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关键词:
北魏孝文帝改革、民族交融
[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人口迁徙和区域开发,认识这一时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特点及其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一、 ①汉水;龟兹;东晋;
②苻坚;淝水之战;以少胜多;
二、①鲜卑族;北魏;439;北方;分裂割据;
②孝文帝;文治;洛阳;北方;中原;汉化;汉语;汉服;汉姓;联姻;民族交融;北魏;
三、①汉人;定居;汉族;农业;畜牧;食物;服装;士人;君主专制;民族隔阂;和缓;大交融;
②文化;西晋;汉语;乐器;舞蹈;胡;汉;隔阂;偏见;
四、洛阳
导学案答案:第19课 (19号卷)
【自学】
一、淝水之战
前秦军中其他民族的将领听说苻坚兵败,纷纷改旗易帜,割据一方,组织政权(苻坚统治不得民心)。
苻坚收拾残部回到长安,于385年被羌族人姚苌俘虏杀死。前秦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
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公元439年,由鲜卑族拓跋部建立的北魏政权再次统一北方,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鲜卑人因兴起于大兴安岭鲜卑山而得名,为魏晋南北朝时期对中国影响最大的游牧民族,风俗习惯同匈奴相似。拓跋部是鲜卑族的一支,它发源于大鲜卑山(黑龙江流域大兴安岭的北段)为黄帝后裔。
北魏建立后,逐步由放牧经济转变为农业经济,社会制度也由奴隶制转变为封建制,但仍然保留了大量的奴隶制残余。为了巩固统治,改变落后的统治制度,吸纳接受汉人先进的文明,向汉人学习,成为必然选择。
落后民族(军事上)征服先进民族,最终被先进民族的先进文化所征服。
——马克思
在长期的征服中,比较野蛮的征服者,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都不得不适应征服后存在的比较高的“经济情况”,他们为征服者所同化,而且大部分甚至还不得不采用被征服者的语言。
——恩格斯
孝文帝从小就由汉人冯太后抚养,自幼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更加倾向于汉化改革。孝文帝登基后,在冯太后的辅佐下,进行了改革,史称"孝文帝改革"。
他!5岁即位!
他!23岁时亲政!
他!只能活了32年!
但,
他短暂一生却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467年-499年,32岁),南北朝时期北魏第七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
答:主要措施:迁都洛阳;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
材料一: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今山西大同),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因兹大举,光宅中原……于是定都洛阳(今河南洛阳)。
——(北齐)魏收《魏书·任城王澄传、李冲传》
【合作】
一、阅读材料并结合课本,概括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措施?
材料二:高祖曰:“今欲断诸北语(指鲜卑语),一从正音(指汉语)。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爵黜官。”
——(北齐)魏收《魏书·咸阳王禧传》
材料三:壬寅,革衣服之制。……戊午,诏改长尺大斗,依《周礼》制度,班之天下。……甲子,引见群臣于光极堂,班赐冠服。
—— ——(北齐)魏收《魏书·高祖纪下》
平城
洛阳
孝文帝为什么要将都城由平城迁至洛阳
1.迁都洛阳:公元494年,孝文帝迁都洛阳,把百余万包括鲜卑族在内的北方各族人民迁到中原。
都城平城(今山西大同),地处偏远,不利于对广大中原地区的统治和吸收汉文化制度。
洛阳为数朝之都,素来是中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胡服俑
汉服俑
汉服与胡服的区别:
鲜卑衣服狭而短,窄领小袖,便于骑射;
汉服宽而长。
2.说汉语: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3.穿汉服:以汉服代替鲜卑服;
《孝文帝出行图》
画面中所有的人都是峨冠博带,宽衣大袖,反映了孝文帝汉化改革以后北魏的衣冠制度。
4.改汉姓:
改鲜卑姓为汉姓;
5.与汉族通婚:
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
孝文帝率先娶汉族大姓卢、崔、郑、王4家的女儿为妃,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汉族大姓,还为自己的6个弟弟都娶了汉族地主的女儿为妻。
把汉族地主和鲜卑贵族的利益联系在一起,壮大了北魏的统治力量。血统的交融,加速了鲜卑的汉化。
材料一:南朝的官员陈庆之出使北方,目睹了洛阳的风貌,感慨地说:“以前以为长江以北都是落后的‘异族’风气,现在才知道中原地区礼仪兴盛,人才济济,难以言传。”
——(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
【展示】
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说明孝文帝改革起到什么作用?
今天我们的56个民族中,已经没有了鲜卑族。有人认为这是由于当年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使得鲜卑族慢慢消失,所以孝文帝的改革不值得肯定。你如何看待这个观点?
