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新标准)(小学一起)四年级上册M7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模块主要学习使用一般疑问句Did you... 询问过去是否做了某事,并做出回答,本模块是安排在学生初步接触并学习了一般过去时陈述句的表达和一般疑问句Do you... 之后的,可以说学生已有一定的语言基础,此结构对学生来说难度不是很大,因此我们只需要帮助学生明确所询问的行为发生在过去,从而进一步理解英语的时态。本模块的学习也将为后面的一般过去时的特殊疑问句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模块教学目标 (一)语言知识目标:1. 功能:使用一般疑问句询问过去的行为。2. 语法:全体学生能运用 Did you take Amy’s doll Did you see it 3. 词汇:全体学生能理解:doll, matter, lost, found, key, look for. 全体学生能运用:lost, found, look for. 部分学生能运用:doll, matter, key.4. 语音:感知一般过去时的一般疑问句的语音语调;感知部分字母组合的发音。(二)语言技能目标:1. 听、说:全体学生能听懂、会说: Did you take Amy’s doll Did you see it 2. 读:全体学生能认读: lost, found, look for. 部分学生能认读:doll,matter, key.3. 写:全体学生能写出1-2个与本模块主题相关的语句。(三)情感态度目标:遇到困难时能大胆求助,并在他人遇到困难时积极给予帮助。学会整理自己的东西,不要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四)学习策略目标:积极运用所学英语进行表达和交流,尝试用英语解决问题。(五)文化意识目标:通过了解中西方失物招领文化,进一步注意到中外文化异同。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一)重点:全体学生能运用单词:lost, found, look for句型:Did you... 进一步理解一般过去时。(二)难点: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四、教学辅助 CD-ROM、多媒体、图片、单词卡片、评价卡片
五、教学策略 依据新课标教学理念,遵循以学生为中心、以兴趣为支点、以交际为目的的原则,我将采用以下教法、学法:(一)教法:任务型教学途径、情景教学法、听说法、直观法、对比法、多媒体辅助法、让全班参与其中,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高教学效果。(二)学法:以话题为中心,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多种方法促使学生多听、多读、多说,形成自主、探究性学习,学生在互动、交流的活动中建立起自信,享受到学习的快乐,成为学习的主人。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一)话题:丢失与寻找。(二)语言功能:使用一般疑问句Did you ... 对过去的行为进行问答。(三)语言结构:Did you... Yes, I did. No, I didn’t.
二、课时教学目标 (一)语言知识目标:能理解运用Did you... Yes, I did. No, I didn’t.及单词lose, lost, find, found, doll.(二)语言技能目标:能听、说、认读目标语句,能运用它们问答过去的行为。(三)情感态度目标:遇到困难时能大胆求助,并在他人遇到困难时积极给予帮助。教育学生学会整理自己的物品。(四)学习策略目标:积极运用所学英语进行表达和交流,尝试用英语解决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重点:理解并运用目标语句:Did you... Yes, I did. No, I didn’t. (二)难点:在真实的语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四、教学辅助 多媒体、 CD-ROM、图片、单词卡片 、评价卡片
五、教学策略 任务型教学途径、情景教学法、听说法、直观法、对比法、多媒体辅助法、小组合作交流
六、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含时间设置)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热身与导入(5分钟) 1. 师生互致问候。2. 借助课件说歌谣。师:I say go. 生:I say went.(引出lost并借助词卡初步学习)3. 借助课件由猪妈妈的帽子引入活动1:师:What’s this 生:It’s a hat. 师:And it’s mother pig’s hat. What’s the matter with mother pig 听音看动画。4. 学习单词matter并了解活动1大意。5. 听音重复。6. 为动画配音。 师生互动说歌谣,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由此引出新词lost。抓住文中的主要信息,形成信息链:hat-mother pig’s hat-What’s the matter with mother pig 进入活动1 学习。
