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随堂练习(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随堂练习(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3.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1-02 10:23: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课 说和做
一、基础与巩固
1.按要求写拼音或字形。
漂白( ) shuò( )果 zhuó( )越 校( )补 zhì( )序
警报dié( )起 péng pài( ) qiè( )而不舍 lì( )尽心血
心不在yān( ) 气冲斗( )牛 jiǒng( )乎不同 兀兀( )穷年
群蚁排yá( )
2.根据词语意思填词语。
(1) :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2) :用心劳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
(3) :文中指整齐的排列。
(4) :精力集中,用心专而深。
(5) :聚精会神。
(6) :很不一样。
(7) :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
(8) :充满激情,痛快顺畅。
(9) :心思不在这里,指不专心,精神不集中。
3.文学常识填空。
①臧克家(1905—2004),山东诸城人,__________。他于1932年开始发表新诗,以一篇____________成名。代表作有长诗______________,诗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②散文是一种_____________,指不讲究韵律的散体文章,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称,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散文诗最自由的文体,不讲究格律,没有任何的束缚及限制,也是中国最早出现的行文体例。散文的特点主要有:形散而神不散;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凝练,赋予文采。根据散文的内容和性质,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浠水(xī) 弥高(mí) 独裁(cái) 气冲斗牛(dòu)
B.漂白(piǎo) 校补(xiào) 衙门(yá) 锲而不舍(qiè)
C.赫然(hè) 深宵(xiāo) 衰微(shuāi) 目不窥园(kuì)
D.硕果(shuò) 高标(biāo) 无暇(xiá) 迥乎不同(jiǒng)
5.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赫然(hè) 校补(xiào) 排衙(yá) 气冲斗牛(dòu)
B.窥探(guī) 硕果(shuò) 卓越(zhuó)兀兀穷年(wù)
C.独裁(cái) 衰微(shuāi) 迭起(dié) 慷慨淋漓(kǎi)
D.弥高(mí) 迥乎(jiǒng) 深宵(xiāo)锲而不舍(qì)
6.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志趣 诗兴不作 拍案而起 目不窥园
B.典藉 沥尽心血 凶多吉少 昂首挺胸
C.秩序 仰之弭高 热情澎湃 心不在焉
D.独裁 心会神凝 迥乎不同 一反即往。
7.下列句子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文化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发展了数千年,终于开始面对世界,同时,西方的学术思想与研究方法也日新月异地走向中国。
B.考试前夕,我班学习委员李军连发了几天高烧,使他痛心疾首,焦急万分。
C.在近期举行的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中,有些青年歌手面对常识性的综合素质测试题无动于衷,哑口无言,令观众非常遗憾。
D.日本帝国主义者所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可是日本部省却别有用心地一再修改日本中小学课本,掩盖战争罪行。
8.下列文学常识中有误的一项是( )
A.《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的作者臧克家,被誉为“农民诗人”。1932 年开始发表新诗,以一首《老马》成名。
B.闻一多,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有诗集《红烛》《烙印》《死水》,学术著作《神话与诗》《唐诗杂论》等。
C.闻一多因目睹了蒋介石反动政府的腐败,愤然而起,积极参与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后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D.“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出自《有的人》,这首诗是臧克家为纪念鲁迅逝世十三周年而写的。
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使用“电子往来港澳通行证”自助通关,使旅客大大编短了排队等候过关的时间。
B.新建的广州儿童公园为小朋友提供了观鱼池转盘、滑梯、迷宫、超市等游乐设施。
C.有的宠物狗因其事迹和照片在网上传播而成为明星,这样的宠物狗被称为“汪星人”。
D.如果考生考前吃得太饱或者太油腻,就会延长消化时间,降低复习效率和考试状态。
10.对下列各句所用修辞方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②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无暇及此。
③(闻先生)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④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A.①引用②对比③排比④排比
B.①对比②引用③反复④比喻
C.①对比②对比③排比④比喻
D.①引用②引用③反复④排比
二、阅读理解
(一)课文重读
阅读臧克家的《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部分,完成下面小题。
……
①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②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③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④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⑤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⑥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⑦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⑧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
⑨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⑩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11.选文前三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
12.选文中写了闻一多“说”和“做”的哪三件事情?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13.闻一多先生说过“我是做了再说”“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但他又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这前后的说法是否矛盾?为什么?
