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1.3动能和势能 课时练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1.3动能和势能 课时练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1-02 11:01: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1.3动能和势能 课时练 含答案
一、填空题
1.2021年4月29日搭载着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的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火箭点火后向下喷射燃气获得推力加速升空,说明力的作用是   的,此过程中火箭受到   (选填“平衡”或“非平衡”)力作用,搭载的天和核心舱在加速升空过程中的机械能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如图,火箭在加速上升的过程中,火箭上运载的卫星动能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火箭的速度变化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3.如图所示为游乐园的过山车运行的情境,过山车从高处加速滑下的过程中,它的重力势能转化为   能,过山车的惯性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如图所示是运动员被蹦床弹起竖直上升时的情景,小明认为运动员上升到最高点时动能最大,你   (选填“同意”或“不同意”)他的观点,理由是   。
5.小玲读到“风吹草低见牛羊”这句古诗时想到了风具有大量的   (选填“动能”或“重力势能”);草被风吹低下了头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6.如图所示,篮球撞击到地面时发生弹性形变,产生    (选填“弹力”、“重力”或“摩擦力”),这个过程中,篮球的动能转化为    能。(不考虑机械能的损失)
二、选择题
7.如图所示是许昕、刘诗雯在德国乒乓球公开赛混双比赛中发球时的场景。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乒乓球抛出后,以正在上升的乒乓球为参照物,看台上的观众是运动的
B.乒乓球抛出后,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变大
C.乒乓球到达最高点时若所受的力全部消失,乒乓球将会保持静止
D.球拍上凹凸不平的橡胶胶粒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
8.北京冬奥会的开幕式上有一个“五环破冰”环节,重约3t的奥运五环经过43s,被稳稳地升至13m高,对里面隐藏的物理信息分析正确的是(  )
A.五环上升的平均速度大约是人正常步行速度的4倍
B.拉力对奥运五环所做的功是39000J
C.拉力的功率约为9070W
D.五环拔地而起的过程中,其动能一定增大
9.小虎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小球从粗糙斜面上某一高度由静止开始释放,将水平木板上的木块推出一段距离,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球在斜面上向下滚动过程中,机械能不变
B.整个过程中小球的能量是守恒的
C.小球释放的高度越高,它推动木块移动的距离越长
D.木板表面越光滑实验效果越好
10.中国的航空母舰辽宁舰成功装备部队,实现了中国航母梦。下列对辽宁舰及舰载飞机的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辽宁舰的航行速度比舰载飞机飞行速度慢得多,所以辽宁舰的惯性比飞机小得多
B.航母在大海中航行时,装载的舰载机越多,航母受到的浮力越大
C.舰载机水平飞行时,机翼上下表面空气压强不相等
D.舰载飞机快速升空时,动能和势能均变大,是由于发动机推力对飞机做了功
11.如图所示,轻质弹簧竖直放置,下端固定于水平地面,上端位于O点时弹簧恰好不发生形变。现将一小球放在弹簧上端,再用力向下把小球压至图中A位置后由静止释放,小球将竖直向上运动并脱离弹簧,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小球运动至最高点时,受平衡力作用
B.小球被释放瞬间,所受重力大于弹簧弹力
C.运动至最高点,小球增加的重力势能等于弹簧减少的弹性势能
D.从A点向上运动到O点的过程中,小球所受重力的功率先减小后增大
12.在抗击新冠疫情过程中,济南市采用无人机对各县区的主要道路、路口进行了巡查。无人机在匀速下降的过程中(  )
A.动能变大 B.动能不变 C.势能变大 D.势能不变
13.北京冬奥会于2022年2月4日开幕,中国运动员谷爱凌在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项目中获得金牌。自由式滑雪大跳台项目是一项有极大观赏性的运动,如图所示,比赛过程中,运动员由助滑区高速滑下,通过过渡区后沿起跳台的斜坡起跳,上升到空中做各种动作,最后落地并滑到终点。运动员由起跳台的斜坡起跳上升时(  )
A.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少 B.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增加
C.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增加 D.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少
14.2022年2月15日,在北京冬奥会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决赛中,中国小将苏翊鸣全程动作行云流水,发挥稳健,最终获得金牌。如图所示是他在空中某一瞬间的照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他从高坡上加速下滑过程中,他的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
B.起跳后他在空中旋转的过程中,不受力的作用
C.落地后仍继续向前滑行,是由于他受到惯性的作用
D.落地后站在水平雪面上时,他对雪面的压力与他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15.2022年第24届冬奥会在北京召开,我国健儿积极备战。如图是高台跳雪运动员由高处急速滑下,在即将到达赛道底部时,他双膝弯曲,使劲一蹬,顺势跃向空中。为减小空气阻力影响,他上身前倾,双臂后摆,整个身体就像一架飞机,向前滑翔。有关滑雪中的相关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双膝弯曲,不但降低了重心,而且减小了重力势能,转化为更多的动能
B.运动员使用撑杆向后用力撑地增大下滑速度,目的是为了增大惯性,从而利用惯性跳得更远
C.由于运动员背上的空气流速小于滑雪板下面的空气流速,从而产生向上的升力
D.雪橇板有较大面积目的是为了减小运动员脚对雪道的压力
16.小满同学为备考中考,在体育课的训练中,两次推铅球的出手点分别是a点和d点,出手时铅球的速度大小相同,b、e分别是两次运动过程的最高点,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铅球两次经过c点时的速度大小不同
B.铅球在a点时的动能大于d点的动能
C.铅球在a点时的动能小于d点的动能
D.铅球在b、e两点时的速度大小为0
三、实验探究题
17.在探究“物体的动能和哪些因素有关”时(如图所示),同学们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物体动能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猜想二:物体动能大小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有关。
(1)物体动能是指______(填序号);
A.小车在斜面上时的动能 B.小车撞击木块前的动能
C.小车撞击木块后的动能 D.木块的动能
(2)为了便于验证猜想一,小明设计了一个此项探究的实验记录表格;
①请完成表头待填写的 a、b 两处:(a)   ;(b)   ;
序号 (a) 小车开始下滑的高度 h/cm (b)
1
 
 
 
2
 
 
 
3
 
 
 
②小丽发现,在第三次实验中,最终木块从水平木板的右端滑出,于是小丽用质量更大的木块替换后继续完成此次实验探究。结果木块未滑出右端,于是小丽总结 3 次实验得出结论。小丽的做法显然有一定的问题,请你帮助小丽给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木板长度无法改变);
(3)实验时,若木块与水平木板间无摩擦则不能得出结论,原因是   ;
(4)若在图示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动能与速度的关系,正确实验后,小明发现木块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 s2< s1,则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
A.小车放置的初始位置比图示的低
B.木块未放回初始位置就进行实验
C.第二次实验时,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比第一次大
答案
1.相互;非平衡;变大
2.变大;运动状态
3.动;不变
4.不同意;运动员上升时质量不变,速度减小、高度增大,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最高点时重力势能最大,动能最小。故不同意他的观点。
5.动能;形状
6.弹力;弹性势
7-16. B C C A C B B A A A
17.(1)B
(2)小车的质量m/kg;木块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s/cm;减小小车开始滑下的高度
(3)若无摩擦,木块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无法测量移动的距离
(4)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