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考点2 盖斯定律应用
一、反应热的大小比较
(1)根据反应物的量的大小关系比较反应焓变的大小
①H2(g)+O2(g)===H2O(g) ΔH1
②2H2(g)+O2(g)===2H2O(g) ΔH2
反应②中H2的量更多,因此放热更多,故ΔH1>ΔH2。
(2)根据反应进行的程度大小比较反应焓变的大小
③C(s)+O2(g)===CO(g) ΔH3
④C(s)+O2(g)===CO2(g) ΔH4
反应④中,C完全燃烧,放热更多,故ΔH3>ΔH4。
(3)根据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状态比较反应焓变的大小
⑤S(g)+O2(g)===SO2(g) ΔH5
⑥S(s)+O2(g)===SO2(g) ΔH6
方法一:图像法,画出上述两反应能量随反应过程的变化曲线。
由图像可知:ΔH5<ΔH6。
方法二:通过盖斯定律构造新的热化学方程式。
由⑤-⑥可得S(g)===S(s) ΔH=ΔH5-ΔH6<0,故ΔH5<ΔH6。
(4)根据特殊反应的焓变情况比较反应焓变的大小
⑦2Al(s)+O2(g)===Al2O3(s) ΔH7
⑧2Fe(s)+O2(g)===Fe2O3(s) ΔH8
由⑦-⑧可得2Al(s)+Fe2O3(s)===2Fe(s)+Al2O3(s) ΔH
已知铝热反应为放热反应,ΔH=ΔH7-ΔH8<0,故ΔH7<ΔH8。
一、盖斯定律的应用
1.已知(g)===(g)+H2(g)
ΔH1=+100.3 kJ·mol-1①
H2(g)+I2(g)===2HI(g)
ΔH2=-11.0 kJ·mol-1②
对于反应:(g)+I2(g)===(g)+2HI(g)
ΔH3= kJ·mol-1。
答案 +89.3
解析 根据盖斯定律,将反应①+反应②,则ΔH3=ΔH1+ΔH2=(+100.3-11.0)kJ·mol-1=+89.3 kJ·mol-1。
2.(2022·武汉模拟)“嫦娥”五号预计在海南文昌发射中心发射,火箭的第一、二级发动机中,所用的燃料为偏二甲肼和四氧化二氮,偏二甲肼可用肼来制备。用肼(N2H4)作燃料,四氧化二氮作氧化剂,二者反应生成氮气和气态水。已知:
①N2(g)+2O2(g)===N2O4(g) ΔH=+10.7 kJ·mol-1
②N2H4(g)+O2(g)===N2(g)+2H2O(g) ΔH=-543 kJ·mol-1
写出气态肼和N2O4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答案 2N2H4(g)+N2O4(g)===3N2(g)+4H2O(g) ΔH=-1 096.7 kJ·mol-1
解析 根据盖斯定律,由2×②-①得:
2N2H4(g)+N2O4(g)===3N2(g)+4H2O(g)
ΔH=2×(-543 kJ·mol-1)-(+10.7 kJ·mol-1)=-1 096.7 kJ·mol-1。
3.[2020·全国卷Ⅰ,28(1)]硫酸是一种重要的基本化工产品,接触法制硫酸生产中的关键工序是SO2的催化氧化:SO2(g)+O2(g)SO3(g) ΔH=-98 kJ·mol-1。钒催化剂参与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V2O5(s)与SO2(g)反应生成VOSO4(s)和V2O4(s)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 2V2O5(s)+2SO2(g)===2VOSO4(s)+V2O4(s) ΔH=-351 kJ·mol-1
解析 据图写出热化学方程式:①V2O4(s)+2SO3(g)===2VOSO4(s) ΔH1=-399 kJ·mol-1;②V2O4(s)+SO3(g)===V2O5(s)+SO2(g) ΔH2=-24 kJ·mol-1,根据盖斯定律由①-②×2可得:2V2O5(s)+2SO2(g)===2VOSO4(s)+V2O4(s) ΔH=ΔH1-2ΔH2=(-399 kJ·mol-1)-(-24 kJ·
mol-1)×2=-351 kJ·mol-1。
利用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的两种方法
(1)虚拟途径法:先根据题意虚拟转化过程,然后根据盖斯定律列式求解,即可求得待求反应的反应热。
(2)加和法:将所给热化学方程式适当加减得到所求的热化学方程式,反应热也作相应的加减运算。 流程如下:
二、反应热的比较
4.已知:①S(g)+O2(g)===SO2(g) ΔH1;
②S(s)+O2(g)===SO2(g) ΔH2;
③2H2S(g)+O2(g)===2S(s)+2H2O(l) ΔH3;
④2H2S(g)+3O2(g)===2SO2(g)+2H2O(l) ΔH4;
⑤SO2(g)+2H2S(g)===3S(s)+2H2O(l) ΔH5
下列关于上述反应焓变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ΔH1<ΔH2
B.ΔH3<ΔH4
C.ΔH5=ΔH3-ΔH2
D.2ΔH5=3ΔH3-ΔH4
答案 B
解析 等量的S具有的能量:S(g)>S(s),则等量的S(g)完全燃烧生成SO2(g)放出的热量多,故ΔH1<ΔH2,A正确;等量的H2S(g)完全燃烧生成SO2(g)放出的热量比不完全燃烧生成S(s)放出的热量多,则ΔH3>ΔH4,B错误;根据盖斯定律,由③-②可得⑤,则有ΔH5=ΔH3-ΔH2,C正确;根据盖斯定律,由③×3-⑤×2可得④,则2ΔH5=3ΔH3-ΔH4,D正确。