(二)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追念闻一多先生
冰心
①闻一多先生是我所敬佩的诗人,他的诗从《红烛》到《死水》,差不多每首我都读过。他学贯中西,对于中国的古诗和西洋诗都有很深的研究和造诣。中西的诗的格律他都融会贯通,用起来流畅自如,得心应手。
②我不是诗人,我说不出评诗的内行话,作为一个诗的爱好者,联系到闻一多先生的一生,与其说是诗如其人,还不如说他自己就是一首诗——一首爱自由、爱正义、爱理想的诗,一首伟大的爱国诗篇!
③我和一多先生的晤面谈话,往多里说,也只有七八次。我记得第一次是在一九二五年春天,我们在美国波士顿的留学生演古典剧《琵琶记》,一多先生从纽约来波士顿过春假,因为他是学美术的,大家便请他替演员化装。剧后的第二天,一多先生又同几位同学来看我。那天人多话杂,也忘了都说些什么了。第二次我记得很清楚的见面,是一九三○年的夏天,他同梁实秋先生到我们的燕京大学的新居来看我们。他们一进门来,挥着扇子,满口嚷热。我赶紧给他们倒上两玻璃杯的凉水,他们没有坐下,先在每一间屋子里看了一遍,又在客室中间站了一会,一多先生忽然说:“我们出去一会就来。”我以为他们是到附近看别的朋友去了,也没有在意。可是不多一会,他们就回来了,一多先生拿出一包烟来,往茶几上一扔,笑说:“你们新居什么都好,就是没有茶烟待客,以后可记着点!”说得我又笑又窘!那时我们还不惯于喝茶,家里更没有准备待客的烟。一多先生给我们这个新成立的小家庭,建立了一条烟茶待客“风俗”。
④我虽然和一多先生见面的次数不多,但他在我的脑中是个很熟的熟人。吴文藻和他是清华同学,一多先生的同学和朋友,差不多我都认识。从他的和我的朋友的口中,我不断地听到他的名字,和他的名字一同提到的,往往是他的诗,更多的是他这个人!他正直,他热情,他豪放,他热爱他的祖国,热爱他的亲朋,热爱一切值得他爱的人和物。他是一团白热的火焰,他是一束敏感的神经!
⑤他在留美时期,怀念乡土,怀念着朋友和亲人,他提早回国来了,他发现在他“尺方的墙内”并没有和平,中国有的是“战壕的痉挛,疯人咬着病榻,和各种惨剧在生活的磨子下”。他没有方法禁止自己的心跳。抗战时期,他兴奋地随着他教学的清华大学,辗转到了昆明,但是国民党政府的“抗战的成绩渐渐露出马脚”,他的兴奋情绪又因为冷酷的事实而渐渐低落下去。但是越到后来,更加冷酷的事实,使他更是站在进步的年轻人一边,使他觉悟到“真正的力量在人民,我们应该把自己知识配合他们的力量”。这个时期他没有写诗,但他说:“诗是负责的宣传。”他重视诗的社会价值。他把自己的诗人的力量,投入到人民力量的大海怒涛之中,一九四六年七月十五日,他终于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
⑥作为一个诗人,一多先生写的诗并不比别人多,但是他的死是一首最伟大的诗!早在一九二六年四月,他在《文艺与爱国——纪念三月十八》那篇文章里,他说:“我希望爱自由、爱正义、爱理想的热血要流在天安门,流在铁狮子胡同,但是也要流在笔尖,流在纸上。”“也许有时仅仅一点文字上的表现还不够,那便非现身说法不可了。所以陆游一个七十衰翁要‘泪洒龙床请北征’,拜伦要战死在疆场上了。所以拜伦最完美、最伟大的一首诗,也便是这一死……”
⑦一多先生死去快三十三年了,今天我写这篇追念我所敬佩的闻一多先生的文章,回顾过去的三十三年,真是想后思前,感慨无尽!毛主席说:“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曾经是民主个人主义者,而首先是个爱国者的闻一多先生,一旦找到了和广大人民结合才能救国的真理,他就昂首挺胸凛然不屈地迎着“黑暗的淫威”走去,他给我们留下了他的最完美最伟大的诗篇!
