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9张PPT)
地球的诞生
据科学家推断,46亿年前地球形成之初是一个由岩浆物质组成的炽热的球体
随着时间的推移,地表的温度不断下降,固态地核逐渐形成;密度大的物质向地心移动,密度小的岩石物质浮在地球表面,形成了一个表面主要由岩石组成的地球
第四节 地球的演化
高中地理 必修第一册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热点链接
中新网北京2020年4月4日电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所)获悉,该所对中国发现的第一具较完整的翼龙化石骨架——魏氏准噶尔翼龙的颚区研究获得新进展:发现准噶尔翼龙在颚区的主要特征变化集中在翼骨的形态上,并通过喙、牙齿等相关研究,进一步佐证准噶尔翼龙具有挖掘捕食泥沙中贝壳类食物等生活习性。研究化石的主要意义有哪些?
答:研究地质年代;推测古地理环境;研究生物进化等。
1.了解地层和化石的概念,掌握其规律。
2.依据地层和该地层化石的相关资料确定地层所形成的年代和推测地层形成时的地理环境特点。
3.运用地质年代表等资料,简要描述地球的演化过程。
4.掌握不同地质年代的生物特征。
学习目标
一、地层和化石
教材全解
大羽羊齿化石(蕨类植物)
三叶虫化石(海洋无脊椎动物)
近46亿岁的地球,在这漫长的岁月中,经历了什么?
古希腊哲学家色诺芬妮(约公元前565-约公元前473年),他对岩层中的图案进行了描述,并推测这些图案是经历了漫长的地质演变之后留下的生物遗迹。
1.地层——是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
地层是地壳上部具有时间顺序的呈带状展布的层状岩石或堆积物。
沉积岩的地层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一般先沉积的层在下,后沉积的层在上。
地球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个时代的地层,在地层中留下了历史事件的痕迹,保存有不同时代的生物遗体或遗迹,遗留下环境变化的物质凭证。因此,可以说地层是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
1.地层
A、B两地是否具有同一时代的地层?
将同时代的地层用虚线连接起来,猜想两地地层产生差异的原因
思考:A、B两地地层对比
是的。因为同一时代的地层往往含有相同或者相似的化石。
两地地层产生差异原因:地壳运动
1.地层
P31阅读--古生物化石的形成
密封于琥珀中的昆虫化石
2.化石
化石是怎样形成的
化石是通过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被当时的泥沙掩埋起来。在随后的岁月中,这些生物遗体中的有机质被分解殆尽,坚硬的部分如外壳、骨骼、枝叶等与包围在周围的沉积物一起经过石化变成了石头,但是它们原来的形态、结构(甚至一些细微的内部构造)依然保留着。
01
探究--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
地层中的化石,多数是古生物的遗体,少数是古生物的遗迹。
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向高级不断地进化的。
可根据地层中保存的化石,来确定地层的时代和顺序。
2.化石
科学家为什么要研究化石
02
确定地层的时代和顺序;
重建地史时期古地理、古气候的重要依据;
推断生物的生活环境;
推断该时期的海陆分布、海岸线位置和湖泊、河流、沼泽的范围;
为古生物的系统分类提供了基础。
2.化石
黑色页岩并含黄铁矿指示还原环境
珊瑚化石指示清澈温暖的浅海环境
红色岩层指示氧化环境
破碎的贝壳指示滨海环境
2.化石
根据地层组成物质的性质和化石特征,追溯地层沉积时的环境特征
P32活动
