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课件(20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课件(20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1-02 18:48: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①国际背景: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曙光。
②国内背景: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人们有了新的觉醒,马克思主义逐渐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先进知识分子。
1、背景:
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试看将来的环球,必将是赤旗的世界
1.站在宣传马克思主义前列的是李大钊。
1919年,《新青年》出版“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刊载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
主要著作: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庶民的胜利》
①通过报刊传播。
2、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方式:
随后,全国各地建立了许多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
②通过团体传播。
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李大钊、毛泽东、陈望道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思想基础
主编《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
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影响:
促使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先进分子在民主和科学的大旗下继续奋斗,并日益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李大钊成为中国传播
马克思主义的先驱
李大钊,字守常,河北乐亭人。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极大地鼓舞和启发了李大钊,他以《新青年》和《每周评论》等为阵地,1918年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介绍俄国十月革命。1919年,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介绍了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我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人。
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毛泽东:在《湘江评论》热情歌颂十月革命
陈望道:1920年翻译的《共产党宣言》是20世纪20年
代在国内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思考:李大钊的文章,毛泽东、董必武的回忆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当时的中国只有向俄国学习,走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才能改变中国现状。
十月革命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全世界的传播,对当时的中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促使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学习马克思主义,成为马克思主义者,这些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思想基础。
中国的先进分子不断地寻求救国真理。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他们看到了希望。
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中国共产党成立的阶级基础
两张图表各反映了什么?
工人阶级的成长
“中国近代产业工人的人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即达到了200万人。”——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你认为陈独秀的话有什么道理?
工人阶级是改造社会的主要力量,劳动在社会中的地位十分重要。这不仅说明中国工人运动日益受到重视,而且也反映了这一时期社会结构和思潮发生的巨大变化。
为什么先进分子要到工人中去宣传马克思主义?
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工人阶级的力量——革命决心最坚定,组织性、纪律性最强,易于接受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为无产阶级政党的成立准备条件.
马克思主义开始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开办工人识字班
创办工人刊物
劳动补习学校
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于1921年1月1日正式开学。开办初期,张国焘、邓中夏、罗章龙等轮流担任教员,李大钊也到学校讲课 。
帮助工人组织工会
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
组织基础——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1920年夏,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陈独秀在上海建立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接着,北京、长沙、武昌等地也先后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
外部支持——共产国际
1920、10
李大钊
中国第一个共产党组织
“南陈北李”
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广泛建立,
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员在积极的实践中成长起来。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中国共产党成立
马克思主义传播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
共产党早期组织建立
无产阶级壮大
工人运动发展
五四运动
思想 基础
阶级 基础
组织
基础
共产国际的帮助
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开天辟地
陈独秀
集中力量领导工人运动
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中国共产党
1、中共一大的召开
1)、召开时间:
2)、召开地点:
3)、代表:
4)、确定党名称:
5)、确定的奋斗目标:
6)、重点工作:
7)、选举的中央局书记:
8)、意义:
1921年7月23日
嘉兴南湖
学法指导:立足时空观念,梳理中共成立的相关史实,认识中共诞生的意义。
上海
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人
注:每年7月1日为中国共产党建党日
李达 李汉俊 张国焘 刘仁静 毛泽东 何叔衡
董必武 陈潭秋 王尽美 邓恩铭 陈公博 周佛海 包惠僧
中共一大代表
请大家思考一下,陈独秀没有出席中共一大,为什么会被当选为中央局书记?请同学们结合前面学过的知识进行回答。
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和旗帜
五四爱国运动的领导者
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发起者之一
2.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
1.新的领导核心——
2.新的指导思想——
3.新的奋斗目标——
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
实现共产主义
①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②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③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适应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近代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
“新”在哪里?
二大制定了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
时间
地点
主要内容
意义
1922年7月
上海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重申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建设共产主义。
制定党的最低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
3.中共二大召开
学法指导:立足时空观念,梳理中共二大的相关史实,认识其召开的意义。
1922年7月16日至23日在上海英租界举行,出席大会的有党的中央局成员、地方组织的代表,共12人,代表着全国195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也出席了会议。
三、全国工人运动的兴起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为了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做出了哪些努力?
2、措施:设立了专门的机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集中领导全国的工人运动。
1.背景:中共一大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出现工人罢工运动高潮。
3、成就:从1922—1923年春,领导了大小工人罢工100多次。
4、顶峰:京汉大罢工最为著名。
措施
设立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集中领导全国的工人运动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
了解工人群众生活
成就
全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共举行大小罢工100多次,参加人数达30万以上。
1922年1月12日,香港海员大罢工持续时间约4个月,迫使港英当局屈服。
1922年9月,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迫使路矿当局承认了工人提出的大部分条件,最终取得了胜利。
顶峰
京汉大罢工
河南郑州二七纪念馆
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举行大罢工,号召工人“为自由而战、为人权而战”,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
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举行大罢工,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在运动中,工人们组织了在共产党领导下的工会,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力量和革命精神,大大提高了工人阶级和共产党在全国人民中的政治威信。
结果:遭到帝国主义和直系军阀吴佩孚的镇压。造成”二七惨案“,工人运动转入低潮。
阶级 运动 方案(主张) 教训(说明什么?)
地主 阶级 洋务运动 “师夷长技以自强” (自强、求富) 维护清朝封建统治
农民 阶级 太平天国 《天朝田亩制度》 《资政新篇》 农民阶级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义和团 “扶清灭洋”
资产 阶级 戊戌变法 君主立宪,发展资 本主义,变法图强 资产阶级改良道路
在中国行不通
辛亥革命 “三民主义”,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 阶级共和国 资产阶级共和方案
在中国行不通
中国近代前期各阶级有哪些救国方案?教训分别是什么?
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中共二大:民主革命纲领
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
思想基础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阶级基础
工人阶级队伍壮大,并与马克思主义结合
组织基础
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共一大的召开
本课小结
共产国际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