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六大病句类型表解(PDF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六大病句类型表解(PDF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1-02 16:01: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病句类型表

子类别 例句 说明

1、初春的(时间)花园里(处所)几朵(数量)盛开 多重定语次序:领属性的词(表谁的)或时间、处所的
(动词)的红色(形容词)玫瑰花被雨打湿了。 —数量性的词(表多少)—动词或动词短语(表怎样的)
修饰 定语
2、国家队里的一位有 20 多年教学经验的优秀的篮球女 —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表性质名词(属性)—中心
语 位置 教练。 词(名词)。简记:谁的—多少—怎样的—中心词(名
语序 词)。另外,带“的”的定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前。
他为寻找薄弱环节星期天在家里重新认真地把试卷检 多重状语次序:表目的或原因的短语—时间词—处所词
不当 状语
查了一遍。 —副词—情态动词或形容词—表对象的介宾短语—中
位置
心语。简记:何时—何地—何范围—中心词(动词)
语 关联 1、同一主语:不仅李阳同学学习好,而且乐于帮助其他同学。( “学习好, 主语一致放在关联词语前,否则分
词语 乐于帮助其他同学”都是用来说李阳的,为了上下句的连贯性,应将“李阳” 别放在关联词语后。

虚词 位置 置于关联词“不仅”的前面。)
不 不当 2、不同主语:这些产品质量不是比沿海地区的同类产品低,就是成本比沿海的
位置
当 高。(前比质量,后比成本,“不是”应放在“质量”前。)
不当 副词 1、我们如果把学习不搞好,就很难考上好大学。 “把”字句、“被”字句的否定副
位置 2、如果趁现在不赶快检查一下消防工作,就容易酿成火灾。(“不”移到 词应在“把”、“被”字之前
不当 “趁”字前)
逻辑 分句 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寻找着,他们在思考 句间有先后、轻重缓急大小因果等
语序 着。(应改为: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思考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探索 关系,句序应依据一定的标准排列
事理
不当 着,他们在寻找着。)
顺序 词序 我们认真研究听取了大家的意见。( “研究听取”,颠倒了承接的先后关系。 词语顺序要按承接先后、轻重主次
不当 不当 应改为“听取研究”) 等语意来排列。
主谓 我国棉花的生产,过去不能自给。(不能自给的是“棉花”而不是“生产”。)
搭配不当
主宾 秋天的北京是个美丽的季节。
搭配不当
动词和宾语 战士们连续打败敌人的五次进攻。
搭 搭配不当
配 修饰语和中 1、我们严肃地研究了职工们的建议。(状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心语搭配不 2、蜜蜂每酿造一斤蜜大约采集 50 万朵的花粉。(定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当 3、我们对你照顾得太不周全了。(中心语与补语搭配不当)
当 一面与两面 1、做好生产救灾工作决定于干部作风是否深入。 注意“能否、是否、成败、优劣、
搭配不当 2、文艺作品语言的好坏,不在于它用了一大堆华丽的词。 好坏、高低”等词。
多对一、一对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尽快提高和造就一批专业技术人员。(“人员”能与“造 注意前后并列短语间的搭配。
多搭配不当 就”搭配,但不能与“提高”搭配。)
否定与肯定 我想这应该是不必叙述的,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来。(“没有谁不会想象不 多重否定容易导致语病
搭配不当 出”等于说“谁都想象不出”,推测原意就是“谁也想象得出”。)
1、对于手中有闲钱的人,可以进行合理的投资。(删除“对于”,使句子 1、介词“在、当、从、对于、为
主语出现。) 了”打头的句子,常造成主语残缺。
缺主语
2、由于他这样的好成绩,得到了老师的赞扬。(“得到”没有主语) 2、注意没有主语的句子不一定就
3、通过大家的讨论,使我明白了很多道理。 是病句,无主句、独词句并非病句。
成 我们要在这次质量大检查运动中建立和加强技术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工作。 状语过长,常导致谓语残缺缺谓语
(“工作”是哪个动词的宾语呢?要在建立和加强前补上谓语“完成”)

人类已进入知识产权的归属和利益分成。(动词谓语“进入”没有宾语,在 宾语部分过长,后面往往忽视与前
成 残 缺宾语 “分成”后面加上“的阶段”) 面成分的响应,导致宾语残缺。
分 缺 缺少必 1、一开春,小麦就长得很好,获得了可喜的收获。(要在“获得”前加“夏
残 季”以限制时间)要的修
2、这次学习收获很大,时间并不长。(应地“时间”前加关联词“尽管”)
缺 饰限制 3、怎么就和自己同患难、共生死的朋友分道扬镳了呢?(“和自己“之前
或 成分 缺少介词,应加“跟”“同”等)
赘 词语 现在渔民自己选出了组长,负责掌握渔民的生活及生产的管理。(“掌握”
余 堆砌 应删去)
成 1、手机几乎成为大家不可缺少的必需品。(“不可缺少” 和“必需品”重
分 复)
2、我们必须好好学习,否则,拿不出真本事,就会活得没有尊严。(“否
赘 语意
则”与后面的“拿不出真本事”同义重复)
重复
余 3、我们的报刊、杂志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做出表率。(并列短语“报
刊、杂志和一切出版物”意义有包容)
4、新的制度终于付诸于实施了。(“诸”在这里本就有之于的意思,再加 出现文言词语、书面语,可能重复
1/2
介词“于”就重复了。5、这是我的拙见。(“我的”和“拙”语意重重)
1、这慷慨悲歌的壮举背后,还是自信心不够的表现。(在“……的背后还 1、同一个意思,却用两种句式杂
是自信心不够”和“……壮举还是自信心不够的表现”里选一个) 糅在一起;
你不认真学习,那怎么可能有好成绩是可想而知。(反问句式与判断句 2、同一句中时而用这种结构,时
句式杂糅
式糅在一起。或用“那怎么会有好成绩呢?”或用“成绩可想而知”) 而用那种结构,结果两种结构都用
(举棋不定) 2、良好的国际收支状况,国家外汇储备充足,对抵御这次金融风暴的冲击, 了。
发挥了重要作用。(前一句是偏正结构,后一句是主谓结构,两者不同,可
改为“充足的国家外汇储备”)
结 1、出版一部译作要经过多少人的努力以后,才能与读者见面(把“出版…… 一句话的结构已经完整,却把它的
构 的努力”和“一部译作……见面”凑在一块,用哪一句都可以) 最后一部分用作另一句的开头;或
藕断丝连
混 2、我们向政府提意见是人民的责任。(把“我们向政府提意见” 和“向政 明明是两句话,偏用一句话来说
府提意见是人民的责任”凑在一起,应删去“我们”)