1.在我国辽宁南部距今8000~10000年的泥炭层中,桦属花粉占优势,而现在的桦木林已经退宿到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桦木为喜冷耐旱植物,据此分析我国辽宁南部近8000~10000年来气候的大致变化情况。
气候逐渐变暖、变湿。因为桦树喜冷耐干,辽宁南部发现桦属花粉,如今北移。
由于植物对于气候的变化反应灵敏,并且赋存于沉积物中的植物孢粉化石能地层中保存完好,记录气候环境变化敏感的信息,因此孢粉逐渐成为恢复古地理环境、反演古气候的重要代用指标。
2.为什么说,孢粉化石对于恢复古地理环境和古气候具有重要价值
P32活动
二、地球的演化史
科学家根据地层顺序、生物演化阶段、地壳运动和岩石年龄等,将地球历史划分为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和显生宙。在宙之下,又分出代;在代之下,再分出纪。
地质年代:地壳中不同地质时代地层的具体形成时间和顺序
地质年代
【记忆技巧】
寒武奥陶志留纪;
泥盆石炭二叠纪;
三叠侏罗白垩纪;
古近新近第四纪。
二、地球演化史
【合作探究】
若将地球46亿年的历史压缩为一天24小时,地球诞生于0点,你能算出图中的时间分别对应一天中的什么时刻吗?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31页“地质年代简表”,进行推算。
二、地球演化史
【合作探究】
1、凌晨4点,海洋中产生了最初的生命——蓝藻。
2、之后整整一个白天都过得很漫长无聊,直到晚上21:14分,多细胞生物爆发式地出现,世界开始变得丰富多彩起来。
3、22:07分,两栖动物爬上了岸,最早的爬行动物出现了。
4、23:00,恐龙出现。
5、23:40分,小行星撞地球,恐龙灭绝。
6、23:58:40,也就是1分20秒之前,南方古猿开始直立行走。
7、两秒钟之前,直立人学会了用火。
8、人类什么时候学会了书写,开始用文字传承文明呢?0.11秒之前。
寒武纪生命大爆发
思考:为什么把寒武纪作为显生宙的开始?
科学家在研究古老地层时发现,距今5.41亿年以前,地层中埋藏的化石以藻类化石和软体动物留下的遗迹化石为主,生命形态都很简单;
而此后动物化石的数量和种类都呈爆发式地增长,并出现了大量有硬壳或骨骼的动物化石,生物结构也呈现出越来越复杂的趋势。
寒武纪生命大爆发
因此,科学家将硬体生物的大量出现,作为划分一个新的地质年代的标志,并将这一地质年代命名为寒武纪。
寒武纪也代表地球上有大量生物开始出现的新时期,显生宙由此开始;之前漫长的时期,由于地球上生物稀少,被统称为前寒武纪。
前寒武纪
(一)前寒武纪
2
按照早晚顺序,前寒武纪依次划分为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
1
古生代寒武纪以前的时期,大约经历了40亿年。
冥古宙为初生地球阶段,地球经历了复杂而有序的发育与变化。
太古宙,地球上是一片深浅多变的广阔海洋,没有宽广的大陆,那时,岩浆活动剧烈,火山喷发频繁,经常出现烟雾满天的景象。
形成铁矿的重要时期
太古宙早期,地球上还没有生命现象,经过十几亿年的演化,有了水和空气之后。
太古宙中期出现最原始的生物。从无生命到有生命,这是生物演化史上的一次飞跃。
(一)前寒武纪
澳大利亚沙克湾
纵剖面向上凸起的弧形或锥形叠层状,有如扣放着的一摞碗。
叠层石
由30多亿年前生活在浅海中的原核生物形成的。
(一)前寒武纪
元古宙:现在陆地的位置仍大部被海洋所占据。地壳运动剧烈,晚期出现了若干大片陆地。
元古宙,海水中的生命活动明显
增强,除单细胞生物外,出现藻类、海绵等低等的多细胞生物。
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原核生物到真核生物,标志着地球进入了一个生命大发展的阶段。
(一)前寒武纪
地质年代 距今 时间 地壳运动与海陆变迁 生物演化 矿产 大事件
动物 植物
地壳运动 海陆变迁
元古宙 前寒武纪
太古宙
冥古宙
二、地球演化史
前寒武纪