(二)任务呈现(2分钟) 借助课件,通过听声音猜一猜引出doll。 教师介绍:It’s Amy’s doll. It’s Amy’s favourite doll. But she can’t find it. What happened This class, we’ll learn Module 7 Unit 1 Did you take Amy’s doll 学习用Did you… 询问过去的行为并做出回答。 由猜声音进入信息链doll-Amy’s doll-Amy’s favourite doll-can’t find-What happened 顺势呈现任务。
(三)课文学习(15分钟) 通过观察课文图片,了解大概信息。师:How many pictures Who are they 原来Daming, Lingling去Sam, Amy家做客,Amy发现自己的玩偶丢了,最后找到了吗?在哪 2. 带着问题听音。3. 通过回答问题理解课文大意:原来Daming竭尽全力帮Amy找,却怎么也找不到,便灰心地坐在床上。无意间却把玩具娃娃碰哭了,原来它在床上。4. 宣布评价:Amy lost her doll. I lost my words. Can you help me find them (将学生分成两组,表现好会为小组赢得字母卡,丢失的单词就在字母卡中。)5. 提取重点:Daming 他们在寻找玩具娃娃的过程中,是如何询问的?听音圈出“Did you... ”。6. 生说,师板书。7. 小组合作、探究,发现一般疑问句的结构、用法。8. 听音跟读。(借助词卡学习:find—found)对比感知字母组合的发音:found / house / about / out从小朋友们身上学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遇到困难大胆求助,他人有困难积极帮助。9.听、指、读。 以“四听”为主线进行课文学习,先观察图片信息,带着疑问一听,整体感知了解课文大意,引出评价。二听,通过圈一圈突出重点,并在语境中理解新知,总结一般疑问句的结构用法,三听,跟读,在读中对课文内容进行梳理,并感知语音语调;四听,指读。培养认读能力。以上采用的是总-分-总式的学习方法。通过对比感知字母组合的发音,帮助学生记住单词的发音,并学会归类总结,为今后的语音学习奠定基础。
(四)操练活动(10分钟) 朗读时间:自读。小组读。2.展示时间。3.课文情景填空。(选自活动用书)4.课件出示活动3图片,让学生猜一猜他们在说什么。最后揭晓答案,听音跟读。 由自读(自我内化)到小组读(互帮互助,共同提高)再到展示读(反馈),层层递进。对于活动3我没有直接把内容呈现在学生眼前,而是呈现情景图,让学生根据已有知识猜他们的对话,在猜的过程中拓展并活跃了学生的思维。
(五)任务完成(5分钟) 我们的朋友丢了他们最喜欢的东西,你愿意帮助他们吗?借助课件进行问答。 学以致用,体现知识的价值,增强自信心和成就感。
(六)总结和作业(3分钟) 1.总结。1)知识总结。2)评价总结并进行养成教育:在字母中找到老师丢的单词,将单词组成句子:Did you tidy your room 借机告诉学生要学会整理自己的东西。2.布置作业:1)听读课文。达到流利,发音正确,一颗星。2)写单词lose-lost find-found达到会为止, 背写,两颗星。3)仿照活动4和小伙伴问答,三颗星。 学生自我总结--知识梳理,内化提升的过程。对评价进行总结,并升华为养成教育。第一项作业为听读作业,是对新课的及时巩固,第二项是书写作业,帮助学生积累单词,第三项是实践性作业帮助学生运用。通过奖励增强作业的趣味性。
(七)课堂评价 本节课的教学评价方式如下:课文中小朋友在帮Amy寻找丢失的doll,请同学们帮老师寻找丢失的单词,学生分成两组,努力为小组赢得字母卡,最后在字母卡中找到老师丢失的单词,再将单词组成句子:Did you tidy your room 针对句子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学会整理自己的东西,以免弄丢,同时方便下次使用。 通过为小组赢得字母,调动学习积极性,培养集体荣誉感,在字母中寻找单词,组成句子,进行养成教育这一系列活动将课堂教学再次推向高潮。
(八)板书设计:Module 7Unit 1 Did you take Amy’s doll Lose--lost takeFind--found Did you Amy’s doll see Group1 Group 2 No, I didn’t. / Yes, I did.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一般过去时的一般疑问句的基础之上,对Did you... 句型的巩固,拓展和练习,本单元通过Bob拿走主人东西,主人到处寻找这一场景对一般疑问句进行练习。
