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科学测量 第一课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4 科学测量 第一课时(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3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1-04 11:56: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章第4节《科学测量》 教学设计
【内容来源】七年级(2012年版)上册第一章
【主 题】长度的测量
【课 时】第1课时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测量的意义。知道长度的单位和其他常用单位;
(2)熟悉刻度尺上的刻度和测量范围,学会正确使用刻度尺,学会记录长度测量的结果。学会选择不同测量仪器或方法去测量各种物体的长度;
(3)知道测量有误差,介绍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以减小误差;
(4)学会用累积法测细铁丝的直径、一张纸的厚度等。
2、过程与方法:
(1)能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实验测量的过程中培养认真细致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演示实验和自己动手做实验激发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使用刻度尺,会用累积法测小物体的长度。
难点:刻度尺测量长度的注意事项及单位换算。
3、教学准备
刻度尺等。
四、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阅读】聪明的阿凡提
有一次,国王问阿凡提:“人人都说你智慧过人,那么你知道眼前的这条渠里的水有多少桶吗?”
阿凡提说:“如果这桶有这条渠一样大的话,那就只有一桶水,如果这桶有这条渠一半大的话,那就有两桶水,如果这桶有这条渠的十分之一大的话,那这条渠就有十桶水·····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
生:(预设)测量需要有统一的标准。
2、新课教学
(1)测量的意义
师:什么叫测量?
生:(预设)测量:是一个将待测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2)长度的单位
【思考】你知道的长度单位有哪些?
师:要测量物体的长度先要规定长度的标准。你知道的长度单位有哪些?
生:(预设)米、分米、厘米、微米...
长度单位:
国际主单位:“米”,用“m”表示
测量较大距离:千米(km) 测量较小距离:厘米(cm)、毫米(mm)
研究天体:光年 研究微观世界:微米(μm)、纳米(nm)
长度单位的换算:
1 米[m] = 10 分米[dm] = 100 厘米[cm] = 1000 毫米[mm]
1 毫米[mm] = 1000 微米[ m] = 1000000 纳米[nm]
1 千米 [km] = 1000 米[m]
【练习】3.6千米 =_______米=_______ 毫米
2.4厘米=_______米=_________千米
科学计数法:
太大或太小的数字记和写都不方便
1000000=1×106 0.00001=1×10-5 0.0025=2.5×10-3 480000=4.8×105
【思考与讨论】在测量图1-41中的物体时,应该用什么长度单位?
得出结论:长度单位的选择要适合实际情况!
【练习】感性认识长度
1.一幢6层住宅的高度大约为( )
A.1800cm B.60m C.360dm D.200m
2.下列物体接近16厘米的是( )
A.科学课本的长度 B.乒乓球的直径
C.钢笔的长度 D.彩电的高度
(3)长度测量工具
【思考】你知道的长度测量工具有哪些?
生:(预设)米尺、卷尺、皮尺、钢尺......
师:测量长度的工具是——刻度尺
(4)刻度尺的观察
【思考】测量某一物体长度之前首先应该做什么?
生:(预设)看量程、看最小刻度......
师:总结归纳,看测量范围(即量程)和准确程度(即最小刻度)。刻度尺的准确程度由最小刻度(即分度值)决定。
1 零刻度线:观察零刻线位置以及是否磨损;
2 量程:刻度尺能测量的最大范围;
3 最小刻度(分度值):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
(5)刻度尺的使用
【课堂实验】学生用自带的刻度尺测课本的厚度。
教师巡视,找出典型不足之处,以供讨论、指出。将发现的问题由学生讨论指出其正确方法,并归纳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使用刻度尺时要做到:
①放正确: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的一边紧贴被测物体
读图思考:刻度尺放斜了造成的测量结果是什么 (读数偏大)
零刻度线磨损了怎么办 (零刻度已磨损的,可灵活地设某一完好的刻线为起点,读数时要减去起点的数字。)
思考:特例,厚度较大的刻度尺如何测量摆放?(将尺侧立)
②看正确:眼睛的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思考:视线偏左和偏右时,读数会怎样
(视线偏左读数偏大,视线偏右读数偏小)
③读正确:测量长度要求比较精确,先读准确值,再读一位估计值,即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准确值+估计值=测量值。
提问:怎样确定估计值?
(估计值只能是刻度尺上的最小分度值的后一位。)
④记正确:应当注意记录测量结果不仅要写出数字,还必须写出所用的单位,没有单位的数值是没有意义的。测量结果=准确值+估计值+单位
(6)特殊测量方法
【思考】如何测量特殊形态的物体,如纸张的厚度、硬币的厚度、头发的直径等?
生:(预设)化薄为厚、化曲为直......
师:总结,可采用等量代替、化薄为厚、化曲为直、以轮代展等间接的方法
【练习】如何让测量一张纸的厚度?
首先数出50张或100张纸,后测这50或100张纸的厚度,测得的厚度除以50或100就是一张纸的厚度。
【思考】(1)如何测量一根铜丝的直径?(2)如何测量铅球的直径?
(7)其它测距仪器
雷达的电磁波、潜水艇的声呐、激光测距仪......也可以用来测距。
3、拓展:测量误差
提出测量误差的概念:测量值与实际值之间的差值。误差与错误不同,是不可避免的。
误差产生的原因:测量工具精度不够高,测量方法不够科学等。
减小误差的方法:使用精密度高的测量工具;采用测量科学的测量方法(如: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4、课堂练习
(1)常用长度单位中,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           
A.毫米、厘米、微米、分米、米、千米
B.纳米、微米、毫米,厘米、分米、米、
C.毫米、分米、厘米、微米、米、千米 
D.千米、米、分米、毫米、微米、纳米
(2)用皮尺测量某同学投掷铅球的成绩,若皮尺拉得太紧,测出的成绩偏大还是偏小?
5、课堂小结
6、作业布置
7、板书设计
五、教学反思




1.4.1 科学测量
——长度的测量
测量:是一个将待测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1、长度的单位
2、长度的测量
3、刻度尺的观察
4、刻度尺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