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古诗词三首《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古诗词三首《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1-02 19:15: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准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借助工具书和书下注释自主理解课文意义。
3.通过语言文字,融入自己丰富的想象,感悟这首词所描绘的意境,开展多种语文活动。
4.通过语言文字训练,感受词中所表现的自然美,感悟作者热爱大自然,关心人民,企盼丰年的思想感情。
5.引导学生善于感悟大自然的美,热爱大自然。
6.培养学生乐观开朗的性格。
二、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句的意思。
2.展开想象,体会诗人情感。
三、教学准备:
课件,填空题纸
四、教学课时:第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简介作者、时代背景。
1.谈话导入
师:唐诗宋词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华,千百年来,广为传诵。相信你们也积累了不少,老师来考考大家描写田园风光的古诗词,愿意接受老师的挑战吗?
生:学生会异口同声“愿意”。
师:留连戏蝶时时舞——,几处早莺争暖树——,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水护田将绿绕——(学生回答下半句)
师:孩子们你们知道的古诗词还真不少,今天老师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2.介绍诗人:出示PPT介绍诗人生平,主要作品。通过提问,使学生了解作者所处时代。
3.了解具体的时代背景,出示PPT,同时给出最具代表的作品供学生参考。同时进行总结,引出课题,吸引学生兴趣。
4.板书题目,齐读。进行提问:从题目中,大家得到了哪些信息呢?(词牌名、题的意思、黄沙的位置)。
(二)初读课文,疏通字词
1.自主轻声朗读课文,提出要求,读懂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自读情况。
3.教师示范读,要求学生注意字音和停顿。
4.要求学生再次自由朗读,最后齐读。
(三)再读课文,理解词意。
1.默读课文,思考:每句话的意思,实在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
2.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3.集体交流。
(1)指名说说已弄懂的句子的意思。
(2)说说还不明白的地方。
(四)精品课文,理解作者情感
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
(1)词中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
(2)词中流露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2.通过讨论,教师提问,出示答案。
(1)词中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夏季:鸣蝉、稻花香、蛙声。)
(2)词中流露出作者什么样的感情?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热 爱大自然、关心人民生活。)
(五)观察图画,想像情景
1.出示图片,小组讨论,按组提问,在图上看到了什么?
2.回想课文,把作者听到的、想到的、感觉到的补充进去。师生评议。同时出示PPT,展示蛙声蝉鸣等声音帮助学生想象。
3、用一段话写成短文。
提示:在一个夏天的晚上,诗人来到了黄沙岭的一条小路上,他看到了()听到了()闻到了()想到了(),……走着走着,忽然……
这里的景色太美了,于是,深夜回到家,诗人忍不住挥笔写了《》:……
温馨提醒:展开丰富的想象,用上优美的词句,可诗人的动作、语言、心情等,把当时的画面描绘出来。
(六)拓展训练
1、选词中的一句话,用画笔画出来。
2、积累其他田园诗或辛弃疾的其它词
(七)板书设计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景:夏季:鸣蝉、稻花香、蛙声。
情:热爱大自然、关心人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