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三
1.1 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
第一章
新课导入
2015年3月12日植树节,人民日报公众号从64个方面介绍了一棵树的价值:一棵50年树龄的大树,除去花、果实和木材价值外,价值在百万元以上。
为什么一棵大树的价值如此之高呢
除了生产氧气、涵养水源、提供栖息地等价值,树木还有哪些价值
目 录
一、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类型
二、可持续利用自然环境的服务
新知探究
一、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类型
1.概念: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不仅从自然环境中获得食物、淡水、木材、各种矿产……还享受了自然环境提供的质量良好的空气、舒适的气候以及娱乐和审美体验等。这些人类从自然环境中获得的各种益处,就是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
2.类型:供给服务
调节服务
文化服务
支撑服务
①供给服务
矿产资源
食物
生物资源
淡水资源
为人类提供自然资源(食物、矿物资源、生物资源、淡水),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与物质需求。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从自然环境中获取自然资源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
②调节服务
调节温度
净化空气
容纳和降解污染物
为人类提供相对适宜的生存环境。
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许多环境问题,需要通过自然环境的调节服务来化解。
水体功能
③文化服务
人类从自然环境中获得的精神享受、审美体验等非物质收益,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丰富人类的精神世界。
④支撑服务
养分循环
水循环
光合作用
土壤的形成
维持自然环境自身的相对稳定状态,是供给服务、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的基础和前提,并通过这些服务间接为人类提供服务。
例如,森林是许多动物的栖息地,如果一个地区的森林被破坏了,这些动物也将无法继续在该地区生存。
如果自然环境的支撑服务功能出现问题,其他服务功能也会受到影响。
供给服务:通过自然资源,满足人类生产和发展的空间和物质需求。
调节服务:为人类提供相对适宜的生存环境,化解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
文化服务:精神享受、审美体验等非物质收益
支撑服务:维持自然环境自身的相对稳定状态。
前提基础
3.自然环境的各种服务功能是同时存在的。
一片森林,不仅要计算它作为林产品的经济价值,也要计算其作为其他生态和文化价值
空气“净化器”
土壤“稳定器”
洪涝“控制器”
生物栖息地
旅游休憩地
地 区 森林(绿地)的主要作用
丘陵、山地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较干旱的地区 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城市 美化环境、减弱噪声、调节气候
道路两侧 美化环境、减弱噪声、吸烟除尘、净化空气
热带雨林地区 维持全球碳氧平衡、维持生物多样性、调节大气成分、促进水循环
不同地区森林(绿地)的作用
拓展
1.概念:狭义上一般认为是陆地与水域之间的过渡地带;广义上则被定为地球上除海洋(水深6米以上)外的所有大面积水体。
2.分 类
天然湿地:沼泽、滩涂低潮时水深不 超过 6米的浅海区、河流、湖泊。
人工湿地:水库、稻田等
沼泽
滩涂
浅海
河流、湖泊
稻田
水库
湿地概况
生态功能:是天然的蓄水库,能够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节径流、蓄洪防旱、降解污染物、净化水质、美化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经济功能:提供丰富的动植物产品,提供水资源、提供矿物资源、提供航运条件等功能。
社会功能:提供集聚场所、娱乐场所、科研和教育场所。
三江平原湿地功能:
(1)该生态系统中,森林的服务功能是( )
①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②净化地表径流
③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④净化空气、美化环境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该生态系统中村寨都建在半山腰的梯田上方,这是因为( )
A.可以减轻劳动强度
B.可以避免洪涝灾害
C.可以获得清洁的水源
D.可以观赏梯田美景
哈尼族主要聚居在红河、澜沧江沿岸和无量山、哀牢山地带。他们勤劳勇敢,善于开垦梯田。下图为哈尼族梯田生态系统示意图。这一生态系统是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素同构”的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课堂练习
A
C
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片《我们的森林》
①如果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数量和速度超过自然环境的供给能力,就会使自然资源的供给难以为继。
②如果人类排放的废弃物超过自然环境的调节能力,有毒、有害物质就不能完全得到净化。
③如果自然环境的支撑服务功能受到损害,有可能打破自然环境的稳定状态,甚至使环境向不利于人类生存的方向变化,自然环境的供给和调节服务功能也会受到影响。
二、可持续利用自然环境的服务
1.必要性
人类获取各种服务,需要控制在自然环境允许的范围内,不能超出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极限,特别是不能超出自然环境的支撑服务功能的极限。
2、原则
人类需要对自然环境提供的不同服务,进行综合权衡,在不损害自然环境以保证自然环境服务功能可持续利用的前提下,选择最优的利用方案。
1
2
活动
讨论修建水坝对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可能影响
人类通过修建水坝获得水能资源,调节水资源的供应量,提高应对旱涝灾害的能力,但同时也会对自然环境的其他服务功能造成一些影响(图1.4)。
供给功能
调节功能
供给功能
调节功能
供给功能
调节功能
供给功能
供给功能
供给功能
文化功能
1.水坝可以强化自然环境的哪些服务能?同时又会对哪些服务功能造成不利影响?
