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3节《科学观察》 教学设计
【内容来源】七年级(2012年版)上册第一章
【主 题】科学观察
【课 时】第1课时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科学观察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有计划的细致观察是观察的基础;
(2)知道要排除环境对科学观察的影响,消除感官的错觉;
(3)知道通过仪器来扩展观察力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4)了解科学家是怎样通过观察与实验进行科学研究的。
2、过程与方法:
(1)了解实验的方法,并掌握一定的实验技巧;
(2)学会记录和整理简单的观察结果;
(3)在实验过程中训练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实验观察的过程中培养认真细致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和自己动手做实验激发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简单实验现象的观察方法和准确记录及描述。
难点:对实验现象的正确观察、准确的记录和描述。
3、教学准备
印泥、生鸡蛋、烧杯、食盐、玻璃棒等。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游戏:火眼金睛。通过“你能找到几张人脸?”和“找不同”的游戏使学生运用自身的观察能力。
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科学实验的仪器及其操作,我们都知道实验是科学研究的基础,而观察是主要的科学研究方法。今天我们就将学习新课内容《科学观察》。
2、用心观察
(1)X射线的发现: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偶尔发现放在阴极射线管附近用黑纸包裹得很严实的照相底片发生了严重的感光现象,于是想到可能有种神秘的光穿过了黑纸。通过进一步仔细的观察和研究,他发现了伦琴射线(X 射线)。
(2)活动:观察指纹
1 先仔细观察自己的十个手指的指纹,看看不同手指的纹路是否相同?
2 再用放大镜观察一个手指的指纹,与肉眼直接观察相比较,用放大镜观察到的指纹大小与清晰程度有什么变化?
3 将自己右手食指的指纹用印泥清晰地印在白纸上,并将其与其他同学的指纹比较,你发现了?
4 从这个活动中可得出的结论?
(3)过渡:更多情况下,科学观察是通过精密计划或研究后进行的。
(4)海王星的发现:海王星就是对天王星轨道的数学计算预言并找到的。
(5)结论:观察:人类一种有目的、有计划、较持久的认识活动,也是用人类的多种感官去认识客观事物现象的一种活动。
3、拓展观察力
(1)flash动画:视错觉。引出我们的视觉为什么会产生错误?
结论:人的感觉器官对事物的判断具有局限性----错觉
(2)提出问题:怎样才能减少误差?
结论:借助于一些仪器和工具来帮组我们做出准确的判断
(3)扩大观察范围和内容。
师:自然界中,仅靠我们感官观察的范围有很多局限。我们的肉眼看不到很远的物体和微小的物体,也看不清运动极快的物体。为了扩大我们观察的内容和范围,科学家们设计与研制了许多观测仪器,极大地拓展了人类的观察能力。
1 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可以观察更加微小的物体;
2 天文望远镜、望远镜——可以观察更加遥远的星系;
3 频闪照相机——可以观察运动的过程。
(4)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
不借助仪器的观察称为直接观察;借助仪器的观察称为间接观察。
4、观察结果的记录和整理
(1)观察记录的方法:①文字描述;②表格记录;③图形记录。
(2)读图:下表是太阳系八大行星的一些观测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结论:1、八大行星与太阳距离由近及远的顺序是 。
2、围绕太阳转得最快的是 ,最慢的是 。海王星绕太阳一周的时间约为地球上的 年。
5、观察与实验
(1)活动:混合溶液的有趣实验。
师:科学实验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许多有趣的现象。例如,化学反应实验中会产生变色、爆炸、气泡、沉淀等现象。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应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记录、整理和分析实验数据,在对实验现象认真地分析和判断的基础上,得出科学结论。
(2)活动:鸡蛋的沉与浮。
1 仪器介绍:可以先让学生回答要用到的一起的用途和名称,要注意哪些情况。
2 思考:放入盐后鸡蛋会怎么样?(如果放熟鸡蛋呢,又会怎么样?)
3 做实验:放入食盐,用玻璃棒搅拌,期间可以让学生边观察,边思考,鸡蛋浮起来的原因。(等鸡蛋浮起来的时候,拿着瓶子在班级里逛一圈,让学生记录现象)。
4 让学生回答上浮的原因。(盐水有浮力,水有浮力吗?为什么木头能浮在水面上,而鸡蛋则不能呢?最后说明原因,盐水的浮力比水大)
6、巩固练习
7、小结
8、作业布置
9、板书设计
五、教学反思
1.3 科学观察
观察是主要的科学研究方法
1、观察:人类一种有目的、有计划、较持久的认识活动,也是用人类的多种感官去认识客观事物现象的一种活动。
2、怎样才能减少误差?——仪器和工具
3、不借助仪器的观察称为直接观察;
借助仪器的观察称为间接观察。
4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