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5节《科学探究》 教学设计
【内容来源】七年级(2012年版)上册第一章
【主 题】科学观察
【课 时】第1课时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科学探究在科学学习中的重要意义;
(2)理解提出问题对科学探究的意义,理解猜想和假设在科学探究中的作用;
(3)从生活中的探究中,体会科学探究与生活中的探究在本质上的相似性。
2、过程与方法:
(1)从科学家的探索案例中,体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和基本方法;
(2)初步学会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解决生活生产中的一些简单的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向往和探究科学的兴趣,体验科学家艰辛的工作和献身精神。
2、教材分析
科学探究是贯穿于本章的一条主线,本节放在第一章的最后一节教学,目的是在前几节“有形”测量的基础上向综合、开放的探究过程拓展,形成科学探究的整体思路。本节通过介绍科学家一次成功的探究活动和生活中的具体探究实例来展示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并让学生尝试初步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解决两个实际问题。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为以后几章的探究活动提供较为系统的探究思路。
3、学情分析
初一的学生抽象理性思维能力较弱,容易形成科学是遥不可及的印象,不利于激发探究的兴趣,但却对科学的探究充满了神秘感及向往。通过学习科学家的探究事例,让他们学习探究的过程,向学生展示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只要细心观察思考。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培养科学探究意识,激发学习《科学》的兴趣。
难点:科学探究意识的形成。
五、教学准备
小黑盒等。
六、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活动】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提出问题: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书房里的台灯突然不亮了,你会怎么办?
2、生活中的探究
【学生活动】发表自己的看法
(预设)小区可能停电了?→证明:推开窗户,发现其他楼层都亮着灯。→结论1:小区没停电,问题出在自己家里。
【教师活动】总结归纳,你能说说“台灯不亮”是怎样进行探究的吗?
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证据、检验假设→作出解释。
在探究问题时,我们一般会假设几种可能的原因,再对每一种可能产生的结果进一步探究,直到找到真正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
(过渡)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进行的科学探究,而科学家们也在不断地进行着科学探究,让我们一起来看一则科学史上一位科学家一次成功的探究活动——天花和牛痘的故事。
3、科学家的探究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P28~29天花和牛痘的故事,完成表格的填写。
【教师活动】提问学生,琴纳首先做了什么?
1 往人的鼻孔里吹痘痂粉可以预防天花,但不安全;
2 养牛场挤奶女工中没有人患天花;
3 发现,已经得过天花的人不会再次感染天花。
然后琴纳医生发现和提出了一个问题——“已经得了天花的人不会再次感染天花”。其实,这样,琴纳已经踏出了科学探究的第一步。
接着,琴纳又想到了什么?(得过一次天花,人体会对天花产生免疫力)
这就是他建立的一个假设,也是科学探究的第二步,提问是哪一步。(建立猜想和假设)
接下来一步,他又做了什么呢?(点明:并不直接是去做实验,而是先必须经过制定计划——科学探究第三步),然后才是进行实验,收集事实与证据——科学探究第四步。
琴纳实验的结果是什么?他是不是需要对这个结果进行分析呢(这个过程就是科学探究的第五步——检验与评价),最后,他得到了这么一个结果,当然还需要和他的伙伴、同事们一起交流这个方法到底可不可行——也就是科学探究的最后一步。
“提出问题→ 提出假设→ 设计研究方案→ 实施方案(收集证据)→ 检验假设→ 报告与交流”这就是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这六个步骤一定要牢记。
4、我们一起来探究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例1:小孩发烧了,是什么原因?
【学生活动】联系实际,提出猜想与假设,并设计实验、收集证据、检验假设,最后得出结论。
例2:我们一起探究自行车胎漏气的原因?
【学生活动】联系实际,提出猜想与假设,并设计实验、收集证据、检验假设,最后得出结论。
例3:黑盒里面有什么?
【教师活动】给你一个密封的盒子,里面有一个小物体。在不打开盒子的前提下,想知道盒子里装的小物体是什么,你会用什么办法呢?
【学生活动】(预设)摇一摇,估计物体的大小,即体积;掂一掂,估计物体的质量;用磁铁吸一吸,判断物体有没有磁性;翻一翻,判断物体的形状......
5、巩固练习
1.学会科学探究是为了-----------------( )
A.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B.当科学家
C.提高智商
D.提高解题能力,得到好成绩
2.当你感冒到医院里看病时,通常医生会问你是否头痛、咳嗽、鼻塞等,然后给你量体温, 医生采取的这些行动的直接目的是为了( )
A.建立假设 B.制定计划
C.获取事实与证据 D.检验与评价
3.人民币一元硬币有明亮的银白色的光泽且密度较大,小明同学认为一元硬币中含有铁,他这一想法属于科学探究过程中的-------------( )
A.提出问题 B.猜想 C.获得结论 D.反思
6、课堂小结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提出问题→ 提出假设→ 设计研究方案→ 实施方案(收集证据)→ 检验假设→ 报告与交流。
7、作业布置
8、板书设计
七、教学反思
1.5 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提出问题→ 提出假设→ 设计研究方案→ 实施方案(收集证据)→ 检验假设→ 报告与交流。
辅助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