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4.8 京剧大师梅兰芳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4.8 京剧大师梅兰芳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2019)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3-01-02 15:05: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京剧大师梅兰芳
教学内容
1.简单了解京剧的起源发展。
2.了解梅派艺术在京剧旦角发展中做出的贡献。
3.赏析《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 。
教学目标
1.聆听欣赏《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引导学生感受、体验京剧的艺术魅力,激发对京剧学习的兴趣,提升民族文化自信。
2.模仿念白、唱段、学做动作,加深对于京剧四功五法的认识。
3.简单了解京剧的起源与梅兰芳先生的生平贡献。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感受京剧艺术魅力,培养学生学习京剧的兴趣爱好。
2.难点:模仿京剧念白、唱段与简单肢体动作。
教材分析
《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是京剧《霸王别姬》中虞姬的一个唱段。这个唱段表现项羽被困垓下,又闻四面楚歌,非常忧闷。虞姬为项羽解愁,劝酒舞剑,直到项羽睡稳。
唱段中既表达了虞姬对项羽深沉的爱恋,也透露出自己愁苦的心情。唱腔时而低回婉转,时而起伏跌宕,充分表现出虞姬复杂的心情。
学情分析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越来越发达,各种新兴事物吸引着学生们的眼球,京剧作为传统的戏曲艺术,在信息大爆炸的环境中的确举步维艰,同时学生对于戏曲艺术持有“有色”眼镜,所以正确的引导学生认识京剧、真切的感受到京剧唱念做打的独特魅力是本节课的重中之重。
六、教学方法:聆听、探讨、对比、实践等方法。
七、课时安排:1~2课时。
八、教学过程
1.导入:谈谈你对京剧的认识与看法。你了解京剧的起源么?
视频播放关于京剧起源。
简介京剧的起源: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清高宗宏历八十大寿。为了给高宗祝寿,各地方区戏班陆续开赴北京演出。其中就包括安徽的四大徽班(三庆、四喜、春台、和春),湖北的汉剧,加上秦腔、昆曲。在北京他们演出了许多场次,观看的人很多。为高宗八十大寿增加了浓烈的气氛,也给当时的北京市民带来了丰富的文化生活。1840年,经徽戏、秦腔、汉调的合流,并借鉴吸收昆曲、京腔之长最终形成了京剧。
简述梅兰芳的学艺经历:4岁过寄给伯父后开始请老师学戏,因天赋不高反应迟钝被换给了第二任
老师吴菱仙(四喜班),每天针对性训练;14岁后又去了当时北京最大、最严的京剧科班喜连成跟随第三任老师钱金福学习;后来机缘巧合又被当时的伶界之王谭鑫培点名搭戏,随后不断的学习、进步,迈向上中国戏曲界的顶峰。
著名戏剧艺术家欧阳予倩曾赞誉梅兰芳为“伟大的演员,美的化身”,那么究竟美在何处呢?
教学设计意图
首先通过音画迅速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以故事性语言将梅兰芳人物的成长历程介绍给学生,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与学生的求知欲,为探究梅兰芳“美”在何处做好铺垫。
2.新课教授
① 图片对比:老派戏曲妆容VS梅兰芳旦角创新妆容
老派:讲究“立眉生齐眉旦”,老派的“清水大开脸”——主要是用“粉妆”扮戏,具体是用花粉(白)、胭脂(红)、油烟灰(黑)三种粉末状的颜料来化妆,三点红小嘴。
梅派:画黑眼圈,呈“凤眼”状,再加上吊眉的配合,使眼部即精神又好看美观。
“三点红”画法改为用红色涂满嘴唇。
吸收仕女图三块瓦画法,采用油彩和粉彩结合的方式,即用油彩上色,用粉彩定妆。
用七个小弯和两条大柳贴出脸型的最佳形状,并且根据脸型的不同样子进行调整。
服装上梅兰芳从仕女图等绘画作品中汲取灵感,大胆创新——这是梅兰芳的的扮相之美。
② 聆听念白“大王醉卧帐中,我不免去到帐外闲步一会”
师生有感情的模仿,强调千斤念白四两唱,梅兰芳的念白抑扬顿挫,句读分明,越是高音,越是甜润。
欣赏唱段《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思考音乐情绪、速度、唱腔特点。(忧愁、缓慢,南梆子细腻柔美)
师生模唱——体验梅兰芳的唱念之美。
③欣赏《霸王别姬》中的剑舞片段
除此之外梅兰芳还在各大戏曲表演当中创新舞蹈表演,其中有《嫦娥奔月》中嫦娥的“花镰舞”,《天女散花》中天女的“长绸舞”,《红线盗盒》中红线女的“拂尘舞”,《木兰从军》中花木兰的“单剑舞”《霸王别姬》中虞姬的“双剑舞”等等。
“梅兰芳自创53兰花指”——师生互动——体验梅兰芳的舞台表演之美。
④抗日事迹:蓄须明志,宁可打伤寒防御针高烧42度也不为日本人表演——体会梅兰芳的民族英雄气概之美。
教学设计意图
通过梅兰芳表演艺术的“扮相之美、唱念之美以及舞台表演之美”三大方面,引导学生解读梅兰芳究竟“美”在何处。同时采用大量对比、模唱等体验环节加深学生对京剧艺术和梅派艺术的认知和了解,从而跳出原有的刻板印象,重新认识戏曲艺术。
通过真实事迹,引导学生感知梅兰芳先生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家更是一位坚强的民族英雄,激发他们对戏曲艺术的尊重和深切的爱国之情。
⑤梅葆玖携弟子演绎现代京歌《梨花颂》——京剧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课堂小结
1961年8月8日,梅兰芳作为中国戏曲界的标志与世长辞,世界戏剧界的一颗巨星在东方黎明时刻陨落了,回望梅兰芳的一生,他用美塑造了一个美的世界,他用爱感染着每一个人,而他爱国、爱人、爱艺的感人情怀也将永久地留在人间。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