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阶段性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费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阶段性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新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1-02 20:42: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七年级语文阶段检测题
2021.10.10
【分值】120分 【时间】100分钟
【重要提醒】请将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依次涂在答题卡上,填写在试卷上的答案一律无效;请将非选择题的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填写在试卷上的答案一律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下列各项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烘(hōng)托 发髻(jì) 贮(chǔ)蓄 澄(chéng)清
B镶(xiāng)嵌 娇媚(mèi) 憔(qiáo)悴 创伤(chuàng)
C徘徊(huái) 嫩(nèn)芽 抖擞(sǒu) 整宿(xiǔ)
D悄(qiāo)然 烦闷(mèn) 应和(hè) 酝酿( niàng)
2、下列各项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化妆 分岐 莲篷 嘹亮 花枝招展
B烂漫 决别 祷告 健壮 翻来覆去
C瘫痪 并蒂 豌豆 静谧 焦燥不安
D遮蔽 侍弄 揣摩 匿笑 喜出望外
3、下列划线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迎面走来了一群俏姑娘和帅小伙,都打扮得花枝招展的,给人十分阳光的感觉。
B他说话总给人一股咄咄逼人之感,令人很不舒服。
C长大了我才明白,母亲的絮絮叨叨是对我最深沉的爱。
D他沿着十里路来到秋浦河段,走上山丘眺望前方,只见水波粼粼,岸上麦穗泛起层层麦浪。
4、下列各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朱自清,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等。《春》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赞美春的活力带给人以希望和力量,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B老舍,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务虚笔记》,话剧《茶馆》《龙须沟》等。作者抓住济南地处北国而冬季气候"温晴"的特点,描绘了济山水,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自然风光的挚爱深情。
C《秋天的怀念》是史铁生对已故母亲的回忆,文中通过典型的事例和传神的细节,充分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理解、同情和关爱,说明了母爱的博大深沉、崇高无私,表达了人世间的母子亲情,令人感动。
D《金色花》这首散文诗以孩子的口吻描绘了儿童与母亲的三次嬉戏,表达了儿童对母亲的爱和依恋。《荷叶·母亲》这首散文诗借雨天里勇敢慈怜的荷叶隐蔽着红莲,联想到母亲对子女的呵护和关爱,歌颂了伟大的母爱。
5、下列各句标点符号运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我很想看看这北极老鼠到底是个什么样子?便在后面紧追不舍。
B“最主要的是,”他说道:“我们心中要有对弱者的同情与爱心。”
C参加庆祝建军90周年纪念升旗仪式的有解放军、公务员、警察、教师……等社会各界人士。
D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作。
6、下列句子表述准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有了这种传承方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定能在青少年中开花、生根、结果。
B为了避免学校今后不再发生类似事故,我们必须尽快健全校园安全制度。
C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中学生要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
D随着“复兴号”高铁最高时速提至350公里,标志着我国高铁技术已达到世界顶峰。
7、原句默写(12分,每空2分)
(1)树木丛生,百草丰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
(4)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沾衣欲湿杏花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仿写两个句子,要求语意连贯,句式相同。(4分)
牵挂是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有了妈妈的牵挂,朴素平凡的生活便溢满了温馨的记忆。
二、阅读理解(42分)