(选自《闻一多纪念文集》,有删改)
14.作者追念闻一多先生,为什么先由闻一多的诗入手?
15.细读第⑤自然段,说说闻一多先生回国后,他的心绪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
16.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句子:“他是一团白热的火焰,他是一束敏感的神经!”
17.臧克家说,闻一多先生“是口的巨人”“是行的高标”;冰心先生说闻一多先生是“一首爱自由、爱正义、爱理想的诗”,是“一团白热的火焰,他是一束敏感的神经”。请你也用这样的语言,说一说你对闻一多先生的认识。
三、写作
请以200字左右的文字介绍某同学的“言”和“行”,以反映其性格。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课 说和做
一、基础与巩固
1.按要求写拼音或字形。
漂白( ) shuò( )果 zhuó( )越 校( )补 zhì( )序
警报dié( )起 péng pài( ) qiè( )而不舍 lì( )尽心血
心不在yān( ) 气冲斗( )牛 jiǒng( )乎不同 兀兀( )穷年
群蚁排yá( )
【答案】漂白 piǎo shuò( 硕 )果 zhuó( 卓 )越 校补 jiào zhì( 秩 )序 警报dié( 迭 )起 péng pài( 澎湃 ) qiè( 锲 )而不舍 lì( 沥 )尽心血 心不在yān( 焉 ) 气冲斗牛 dǒu jiǒng( 迥 )乎不同 兀兀穷年 wù 群蚁排yá( 衙 )
2.根据词语意思填词语。
(1) :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2) :用心劳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
(3) :文中指整齐的排列。
(4) :精力集中,用心专而深。
(5) :聚精会神。
(6) :很不一样。
(7) :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
(8) :充满激情,痛快顺畅。
(9) :心思不在这里,指不专心,精神不集中。
【答案】①锲而不舍②兀兀穷年③群蚁排衙④潜心贯注⑤心会神凝⑥迥乎不同⑦气冲斗牛⑧慷慨淋漓⑨心不在焉
3.文学常识填空。
①臧克家(1905—2004),山东诸城人,__________。他于1932年开始发表新诗,以一篇____________成名。代表作有长诗______________,诗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②散文是一种_____________,指不讲究韵律的散体文章,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称,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散文诗最自由的文体,不讲究格律,没有任何的束缚及限制,也是中国最早出现的行文体例。散文的特点主要有:形散而神不散;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凝练,赋予文采。根据散文的内容和性质,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臧克家(1905—2004),山东诸城人,诗人。他于1932年开始发表新诗,以一篇《老马》成名。代表作有长诗《李大钊》,诗集《烙印》《春风集》《臧克家诗选》等。
散文:是一种文学体裁,指不讲究韵律的散体文章,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包括杂文、随笔、游记等。散文诗最自由的文体,不讲究格律,没有任何的束缚及限制,也是中国最早出现的行文体例。散文的特点主要有:形散而神不散;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凝练,赋予文采。根据散文的内容和性质,可分为叙事散文、写景散文、抒情散文、哲理散文等。
4.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浠水(xī) 弥高(mí) 独裁(cái) 气冲斗牛(dòu)
B.漂白(piǎo) 校补(xiào) 衙门(yá) 锲而不舍(qiè)
C.赫然(hè) 深宵(xiāo) 衰微(shuāi) 目不窥园(kuì)
D.硕果(shuò) 高标(biāo) 无暇(xiá) 迥乎不同(jiǒng)
【答案】D
【详解】A.“斗”是多音字,“气冲斗牛”的“斗”应读dǒu;B.“校”是多音字,“校补”的“校”应读“jiào”;C.“目不窥园”的“窥”应读kuī。故选D。
5.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赫然(hè) 校补(xiào) 排衙(yá) 气冲斗牛(dòu)
B.窥探(guī) 硕果(shuò) 卓越(zhuó)兀兀穷年(wù)
C.独裁(cái) 衰微(shuāi) 迭起(dié) 慷慨淋漓(kǎi)
D.弥高(mí) 迥乎(jiǒng) 深宵(xiāo)锲而不舍(qì)
【答案】C
【详解】A. “校”读jiào,“斗”读dǒu;B. “窥”读kuī;D. “锲”读qiè;故选C。
6.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志趣 诗兴不作 拍案而起 目不窥园
B.典藉 沥尽心血 凶多吉少 昂首挺胸
C.秩序 仰之弭高 热情澎湃 心不在焉
D.独裁 心会神凝 迥乎不同 一反即往。
【答案】A
【详解】B.有误,藉—籍;C.有误,弭—弥;D.有误,即—既。故选A。
7.下列句子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文化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发展了数千年,终于开始面对世界,同时,西方的学术思想与研究方法也日新月异地走向中国。
B.考试前夕,我班学习委员李军连发了几天高烧,使他痛心疾首,焦急万分。
C.在近期举行的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中,有些青年歌手面对常识性的综合素质测试题无动于衷,哑口无言,令观众非常遗憾。
D.日本帝国主义者所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可是日本部省却别有用心地一再修改日本中小学课本,掩盖战争罪行。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学生要明确词语的意思及用法,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词语使用的正确与否。词语在句中要使语言表达更准确,简洁,要和句子所表达的感彩相一致。
A“日新月异”的意思是, 每天每月都有新的变化。不合语境。
B“痛心疾首”的意思是,形容痛恨到了极点。不合语境
C“哑口无言”的意思是,像哑巴一样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词穷的样子。不合语境
