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4节《科学测量》(3)教学设计
案例名称 《温度的测量》 教学设计
教学对象 七年级学生 课时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理解温度的物理意义;(2)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3)知道常用温度计的制成原理以及温度计的构造和刻度方法;(4)会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2、过程与方法(1)通过测量温度,使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2)通过对物体温度的估测,提高估测温度的能力;(3)通过对体温计的观察,了解体温计在结构和使用方法上与一般液体温度计的差异。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环境温度的了解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1、温度的概念,知道摄氏温度的规定;2、液体温度计的构造及工作原理;3、通过实验学生自己总结正确使用温度计的方法。
教学难点 1、液体温度计工作原理的探究及使用;2、温度计的读数。
教学器具 三个烧杯、温水、热水、凉水、实验室温度计、体温计等。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讨论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环节一>复习与创设情境,引入温度1、对前一节内容体积的测量进行复习,帮助同学巩固复习,引出温度的测量。2、通过将生活与科学知识相结合,让同学们通过播报冬夏两季的天气预报,来描述其的体验特点,并利用递进式的问题,引入此节内容中温度的概念。教师总结: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环节二>实验体会感觉的局限,进行温度计的认识实验体会感觉的局限实验:让学生来体会将左右手同时放入冷水与热水中之后,再放入温水中感受温度那个高或低。学生通过实验体会到之前冷水中的手在温水中感觉温度高,而在热水中的手放入温水中时,发现温度低,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自身体验来了解人体感觉的局限性。教师顺理成章的利用进行科学测量温度需要温度计温度计的构造和原理全班同学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观察温度计的构造,讨论并总结学生总结:温度计有刻度、玻璃泡、玻璃管、和内容物(水银、酒精等)提问:同学们,有谁知道温度计为什么可以进行温度的测量呢?学生进行思考猜想实验:现在大家用手来捂住温度计下端的玻璃泡来观察温度计中液柱的变化,之后在将温度计置于冷水中观察。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现象并进行总结:捂一段时间之后,液柱上升,之后放入冷水中液柱又下降。提问:那有谁知道为什么液柱会上升下降呢?学生回答:液体可以热胀冷缩。教师总结:常见的温度计是利用水银、酒精等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温度计的单位:摄氏度℃观察温度计上的单位,学习温度计的单位及摄氏温度的规定方法。摄氏温度的规定方法:1、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零摄氏度。2、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为100摄氏度。3、在0摄氏度到100摄氏度之间分为100等份,每一份就表示1摄氏度。温度计的种类利用日常生活中学生有接触过的温度计有哪些进行总结,之后利用图片展示为学生介绍一些先进的温度测量工具<环节三>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体验中学习掌握小组进行温度的测量,讨论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并总结,同时让一位学生来演示利用温度计进行温度的测量,其他学生进行观察指出其存在的错误加深影响教师进行实验演示,为学生演示正确使用温度计进行温度测量的方法,并强调注意事项,这是此节课的难点,需要在此处多加讲解,并结合图片及练习,掌握温度计正确使用的方法,注意需要注意的操作。<环节四>课堂总结师: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学生回顾整堂课所学知识,自由发言。<环节五>课堂练习1、物体的_____叫温度。要准确判断温度,就必须选用科学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2、家庭和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_______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3、使用温度计时,首先应观察它的______,认清它的_______;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________,它的分度值为_____。4、人们常说“今天最高气温是摄氏16度”,其错误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小强在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温度时读取了四次数据,每次读数时温度计的位置如图2所示,其中正确的是_____。6、观察并思考:为什么体温计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而实验室温度计不能呢?<环节六>课外探究如果温度计没有刻度和示数,如何进行温度的测量,需要注意哪些问题?<环节七>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1.4.3 温度的测量1、温度:表示物体冷热程度。2、液体温度计原理:测温液体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3、摄氏温标的规定:0℃——通常情况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100℃——是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4、操作过程:①估测被测物体的温度;②选用量程合适的温度计;③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④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⑤取出温度计;⑥ 整理器材。5、注意:①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充分接触,并且不能与容器底或容器壁接触;②不能在示数上升的过程中读数;③不能拿出温度计读数;④读数时不能俯视或仰视。
A
图2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