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写作布局谋篇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写作布局谋篇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1-02 19:51: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布局谋篇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虽然常写篇章习作,但总体结构形式比较单一,布局谋篇意识不强。阅读和写作在教材中是两种不同课型设计,很多学生在阅读课上也只领受了文章内容,对文章形式关注不够。
教学目标:
通过归纳,总结文章的基本结构形式:并列式、对比式、纵深式
回忆课文内容(七——九年级均可),进一步了解不同结构段落之间的关系并了解到很多文本对结构形式的综合运用。
学以致用,以《尝试》为题,试着运用三种基本结构,列出文章主体部分提纲。
教学重点:掌握文章结构的三种基本形式
教学难点:学会运用结构形式并列出主体部分写作提纲。
教学方法:归纳总结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明确学习目标
布局谋篇,是对文章的组织、结构等做整体谋划,包括文章的整体结构安排,也包括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之间的关系规划。本节课,我们将要学习布局谋篇的“结构”安排。如果说文章的主题似人之“灵魂”,文章的内容似人之“血肉”,文章的结构似人之“骨架”。假如没有健全的骨架,灵魂无处寄托,血肉无处依附。本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布局谋篇中的结构安排。
名篇指路——我的写作金点子
“操千曲而知音,观千剑而识器”“比照葫芦画瓢”说明了模仿的重要,名篇是我们模仿的最佳对象。老师把六篇名家名作分为三组,请自己读文章,概括每一段的主要内容。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分析段与段之间是什么关系。
A组文章
我喜欢花却没有侍弄花的闲情,也有自知之明,不敢邀名花拘留,只有时要点草花种种。有一种太阳花又名死不了,开始五色缤纷砸在草间很好看,种了几次都不成功,连死不了都种死了,我常这样自嘲。
玉簪花却不同,从不要人照料。只管自己蓬勃生长,往后院月门月洞门小径的两旁随便移栽了几个嫩芽,四年便有绿叶白花,点缀着夏末秋初的景致。我的房门外有一小块地原有两行花,现已形成一片绿油油的,完全遮住了地面,在晨光熹微或暮色朦胧中,一柄柄白花晴起,隐约如绿波上的白帆不知驶向何方,有些植物的帽繁茂枝叶中会藏着一些小活物,吓人一跳,玉簪花下却总是干净的,可能因气味的缘故不容重置晋升。
宗璞《报秋》
小时候我害怕狗,记得有一回在新年里,我到二伯父家去玩。在他那个花园内,一条大黑狗追赶我,跑过几块花圃。后来我上了洋楼,才躲过这一场灾难,没有让狗嘴咬坏我的腿。
以后见着狗,我总是逃,它也总是追,而且屡屡望着我的影子狺狺狂吠。我愈怕,狗愈凶。 怕狗成了我的一种病。
我渐渐地长大起来。有一天不知道因为什么,我忽然觉得怕狗是很可耻的事情。看见狗我便站住,不再逃避。
我站住,狗也站住。它望着我恶叫,却不敢朝我扑过来。
“你的本事不过这一点点,”我这样想着,觉得胆子更大了。我用轻蔑的眼光看它,我顿脚,我对它吐出骂语。
。它仍然汪汪地叫,可是叫声不像先前那样地“恶”了。
我讨厌这种纠缠不清的叫声。我在地上拾起一块石子,就对准狗打过去。
石子打在狗的身上,狗哀叫一声,似乎什么地方痛了。它马上调转身子夹着尾巴就跑,并不等我的第二块石子落到它的头上。
我望着逃去了的狗影,轻蔑地冷笑两声。
从此狗碰到我的石子就逃。 巴金《狗》
B组文章
偶尔在人行道上散步,忽然看到从街道延伸出去,在极远极远的地方,一轮夕阳正挂在街的尽头,这时我会想:如此美丽的夕阳实在是预示了一天即将落幕。
偶尔在某一条路上,见到木棉花叶落尽的枯枝,深褐色的,孤独地站在街边,有一种萧索的姿势,这时我会想:木棉又落了,人生看美丽的木棉花的开放能有几回呢?