D“别有用心”的意思是,心中另有算计。指言论或行动另有不可告人的企图。
故答案为:D。
8.下列文学常识中有误的一项是( )
A.《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的作者臧克家,被誉为“农民诗人”。1932 年开始发表新诗,以一首《老马》成名。
B.闻一多,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有诗集《红烛》《烙印》《死水》,学术著作《神话与诗》《唐诗杂论》等。
C.闻一多因目睹了蒋介石反动政府的腐败,愤然而起,积极参与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后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D.“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出自《有的人》,这首诗是臧克家为纪念鲁迅逝世十三周年而写的。
【答案】B
【详解】B.《烙印》是臧克家的诗集。故选B。
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使用“电子往来港澳通行证”自助通关,使旅客大大编短了排队等候过关的时间。
B.新建的广州儿童公园为小朋友提供了观鱼池转盘、滑梯、迷宫、超市等游乐设施。
C.有的宠物狗因其事迹和照片在网上传播而成为明星,这样的宠物狗被称为“汪星人”。
D.如果考生考前吃得太饱或者太油腻,就会延长消化时间,降低复习效率和考试状态。
【答案】C
【详解】A.成分残缺,删去“通过”或“使”;B. 归类不当,“超市”不是“游乐设施”,删去“超市”;D. 搭配不当,去掉“和考试状态”;故选C。
10.对下列各句所用修辞方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②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无暇及此。
③(闻先生)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④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A.①引用②对比③排比④排比
B.①对比②引用③反复④比喻
C.①对比②对比③排比④比喻
D.①引用②引用③反复④排比
【答案】B
【详解】①把人家和自己进行比较,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②“一月不梳头”是引用;③“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是反复;④把“他”比作“口的巨人”“行的高标”,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故选B。
二、阅读理解
(一)课文重读
阅读臧克家的《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部分,完成下面小题。
……
①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②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③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④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⑤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⑥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⑦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⑧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
⑨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⑩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11.选文前三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承上启下(不用阐述理由)原文为“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这三个段落明显是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上文的学者,启示下文革命者。
【解析】本题考查过渡段和句的作用。
选文第①段“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这是承接上文,总结了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方面的“说”和“做”;
第②段“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引起下文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方面的“说”和“做”;
第③段“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启发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和学者的不同,引起下文;
因此,选文前三段在结构上是“承上启下”的作用。
12.选文中写了闻一多“说”和“做”的哪三件事情?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答案】①起稿政治传单;②发表群众大会演讲;③参加游行示威。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概括能力,注意题干的要求是概括“说”和“做”的几件事,不能漏掉其中一面。
第⑧段“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可知他:起稿政治传单,宣传革命道理;
第⑨段“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可知:闻一多先生在李公朴追悼会上,痛斥敌人;
第 段“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可知:他走在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可据此作答。
13.闻一多先生说过“我是做了再说”“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但他又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这前后的说法是否矛盾?为什么?