有利影响:利于发展旅游业(文化功能);生产廉价的水电、提供稳定的灌溉水源、利于渔业的发展(供给功能);减少下游洪灾(调节功能)等。
不利影响:损害支撑功能,自然环境的稳定状态被打破,会产生很多不利的影响,如使下游损失大量的水、失去富含营养的泥沙(供给功能),淹没上游土地,水坝引发地震(调节功能)等。
2.为了保障河流的运输功能,修建水坝应注意什么?如果要保证河流中鱼类的洄游,又应当如何修建水坝呢?
修船闸或升船机;
预留洄游通道、建设鱼道
修建水库对河口三角洲地区的自然环境有哪些不利影响?
①水库拦蓄泥沙,三角洲地区土壤肥力下降;
②三角洲受海水侵蚀严重,海岸线不断向后退缩;
③阻碍三角洲淡水鱼的洄游活动。
拓展
假设把10万元钱存入银行,每年可获得2%即0.2万元的利息收益。如果每年支出2万元,不仅会花掉所有利息,还需要用掉一部分本金,这种情况下,不到6年,10万元就会使用殆尽。如果每年支出1万元,大概12年后,10万元也所剩无几。因此,只有把每年的支出费用控制在0.2万元以内,才能保证资产的持续与增值。
如果把自然环境类比为存入银行的资本,则利用自然环境与从银行支出分道理是一样的。自然环境的总量(“本金)是有限的,所能提供的服务(“利息”)也是又有限的。如果人类索取的自然环境服务控制在自然环境的供给范围之内,不仅可以持续地享受自然环境的服务,还能保证自然环境的正常运转。然而,如果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在快速消耗自然资本,就像是在动用这笔银行存款的“本金”而不是“利息”,肯定将耗尽自然环境的“本金”,陷入不可持续的危机之中。
自学窗
自然资本:自然环境及其服务
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
概念
类型
供给服务
调节服务
文化服务
可持续利用的必要性
可持续利用自然环境服务的原则
支撑服务
人类社会
提供服务
可持续利用
总结
1.人类不但能从自然环境中获得食物、淡水、各种矿产资源等,还能获得娱乐和审美体验。这句话体现的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有( )
A.支撑服务、文化服务 B.供给服务、文化服务
C.调节服务、支撑服务 D.文化服务、调节服务
2.下列关于人类获取自然环境的各种服务说法错误的是( )
A.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数量和速度超过自然环境的供给能力,会使自然资源的供给难以为继
B.人类获取自然环境的不同服务,有时是相互冲突的
C.自然环境的支撑服务若受到损害时,自然环境的其他服务功能不会受影响
D.人类获取自然环境的各种服务,不能超出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极限
课堂练习
B
C
人类生活在自然环境当中,自然环境是人类生产和发展的基础。据此完成3~4题。
3.人类面临的资源短缺问题,说明自然环境服务能力不足的是( )
A.支撑服务
B.调节服务
C.文化服务
D.供给服务
4.下列环境问题是人类活动超过自然环境的调节服务功能产生的是( )
A.煤炭资源枯竭 B.大气污染
C.土地退化 D.木材短缺
B
D
安徽省牛岭水库大坝枢纽工程是一座以防洪为主,结合供水,兼顾发电、灌溉等功能的综合水利工程。由中国水电四局承建,工程计划2022年12月完工。据此完成5~6题。
5.修建大坝对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可能产生的影响说法错误的是( )
A.阻断某些鱼类洄游说明自然环境的支撑服务功能受损
B.有利于发展旅游业说明提高了自然环境的文化服务功能
C.获得水能资源说明增大了自然资源的供给服务功能
D.下游农田失去富含营养的泥沙说明自然环境的调节服务功能下降
6.人类工程是一把双刃剑,在获得巨大益处的同时,有时不可避免地会对自然环境产生不利影响,这说明( )
①人类获取自然环境的不同服务不会产生冲突 ②人类获取自然环境的不同服务有时是相互冲突的
③人类对自然环境提供的不同服务进行综合权衡,选择最优利用方案 ④人类获取各种服务不需要考虑自然环境允许的范围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D
C
2020年3月11日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在3月12日我国第四十二个植树节到来前夕发布《2019年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截至目前,全国森林覆盖率达22.96%,森林面积2.2亿公顷。森林是人类的朋友,对人类具有巨大的服务功能。据此完成7~10题。
