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课件(22张+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课件(22张+视频)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5.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1-02 11:54: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今日学习任务《养成好习惯》
1.课前准备:课本、平板、荧光笔、黑色水笔。
2.进群“老师好”,团队长接龙报考勤,下课后根据课堂PPT和微课补充课本笔记,提交。
3. 团队长负责团队学习,听课途中抽查不在课堂连带团队长扣分。
课前准备、组织签到、统计课下笔记上传。
课代表统计:统计考勤和课堂互动加分。
历史课前准备
规则:课堂点名+5、互动+2;笔记拍照加5-10、点名不到-10、旷课20。
新课导入
第4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第14课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通过了解陈独秀、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等史事,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理解伟大建党精神。
1
阅读课本,说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基本史实;
2
说出中共“一大”、“二大”召开的时间、地点、主要内容和意义;
3
依据材料,分析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并阐释其意义。
2022评价目标:
NEW CONTENTS
国际背景: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消息,使中国正在寻求救国真理的先进分子,不约而同地把眼光从西方转向俄国。
国内背景: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人们有了新的觉醒,马克思主义逐渐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进步青年。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李大钊(zhāo)
在中华大地上,第一个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是谁?
庶民的胜利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第一次对马克思主义做了较为系统的介绍。
①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五四运动的胜利发展,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不少知识分子开始走向工人群众。他们帮助工人组织工会,开办劳动补习学校和工人识字班,出版反映工人生活的刊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启发工人的阶级觉悟。马克思主义开始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
工人补习学校
②阶级基础:
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
工字上面一横是天,下面一横是地,中间那根柱子就是我们工人,顶天立地啊,工人最伟大。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918~1919 年,李大钊先后发表《庶民的胜利》和《新纪元》,以“世界革命的先声”和“世界革命的新纪元”来评论某一历史事件。他评论的是
A.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辛亥革命
C.十月革命 D.五四运动
2.李大钊指出:“我们很盼望知识阶级作民众的先驱,民众作
知识阶级的后盾。”号召知识分子到农村去,到民间去。
这表明他主张
A.进行资产阶级革命
B.知识分子与群众相结合
C.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D.以工人运动为中心工作
③组织基础:
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
共产党早期组织分布示意图
北京
历城
(济南)
上海
番禺
(广州)
武昌
长沙
1920年秋,李大钊在北京建立早期党组织
1920年夏,陈独秀在上海创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
③组织基础:
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
②阶级基础:
工人阶级队伍的不断壮大
①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国际条件:十月革命的胜利和共产国际的帮助。
国内条件:
中国共产党成立
观看视频,说出中共一大的相关内容。
中国共产党成立
时间
地点
代表
主要内容 革命纲领:
中心任务:
中央领导机构:
标志
1921年7月
上海
嘉兴南湖
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人
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上海市兴业路76号(原望志路106号)
嘉兴南湖中共“一大”会址
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陈独秀任中央局书记
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诞生。
中共一大的相关内容
中国共产党成立
思考:陈独秀没有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为什么被选为中央局书记?
③创建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
①新文化运动发起人
②五四运动领导者
中国共产党成立
2.中国共产党成立意义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新的指导思想
新的领导力量
新的奋斗目标
马克思主义
无产阶级政党
——中国共产党
实现社会主义、
共产主义
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新在哪里?
新的革命道路
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向新民主主义革命
中国共产党成立
观看视频,巩固中共一大的内容,说出中共二大的内容。
中国共产党成立
中共二大
时间:
意义:
奋斗目标:
1922年7月
地点:
上海
第一次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实现共产主义
最低纲领:
设立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
1921年8月
1922年初
1923年春
第一次
工人运动
高潮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机关刊物《劳动周刊》
1922年1月,香港海员大罢工持续约4个月,迫使港英当局屈服
罢工100多次
人数达30万以上
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
3.中共一大的代表中,“年龄最长的四十五岁,最轻的十九岁,平均二十八岁。这些年轻人以改天换地的豪迈气概,一心要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国土上创立一个崭新的合理的社会。”中共一大上“这些年轻人”提出的奋斗目标是 ( )
A.推翻帝国主义 B.打倒军阀
C.组织工人运动 D.实现共产主义

4.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勇敢地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中心工作是 ( )
A.组织工会、领导工人运动
B.通过第一个党纲
C.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
D.建立抗日统一战线

时间:
口号:
结果:
意义:
1923年2月
“为自由而战,为人权而战”
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顶峰。
遭到帝国主义和直系军吴佩孚的血腥镇压,此后,全国工人运动暂时转入低潮。
高潮——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
启示:
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
本课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