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2019) 美术鉴赏(2019)第4课 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走进意象艺术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美版(2019) 美术鉴赏(2019)第4课 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走进意象艺术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2019)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3-01-02 10:35: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一美术鉴赏导学案设计
课题 4.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走进具象艺术
课型 美术 课时安排 1课时 主讲人
我要把学生带 到哪里? 教材内容及学情分析 本课旨在通过欣赏意象艺术作品使学生明白意象艺术和前课所学的具象艺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本课中应立足于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的作品通过对比来找到意象艺术的表现形式。在教学中应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紧抓以学生为主体来作为主线,让学生去思考意象艺术作品。
学习目标 认识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认识意象艺术是美术作品常用的表现形式之一。 2.能力目标:让学生对意象艺术有认识和理解。 3.情感目标:通过欣赏中外的意象艺术作品,可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意象艺术在美术创作中是常见的一种表现形式。 难点:理解意象艺术的创作构思,以及意象艺术和作者个人主观意识的整合。
教学探究过程 课前准备 相关视频、教案、ppt、
激情导课 在生活中情感表达的方式有很多种,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那请问同学们你们喜欢直接的还是间接的?
民主导学
教具应用 多媒体,ppt
教学探究过程 我怎样把学生带往那里?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学生活动
(—):创设情境 导入课题 在生活中情感表达的方式有很多种,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那请问同学们你们喜欢直接的还是间接的? 下面我们欣赏徐志摩的这首诗,并思考这首诗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 《偶然》 徐志摩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有时候直接的表达很好,有时候间接表达又很好,今天我们看一下于间接表达相关的一种艺术——意象艺术(引出课题) :欣赏作品《蒙娜丽莎》、《马蒂斯夫人像》,看看同学们比较喜欢哪一张作品?为什么?两张作品从人物形象、笔触、色彩等有什么不同? 在没有照相机的年代,画家以画的越像越好为评判标准,文艺复兴时,画家以画的像而获得社会地位,但照相机出现后,我们无法和照相机相比,画家开始向另外一个方向发展(间接地表达方式)。一种直接的表达方式,一种间接的既概括表达方式,两种方式各有千秋,在不同时代,人们的审美会发生变化,在照相机发明之前,作品越像越好,但在现代社会,作品越能表达自己的情感越好。 教师总结:美术作品并非完全是对客观现实的“如实”再现,除此之外,它还可以表达艺术家的主观世界——这一点在具象艺术中也有表现,但在意象艺术中艺术表现的主观性更为突出。 :欣赏作品《毕加索自画像》毕加索自画像展示早年、中年、中晚期|、老年四个时期;《呐喊》问同学们为什么有的美术作品形象怪异? 播放视频短片,从中间收集重要信息,学生回答(不远处精神病院和屠宰场,朋友自杀,真实场景) 波浪状血红的云,回旋的海湾,挤压变形的脑袋,将人们推入恐惧的深渊,正是通过这夸张扭曲的变形,强烈的色彩对比,把人物内心想要表达的情绪渲染的入木三分,达到了画家的创作目的。 学生总结:(情感、观念、意识等) 老师总结: 美术不仅可以再现客观世界,而且更可以表现艺术家的个人情感、观念和意识。 艺术家的感觉和所要表达的意图越独特、强烈,所产生的艺术形象就可能越”怪异“ (四)、 分组讨论,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给意象艺术下一个定义: 意象作品=客观现实+画家主观认识+艺术语言 、课后拓展活动:以同学,老师或图片为题材,创作一张意象艺术作品
教学探究过程 我真的把学生带往那里了吗? 检测导结
范画或学生作业展示
板书设计 走进意象艺术 个人情感、观念和意识 意象作品=客观现实+画家主观认识+艺术语言
教学反思或小结 上课时都在讲台周围,虽然在讲台周围有转动,但很少下讲台,和学生互动较少,对学生的鼓励没有特色。在《戴围巾的珍妮》《朱耷的作品》《说唱俑》欣赏练习时,作用不太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