7.森林为人类提供森林资源、动物资源,这属于森林服务功能中的( )
A.调节服务功能 B.供给服务功能 C.支撑服务功能 D.文化服务功能
8.下列属于森林调节服务功能的是( )
A.净化空气和水质 B.供人类旅游休憩 C.提供木材 D.作为生物栖息地
9.维持自然环境自身相对稳定状态的服务功能类型为( )
A.调节服务 B.支撑服务 C.文化服务 D.供给服务
10.下列关于自然环境服务功能说法错误的是( )
A.自然环境服务功能就是人类从自然环境中获得的各种物质益处
B.自然环境服务功能与人类之间存在着一种动态的相互作用
C.自然环境的各种服务功能是同时存在的
D.自然环境的支撑服务是供给、文化和调节服务的基础和前提
B
A
B
A
课程结束人教版(2019)地理高二年级下册
《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教学设计
课题名 1.1 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三第一章第一节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教学内容呈现技术应用恰当,设计探究问题、课堂检测、板书设计等直观形象给学生带来生动趣味的地理。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说明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类型与价值 2、举例说明人类如何利用自然环境的服务
教学重点 说明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
教学难点 人类如何利用自然环境的服务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和探究法; 归纳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PPT、教参 学生准备:导学案,课本,笔记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2015年3月12日植树节,人民日报公众号从64个方面介绍了一棵树的价值:一棵50年树龄的大树,除去花、果实和木材价值外,价值在百万元以上。 为什么一棵大树的价值如此之高呢 除了生产氧气、涵养水源、提供栖息地等价值,树木还有哪些价值 【讲授新课】 一、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类型 1.概念: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不仅从自然环境中获得食物、淡水、木材、各种矿产……还享受了自然环境提供的质量良好的空气、舒适的气候以及娱乐和审美体验等。这些人类从自然环境中获得的各种益处,就是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 2.类型:供给服务 调节服务 文化服务 支撑服务 ①供给服务:为人类提供自然资源(食物、矿物资源、生物资源、淡水),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与物质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从自然环境中获取自然资源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 ②调节服务:为人类提供相对适宜的生存环境。 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许多环境问题,需要通过自然环境的调节服务来化解。 ③文化服务:人类从自然环境中获得的精神享受、审美体验等非物质收益,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丰富人类的精神世界。 ④支撑服务:维持自然环境自身的相对稳定状态,是供给服务、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的基础和前提,并通过这些服务间接为人类提供服务。 如果自然环境的支撑服务功能出现问题,其他服务功能也会受到影响。例如,森林是许多动物的栖息地,如果一个地区的森林被破坏了,这些动物也将无法继续在该地区生存。 3.自然环境的各种服务功能是同时存在的。 一片森林,不仅要计算它作为林产品的经济价值,也要计算其作为其他生态和文化价值 不同地区森林(绿地)的作用 拓展:湿地概况 1.概念:狭义上一般认为是陆地与水域之间的过渡地带;广义上则被定为地球上除海洋(水深6米以上)外的所有大面积水体。 