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6张PPT)
2023浙江中考科学
说理题专项突破
2023浙江中考
例题1(2021·丽水)学校组织春游,小科准备了一份“自热火锅”(图甲),他撕开包装看到了内部结构(图乙),并了解到相关信息(图丙)。
小科按食用方法进行如下操作:①加热盒中倒入适量冷水,将发热包放入冷水中:②放上食盒,加入食材并倒入适量的饮用水,扣紧盒盖。在等待食物煮熟过程中,小科发现加热盒逐渐变烫、盒内传出“嘶嘶”的声音、盒盖小孔的上方有水汽。请结合火锅“自热”过程解释盒盖上小孔的作用。
示例: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并产生大量的热。铝粉在碱性热水中能反应产生氢气,缓慢放热。氢气和水汽化产生的水蒸气使盒内气压变大。盒内的空气、氢气、水蒸气在受热后,体积膨胀,也使盒内气压变大。盒盖上的小孔便于气体排出,避免盒内气压过大,造成危险。
示例1: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并产生大量的热。铝粉在碱性热水中能反应产生氢气,缓慢放热。盒内的空气、氢气在受热后,体积膨胀,使盒内气压变大。盒盖上的小孔便于气体排出,避免盒内气压过大,造成危险。
示例2: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并产生大量的热。铝粉在碱性热水中能反应产生氢气,缓慢放热。氢气和水汽化产生的水蒸气使盒内气压变大。盒盖上的小孔便于气体排出,避免盒内气压过大,造成危险。
示例1: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并产生大量的热。盒内的空气、氢气在受热后,体积膨胀,使盒内气压变大。盒盖上的小孔便于气体排出,避免盒内气压过大,造成危险。
示例2:铝粉在碱性热水中能反应产生氢气,缓慢放热。盒内的空气、氢气在受热后,体积膨胀,使盒内气压变大。盒盖上的小孔便于气体排出,避免盒内气压过大,造成危险。
示例1:盒道上的小孔便于气体排出,避免盒内气压过大,适成危险。
示例2: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并产生大量的热。
示例3:铝粉在碱性热水中能反应产生氢气,缓慢放热。盒盖上的小孔便于气体排出,避免盒内气压过大,造成危险。
解析:根据火锅中药品放热时气体体积膨胀,盒内气压变大, 盒盖上的小孔便于气体排出,避免盒内气压过大,造成危险分析。
D
左下方
【答案】变化曲线如图。原因:若其他条件不变,
当CO2浓度为0时,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进
行呼吸作用,释放CO2,CO2吸收速率为负值。随着
CO2浓度增大,光合作用逐渐增强,CO2吸收速率逐
渐增大,最后不变。
【答案】现象:氢氧化钡溶液变浑浊,塑料小球
下沉。 解释:黑暗中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产生
CO2(C6H12O6+6O26CO2+6H2O+能量);产生的
CO2与Ba(OH)2反应,生成白色沉淀[Ba(OH)2+
CO2===BaCO3↓+H2O],溶液变浑浊;同时溶液中
溶质质量分数减小,同一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溶
液密度减小,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浸没
在液体中的小球受到的浮力减小,浮力小于重力,所
以小球下沉。
N
降低
【答案】(2)80欧 (3)增大。理由是要恢复与原
来相同的灵敏度,就要提高②热敏电阻对应的温度,
此时其对应的阻值减小,在装置启动保护时总阻值不
变的情况下,应增大定值电阻R0的阻值。
【答案】当氢氧化钠溶液进入烧瓶时,发生反
应:2NaOH+CO2===Na2CO3+H2O,因为生成的
Na2CO3显碱性且NaOH反应后有剩余,所以溶液
仍显红色。该反应导致烧瓶内气压减小,在大气压
的作用下,稀盐酸被压入烧瓶,并先与NaOH反
应:HCl+NaOH===NaCl+H2O,反应无明显现
象,后与Na2CO3反应:2HCl+Na2CO3===2NaCl
+H2O+CO2↑,反应有气泡生成,待完全反应后
烧瓶中不再含有碱性物质,所以溶液红色逐渐褪