呈现广阔海洋
出现藻类、海绵等;(大发展)
从原核到真核、单细胞到多细胞生物
铁矿
初生地球阶段
晚期出现大片陆地
中期出现最原始生命(飞跃)
地球
诞生
5.41
亿年
地壳运动剧烈
岩浆活动剧烈,火山喷发频繁;
(二)显生宙
2
显生宙依次划分为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
1
寒武纪以来的时期。
生物逐渐向较高级的发展阶段进化,动物已具有外壳和清晰的骨骼结构。
1.古生代
地壳发生剧烈变动的时期,许多地方反复上升和下沉。
到了中后期,陆地面积大大增加,欧亚大陆和北美大陆的雏形基本形成。
我国东北、华北抬升成陆地。
(二)显生宙
P35阅读
寒武纪大爆发
在寒武纪早期,地球海洋中的生物快速发展,进化出大量不同种类的生物。
从寒武纪开始,大量海生无脊椎动物出现在地球表层,由此揭开了欣欣向荣的生物系统演化进程的序幕。
(二)显生宙
1.古生代
早期海生无脊椎动物
中期脊椎动物鱼类
后期两栖类
动物从海洋向陆地发展
(二)显生宙
1.古生代
古生代中后期蕨类植物繁生从海滨地带到大陆内部,出现万木参天、郁郁葱葱的景象。
古生代后期是重要的造煤时期。
(二)显生宙
1.古生代
古生代末期,发生了地球历史上最大的灭绝件,60%以上的海生无脊椎动物种类灭绝了,脊椎动物中的原始鱼类和古老的两栖类也全部灭绝,蕨类植物明显衰退。
(二)显生宙
1.古生代
BC2.5亿年前的二叠纪至三叠纪过渡时期,火山频繁爆发,全球范围温度升高,气候干旱,森林野火不断直至燃烧殆尽,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海洋生物也因缺氧而大批死亡。究其罪魁祸首,就是当时大规模的火山活动,导致地表大量温室气体释放和快速的温室效应。
(二)显生宙
1.古生代
地质年代 距今 时间 地壳运动与海陆变迁 生物演化 矿产 大事件
动物 植物
地壳运动 海陆变迁
古 生代 二叠纪
石炭纪
泥盆纪
志留纪
奥陶纪
寒武纪
二、地球演化史
古生代
中后期陆地面积增大,欧亚大陆和北美大陆雏形形成,我国东北华北抬升成为陆地
后期,两栖类(海洋—陆地)
中期,出现脊椎动物——鱼类
早期,无脊椎动物繁盛(三叶虫、珊瑚等)
蕨类植物繁盛
后期为造煤时期
地壳发生剧烈变动,反复上升下沉;
末期,最大的灭绝事件
5.41
亿年
2.52
亿年
2.中生代
陆地面积空前扩大。环太平洋地带地壳运动剧烈,形成高大山系,也带来了丰富的金属矿产。
(二)显生宙
中生代,生物的变化很大,爬行动物盛行,大大小小的恐龙繁生。后来空中了始祖鸟,爬行动物的一支开始向鸟类发展。
(二)显生宙
2.中生代
裸子植物迅速发展
苏铁
银杏
中生代也是一个重要的造煤时期
(二)显生宙
2.中生代
中生代末期,恐龙从地球上突然销声匿迹,海洋中50%以上的无脊椎动物种类也灭绝了。
中生代恐龙灭绝的证据——陨石
P34阅读
美洲尤卡坦半岛的北部海岸,陨石坑的发现。
撞击事件造成超级火山喷发,烟尘弥漫,遮天蔽日,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氧气含量骤减。
中生代末期的地层内,铱元素含量异常高。
陨石中一般富含铱元素。
(二)显生宙
2.中生代
地质年代 距今 时间 地壳运动与海陆变迁 生物演化 矿产 大事件
动物 植物
地壳运动 海陆变迁
中生代 白垩纪
侏罗纪
三叠纪
二、地球演化史
中生代
6600万
陆地面积空前扩大;侏罗纪开始,我国结束了南海北陆格局,形成宽广的大陆环境
爬行动物
繁盛
裸子植物繁盛
2.52
亿年
金属矿产;造煤
时期
环太平洋地带地壳运动剧烈,形成高大山系
末期恐龙灭绝、50%的海洋脊椎
发生了一次规模巨大的造山运动,现在世界上的许多高山是在这次运动中造成的,由此形成现代地貌格局及海陆分布。
3.新生代
(二)显生宙
新生代生物复原图
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大发展,出现了灵长类。
出现第四纪大冰期,气候变冷,陆地冰川覆盖面积增大,海面下降,形成路桥,成为动物迁徙通道。