二、课时教学目标 (一)语言知识目标:学习目标语句Did you... Yes, I did. / No, I didn’t.及单词key, look for.(二)语言技能目标:能听懂、会说、会读,并尝试书写目标语句,能运用它们问答过去的行为。(三)情感态度目标:不要随意拿走别人的东西,这样很不礼貌。(四)学习策略目标:积极运用所学英语进行表达和交流,尝试用英语解决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重点:听懂、会说、会读、会用目标语句:Did you... Yes, I did. No, I didn’t. (二)难点:在真实的语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四、教学辅助 多媒体、CD-ROM、单词卡片、评价卡片
五、教学策略 任务型教学途径、情景教学法、听说法、对比法、多媒体辅助法、小组合作交流
六、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含时间设置)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热身与导入(6分钟) 1.师生互致问候。2.借助课件,由Bob引出评价和新课(被遮盖住的Bob)师:Who’s he Guess! Yes, Bob. He comes to our class. He bring us some e on and get it!Do you like Bob Bob is cute. But he is very naughty. What happened 3.借助课件,由两个问题进入活动1:Who What’s the matter 听录音,看动画。4.通过回答问题学习: take... away拿走了……5.听音跟读。6.为动画配音。 本课中活动1和活动2事件都是由Bob引起,因此我把Bob带进本节课,参与整节课的活动。首先Bob给大家带了礼物,呈现了本节课评价,接下来由Bob is naughty. What happened 进入学习。
(二)任务呈现(1分钟) 继续学习用Did you… 询问过去的行为并做出回答。 活动1之后,直接进入主题,呈现任务
(三)课文学习(12分钟) 1.借助课件观察Daming妈妈的不同表情,由问题What’s the matter with her 进入课文。播放CD-ROM。2.借助PPT图片及词卡学习key,对比monkey3.通过听音填空突出重点并学习:对比学习:look for / find, come back / go back让我们告诉Bob不要随意拿走别人的东西,这样很不礼貌。(使学生学会辨别是非对错)4.听音跟读。5.自读。6.两人一组读。7.展示读。8.读一读,打√。(选自活动用书). 由Daming妈妈的不同表情引入活动1,增强趣味性。一听整体感知,理解大意,学习新词:key.由于本课没有新的句型,读对学生来说较容易,因此,二听我安排了课文填空,锻炼学生的听力、记忆力、分析理解能力,同时突出了课文重点及需要注意的知识点。在整体语境中解决知识点。之后再进行简单的跟读模仿,感受正确的语音语调。
(四)操练活动(10分钟) 1.活动4的学习:1)Bob看到大家学的认真,想送大家一首歌谣来放松一下。(播放歌谣)2)听和说。3)小组内带动作说歌谣。4)展示。2.活动3的练习:1)Bob带来了他的好朋友,想让我们猜猜上周日他都做了什么?两人一组问答:Did you... 教师揭示答案,漏出图下角的对错号,如果猜错重新问答。2)根据活动3图片拓展练习:用Did he... 问答。 由孩子们喜欢的Bob进入活动4和活动3的学习,会增加学习的趣味性,使学生感到学习是件快乐的事情,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把活动3指一指说一说变成了猜一猜说一说,这样更能调动起学生“说”的欲望。并借助活动3图片进行简单的拓展练习。
(五)任务完成(9分钟) 1.做调查:两人小组问答Did you... Yes / No...2.展示,小组展示之后,用Did he / she... 向其它小组提问。 课标中指出要让学生在实际运用中体会语法项目的表意功能,因此我设计了调查表活动,并进行拓展练习。
(六)总结和作业(2分钟) 1.总结:1)总结收获。2)评价总结:今天Bob送给我们一些礼物,我们该对它说什么? 2.布置作业:1)听读课文。达到流利,发音正确,一颗星。(听、读作业)2)活动3:看图,仿照例句写句子,书写工整正确,两颗星。(书写作业)3)准备下节课“失物招领”用到的物品。 学生自我总结-知识梳理,内化提升的过程。 作业的布置体现了听读写三个方面的练习。课上的学习,课下的巩固延伸,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并通过奖励激励学生认真完成。同时为下节课做好准备。
(七)课堂评价 本节课的教学评价方式如下:本节课有Bob的全程参与,评价也由Bob引出,Bob来到了我们的课堂,给大家带来一些礼物,认真思考、积极发言的同学都会得到Bob的礼物,得到礼物的同学课下给自己加分,得到几个礼物加几分。(学生手中有自我评价表)。 用本节课主人公之一,也是学生喜爱的动物Bob,引出并参与评价,调动学习积极性,评价贯穿课堂始终,且延伸到课外(得到礼物的同学可以加分),以评价促发展。
(八)板书设计:Module 7 Unit2 Did you see it Did you look for it in your bag Yes, I did. / No, I didn’t.take... away=take away... come back对应短语go back
