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10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西方世界?
【考纲解读】?
(1)了解《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的基本内容。?
(2)简述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
(3)以“产业复兴法”为例,评价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
(4)通过国会纵火案和反犹暴行等事例,揭露德、意、日的法西斯暴行。?
【知识清单】?
巴黎和会:1919年1月,战胜的协约国集团为了处置德国等战败国,对战后的世界做出安排,在巴黎召开了会议,这就是巴黎和会,中国以战胜国身份参加。会议被英、法、美操纵,其他弱国完全处于无权的地位,由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重重,和会持续了五个月后签订了《凡尔赛和约》。?
《凡尔赛和约》:1919年6月,协约国与德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领土、军事、政治、赔款、殖民地等方面做出了规定。?
凡尔赛体系:1919—1920年,协约国分别同德国的盟国奥地利、匈牙利、土耳其、保加利亚签订了一系列“和约”,这些和约同《凡尔赛和约》一起,构成了凡尔赛体系,确立了一战后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华盛顿会议:为了调和帝国主义列强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1921—1922年,美、英、中、法、意、荷、日、比、葡九国代表在华盛顿举行会议,美、英、日主导着会议,形成了华盛顿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九国公约》:1922年,出席华盛顿会议的九国代表签署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
这个公约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的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
会均等”的原则。这实际上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经济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并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它具有以下主要特点:波及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比较长,破坏性特别大。?
罗斯福新政:严重的经济危机,引发了政治危机。1933年,罗斯福出任美国总统,实施新政。实行新政的目的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新政的中心措施是国家对工业的调整,制定《国家工业复兴法》以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新政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加强;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新政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欧洲战争策源地:在德国政治、经济危机十分严重的情况下,1933年希特勒上台,逐渐集总统和总理大权于一身,称为“国家元首”。希特勒一上台,就着手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
亚洲战争策源地:1936年2月,日本军部内部少壮派军官发动政变未遂,但军队内部主张对外侵略扩张的一派控制了政府,日本军部法西斯专政建立起来。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
?【中考试题解析】?
例1(广东湛江)“我们对未来并不失望,因为美国人民并没有失败……让我明确地说,真正让我们感到恐惧的,只是‘恐惧’本身”。罗斯福总统为克服“恐惧”而采取的核心措施是
A.整顿金融业,恢复银行信用 B.实施《全国工业复兴法》,对工业进行调整
C.加强公共工程建设,增加就业 D.压缩农业生产,实行政府补偿
解析:依据题干关键词“罗斯福”,克服“恐惧”措施,联想到1929年——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和罗斯福新政,与答案的罗斯福新政内容对接,依次推敲,正确答案为B。
例2(2012.湖北随州)1929年至l933年多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经济危机引起了政治危机,资本主义各国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资产阶级统治者纷纷寻找出路。下面是一组反映美国和日本这两个重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危机之后一段历史的图片,请认真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二战前 二战中 二战后
田纳西水利工程中的水坝 美国在长崎投下第二颗原子弹 美国学生在使用计算机
军国主义化的日本少年 日本偷袭珍珠港示意图 日本国民生产总值示意图
(1)为摆脱经济危机,美国和日本分别采取了什么对策?
(2)在二战中,美国和日本分别属于哪个战争阵营?它们参与二战的结果怎样?
(3)战后的五六十年代字美国和日本经济都获得了持续、较快发展。请简要分析美、日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共同原因。(回答两点即可)
(4)综合上述材料,你从美国和日本的这段历史中得到哪些启示?(从美、日两国摆脱危机的对策、在二战中的结果和战后经济发展的原因三个方面,任选两个方面陈述启示。)
解析:分析阅读图文,得到经济大危机、二次世界大战、战后美日经济的信息。将设问分别链接相关课文内容依据因果关系对应分析,以此类推、顺藤摸瓜答出(设问4注意结合提示):
(1)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通过改革逐渐摆脱危机,
日本:走上法西斯专政道路,妄图通过对外侵略扩张摆脱困境;
(2)美国:属于反法西斯联盟阵营;日本:属于法西斯轴心国阵营
美国成为战胜国,日本成为战败国;
(3)政府政策调整;新科技的运用;对教育的重视等等(答2点,言之有理即可)
(4)一、面临危机,要用积极的态度,科学的、和平的方法去解决危机;用损人的、战争的方法去摆脱危机,终究是害人害己。
二、法西斯是人类共同的敌人。
三、恰当的政策调整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发展科技与教育是强国兴邦的必由之路。
(作答必须涉及两个方面。言之有理即可)
【强化训练】?
第一部分 选择题?
1.联合国成立前夕维持着大国安排世界的格局,下列符合此说法的答案是( )
A.三国同盟 B. 三国协约 C.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D. 欧洲经济共同体
2.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召开的凡尔赛会议和华盛顿会议的共同之处有( )?
①少数帝国主义强国操纵并充满矛盾和斗争②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③帝
国主义国家凭自己的实力重新瓜分了世界④涉及中国问题并侵犯了中国的独立及主权?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 一战期间由于西方列强忙于战争而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一战结束后他们故伎重演,上演这场“大戏”的历史文件是( )
A.《凡尔赛和约》 B.《四国条约》 C.《五国条约》 D.《九国公约》
4.罗斯福新政与新经济政策的相同作用是( )?
