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1 化学平衡状态-讲义-2022~2023学年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Word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考点1 化学平衡状态-讲义-2022~2023学年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Word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1-03 20:45:21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考点1 化学平衡状态
1.可逆反应
正:表示正方向; 逆:表示逆方向。反应物还是生成物要看正反应还是逆反应。
2.化学平衡状态
(1)概念
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中,当正反应和逆反应速率相等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均保持不变,即体系的组成不随时间而改变的状态。
双向性 指可逆反应分为方向相反的两个反应:正反应和逆反应
双同性 指正、逆反应是在同一条件下,同时进行
共存性 指反应物的转化率小于100%,反应物与生成物共存
(2)建立
对于可逆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不断减少,生成物不断增多、根据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可知,v(正)逐渐减小,v(逆)逐渐增大。反应进行到某一时刻,v(正)与v(逆)相等且保持不变.反应物、生成物浓度不再改变,即建立如图了化学平衡。
化学平衡建立过程中的v-t图和c-t图:
 
(3)平衡特点
反应限度与反应速率
反应限度描述反应进行的程度,反应速率描述反应进行的快慢。
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都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反应速率快不意味着能反应完全、反应限度小不一定反应速率慢。有的反应很快就达到平衡状态,如溶液中的离子反应Fe3++3SCN-  Fe(SCN) (检验Fe3+);有的反应速率较慢,需章较长时间才能达到平衡状态。
1.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X2(g)+Y2(g)2Z(g),已知X2、Y2、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1 mol·L-1、0.3 mol·L-1、0.2 mol·L-1,在一定条件下,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有可能是(  )
A.Z为0.3 mol·L-1 B.Y2为0.4 mol·L-1
C.X2为0.2 mol·L-1 D.Z为0.4 mol·L-1
答案 A
2.(2020秋 怀化期末)一定条件下进行反应:COCl2(g) Cl2(g)+CO(g)。向1L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1.00mol COCl2(g),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得的有关数据如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t/s 0 2 4 6 8
n(Cl2)/mol 0 0.30 0.39 0.40 0.40
A.8s时加压,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c(Cl2)=0.32mol L﹣1,则反应的△H>0
C.若在1L恒容与外界没有热量变换的密闭容器中进行该反应,化学平衡常数不变
D.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起始向容器中充入1.20mol COCl2、0.60mol Cl2和0.60mol CO,反应达到平衡前的速率:v正<v逆
答案:D
解析:A.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系数和减小的方向移动,据此回答;
B.由表中数据可知,6s、8s时氯气的物质的量都是0.4mol,说明6s时反应到达平衡,平衡时氯气的浓度为0.4mol.L,升高温度,到达新平衡,氯气的浓度变为0.32mol/L,氯气浓度减小,说明平衡向消耗氯气的方向移动;
C.恒容绝热密闭容器进行该反应,随反应进行温度发生变化,而平衡常数只受温度影响;
D.利用三段式计算平衡时各组分的平衡浓度,进而计算平衡常数,再计算此时的浓度商,根据浓度商与平衡常数大小判断反应进行方向,据此判断反应速率。
解:A.8s时达到了平衡状态,加压,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A错误;
B.由表中数据可知,6s、8s时氯气的物质的量都是0.4mol,说明6s时反应到达平衡,平衡时氯气的浓度为0.4mol/L,升高温度,到达新平衡,氯气的浓度变为0.32mol/L,氯气浓度减小,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逆反应为吸热反应,即该反应△H<0,故B错误;
C.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恒容绝热密闭容器进行该反应,随反应进行温度降低,而平衡常数只受温度影响,故平衡常数一定发生变化,故C错误;
D.平衡时c(Cl2)=0.4mol/L,
COCl2(g) Cl2(g)+CO(g)
起始(mol/L):1 0 0
转化(mol/L):0.4 0.4 0.4
平衡(mol/L):0.6 0.4 0.4
该温度下平衡常数k0.27,若起始向容器中充入1.2 molCOCl2、0.60 molCl2和0.60 molCO,此时Qc0.3>0.27,则反应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反应达到平衡前v正<v逆,故D正确;故选:D。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化学平衡的计算、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以及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等知识,注意知识的迁移应用是解题的关键,难度不大。