5.室温下,将1 mol的CuSO4·5H2O(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降低,热效应为ΔH1,将1 mol的CuSO4(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升高,热效应为ΔH2;CuSO4·5H2O(s)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5H2O(s)===CuSO4(s)+5H2O(l),热效应为ΔH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ΔH2>ΔH3 B.ΔH1<ΔH3
C.ΔH1+ΔH3=ΔH2 D.ΔH1+ΔH2>ΔH3
答案 B
解析 根据题意知,CuSO4·5H2O(s)溶于水会使溶液的温度降低,热化学方程式为CuSO4·5H2O(s)===Cu2+(aq)+SO(aq)+5H2O(l) ΔH1>0;CuSO4(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升高,热化学方程式为CuSO4(s)===Cu2+(aq)+SO(aq) ΔH2<0;根据盖斯定律知,CuSO4·5H2O(s)受热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uSO4·5H2O(s)===CuSO4(s)+5H2O(l) ΔH3=ΔH1-ΔH2>0。
三、应用盖斯定律比较物质的稳定性
不同物质的能量(内能或焓)是不同的,对于物质的稳定性而言,存在着“能量越低越稳定”的规律。
对于同素异形体或同分异构体之间的相互转化,若为放热反应,则生成物的能量低,更稳定。若为吸热反应,则反应物的能量低,更稳定。
以石墨和金刚石为例:
已知①C(石墨,s)+O2(g)=CO2(g) △H=-393.51 kJ mol
②C(金刚石,s)+O (g)=CO2(g) △H=-395.41 kJ/mol ,
由①一②得C(有墨,s)=C(金刚石,s) △H=+1.90 kJ/mol,则石墨的能量低,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物质的稳定性
1.热稳定性:指物质受热是否容易分解。如NaHCO 受热易分解,热稳定性HF>HCl>HBr>HI等。
2.光稳定性:指物质见光是否容易分解。如氯水中的HClO见光易分解,氯水应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
3.能量稳定性:从物质的焓值大小、能量高低的角度来说,能量越低,物质就越稳定。
如H2O(1)比H2O(g)稳定。
互为同素异形体的单质、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有机物,它们的结构不同、燃烧热不同,等物质的量时能量(焓)不同,稳定性也不同。
1.(2019·天津高考)已知:P(白磷,s)=P(黑磷.s) △H=-39.3 kJ/mol
P(白磷,s)=P(红磷,s) △H=-17.6 kJ/mol 由此推知,其中最稳定的磷单质是_______.解析:将给两个热化学方程式相减,可得P(红磷,s)= P(黑磷,s) △H=-21.7kJ/mol.则磷单质的能量关系:白磷>红磷>黑磷,据能量越低稳定知,最稳定的磷单质为黑磷。
2.(2022·华中科技大学附中月考)同温同压下,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H最小的是 ,最大的是
①2A(1)+ B(1)=2C(g) △H
②2A(g)+ B(g)=2C(1) △H
③2A(g)+ B(g)=2C(g) △H3
④2A(1)+ B(1)=2C(1) △H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考点2 盖斯定律应用
一、反应热的大小比较
(1)根据反应物的量的大小关系比较反应焓变的大小
①H2(g)+O2(g)===H2O(g) ΔH1
②2H2(g)+O2(g)===2H2O(g) ΔH2
反应②中H2的量更多,因此放热更多,故ΔH1>ΔH2。
(2)根据反应进行的程度大小比较反应焓变的大小
③C(s)+O2(g)===CO(g) ΔH3
④C(s)+O2(g)===CO2(g) ΔH4
反应④中,C完全燃烧,放热更多,故ΔH3>ΔH4。
(3)根据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状态比较反应焓变的大小
⑤S(g)+O2(g)===SO2(g) ΔH5
⑥S(s)+O2(g)===SO2(g) ΔH6
方法一:图像法,画出上述两反应能量随反应过程的变化曲线。
由图像可知:ΔH5<ΔH6。
方法二:通过盖斯定律构造新的热化学方程式。
由⑤-⑥可得S(g)===S(s) ΔH=ΔH5-ΔH6<0,故ΔH5<ΔH6。
(4)根据特殊反应的焓变情况比较反应焓变的大小
⑦2Al(s)+O2(g)===Al2O3(s) ΔH7
⑧2Fe(s)+O2(g)===Fe2O3(s) ΔH8
由⑦-⑧可得2Al(s)+Fe2O3(s)===2Fe(s)+Al2O3(s) ΔH
已知铝热反应为放热反应,ΔH=ΔH7-ΔH8<0,故ΔH7<ΔH8。