偶尔在路边的咖啡座,看绿灯亮起,一位衣着朴素的老妇,牵着衣饰绚如春花的小孙女,匆匆地横过马路,这时我会想:那年老的老妇曾经是花一般美丽的少女,而那少女则有一天会成为牵着孙女的老妇
林清玄《清净之莲》
曾经看到那些假日垂钓者,一大早出门,夕阳之下拎着空空的鱼篓回家的时候仍是一路欢歌。我不禁讶然:付出了一天的等待却一无所获,怎么还可以这般快乐满怀?给我的回答却是:鱼不咬我的钩,那是它的事,我却钓上来一天的快乐。对钓鱼的人来说,原来最好的那条鱼便是快乐。坦然是一种失意后的乐观。
曾经看到那些下零点班的纺织女工,写满倦意的脸上却交织着与朝霞一样灿烂的笑靥,我便想:怎么说女孩子从事这种职业也不是最让人满意的呀。给我的回答却是:公主永远只有一个,如果没人为他织出那么多彩锦,就一个公主也没有了。对织布的人来说,原来最美的那匹布却是穿在了自己的身上。坦然是沮丧时的一种调适。
曾经看到一个扫了三十几年大街的老伯,每天把一条长长的大街扫得一尘不染,让上早班的人粲然走过。我便想:几十年这样平平淡淡的走过,这老伯可说是这小城里生活最不顺心的一个了。给我的回答却是:这条街只有我扫的最干净,对扫街的人来说,原来扫的最清净的恰恰是自己的心。坦然是平淡中的自信。
余秋雨《坦然看生活》
C组文章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余光中《乡愁》
1 第一次盘问小吴,真不能确定他在我眼皮底下多久了。偌大的天安门广场,游客络绎不绝,人流涌动如潮。大家背对巍峨的城楼,无不在忙着摄影留念。小吴不是这样。他到处转悠,瞅瞅这个,看看那个,总是撵在人家身后,时不时还支棱起耳朵,偷听人家在讲些什么,形迹可疑。通过盘问,我得知小吴在找老乡。
2 有一次,我发现他神情大异,跟着一个旅行团很久,最后还是悄悄地离开了。我问他:“不是吗?”他失望地答道:“不是,是相邻那个县的。”“相邻那个县也是老乡啊。”他摇了摇头,固执地说:“连一个县的都不是,能算是老乡吗?”
3.小吴找到按照他的标准定义的老乡,是在一个下午。远远 地,看见他和一个夹着公文包的中年男人在国旗下拉扯。我立即赶了过去。小吴看见我,激动地说:“他是我老乡,绝对的 老乡!”那中年男人甩开小吴的手,整了整领带,呵斥道:“老乡?谁和你是老乡,老子是北京人!”小吴说:“你耍赖,你刚才打电话说家乡话,我听出来了,你是我们县的。”中年男人厌恶地挥了挥手,骂道:“神经病。”听了这话,小吴的身体晃了一下。
4小吴再一次出现,是带一对老人来看升国旗。这对老人脸色凄苦,衣衫褴褛。我问他:“你找到老 乡了?”小吴说:“没呢。他们是一对聋哑夫妇,东北的,也没有老乡,我就对他们说,我们做老乡吧。”
(经过学生自读,概况内容,小组交流分享结构,学生基本可以得出结构的三种基本形式:对比式、并列式、纵深式。并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掌握总结规律的方法)
回归课本——我的写作资源库
回忆课本,想想那些文章采用上述结构。以小组为单位,按照三种基本结构汇总课文并说一说。
(选入教材中的文章均文质兼美,是学生习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通过这一环节,一方面巩固知识,另外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关注文章结构及谋篇布局方法。)
牛刀小试——我的写作实践。
【想一想】以《尝试》为题,任选一种结构形式,你会怎么安排文章结构。以小组为单位,互看互改,使文章结构清晰。
(这一环节要求学生运用所掌握的方法,列出主体部分写作提纲,在写作实践中巩固所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