2.分 类 天然湿地:沼泽、滩涂低潮时水深不 超过 6米的浅海区、河流、湖泊。 人工湿地:水库、稻田等 三江平原湿地功能: 生态功能:是天然的蓄水库,能够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节径流、蓄洪防旱、降解污染物、净化水质、美化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经济功能:提供丰富的动植物产品,提供水资源、提供矿物资源、提供航运条件等功能。 社会功能:提供集聚场所、娱乐场所、科研和教育场所。 课堂练习 哈尼族主要聚居在红河、澜沧江沿岸和无量山、哀牢山地带。他们勤劳勇敢,善于开垦梯田。下图为哈尼族梯田生态系统示意图。这一生态系统是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素同构”的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该生态系统中,森林的服务功能是( A ) ①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②净化地表径流 ③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④净化空气、美化环境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该生态系统中村寨都建在半山腰的梯田上方,这是因为( C ) A.可以减轻劳动强度 B.可以避免洪涝灾害 C.可以获得清洁的水源 D.可以观赏梯田美景 二、可持续利用自然环境的服务 1.必要性 ①如果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数量和速度超过自然环境的供给能力,就会使自然资源的供给难以为继。 ②如果人类排放的废弃物超过自然环境的调节能力,有毒、有害物质就不能完全得到净化。 ③如果自然环境的支撑服务功能受到损害,有可能打破自然环境的稳定状态,甚至使环境向不利于人类生存的方向变化,自然环境的供给和调节服务功能也会受到影响。 2、原则 ①人类获取各种服务,需要控制在自然环境允许的范围内,不能超出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极限,特别是不能超出自然环境的支撑服务功能的极限。 ②人类需要对自然环境提供的不同服务,进行综合权衡,在不损害自然环境以保证自然环境服务功能可持续利用的前提下,选择最优的利用方案。 活动:讨论修建水坝对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可能影响 人类通过修建水坝获得水能资源,调节水资源的供应量,提高应对旱涝灾害的能力,但同时也会对自然环境的其他服务功能造成一些影响(图1.4)。 1.水坝可以强化自然环境的哪些服务能?同时又会对哪些服务功能造成不利影响? 有利影响:利于发展旅游业(文化功能);生产廉价的水电、提供稳定的灌溉水源、利于渔业的发展(供给功能);减少下游洪灾(调节功能)等。 不利影响:损害支撑功能,自然环境的稳定状态被打破,会产生很多不利的影响,如使下游损失大量的水、失去富含营养的泥沙(供给功能),淹没上游土地,水坝引发地震(调节功能)等。 2.为了保障河流的运输功能,修建水坝应注意什么?如果要保证河流中鱼类的洄游,又应当如何修建水坝呢? 修船闸或升船机; 预留洄游通道、建设鱼道 拓展: 修建水库对河口三角洲地区的自然环境有哪些不利影响? ①水库拦蓄泥沙,三角洲地区土壤肥力下降; ②三角洲受海水侵蚀严重,海岸线不断向后退缩; ③阻碍三角洲淡水鱼的洄游活动。 自学窗:自然资本:自然环境及其服务 假设把10万元钱存入银行,每年可获得2%即0.2万元的利息收益。如果每年支出2万元,不仅会花掉所有利息,还需要用掉一部分本金,这种情况下,不到6年,10万元就会使用殆尽。如果每年支出1万元,大概12年后,10万元也所剩无几。因此,只有把每年的支出费用控制在0.2万元以内,才能保证资产的持续与增值。 如果把自然环境类比为存入银行的资本,则利用自然环境与从银行支出分道理是一样的。自然环境的总量(“本金)是有限的,所能提供的服务(“利息”)也是又有限的。如果人类索取的自然环境服务控制在自然环境的供给范围之内,不仅可以持续地享受自然环境的服务,还能保证自然环境的正常运转。然而,如果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在快速消耗自然资本,就像是在动用这笔银行存款的“本金”而不是“利息”,肯定将耗尽自然环境的“本金”,陷入不可持续的危机之中。 课堂练习 1.人类不但能从自然环境中获得食物、淡水、各种矿产资源等,还能获得娱乐和审美体验。