(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6分)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9、请你展开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所展现的画面。(3分)
10、宋代洪迈《容斋随笔》中有“语少意足”之说,请结合“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说说你的理解。(3分)
(二)阅读文言文 ,完成题目。(13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1、解释文中词语(4分)
(1)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 (2)相委而去 去:
(3)去后乃至 乃: (4)尊君在不 尊君:
12、翻译句子(4分)
(1)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将答案涂到答题卡序号7上)(2分)
A “期行”是指陈太丘与他的朋友约好一起出行,交待了故事的起因。
B陈元方小小年纪却能驳倒父亲的朋友,“友人”致歉后,陈元方喜不自禁。
C “怒”与“惭”写客人被陈元方反驳前后的神态神化,不仅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同时也表明客人是一个知错能改的人。
D这个故事表明守信对于处世立身的重要性,劝告人们要做一个守信之人。
14、元方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他“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请简述理由。(3分)
(三)阅读文章,完成题目。(15分)
老海棠树
史铁生
①如果可能,如果有一块空地,不论窗前屋后,要是能随我的心愿种点什么,我就种两棵树:一棵合欢,纪念母亲;一棵海棠,纪念我的奶奶。
②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好像她们从来就在一起。
③老海棠树有两条粗壮的枝丫,弯曲如一把躺椅,小时候我常爬上去,一天一天地就在那儿玩。奶奶在树下喊:“下来,下来吧,你就这么一天到晚待在上头不下来了?”是的,我在那儿看小人书,用弹弓向四处射击,甚至在那儿写作业。“饭也在上头吃吗?”对,在上头吃。奶奶把盛好的饭菜举过头顶,我两腿攀紧树丫,一个海底捞月把碗筷接上来。“觉呢,也在上头睡?”没错。四周是花香,是蜂鸣,春风拂面,是沾衣不染海棠的花雨。奶奶站在地上,站在屋前,站在老海棠树下,望着我……
④春天,老海棠树摇动满树繁花,摇落一地雪似的花瓣。我记得奶奶坐在树下糊纸袋,不时地冲我唠叨:“就不下来帮帮我?你那小手儿糊得多快!”我在树上东一句西一句地唱歌。奶奶又说:“我求过你吗?这回活儿紧!”我说:“我爸我妈根本就不想让您糊那破玩意儿,是您自己非要这么累!”奶奶于是不再吭声,直了直腰,又凝神糊她的纸袋。
⑤或者夏天,老海棠树枝繁叶茂,奶奶坐在树下的浓荫里,又不知从哪儿找来了补花的活儿,戴着老花镜,埋头于床单或被罩,一针一线地缝。天色暗下来时她冲我喊:“你就不能劳驾去洗洗菜?没见我忙不过来吗?”我跳下树,洗菜,胡乱一洗了事。奶奶生气了:“你们上班上学,就是这么糊弄?”奶奶把手里的活儿推开,一边重新洗菜一边说:“我就一辈子得给你们做饭?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这回是我不再吭声。
⑥有年秋天,老海棠树照旧果实累累,落叶纷纷。那时我大些了,在外工作,从陕北回来看她,奶奶已经腰弯背驼。早晨,天还昏暗,奶奶就起来去扫院子,“唰啦唰啦”的声音把我惊醒,赶紧跑出去:“您歇着吧,我来,保证用不了三分钟。”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你刚回来,去歇息着吧。”
⑦冬天,窗外,风中,老海棠树枯干的枝条敲打着屋檐,摩擦着窗棂。奶奶常常在灯下学习。她曾经读一本《扫盲识字课本》,再后是一字一句地念报纸上的头版新闻。那一回,奶奶举着一张报纸,小心地凑到我跟前:“这一段,你给我说说,到底什么意思?”我看也不看地就回答:“不知道。再说,您学那玩意儿有用吗?”奶奶立刻不语,唯低头盯着那张报纸,半天半天目光都不移动。我的心一下子收紧,但知已无法弥补。“奶奶。”“奶奶!”“奶奶——”我记得她终于抬起头时,眼里竟无对我的责备。
⑧…………
⑨如今,奶奶已离我而去。而在我的梦里,老海棠树也便随之飘然而去,跟随着奶奶,陪伴着她,围拢着她;奶奶坐在满树的繁花中,满地的浓荫里,望着我,或不时地要我给她说说:“这一段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形象,逐年地定格成我的思念,和我永生的痛悔。
(有删改)
15、文章写了关于奶奶的哪些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分点概括。(3分)
16、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下列句子。
(1)我两腿攀紧树丫,一个海底捞月把碗筷接上来。(3分)
(2)奶奶把手里的活儿推开,一边重新洗菜一边说:“我就一辈子得给你们做饭?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3分)
17、文章是回忆奶奶的,为什么要在第③段写“我”在老海棠树上的活动?(3分)
18、从全文看,以《老海棠树》为题有什么好处?(3分)
(四)名著阅读(《朝花夕拾》)。(8分)
19、根据提示填空
(1)鲁迅借众鬼嘲弄人生,用阴间讽刺阳世,对“正人君子们”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嘲弄和鞭挞的文章是《_____________》。
(2)鲁迅在《琐记》中提到喜欢看的一本书是《_______________》.