【答案】不矛盾。前者指他做学问时不说、不自夸、勤奋踏实的精;后者指他作为革命家方面的表现,宣传革命道理,当然要说。
【解析】本题考查对语句的理解能力,理解句子注意句中的关键词以及前后文的语境。
“闻一多先生说过‘我是做了了再说’‘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这里指的是他做学问时不说,有了成就也不说、不自夸,更加注重“做”出学问、做出成果,表现踏实勤奋的精神;
“但他又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这是他作为革命者方面的表现。从第 段“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和“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可知:这个“说”,实际上也是“做”。他宣传革命,当然要“说”,也用行动去“做”,他的言行是一致的,表现他宣传革命、积极斗争的精神;“说”与“做” 是统一的。因此这两者是不矛盾的。
(二)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追念闻一多先生
冰心
①闻一多先生是我所敬佩的诗人,他的诗从《红烛》到《死水》,差不多每首我都读过。他学贯中西,对于中国的古诗和西洋诗都有很深的研究和造诣。中西的诗的格律他都融会贯通,用起来流畅自如,得心应手。
②我不是诗人,我说不出评诗的内行话,作为一个诗的爱好者,联系到闻一多先生的一生,与其说是诗如其人,还不如说他自己就是一首诗——一首爱自由、爱正义、爱理想的诗,一首伟大的爱国诗篇!
③我和一多先生的晤面谈话,往多里说,也只有七八次。我记得第一次是在一九二五年春天,我们在美国波士顿的留学生演古典剧《琵琶记》,一多先生从纽约来波士顿过春假,因为他是学美术的,大家便请他替演员化装。剧后的第二天,一多先生又同几位同学来看我。那天人多话杂,也忘了都说些什么了。第二次我记得很清楚的见面,是一九三○年的夏天,他同梁实秋先生到我们的燕京大学的新居来看我们。他们一进门来,挥着扇子,满口嚷热。我赶紧给他们倒上两玻璃杯的凉水,他们没有坐下,先在每一间屋子里看了一遍,又在客室中间站了一会,一多先生忽然说:“我们出去一会就来。”我以为他们是到附近看别的朋友去了,也没有在意。可是不多一会,他们就回来了,一多先生拿出一包烟来,往茶几上一扔,笑说:“你们新居什么都好,就是没有茶烟待客,以后可记着点!”说得我又笑又窘!那时我们还不惯于喝茶,家里更没有准备待客的烟。一多先生给我们这个新成立的小家庭,建立了一条烟茶待客“风俗”。
④我虽然和一多先生见面的次数不多,但他在我的脑中是个很熟的熟人。吴文藻和他是清华同学,一多先生的同学和朋友,差不多我都认识。从他的和我的朋友的口中,我不断地听到他的名字,和他的名字一同提到的,往往是他的诗,更多的是他这个人!他正直,他热情,他豪放,他热爱他的祖国,热爱他的亲朋,热爱一切值得他爱的人和物。他是一团白热的火焰,他是一束敏感的神经!