材料二:北魏迁都以后,洛阳成为了北方的政治、经济中心。……全城10多万户居民中,来自国内外的商人就有上万人。……城中不少富商大贾“”资财巨万。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P96》
答:(1)作用:增强了北魏的实力,也促进了北方民族交融,使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提高;
(2)看法:不认同这个观点。孝文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有胆识的改革家,他的改革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促进了民族大交融,对历史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也有利于整个中华民族的进步。当然,孝文帝的改革也存在学习被人长处时,抛弃自己民族的长处,没有很好保留自身民族的优势。
北方少数民族《采桑图》
北方少数民族《狩猎图》
北方少数民族《扬场图》
北方少数民族《耕耙图》
1.生产方式的交融
三、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①北方少数民族向汉族学习农业技艺
边境汉人《二牛抬杠图》
边境汉人《放牧图
》
1.生产方式的交融
②汉族向北方少数民族学习畜牧业
2.制度上的交融:少数民族政权统治者与汉族士人合作,沿袭中原地区原有的统治方式,实行君主专制制度。
3.生活习俗的交融: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相互学习和交融
穿裤褶服的南朝汉族乐队
穿汉族服装的
少数民族贵族
汉族士大夫在烧烤
汉族妇女制作蒸馍与烙饼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李白《静夜思》
胡 床
汉人演奏少数民族乐器图
《鲜卑人乐舞图》---鲜卑人以汉族礼仪形式的歌舞表演
4.文化艺术的交融:魏晋时期的北方,胡汉合舞已成为普遍风气,各兄弟民族互相交流,取长补短,推进了乐舞的民展。
【点拨】
三、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高度,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观点。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通过这几课的学习,请你从当时和后来的历史发展等两个维度谈谈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的意义及对今天的启示。
答:(1)意义:①当时:促进了政权的巩固、社会的安定、经济的发展,对统治者巩固政权起到了积极作用;极大丰富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②后来: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繁荣与发展奠定基础 ;
(2)启示:中国历史的发展说明各民族和平交往、交融是主流;中华民族的组成是各民族共同推动的结果;要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检测
1.淝水之战是中国古代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东晋以8万精兵打败了号称有百万大军的前秦。东晋获胜的根本原因是( )
A.前秦将士无心恋战,有意想输掉战争
B.经济重心逐渐南移,江南经济发展快
C.前秦士兵不习水战,晕船怕水忙逃跑
D.东晋将领指挥得当,火烧连营建奇功
划关键词
2.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公元383年,这流亡政府的弱势军队出人意外地打败了前秦领袖苻坚所率的绝对优势的北方联军”这场战役是( )
A.阪泉之战 B.官渡之战 C.淝水之战 D.赤壁之战
主观
经济根源
检测
3. 北魏孝文帝下诏“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于是代人南迁者,悉为河南洛阳人。孝文帝的意图是( )
A.学习中原文化 B.避免思乡之苦
C.消灭鲜卑贵族 D.减少洛阳人口
划关键词
4.《魏书.任城王传》记载:“但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据材料可知,下列说法不属于孝文帝迁都的原因是( )
A.平城文化落后 B.北方各民族交融加强
C.平城中守旧势力强大 D.洛阳是中原政治文化中心
检测
5. “鲜卑贵族,官员采用汉姓,改穿汉族服装,学习汉语,提倡同汉人通婚。”以上材料记述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
A.背景 B.内容 C.作用 D.意义
划关键词
6.陈寅恪先生指出“胡人原来只有名,而无字和号,孝文帝改胡人姓、名,其与名,是赐给他们一个汉名或雅名。”如北魏第三代皇帝拓跋焘的胡名为“佛里伐”,“焘”就是其雅名。胡人使用“雅名”反映出的历史现象是( )
A.鲜卑族放弃了原有生活习俗
B.鲜卑族主动学习汉族文化
C.改汉姓是孝文帝改革的内容
D.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形成
检测
7. 迁都洛阳后,北魏孝文帝亲自到鲁城(今山东曲阜)祭祀孔子,封孔氏后人为官,并让兖州刺史修复孔子墓。他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统一黄河流域 B.开发江南经济
C.笼络守旧势力 D.学习先进文化
划关键词
8.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家训形式多是“家书”或“遗令”,重视教育子弟,内容涉及修身到治学,处事到事君。此后各朝,上至达官下至平民,多有家训问世,内容多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由此可见,中国古代家训( )
A.只出现在显贵家庭 B.受儒家思想影响大
C.形式单一、内容统一 D.满足科举考试的需要
检测
9. 北魏孝文帝改革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
A.没有守旧势力的阻碍 B.皇帝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C.得到汉族地主的支持 D.顺应民族大融合的历史潮流
划关键词
10.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既是原因又是结果的是( )
A.迁都洛阳 B.军队战斗力提高
C.社会矛盾激化 D.北方民族大交融
时势(历史发展趋势、潮流)造英雄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关键词:
北魏孝文帝改革、民族交融
[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人口迁徙和区域开发,认识这一时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特点及其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