A.摆脱了经济危机 B.恢复了国家经济?C.巩固了民主政权 D.巩固了工农联盟?
5. 小萌的老师要求写一篇有关罗斯福新政的小论文,请你判断小萌论文中中对新政评价正确的选项( )?
①美国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②美国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③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④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 今天西方世界弥漫经济低迷和债务危机持续高烧,各国都在寻求解决药方,下列人物最值得他们效仿的是( )
A.罗斯福 B.杜鲁门 C.艾逊豪威尔 D.克林顿
7.右边图片给全体德国人民传达了一个不祥的预兆,这个预兆是( )
A.德国的经济危机进一步加剧
B.德国人失业进一步增多
C.德国重蹈一战的覆辙
D.德国共产党将被取缔
8.在中外历史发展的过程中,许多大事之间都存在着联系。下列事件没有因果联系的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爆发?
B.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924—1929年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繁荣”一时?
C.1929—1933年经济危机——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 ?
D.俄国十月革命——中国辛亥革命
9.右图折射了种族迫害的野蛮场面,为了不让历史悲剧重演,要清算罪行的首选人物是( )
A.戈林 B.希特勒
C.戈培尔 D.里宾特洛普
10.经济大危机引起政治危机,世界大战的策源地在欧亚形成,这一结果的标志性事件是( )
A.德国纳粹上台、西班牙内战 B. 德国纳粹上台、日本二二六兵变
C.西班牙内战、日本军部法西斯专政建立 D. 德国纳粹上台、日本军部法西斯专政建立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11. 读图题:大国安排世界
图(一) 图(二)
阅读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1) 图片一、二的名称是什么?两个图片参与制定国际秩序的主要国家有哪些?(四个即可)
(2) 图一是哪次会议的产物?安排的是哪里的秩序?图二对中国是如何安排的?产生了什么后果?
(3) 结合标题和图画,一战后的东西方世界呈现什么样的格局?留下了什么隐患?
12.分析说明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国际形势风云变幻。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付出了代价;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空前的经济危机,为摆脱危机,各国采取了不同的应对策略,对世界的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请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苏联在1928年至1937年进行了两个五年计划的建设,取得了什么成就?与经济大危机笼罩的西方世界比较,说明了什么?
(2)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空前的经济危机,美国、德国、日本各自采取了怎样的应对策略
(3)今天世界经济低迷和引发的国际动荡中国应当如何应对?
13.材料解析:?
材料一: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邓小平?
材料二:这个伟大的国家将坚持下去,并将获得新生和繁荣。因此,首先请允许我表明自己的坚定信念,即真正让我们感到恐惧的,只是“恐惧”本身。 ——罗斯福?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中苏联社会主义的建立得益于哪次革命 列宁的新经济政策起到了什么作用
(2)材料二中提到的国家当时遇到了什么情况 该国是怎样“坚持下去”并获得“新生和繁荣”的 ?
(3)有人说“罗斯福挽救了资本主义,邓小平挽救了社会主义”,你是怎样理解这种说法的
14.探究题:
经济危机下的美德现状 ,两种方式的不同结果,竞赛场上的两人碰撞。
阅读图文,探究回答问题:
(1)图一、二人物是谁?他们上台后应该解决什么?
(2)他们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各自出现了什么结果?
(3)结合后述史实,竞赛场上的两人碰撞是会什么事情?
(4)斯大林评价图一人物说:“在现在资本主义世界的一切首领中间,他是一个最有才能的人物”,有人说图二人物是一个“邪恶而强大的暴君”,为什么?
参考答案
一、 选择
1.C 2.D 3.D 4.B 5.B 6.A 7.C 8.D 9.B 10.D
二、非选择
11.(1)签署《凡尔赛和约》和华盛顿会议、英法美日;
(2)巴黎和会、欧洲与西亚及非洲统治的新秩序、通过签订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3)通过巴黎和会的《凡尔赛和约》和华盛顿会议签订的《九国公约》等,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东西方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世界新秩序建立,埋下了帝国主义矛盾无法消除、世界新秩序不可能长期维持的历史隐患。
12.(1)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为强大的工业国,国民产值跃升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德国希特勒纳粹独裁统治的建立和日本建立军部控制的政权上台,两国走上了法西斯道路;
(3)建立风险防范机制,把自己的事情办好,维护和平、反对战争。
13. (1)俄国十月革命。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实施罗斯福新政或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3)罗斯福实行新政,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罗斯福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最大限度地减少经济危机的损失;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和发展。邓小平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邓小平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邓小平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14.(1)罗斯福、希特勒;克服经济危机对本国经济的打击。
(2)美国罗斯福新政和德国希特勒纳粹独裁统治的建立,美国经济得到复苏和资本主义统治得以稳定、德国则成为二战爆发的欧洲战争策源地。
(3)第二次世界大战、罗斯福在二战扩大后带领美国和世界人民投入抗击希特勒为首的法西斯同盟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4)美国总统罗斯福,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中,他实行新政,使美国经济得到复苏,稳定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二战扩大后带领美国人民投入反法西斯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纳粹德国的希特勒,他在德国建立了法西斯的恐怖统治,野蛮迫害犹太人,疯狂扩军备战,于1939年9月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把世界拖入了一场生灵涂炭的浩劫之中。
图一 1933年美国国会的就职演说 图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