⑤他在留美时期,怀念乡土,怀念着朋友和亲人,他提早回国来了,他发现在他“尺方的墙内”并没有和平,中国有的是“战壕的痉挛,疯人咬着病榻,和各种惨剧在生活的磨子下”。他没有方法禁止自己的心跳。抗战时期,他兴奋地随着他教学的清华大学,辗转到了昆明,但是国民党政府的“抗战的成绩渐渐露出马脚”,他的兴奋情绪又因为冷酷的事实而渐渐低落下去。但是越到后来,更加冷酷的事实,使他更是站在进步的年轻人一边,使他觉悟到“真正的力量在人民,我们应该把自己知识配合他们的力量”。这个时期他没有写诗,但他说:“诗是负责的宣传。”他重视诗的社会价值。他把自己的诗人的力量,投入到人民力量的大海怒涛之中,一九四六年七月十五日,他终于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
⑥作为一个诗人,一多先生写的诗并不比别人多,但是他的死是一首最伟大的诗!早在一九二六年四月,他在《文艺与爱国——纪念三月十八》那篇文章里,他说:“我希望爱自由、爱正义、爱理想的热血要流在天安门,流在铁狮子胡同,但是也要流在笔尖,流在纸上。”“也许有时仅仅一点文字上的表现还不够,那便非现身说法不可了。所以陆游一个七十衰翁要‘泪洒龙床请北征’,拜伦要战死在疆场上了。所以拜伦最完美、最伟大的一首诗,也便是这一死……”
⑦一多先生死去快三十三年了,今天我写这篇追念我所敬佩的闻一多先生的文章,回顾过去的三十三年,真是想后思前,感慨无尽!毛主席说:“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曾经是民主个人主义者,而首先是个爱国者的闻一多先生,一旦找到了和广大人民结合才能救国的真理,他就昂首挺胸凛然不屈地迎着“黑暗的淫威”走去,他给我们留下了他的最完美最伟大的诗篇!
(选自《闻一多纪念文集》,有删改)
14.作者追念闻一多先生,为什么先由闻一多的诗入手?
【答案】因为闻一多先生具有诗一样的性格和那比诗情更炽热、更浓烈、更豪放的情绪。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把握。要学生通读文本,把握闻一多和他的诗之间的关系。如:“还不如说他自己就是一首诗——一首爱自由、爱正义、爱理想的诗,一首伟大的爱国诗篇!”“和他的名字一同提到的,往往是他的诗,更多的是他这个人!他正直,他热情,他豪放,他热爱他的祖国,热爱他的亲朋,热爱一切值得他爱的人和物。他是一团白热的火焰,他是一束敏感的神经!”可以得出,因为他就是一首诗,一首正直,他热情,他豪放的诗,他是一团白热的火焰,他是一束敏感的神经!所以先写他的诗。
15.细读第⑤自然段,说说闻一多先生回国后,他的心绪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
【答案】失望——兴奋——低落——奋起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的的把握。仔细读第⑤自然段,把握关键词。结合:他在留美时期,怀念乡土,怀念着朋友和亲人,他提早回国来了,他发现在他“尺方的墙内”并没有和平,中国有的是“战壕的痉挛,疯人咬着病榻,和各种惨剧在生活的磨子下”。可以看出的他的情绪是失望;抗战时期,他兴奋地随着他教学的清华大学,辗转到了昆明。可以看出此时他的情绪是兴奋;但是国民党政府的“抗战的成绩渐渐露出马脚”,他的兴奋情绪又因为冷酷的事实而渐渐低落下去;可以看出此时她的情绪是低落;他终于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可以看出此时他的情绪是奋起。
16.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句子:“他是一团白热的火焰,他是一束敏感的神经!”