一、盖斯定律的应用
1.已知(g)===(g)+H2(g) ΔH1=+100.3 kJ·mol-1①
H2(g)+I2(g)===2HI(g) ΔH2=-11.0 kJ·mol-1②
对于反应:(g)+I2(g)===(g)+2HI(g)
2.(2022·武汉模拟)“嫦娥”五号预计在海南文昌发射中心发射,火箭的第一、二级发动机中,所用的燃料为偏二甲肼和四氧化二氮,偏二甲肼可用肼来制备。用肼(N2H4)作燃料,四氧化二氮作氧化剂,二者反应生成氮气和气态水。已知:
①N2(g)+2O2(g)===N2O4(g) ΔH=+10.7 kJ·mol-1
②N2H4(g)+O2(g)===N2(g)+2H2O(g) ΔH=-543 kJ·mol-1
写出气态肼和N2O4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3.[2020·全国卷Ⅰ,28(1)]硫酸是一种重要的基本化工产品,接触法制硫酸生产中的关键工序是SO2的催化氧化:SO2(g)+O2(g)SO3(g) ΔH=-98 kJ·mol-1。钒催化剂参与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V2O5(s)与SO2(g)反应生成VOSO4(s)和V2O4(s)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利用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的两种方法
(1)虚拟途径法:先根据题意虚拟转化过程,然后根据盖斯定律列式求解,即可求得待求反应的反应热。
(2)加和法:将所给热化学方程式适当加减得到所求的热化学方程式,反应热也作相应的加减运算。 流程如下:
二、反应热的比较
4.已知:①S(g)+O2(g)===SO2(g) ΔH1;
②S(s)+O2(g)===SO2(g) ΔH2;
③2H2S(g)+O2(g)===2S(s)+2H2O(l) ΔH3;
④2H2S(g)+3O2(g)===2SO2(g)+2H2O(l) ΔH4;
⑤SO2(g)+2H2S(g)===3S(s)+2H2O(l) ΔH5
下列关于上述反应焓变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ΔH1<ΔH2
B.ΔH3<ΔH4
C.ΔH5=ΔH3-ΔH2
D.2ΔH5=3ΔH3-ΔH4
5.室温下,将1 mol的CuSO4·5H2O(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降低,热效应为ΔH1,将1 mol的CuSO4(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升高,热效应为ΔH2;CuSO4·5H2O(s)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5H2O(s)===CuSO4(s)+5H2O(l),热效应为ΔH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ΔH2>ΔH3 B.ΔH1<ΔH3
C.ΔH1+ΔH3=ΔH2 D.ΔH1+ΔH2>ΔH3
三、应用盖斯定律比较物质的稳定性
不同物质的能量(内能或焓)是不同的,对于物质的稳定性而言,存在着“能量越低越稳定”的规律。
对于同素异形体或同分异构体之间的相互转化,若为放热反应,则生成物的能量低,更稳定。若为吸热反应,则反应物的能量低,更稳定。
以石墨和金刚石为例:
已知①C(石墨,s)+O2(g)=CO2(g) △H=-393.51 kJ mol
②C(金刚石,s)+O (g)=CO2(g) △H=-395.41 kJ/mol ,
由①—②得C(有墨,s)=C(金刚石,s) △H=+1.90 kJ/mol,则石墨的能量低,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物质的稳定性
1.热稳定性:指物质受热是否容易分解。如NaHCO 受热易分解,热稳定性HF>HCl>HBr>HI等。
2.光稳定性:指物质见光是否容易分解。如氯水中的HClO见光易分解,氯水应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
3.能量稳定性:从物质的焓值大小、能量高低的角度来说,能量越低,物质就越稳定。
如H2O(1)比H2O(g)稳定。
互为同素异形体的单质、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有机物,它们的结构不同、燃烧热不同,等物质的量时能量(焓)不同,稳定性也不同。
1.(2019·天津高考)已知:P(白磷,s)=P(黑磷.s) △H=-39.3 kJ/mol
P(白磷,s)=P(红磷,s) △H=-17.6 kJ/mol 由此推知,其中最稳定的磷单质是_______.
2.(2022·华中科技大学附中月考)同温同压下,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H最小的是 ,最大的是
①2A(1)+ B(1)=2C(g) △H
②2A(g)+ B(g)=2C(1) △H
③2A(g)+ B(g)=2C(g) △H3
④2A(1)+ B(1)=2C(1) △H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