(3)《五猖会》中回忆童年往事,当作者兴高采烈地计划前往看五猖会时,却突然被父亲叫住要求他____________。
(4)《朝花夕拾》原名《___________》,是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
20、根据以下提示写出《朝花夕拾》中的人物名称:
⑴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据说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
⑵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
⑶她生得黄胖而矮,说话时喜欢切切察察,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
⑷她对自己的儿子虽然狠,对别家的孩子却好的,无论闹出什么乱子来,也决不去告诉各人的父母。
三、写作表达(50分)
21、题目:想起这事,我就__________
要求(1)将题目填写完整后写作。(2)书写工整,规范。(3)不少于600字。
七年级语文月考试题
1、C
2、D
3、A
4、B
5、D
6、C
7、(1)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2)随君直到夜郎西 (3)枯藤老树昏鸦
(4)未若柳絮因风起 (5)吹面不寒杨柳风
8、示例:①有了爸爸的牵挂,人生成长的旅途便迈出了坚定的步伐。②有了孩子的牵挂,平淡悠长的日子便充满了幸福的笑意。③有了朋友的牵挂,寂寞跋涉的路上便收获了遥远的希冀。④有了家庭的牵挂,漂泊在外的日子便孕育出乡愁的美丽。
9、示例:春潮上涨,江水与两岸齐平,江面更显宽阔;船行江中,春风吹拂,船帆高挂,船行平稳而轻快。
10、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昼夜更替的壮观景象与新旧相交时光荏苒的场景,表达了作者见美景而思乡的感情,同时也表现了作者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蕴含了自然理趣:新事物脱胎于旧事物之中,旧事物中孕育着新事物。
11、解释文中词语(4分)
(1)期:约定 (2)去:离开
(3)乃:才 (4)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12、
(1)中午了您还没有来到,就是不守信用;当着人家的儿子骂他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2)友人感到惭愧,下车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进了门。
13、B
14、(1)陈元方是一个聪敏,懂礼的孩子。
(2)没有失礼:客人失信、无礼在先,元方批评对方“无信”“无礼”,维护父亲尊严,令人钦佩,对于年仅七岁的孩子我们不能求全责备。
失礼:客人已有悔意,应该给对方致歉的机会,所谓“得饶人处且饶人”。若元方能更大度些,则更令人钦佩。
15树下唤孙、送饭,糊纸袋,补花、洗菜,扫院子,灯下学习(读《扫盲识字课本》、读报、请教)。
16、(1)动作描写,生动体现了"我"敏捷的动作和顽皮淘气的个性。
(2)对奶奶的动作、语言描写,表现了奶奶对有一份工作的渴望和对孩子不理解自己的不满。
17、表现“我”在老海棠树上的快乐,借以表达奶奶对“我”的关心;为下文进一步写“我”和奶奶的亲情做铺垫。
18、以老海棠树为线索,贯串全文;老海棠树象征了奶奶,在“我”的记忆里与奶奶的形象不能分开;含蓄、形象地表现了奶奶和“我”之间浓浓的祖孙情。
19、(1)无常 (2)天演论 (3)背书 (4)旧事重提
20、⑴藤野先生 ⑵寿镜吾先生 ⑶阿长 ⑷衍太太
三、写作表达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