3.(2022·湖北天门中学月考)一定条件下,A、B、C 的起始浓度分别是0.5mol/L、0.1mol/L、1.6mol/L,可逆反应A(g)+B(g) 2C(g)达到平衡时,下列数据合理的是( )。
c (A) =1.0mol/L   c (B) =0.2 mol/L
B. c (B) =0.5mol/L   c(C) =1.2mol/L
C.c (A) =0.4mol/L   c (C ) =1.8mol/L
D. c (A) =0.9mol/L   c (B) =0.5mol/L
答案:D
解析:对于判断平衡时浓度数据是否合理或确定平衡时浓度数据范围的问题,可运用极端假设法(假设反应物全部转化为生成物或生成物部转化为反应物)来进行分析。
A (g) + B (g) 2C (g)
起始/(mol·L-1) 0.5 0.1 1.6
极限状态1/(mol·L-1) 0.4 0 1.8
极限状态2/(mol·L-1) 1.3 0.9 0
由此可知,从开始到平衡,(A)与c(B)之差始终为0.4 mol/L,若c(B)为0.5mol/L,则c(A)为0.9mol/1,c(C)应为0.8 mol/L, c(C)不可能为1.8 mol/L、A、B、C三项错误,D项正确。
将02 mol/L KI溶液和0.05 mol/L Fe2(SO4) 溶液等体积混合,充分反应后,取混合溶液分别完成下列实验,能说明溶液中存在化学平衡2Fe +2I- 2Fe +1 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A 滴入KSCN溶液 溶液变为红色
B 滴入AgNO3溶液 有黄色沉淀生成
C 滴入K3[Fe(CN)6]溶液 有蓝色沉淀生成
D 滴入淀粉溶液 溶液变为蓝色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考点1 化学平衡状态
1.可逆反应
正:表示正方向; 逆:表示逆方向。反应物还是生成物要看正反应还是逆反应。
2.化学平衡状态
(1)概念
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中,当正反应和逆反应速率相等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均保持不变,即体系的组成不随时间而改变的状态。
双向性 指可逆反应分为方向相反的两个反应:正反应和逆反应
双同性 指正、逆反应是在同一条件下,同时进行
共存性 指反应物的转化率小于100%,反应物与生成物共存
(2)建立
对于可逆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不断减少,生成物不断增多、根据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可知,v(正)逐渐减小,v(逆)逐渐增大。反应进行到某一时刻,v(正)与v(逆)相等且保持不变.反应物、生成物浓度不再改变,即建立如图了化学平衡。
化学平衡建立过程中的v-t图和c-t图:
 
(3)平衡特点
反应限度与反应速率
反应限度描述反应进行的程度,反应速率描述反应进行的快慢。
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都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反应速率快不意味着能反应完全、反应限度小不一定反应速率慢。有的反应很快就达到平衡状态,如溶液中的离子反应Fe3++3SCN-  Fe(SCN) (检验Fe3+);有的反应速率较慢,需章较长时间才能达到平衡状态。
1.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X2(g)+Y2(g)2Z(g),已知X2、Y2、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1 mol·L-1、0.3 mol·L-1、0.2 mol·L-1,在一定条件下,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有可能是(  )
A.Z为0.3 mol·L-1 B.Y2为0.4 mol·L-1
C.X2为0.2 mol·L-1 D.Z为0.4 mol·L-1
2.(2020秋 怀化期末)一定条件下进行反应:COCl2(g) Cl2(g)+CO(g)。向1L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1.00mol COCl2(g),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得的有关数据如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t/s 0 2 4 6 8
n(Cl2)/mol 0 0.30 0.39 0.40 0.40
A.8s时加压,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c(Cl2)=0.32mol L﹣1,则反应的△H>0
C.若在1L恒容与外界没有热量变换的密闭容器中进行该反应,化学平衡常数不变
D.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起始向容器中充入1.20mol COCl2、0.60mol Cl2和0.60mol CO,反应达到平衡前的速率:v正<v逆
3.(2022·湖北天门中学月考)一定条件下,A、B、C 的起始浓度分别是0.5mol/L、0.1mol/L、1.6mol/L,可逆反应A(g)+B(g) 2C(g)达到平衡时,下列数据合理的是( )。
c (A) =1.0mol/L   c (B) =0.2 mol/L
B. c (B) =0.5mol/L   c(C) =1.2mol/L
C.c (A) =0.4mol/L   c (C ) =1.8mol/L
D. c (A) =0.9mol/L   c (B) =0.5mol/L
将02 mol/L KI溶液和0.05 mol/L Fe2(SO4) 溶液等体积混合,充分反应后,取混合溶液分别完成下列实验,能说明溶液中存在化学平衡2Fe +2I- 2Fe +1 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A 滴入KSCN溶液 溶液变为红色
B 滴入AgNO3溶液 有黄色沉淀生成
C 滴入K3[Fe(CN)6]溶液 有蓝色沉淀生成
D 滴入淀粉溶液 溶液变为蓝色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