中国人民自从接收了马列主义思想之后,中国的革命就大大改了样子(“中 一句话说了一半,忽然另起炉灶,
中途易辙 国人民……思想之后”就怎么样?作者不接去说,却用“中国革命”另起一 重来一句
句。应改为“自从中国人民……之后”)
反革命分子的阴谋活动是应当加以揭露,而且能够把它揭露的。(表面上看,
反客为主 上半句的主语是“……阴谋活动”,而下半句的主语显然不能用该主语,只
(暗换主语) 能用隐而未现的主语“我们”,这样主语就被暗换了,所以就只有在“应当”
前加上主语“我们”,以与下半句的主语相统一)
1、指代不明造成歧义:有人主张接受,有人反对,他同意这种主张。(“这种主张”指接受还是指反对不明确)
2、组合层次不同造成歧义:我们三个人一组。(可理解为“我们每三个人组成一组”或“我们三个人组成一组”)
3、语义不明造成歧义:开刀的是他父亲(可理解为他父亲是医生,也可理解为医生为他父亲开刀)
4、结构关系明造成歧义:进口彩电很好。(可理解为动宾关系,也可理解为偏正关系)
5、词的含义多解造成歧义:我要炒肉丝。(“炒”可理解为动词或形容词)
中央已向东北调拨物资。(“向”可理解为“从”,也可理解为“给”,表意大不
相同)
表 有歧义 6、词语省略、遗漏造成歧义:买车、船、饭票在服务台。(可理解为车票、船票和饭票;也可理解为买车、买
意 (多种理解) 船和买饭票)
不 7、轻重音不同造成歧义。他一节课就写了三封信。(“就”轻读,是说他写信写得快;“就”重读,则说他工
作效率低,只写了三封信)

8、数量词修饰不明造成歧义:他请几个学校的领导参加座谈会。(可理解为学校的几个领导,也可理解为几所
学校的领导)
9、“和(或)”连接不明产生歧义:他背着经理和总经理把这笔钱分别存到了两家银行。(可理解为他和总经理
一起,也可理解为他背着经理和总经理一个人)
1、开学前 3个月到 2个星期内进行。
时间或数量
2、一辆车也不过十几万元左右
不确切
3、从 60岁到 90岁的妇女可以坐车参加流行。
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死跟幸免矛盾)
自相矛盾
这增强了中国人民与侵略者斗争的无比力量。(无比了还怎么增强?)
从事业的发展上看,还缺乏各项科学专家与各项人才。(各项人才包括科学
范围不清
家,不宜并列,该说“各学科的专家与其他人才”。)
强加因果 因为他来自北方,思想根本上还是旧的一套。
在那个时候,报纸与我接触的机会是很少的。(应该是“我和报纸的接
触”。)
主客倒置
去年的学习情绪和今年比较起来大不相同。(我们比较一先一后两件事,
一般总是以后者为主体,应是“今年的学习成绩和去年……”。)
1.包含关系置于并列:从事业的发展上看,还缺乏各项科学专家与各项人才。
(各项人才包括科学家,不宜并列,该说"各学科的专家与其他人才"。)

2.不同类别置于并列:在这次民族联欢节中,举行了各种民族体育比赛,主
合 并列不当 要有赛马、摔跤、抢花炮、赛歌等,丰富多彩的比赛受到来宾的热烈欢迎。
逻 (“体育比赛”与后面所列举的比赛种属不搭配,“赛歌”不属于“体育
比赛”,不应并列。)

我想这应该是不必叙述的,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来。("没有谁不会想象 答题技巧:看到“否定词”,负负
不出"等于说"谁都想象不出",推测原意就是"谁也想象得出"。) 得正。但注意:如句中有否定意义
的词,如:“防止”等,也作“-1”
否定不当
处理;“无时无刻”是没有一分钟
的意思,也用“-1”表示。反问句
亦算负
1.学习有态度与方法之分。(这句话形式上跟“人有男人和女人之分”是一样
的,但“男人和女人”加起来等于“人”,而“态度”和“方法”加起来不等
不合事理 于“学习”,所以这句话就是“不合逻辑”。)
2.他们一面拼命的往上爬,一面又不免跌落深渊。(句中的两件事显然不能
同时做,应改为“他们虽然拼命的向上爬,但是终于不免跌落深渊。”)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