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磁铁》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活动由4部分组成。
“多种多样的磁铁。”让学生观察磁铁,说一说磁铁的形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描述能力。
“玩一玩,有什么发现?”呈现了用磁铁吸引多种小物品的场景,让学生区别磁铁能吸引哪些物品,不能吸引哪些物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交流能力。
“磁铁隔着物体能不能吸引铁?”呈现了隔着一本书吸引曲别针的场景,目的是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指导学生在对比实验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
“找一找,磁铁还能吸引周围哪些物品。”让学生学会初步判断磁铁能吸引周围哪些物品,知道判断的依据不是外观,而是用磁铁验证。目的是使学生初步建立科学需要用事实验证的观念。
拓展活动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哪里用到了磁铁,体会磁铁的作用。将课堂探究延伸到课后,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认识,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学习目标
1.能够通过观察活动认识到生活中常见磁铁的形状;知道磁铁可以直接吸引铁,也可以隔着物体吸引铁。
2.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利用多种感官直接感知、体验、观察;学会描述磁铁吸引铁的现象,学会做简单的表述和记录,并得出结论。
3.学会合作、交流和分享,能在游戏中体验学习的快乐;关注科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寻找生活中哪里用到了磁铁;知道与磁铁有关的科技产品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便利。
教学准备
多种多样的磁铁、PPT图片、回形针、大头针、硬币等铁制品或是含镍的制品,其他材料若干(塑料、玻璃……)。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表演魔术。
师:同学们,看这是什么,一只漂亮的蝴蝶。如果我松手,蝴蝶就会掉下来。下面,我戴上一只神奇的手套,就可以让蝴蝶在我手中自由飞舞,你们相信吗?如果我表演成功,请同学们用掌声鼓励我。
(教师表演魔术。)
师:谁能说说这是为什么?
生:……
2.揭示课题。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走进磁铁王国,在玩磁铁的过程中一起探究磁铁的奥秘。
(板书:玩磁铁。)
二、探究发现
1.多种多样的磁铁。
师:为了更好地研究磁铁,我们先来认识一下磁铁。
(学生观察比较。)
师: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环形磁铁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交流。)
师:生活中,你们还见过哪些形状的磁铁?谁能根据形状给它们起名字?
(教师展示课件:圆形磁铁、球形磁铁、纺锤形磁铁等的图片。)
2.玩磁铁,发现磁铁吸引铁。
(教师提出探究主题。)
师:认识了这么多种形状的磁铁,下面我们一起玩一玩磁铁,看看有什么发现。在玩的过程中,你们发现了哪些有趣的现象?
(教师分发实验材料。)
师:利用课桌上为你们准备的材料进行实验。
(学生开始探究活动。)
师:大家可以从中选择材料,验证刚才的发现,多尝试几个实验,看看你们还能发现磁铁的哪些奥秘?把自己的发现以简单的文字或图画形式记录下来。
师:实验时,要注意保护磁铁,轻拿轻放,不要让磁铁掉在地上,以免损坏。
(学生以小组形式开展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师:请同学们收拾好实验材料,我们一起把在实验中的发现交流一下。
生:我用磁铁去吸小盘里的东西。能被吸上来的是:一元硬币、小铁钉、大头针、曲别针。不能被吸上来的是:铜丝、玻璃球、铝片、塑料片、木条、布片、橡皮筋。
生:我发现磁铁能吸引铁。
3.磁铁隔着物体吸引铁。
(教师演示游戏。)
师:把曲别针放在空饮料瓶里,如果不能把瓶子倒过来,也不能直接用手拿,你们有什么好办法把曲别针取出来?
(学生讨论。)
师:你们是说把磁铁放在瓶子的外面去吸曲别针,这样行吗?
(学生上来尝试。)
师:你们刚刚看到了什么?
生:磁铁与曲别针没有直接接触,中间隔着塑料。奇怪了,隔着塑料也能吸引铁。
师:那隔着别的物体行不行呢?我们隔着书试一试。
(学生实验并做记录。)
师:隔着一本书吸引了几个曲别针?隔着两本、三本呢?
(学生汇报交流。)
师:通过实验,你们知道了什么?
生: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引铁。
4.找一找,磁铁还能吸引周围哪些物品。
师:我们认为生活中有许多物品是铁做成的,但它们可能是其他金属或其他材料做成的,只要用磁铁验一验就知道了。当然,磁铁吸引的物品也不一定是铁做的,还可能是镍或钴做成的。
三、拓展活动
课余时间调查生活中哪里还用到了磁铁,作出判断并简单地记录,注意用到磁铁的地方,了解利用磁铁做了什么。
四、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收获,找到学习中的困惑。
1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