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课型:复习与应用本模块的功能是使用一般疑问句询问过去的行为。本模块主要围绕lost and found展开话题,使学生在话题谈论中学会使用一般过去时的一般疑问句。为后面的一般过去时的特殊疑问句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课时教学目标 (一)语言知识目标:复习目标语句Did you... Yes, I did. / No, I didn’t.及单词lose, lost, find, found, doll, key, look for.(二)语言技能目标:能听懂、会说、会用一般疑问句问答过去的行为。(三)情感态度目标:遇到困难时能大胆求助,并在他人遇到困难时积极给予帮助。(四)学习策略目标:积极运用所学英语进行表达和交流,尝试用英语解决问题。(五)文化意识目标:通过了解中西方失物招领文化,进一步注意到中外文化异同。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重点:运用一般疑问句问答过去的行为。(二)难点: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四、教学辅助 多媒体
五、教学策略 以多媒体为辅助,以小组合作交流为主要形式,使学生在互动、交流的活动中建立起自信,享受到学习的快乐,成为学习的主人。
六、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含时间设置)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2分钟) 1.师生互致问候。2.听音说歌谣。(二单元活动4歌谣)3.自创歌谣:师:I say take. 生:I say took.说到lost和found时,教师借机板书。呈现主题:Lost-and-Found 从歌谣入手,师生互动拉近师生间距离,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并自然地进入本课主题。
(二)复习(26分钟) 宣布评价:小组形式完成下面活动,完成得好小组加分,每小组组长负责记自己组分数,如发现作弊则减掉5分,最后得分最高组获胜。1.第一关1)游戏:火眼金睛(1分)单词快速闪过,学生说出单词。2)短语和汉意连线。(1分)3)读一读,感知字母组合or, ou, ow的发音。(1分)4)根据字母组合的发音进行听写测试,全对为小组加分。(1分)2.第二关1)课文填空。(1分)小组进行--核对答案。2)选择带有did, lost的句子写下来,与小组成员交流。 (1分)3.第三关选择喜欢的课文读或表演。组内进行--展示。评价标准:选择读并达标的得1分;选择表演并达标的得2分。4.第四关情景假设:你弄丢了你的bag.根据提示词描述你的bag并向他人询问:big / black / book / pens组内进行--展示 以小组为单位玩闯关游戏,完成得好为小组加分,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组内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第一关除了复习单词还加入了语音练习,感知or, ou, ow的发音,主要是根据本模块单词for, found来设计的,让学生感知字母组合的发音帮助学生记忆单词,并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第二关帮助学生在课文语境中体会单词及知识点的运用。第三关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语音语调,锻炼孩子的表演能力。第四关积累语言为实际运用做准备。“四关”的设计以学生为中心,以话题为主线,通过闯关一步步到达目的地。
(三)应用(10分钟) 1.了解不同场所的失物招领处。2.表演:1)组内进行。2)展示。3.通过知识窗了解中西方失物招领文化。4.评出优秀小组。 通过了解不同场所的失物招领处为学生的表演提供思路。通过表演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通过知识窗拓展学生知识面。
(四)总结和作业(2分钟) 1.总结总结收获。2.布置作业告诉家长今天的收获。 总结收获,增强自信心与成就感。在家长面前谈收获更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与自豪感,为今后的学习奠定了情感基础。
(五)课堂评价 本节课的教学评价方式如下: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活动完成得好为小组加分,最后评出优秀小组。优秀小组成员每人在自我评价表中加1分。 通过评价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形成互帮互助的良好学习氛围,在互帮互助中共同进步。评价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促进学生发展。
(六)板书设计:At the Lost-and-FoundI lost... It’s...Did you see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