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的那边[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在山的那边[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6.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7-07-24 08:54:00

文档简介

课件6张PPT。在山的那边王家新作者简介王家新,湖北丹江口人,当代诗人。代表作品:诗集《纪念》、《游动悬崖》等。 本诗是诗人在二十多年前写的。那时他还是一个从边远山区来到大学不久的大学生。本诗起源于童年经验。品味语言“铁青着脸”。拟人——颜色(表面);心情不好(实际)
“种子”。比喻——妈妈给我的信念
“飘”——轻(意思);童年认识肤浅
“扎”——不懈努力;深(意思)揣摩语句(1)“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后……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诗人告诉人们,奔向理想是人生征途是漫长的,但是,只要百折不挠地坚持奋斗,理想境界终将实现。
(2)“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
诗人确信远方有海——理想是可以实现的,理想日日夜夜在心中激荡,鼓舞着“我”不懈地奋斗。“枯干的心灵”比喻 理想的渴望。海潮“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就是说,理想滋润着心灵,使心灵不再枯干,变得充实而有活力。文章结构第一部分:从童年的一次生活经历说起。
第一层:(“小时候”到“山那边是海吗”),写自己神往那边的新天地,妈妈的指点唤起“我”的向往。
第二层:(“于是”到“打了一个零分”),写自己以为一座山那边就是海,爬过了那座山,望见的依然是山,于是大 失所望。
第三层:(最后一句),写自己童年时的疑惑。
第二部分:揭示了诗歌的象征意义。
第一层:(第一小节),承接第一部分结尾的疑问,写诗人长大以后领悟了妈妈所说的海是信念凝成的海。
第二层:(第二小节),诗人以“山”和“海”作比喻,形象地告诉人们,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长的,但是,只要 百折不挠地坚持奋斗,理想境界终将实现。文章主旨这首诗歌表达了一种信念,蕴含了一个哲理。诗人以大海比喻理想,用群山比喻困难,用爬山比喻重重困难,用爬山比喻 艰苦奋斗,从而告诉人们,通往理想之路是漫长的,崎岖的,要不怕长途跋涉,才能达到理想的境界。课件15张PPT。在山的那边王家新看到“山”你会想到什么呢?

作者王家新,1957年出生于湖北均县(现在丹江口市)。1978年入武汉大学中文系读书,1982年毕业,分配到湖北师专任教。1985年借调到北京《诗刊》社从事编辑工作,1990年离开。1992年去英国。1994年归国,在北京教育学院中文系从事教学工作,出版的诗集有《纪念》(1985年)、《游动悬崖》(1997年)等。检查预习 朦 胧 痴 隐
秘 凝 诱 惑
腾 瞬 涩 郁
寂 澈 耽 遥多音字秘
宁谁能配乐朗读??谁能有感情地朗读??思 考:①在山的那边是什么?
“山”和“海”的含义是什么? ◆
②概括诗歌两部分的内容。 ◆
③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 山 爬山 (奋斗) 海

(困难) (理想)从时间上说,第一诗节写我童年的时候;第二诗节写我长大以后。
从内容上说,第一诗节写我想望和困惑;第二诗节写我长大以后的拼搏和奋斗。
从象征意义上说,第一诗节写的“山”和“海”就是现实中“山”和“海”,第二诗节中的”山“象征了困难,”海“象征了信念。要不怕困难,
才能实现人生理想品读诗句:请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体会它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遇到你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也勾画下来,一起讨论!体验反思:诗人成长中的艰难探索一定早已打动了成长中的你。在你的生活学习中,一定也有无数座山,等着你去征服或已被你征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说说这首诗给你的启示!
下面就把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人生体验与同学们分享。谁先说?让我们再一次饱含激情齐诵!
让好诗伴你健康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