的系统引导,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适当的提供支架做引领,由学生自己找寻信息为支架做内容补充。
教学用具:
PPT课件、自选文本。
二、课堂教学过程展现
(一)热身导入
复习Module 1。
出示模块一两个单元的人物,杨利伟和海伦·凯勒。
根据课文内容和板书,让学生复述两个人物的主要经历和精神,并回顾人物描写类文章的结构特征。有总体概括,有实际事例。
(二)文本教学
1. 出示两个人物图片,一个是中国的孔子,一个是美国的比尔·盖茨。看学生对两个人物是否了解,了解多少。
2. 简单介绍两个人的生平和年代背景,让学生对人物有初步了解。
3. 小组合作,将讲述实际事例的句子与正确的人物对应起来。
4.看完整文本,解决其中个别生词。
5. 挑选合适的形容词,概括每个人的特点。
(三)巩固练习
1. 全班齐读含重点信息的句子。
(四)延伸拓展
1. 选人物,选词语,写文章,让其他组猜。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人物,根据提示和提供的词语,完成至少五句话的描述,要做到所写的事情和所选择的品质相对应。
(五)作业设计
描写一个人物,让同伴猜,可以是身边的人,也可以是名人,要求有人物事例和人物特性。
spent about 21 hours
flew into
did a lot of work
Picture of Yang Ningkang
Picture of Yang Liwei
made a video
came back
the US, 1880,
19 months old (illness)
couldn’t see/hear
Famous
A model
Picture of Helen Keller
clever
tried hard
helpful
brave confident
learnt to read, write and speak
travelled round the world
told her story
wrote books
helped blind peop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