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古人谈读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5古人谈读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1-02 19:56: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5 古人谈读书(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能借助注释、查字典,联系阅读经验等方法读懂文言文,并初步体会文言文中词语古今异义,以及语气词的妙用。
通过反复诵读品味,理解古人介绍的读书方法,结合补充阅读,将学习到的读书方法制作成书签。
有感情地朗诵文言文,做到停顿正确,背诵流畅。
教学重点:理解文言文,会背诵,并且弄懂古人介绍的读书方法,加以运用。
教学难点:完成语作中的思维图,并试着仿写。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了解作者
1.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论语》,孔子告诉我们正确的读书态度应该是——生齐背《论语》,(课件有关键词提示)这节课让我们深入第二则古文,看一看朱熹又告诉我们哪些读书方法?
2.出示朱熹简介视频。看后提问:你了解到了哪些关于朱熹的信息?
导语:是啊,朱熹的一生中,70年有40多年在读书、讲学,写了很多关于读书方法的文章,他还曾在我们武义的明招书院进行讲学。120年前,我们壶山小学刚创办时叫壶山书院,我们壶山书院就是秉承朱子理学与明招文化创立的。这么说来,八百多年前的古代学者朱熹是不是和我们也有点渊源啊!
那让我们赶紧打开课本读读他对于读书方法的分享吧!
二、初读课文,梳理节奏
1.自由诵读:
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读出节奏,停顿的地方用/表示。
划好节奏后,读给旁边的同学听一听,比较一下谁划的节奏更准确。
2.反馈:
(1)指名朗读
重点指导长句子的断句: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重点指导语气词的朗读: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其实朱熹写这段话,有点像和我们谈天,你看,这些词——“也”“矣”“乎”
课件显示去掉——读读句子,什么感觉?
课件显示加回——再读读句子,什么感觉?更有节奏,更亲切。
(2)自由练读断句正确的全文,指名读,齐读全文。
(3)竖版读:在古代,文字很多时候都是竖着写的,竖版的古文你会读吗?指名读。
(4)去掉标点读:其实在古代不仅是竖着写的,有的还没有标点呢,去掉标点你还能读出节奏吗?先自己试着练一练吧。自由练读,指名读,全班齐读。
小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古文的朗读停顿很重要,节奏读好了,会断句了,意思也就懂一半了。
三、精读课文,总结方法(从内容到写法)
1.请大家默读课文,想一想朱熹向我们提出了什么读书的观点?用——在文中画出来。板贴:提出观点
(1)反馈: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板书:心到、眼到、口到。
A.指名读并追问:这句话中你觉得哪个词理解比较困难?
预设:余:(古义:我)所以我们说这篇文章是朱熹在分享自己的读书方法。其实,除了“余”字,古文中还有很多词语也表示“我”,有谁知道?给大家几个句子,看,这4句中也都藏着“我”,你们能找到吗?
大家看,中华汉字一字多义,古今异义,真是博大精深啊!还有难懂的吗?
预设:尝:(古义:曾经)(今义:品尝)出示新华字典。
B.结语:通过借助工具书、借助注释读懂文言文,这是个好方法。
(2)现在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朱熹提出的读书观点是什么?(自由表达,意思答对即可)
2. 朱熹认为读书有“三到”,哪一到最重要?从课文中哪一句话看出来。指名答,板书:心到最急
朱熹为什么认为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呢?请同学们再默读文言文,用波浪线划出朱熹认为“三到之中,心到最急”的原因。
(1) 指名读划出的句子。
(2) 借助注释,和同桌说一说意思。
(3) 指名说理由(用自己的话说说大意即可)
预设一:漫浪诵读
a. 漫浪诵读是随意朗读。那么怎么样的朗读可以称之为漫浪诵读呢?来看个小视频,相信你其实很熟悉。你能不能用一些成语、谚语、俗语来形容一下。
预设:心不在焉、漫不经心、心猿意马、浅尝辄止……;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身在曹营心在汉…… 那你们说,漫浪诵读的结果会怎样?
当然,经过提醒,朱同学可认真了。你瞧—— 专心诵读的他后来一下子就把课文背掉了呢!
b.巩固因果关系:现在请同学们用上“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来说说心到最急的原因。
导语:是啊,心如果不到,眼、口怎么能到呢?下面请大家拿出作业本,来写写读书时心不在此的情况。
拍照上传核对。
c.理清文本表达方法,挑战表达。
同学们观察一下,朱熹通过“心不在此”时,“眼口也不能到”来论证他的“三到之中,心到最急”这个观点是正确的,像这样通过举一个反面的例子来论证观点的方法就叫做——反面论证。(板书:反面论证)
d.那我这里有一个挑战题,你能仿照上面的样子,来填填吗?(指名生答)
如果说上面这个是反面论证,那下面这种就是——正面论证。
导语:课文中还有一句正面论证“心到最急”的话,你能找出来吗?
预设二: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1)指导朗读:读好反问的语气。
(2)结语:是的,作者就是通过反面、正面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心到最急)是正确的。板贴:阐明理由。
导语:(手指板贴)现在,我们就一起合作朗读吧。
3.师生合作朗读、背诵全文。
(1)齐: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师:心不在此, 生:则眼不看仔细,
师:心眼既不专一, 生:却只漫浪诵读,……
师:三到之中, 生:心到最急
师:心既到矣, 生:眼口岂不到乎?
学到这里,大家来判断一下这题怎么选?要说理由。(出示作业本)
补充阅读
我们今天所学的文章其实还有前半段,想不想看看?自己快速地浏览,朱熹还跟我们介绍了哪些读书的方法?
好,那请大家拿出老师课前发给你的一张书签,请从书上的两则文言文中或是这部分内容中,任选一两句,工整写到书签上。可以送给自己,也可以送给好朋友。愿好的读书方法一路伴随我们,从阅读中收获更多。
学生书写。巡视。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