去。(合理即可)
【答案】最符合的是c。原因:AOB光滑,机械
能守恒,从A点到B点小球的机械能不变,和A点
相比B点重力势能变小,动能变大;离开B点到最
高点时动能不为0,所以重力势能小于A点,所以比
A点低,比B点高。
【答案】(1)L2>L1。理由:橡皮筋吊起装满水的塑料
袋,塑料袋给橡皮筋一个向下的拉力,这个力使橡皮
筋发生形变而伸长,即L2>L1;(2)L3=L1。理由:因
为塑料袋很薄,所以它的质量和体积可忽略不计。把
塑料袋装满水,排出全部空气,将塑料袋浸没于水中
时,塑料袋受到浮力作用F浮=ρ水gV排,塑料袋的重
力可看作水的重力,即G水=ρ水V水g,因为V排=V
水,所以F浮=G水,橡皮筋不受力,会恢复至原长,
即L3=L1。
【答案】①根部悬空与空气接触面积大,有利于根部
进行充分的呼吸作用;②根部悬空也减少了土壤阻力,
加快根部的生长;③营养液中包含各种无机盐,根部
吸收的营养全面;④立体种植增大种植面积,合理密
植,有利于增产;⑤昼夜温差大,白天光合作用强,
晚上呼吸作用弱,有机物积累多。
mgh
等于
【答案】实验装置不计摩擦,机械能是守恒的,则小
球刚进入水平面B点时的动能Ek=12mv2等于小球在
高处具有的重力势能Ep=mgh,得: mv2=mgh,则
v=。由此可知,小球在水平面上运动的初始速
度v只与高度h有关。
【答案】动能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理由:AB段:木块滑下AB斜面时重力所做的功
全部转化为克服摩擦所做的功,则木块的动能不变;
BC段:由于克服BC段摩擦做功,导致动能减小;
CD段: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
动能增加。根据功能关系可知,mgh=f1sAB,f2sBC=ΔEk
减,mgh=ΔEk增,由于斜面和水平面的摩擦力不相等,
则ΔEk减与ΔEk增不相等,且增加得较少。
【答案】图甲中,人可以在燃烧的木炭上行走是
因为人的脚上有水或汗液,接触木炭时,水会汽化为
水蒸气,形成气泡,这个气泡能起到隔热的作用;图
乙中,头垫在一个玻璃“枕头”上,由于人的后脑的
面积大,可以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使人的
头部不会很疼;图丙中,苦行僧站立在钉子上时,多
个钉子会增大与人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对人的压强。
1.5
【答案】(2)滑雪板对地面的压强为2000帕。 (3)从
图中可以看出,运动员和滑雪板组合起来的形态与飞
机的机翼相似。在气体经过时,上方的气流速度相比
下方会快一些,所以上方受到向下的压力会小于下方
向上的压力,产生的压力差使人在空中滑行得更远。
【答案】7点到10点左右(AB),由于光照强度不断增
强,光合作用强度也逐渐增强;10点左右到13点左
右(BC),达到光饱和后光合作用不再加强,由于气温
升高,植物会快速失水,引起气孔的保护性关闭,阻
止了二氧化碳进入植物体内,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
原料,光合作用因原料不足而减弱;13点到16点左
右(CD),由于气温下降,气孔又逐渐张开,进入植物
体内的二氧化碳增加,光合作用因原料充足而增强;
16点左右到18点左右(DE),因光线不足,光照强度
不断减弱,导致光合作用强度减弱。
【答案】图甲中不倒翁的重力和支持力在同一直线上,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对平衡力,处于平衡状态,
所以竖立;图乙中不倒翁的重力和支持力不在同一直
线上,以接触点O′为支点,支持力的力臂为零,重
力的力臂不为零,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重力和
重力力臂的乘积大于支持力和其力臂的乘积,所以不
倒翁向左摆动,不会倒下
【答案】示例:不同纬度位置正午太阳高度角不同,
通过温室前屋面角度的调整,使得蔬菜获得充足光照,
同时由于温室效应,棚内温度升高,提高光合作用强
度,有利于蔬菜生长;后墙塑料管内水的质量大、比
热大,白天吸收的热量多,夜晚释放热量也多;夜晚
盖上保暖卷帘,减少温室散热,避免夜晚温度过低冻
伤蔬菜。(合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