【答案】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了闻一多的热情、豪放、易感,表达了对闻一多先生的赞美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赏析能力。赏析句子需要从修辞,描写,遣词的角度赏析。本句可以从修辞的角度赏析。首先指出修辞方法,写出本体和喻体,然后写出作用和表达的情感。本体是闻一多,喻体是“一团白热的火焰,一束敏感的神经”。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闻一多的热情、豪放、易感,表达了对闻一多先生的赞美之情。
17.臧克家说,闻一多先生“是口的巨人”“是行的高标”;冰心先生说闻一多先生是“一首爱自由、爱正义、爱理想的诗”,是“一团白热的火焰,他是一束敏感的神经”。请你也用这样的语言,说一说你对闻一多先生的认识。
【答案】他,是中华学者的典范;他,是民主革命者的代表;他,精忠报国,为祖国沥尽心血;他,历经沧桑,为人民痴心不改。他是一轮璀璨的朝阳,他是一朵傲霜的菊花,他是一支永不熄灭的红烛。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仿写能力。答案不唯一,结合文本中闻一多的精神和自己对闻一多的了解,仿照二人的诗句格式赞美闻一多即可。如:他是一轮璀璨的朝阳,他是一朵傲霜的菊花,他是一支永不熄灭的红烛。他是卓越的学者,他是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他是勇敢的革命烈士。
三、写作
请以200字左右的文字介绍某同学的“言”和“行”,以反映其性格。
【答案】我的同学
他,个子高高的,十分挺拔。圆圆的鹅蛋脸上嵌着一对水汪汪的大眼睛,非常有神。眼睛下面是他那直挺挺的鼻梁,它可跟那张圆圆的、红红的大嘴巴做了十年的“老邻居”啦!他是一个非常有爱心,喜欢助人为乐的同学。他就是我的同学刘xx。
有一天在自习课上,我写作业时一不小心错了一个字,就在铅笔盒里找橡皮,找来找去也没有找到,我又开始翻桌斗,翻了半天也没有。哎呀,怎没回事啊?我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这时我一拍脑袋,想起来了,一定是昨天写完作业忘记放到书包里了。这可怎么办啊?这可刚上第一节课啊!这时刘xx正好交完作业本走过来,看见我这么着急,便关心地问我:“你怎么啦,怎么这么着急?”我无奈地回答:“忘记带橡皮了。”刘xx接着说:“那你用我的橡皮吧。”说着,他把一块黑色的橡皮递给了我,我心中十分感激。下了第一节课,我特意走过去谢谢刘xx:“刘xx,谢谢你。”他却说:“没关系,好朋友么,不用这么客气。这块橡皮可以今天放学再还给我。我怕有同学没有带起学具,每天都多带一块橡皮、一把尺子。”
以前我对刘xx不是特别的了解,听了他的话我知道了他是一个助人为乐、乐于助人的好同学。我真为有这样一个好同学而感到高兴。
【解析】试题分析:生活是多姿多彩的,生活中的人也是各具形色:有的刚正耿直;有的能言善辩;有的乐观豁达;有的多愁善感。面对如此美丽的生活,我们该如何拿起手中的笔,把它们形象地呈现在人们面前,以触动人们的心灵,唤起人们的情感,昭示人生的真谛呢?动作描写要点:要注意写出人物动作的生动性,努力写出细节,反映人物的特点。而人物的语言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成功的语言描写总是鲜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获得深刻的印象。写此作文,要注意描写的对象是同学的,所以一定要注意能表现学生的身份年龄和学力。平时多观察生活,多与同学相处,多结交好朋友,多观察同学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多丰富自己的记忆仓库,这是写好这类作文的前提。
点睛: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基本框架有如下五部分。(一)一个响亮的标题。就是在审题的基础上,明确立意,选择写作的角度,拟定一个有抢眼的题目。这个标题应尽量是从材料中抽取而出的 核心立意,并就此选取材料中关键词句加以组合而成的简洁短语或句子。尽力不用态度而用看法或观点。能运用约定俗成的词句加以改造更为上策。能标新立异就更加理想。(二)引述+表态+观点。正文第一段就用“引述+表态+观点”的形式,以达到“闪亮登场”的效果。引述可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但必须是有针对性的。表态一定要坚决、果断和明确。观点的呈现,不要拖泥带水,而要开门见山。 (三)分点分层阐述理由。有了态度与观点,没有理由就站不住脚。因此,作文的第三步必然阐述你的理由。阐述一定要具有条理性,就是分点;还要注意内容的层次性,如由浅及深,由表及里,有具体到抽象等。如此才能展示一个学生思维的深广度。(四)进一步深入阐述。最基本的办法就是针对问题提出可行的有时代意义的解决方法,即解决问题。另外,还可以“横向拓展”“纵向挖掘”和进行简易的批驳。尤其是反驳,可以预设反方,然后,进行委婉的劝说,以体现作者思维的周密性,达到任务型作文“文明说理”的要求。(五)联系实际,快速收尾。 任何一篇文章都要考虑其现实意义,如果没有了现实意义,该文章就逊色许多。因此,学生习作也好,考场作文也好,联系实际是必需的。但是,这一环节不能太婆婆妈妈,应如一部乐曲演奏完毕,戛然而止、曲终人散、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