这句话体现的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有( B ) A.支撑服务、文化服务 B.供给服务、文化服务 C.调节服务、支撑服务 D.文化服务、调节服务 2.下列关于人类获取自然环境的各种服务说法错误的是( C ) A.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数量和速度超过自然环境的供给能力,会使自然资源的供给难以为继 B.人类获取自然环境的不同服务,有时是相互冲突的 C.自然环境的支撑服务若受到损害时,自然环境的其他服务功能不会受影响 D.人类获取自然环境的各种服务,不能超出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极限 人类生活在自然环境当中,自然环境是人类生产和发展的基础。据此完成3~4题。 3.人类面临的资源短缺问题,说明自然环境服务能力不足的是( D ) A.支撑服务 B.调节服务 C.文化服务 D.供给服务 4.下列环境问题是人类活动超过自然环境的调节服务功能产生的是( B ) A.煤炭资源枯竭 B.大气污染 C.土地退化 D.木材短缺 安徽省牛岭水库大坝枢纽工程是一座以防洪为主,结合供水,兼顾发电、灌溉等功能的综合水利工程。由中国水电四局承建,工程计划2022年12月完工。据此完成5~6题。 5.修建大坝对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可能产生的影响说法错误的是( D ) A.阻断某些鱼类洄游说明自然环境的支撑服务功能受损 B.有利于发展旅游业说明提高了自然环境的文化服务功能 C.获得水能资源说明增大了自然资源的供给服务功能 D.下游农田失去富含营养的泥沙说明自然环境的调节服务功能下降 6.人类工程是一把双刃剑,在获得巨大益处的同时,有时不可避免地会对自然环境产生不利影响,这说明( C ) ①人类获取自然环境的不同服务不会产生冲突②人类获取自然环境的不同服务有时是相互冲突的 ③人类对自然环境提供的不同服务进行综合权衡,选择最优利用方案④人类获取各种服务不需要考虑自然环境允许的范围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20年3月11日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在3月12日我国第四十二个植树节到来前夕发布《2019年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截至目前,全国森林覆盖率达22.96%,森林面积2.2亿公顷。森林是人类的朋友,对人类具有巨大的服务功能。据此完成7~10题。 7.森林为人类提供森林资源、动物资源,这属于森林服务功能中的( B ) A.调节服务功能 B.供给服务功能 C.支撑服务功能 D.文化服务功能 8.下列属于森林调节服务功能的是( A ) A.净化空气和水质 B.供人类旅游休憩 C.提供木材 D.作为生物栖息地 9.维持自然环境自身相对稳定状态的服务功能类型为( B ) A.调节服务 B.支撑服务 C.文化服务 D.供给服务 10.下列关于自然环境服务功能说法错误的是( A ) A.自然环境服务功能就是人类从自然环境中获得的各种物质益处 B.自然环境服务功能与人类之间存在着一种动态的相互作用 C.自然环境的各种服务功能是同时存在的 D.自然环境的支撑服务是供给、文化和调节服务的基础和前提
板书设计 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 一、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类型 1.概念:从自然环境中获得的各种益处,就是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 2.类型 供给服务 调节服务 文化服务 支撑服务 3.自然环境的各种服务功能是同时存在的。 二、可持续利用自然环境的服务 1.必要性 2.原则
课后作业 完成配套课后练习,预习新课。
教学反思 本作品的最大亮点是通过本课提倡:“保护环境,从我做起”,激发了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和人地协调观。通过教学实践,我发现本节教学缺点:课堂设计探讨问题太少,内容过多,学生没有时间,不利于学生分析能力的培养。 建议;优化课程结构,简练表述语言,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和学习后都起到引导学生思维、帮助搭建知识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