第四纪出现了人类,这是生物演化史上的重大飞跃。
(二)显生宙
3.新生代
地球有悠久的过去,生物的出现和进化只是其中的一段,而人类的历史更是短暂的一瞬间。地球演化史有力地证实了"自然界总是不断发展的"这一真理,证明了新陈代谢是宇宙万物的普遍规律。
(二)显生宙
3.新生代
地质年代 距今 时间 地壳运动与海陆变迁 生物演化 矿产 大事件
动物 植物
地壳运动 海陆变迁
新生代 第四纪
新近纪
古近纪
二、地球演化史
新生代
6600万
至今
发生了一次规模巨大的造山运动,形成了现代地貌格局及海陆分布。
人类出现
(重大飞跃)
被子植物繁盛
第四纪大冰期
哺乳动物大发展,出现灵长类
地质年代 距今 时间 地壳运动与海陆变迁 生物演化 矿产 大事件
动物 植物
地壳运动 海陆变迁
显 生 宙 新生代 第四纪
新近纪
古近纪
中生代 白垩纪
侏罗纪
三叠纪
古 生代 二叠纪
石炭纪
泥盆纪
志留纪
奥陶纪
寒武纪
元古宙 前寒武纪 前寒武纪
太古宙
冥古宙
地球
诞生
5.41
亿年
6600万
至今
呈现广阔海洋
中后期陆地面积增大,欧亚大陆和北美大陆雏形形成,我国东北华北抬升成为陆地
陆地面积空前扩大;侏罗纪开始,我国结束了南海北陆格局,形成宽广的大陆环境
发生了一次规模巨大的造山运动,形成了现代地貌格局及海陆分布。
出现藻类、海绵等;(大发展)
从原核到真核、单细胞到多细胞生物
后期,两栖类(海洋—陆地)
中期,出现脊椎动物——鱼类
早期,无脊椎动物繁盛(三叶虫、珊瑚等)
蕨类植物繁盛
爬行动物繁盛
裸子植物繁盛
人类出现(重大飞跃)
被子植物繁盛
后期为造煤时期
铁矿
2.52
亿年
第四纪大冰期
金属矿产;造煤
时期
哺乳动物大发展,出现灵长类
初生地球阶段
晚期出现大片陆地
中期出现最原始生命(飞跃)
环太平洋地带地壳运动剧烈,形成高大山系
地壳发生剧烈变动,反复上升下沉;
地壳运动剧烈
岩浆活动剧烈,火山喷发频繁;
末期恐龙灭绝、50%的海洋脊椎
末期,最大的灭绝事件
1.海陆的演变
(1)太古宙,地球上是一片广阔海洋,没有宽广的大陆;岩浆活动剧烈,火山喷发频繁。
(2)元古宙,现在陆地的位置大部被海洋所占据,地壳运动剧烈;晚期出现若干大片陆地。
(3)古生代,地壳运动剧烈,中后期陆地面积大大增加,欧亚大陆和北美大陆的雏形基本形成,我国东北、华北抬升成陆地。
(4)中生代,陆地面积空前扩大,环太平洋地带地壳运动剧烈,形成高大山系。
(5)新生代,发生了规模巨大的造山运动,形成许多高山,现代地貌格局及海陆分布形成。
二、地球演化史——总结
2.大气层的演变
(1)原始大气: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和氨,缺少氧气。
(2)现代大气: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
(3)演变原因: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因此地球上生命的出现和演化与大气中氧气的增多密不可分。
3.生物演化
(1)从过程看: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
(2)从分布空间看:由海洋向陆地扩展
(3)生物演化过程中经常出现生物种类的此消彼长
二、地球演化史——总结
P38活动
1.在图中标出几次大冰期,并大体估算其持续时间。
2.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是地质历史上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时期。据图推测,当时的气候分别有什么特点
距今200万年
距今2-3亿年
距今6亿年
古生代末期气候寒冷湿润;
中生代末期气候温暖干燥。
3.据图归纳地质时期气候变化的特点。
球气候一直处于波动变化之中,
冷暖干湿相互交替,变化周期长短不一。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