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17 激荡世界里的大国博弈
【专题总结】
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联动起来,崛起的海洋大国成为其连接杆上的支点,撬动让地球躁动不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使得大国安排世界骤然成形。
1.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919年1月,一战协约国召开处置德国等的巴黎和会,参加与会的有27国,会议由法国总理克里蒙梭、英国首相劳合.乔治、美国总统威尔逊操纵,战胜国中国和其他弱国在会上基本处于无权的地位,经过近半年马拉松式的谈判,战胜国与德国等签订了关于领土、军事、赔款、殖民地瓜分的系列《凡尔赛和约》,条约的签订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凡尔赛体系。巴黎和会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在西方的关系,为缓和东亚、太平洋地区日美的尖锐矛盾,在美国的倡议下,1921年——1922年,美、英、日、法、中等九国代表召开华盛顿会议,会上起主导作用的是美英日三国。会议签订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在宣称尊重中国“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的幌子下,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标志帝国主义统治世界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正式形成。
2. 雅尔塔体制到美苏争霸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潜藏了德国东山再起的复仇与日本伺机而动的扩张矛盾。二战爆发后的1942年1月,世界组成美苏英中等26国反对德日为首的国际反法西斯同盟,胜利在望的1945年2月,美苏英首脑三巨头在苏联的雅尔塔召开了打败德日、确定安排战后世界的会议,历史上称其为雅尔塔体制。德日战败投降后,反法西斯同盟破裂,根据意识形划分阵营,1947年,世界进入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组成的北约集团与苏联为首社会主义国家的华约集团东西对峙的“冷战”时期,随着矛盾的公开化构成了美苏争霸的两级世界格局。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则是双方全球角力白热化的焦点。在争夺世界霸权里,他们互有攻防,但总体实力上苏联后劲不足,于1991年最后走向解体,两极格局随之结束。
3.“一超多强”的多极化趋势
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其称霸欲望极度膨胀,他以世界警察自居,打着维护人权、反恐等幌子,干涉他国内政,先后发动了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等,在冷战结束后的世界里不断扩大北约集团,推行“星球大战”的导弹防御系统。随着世界格局的重新洗牌,新兴大国的崛起,美国经济受到了一体化欧盟、日本的制约,政治军事上遭到日益强大的中国与复兴的俄罗斯牵制,美国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的失败与自身的债务危机使其霸权主义急剧衰落,世界趋势正向多极化发展,和平与发展成为全球国家的主流价值。
【复习策略】
大国关系穿透整个世界,其现代史里更是辐射方方面面。本部分内容在中考中所占比重较大。题型变化多样,选择题、文字图片类的材料分析题及综合题等均有涉及,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对具体问题的分析能力。复习中应注意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景,结合具有代表性的题目进行实战演练。做到基础要点融会贯通,知识迁移无师自通、题型变换触类旁通。如:(2013年.合肥中考)读图时代看历史,冷战更加鲜活生动。右图《冷战图志》讲述了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为首的东西方对立阵营,持续近半个世纪明争暗斗、纵横捭阖的故事。该书中,不应出现的章节是( )
A.新政:从空前危机到国家干预 B.雅尔塔:从铁幕演说到华约成立
C.西欧:从各自为政到走向联合 D.解体:从八一九事件到独联体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新政:从空前危机到国家干预的“冷战”错误描述。分析答案BCD是美苏冷战时期发生的史实,而新政:从空前危机到国家干预,显然指的是罗斯福新政,与冷战不符和题意完全吻合。故A为正确答案。
【真题回顾】
一.选择题
1(2013年.南宁)史料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载体。研究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可以查阅的文献史料是( )
A.《联合国家宣言》 B.《慕尼黑协定》 C.《九国公约》 D.《凡尔赛和约》
2.(2013年.安庆)20世纪,世界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比较两次世界大战,最接近的是( )
A.爆发原因 B. 战争性质 C. 战场范围 D. 参战国家
3.(2013年.湘潭)“在德国投降、欧洲战争结束后二至三个月内,苏俄(联)依据以下条件协助同盟国参加对日战争:外蒙古的现状须予维持,同时维护中华民国在满洲完整的主权,(日本)千岛群岛让与苏俄(联)。”该协议出自于( )
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慕尼黑会议 D.雅尔塔会议
4.(2013年.贵阳)新闻图片是“国家记忆”的重要形式,下列新闻图片最贴切的记忆主题是( )
1971年周恩来接见美国乒乓球代表团 1971年周恩来会见基辛格 1972年毛泽东会见尼克松
A.万隆会议 B.香港回归
C.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 D.中国重返联合国
5.(2013年.黑龙江龙东)成立于1993年,目前已成为世界多极化格局中重要的一极,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个组织是( )
A.世贸组织 B.国际联盟 C.欧盟 D.亚太经合组织
6.(2013·黑龙江齐齐哈尔)战争带给人们的是灾难和痛苦。发动两次世界大战,但都以失败告终的国家是( )
A.德国 B.意大利 C.奥匈帝国 D.日本
7.(2013.黄石)毛泽东曾指出:华盛顿会议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此次会议上所签署的《九国公约》打破了哪一国家独霸中国的局面( )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日本
8.(2013年.辽阳)1964年斯坦利·库布里克在电影《核战狂人》中,将美国和苏联领导人塑造为极为愚蠢的人,正是他们的不合理政策使地球上所有的生命受到核战争的威胁。这部电影拍摄的背景是( )
A.冷战 B.东欧剧变 C.俄国十月革命 D.戈尔巴乔夫改革
9(2013.株洲)“二战”以来,中东地区长期动荡不安,中东战争、海湾战争、巴以冲突、叙利亚内战……导致这一局面出现的外部因素是( )
A.民族矛盾 B.领土争端 C.教派冲突 D.大国干涉
10.(2013.广东湛江)中国和美国都是世界上重要的大国:中美两国都加入的区域性国际组织是( )
二.非选择题
11.(2013年.合肥包河区)分析探究题: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的梦想,每个国家、民族也有自己的“国家梦”、“民族梦”。让我们走进历史,探寻“梦想之旅”。
【材料一】 200多年前,美国建国先祖带领人民脱离了奴役,获得了主宰自己命运的自由。如今200年过去了,在建国精神的鼓舞下,美国战胜了历次战争以及萧条的考验,这一精神也就是所谓的“美国梦”,把所有的美国人团结在了一起,大家风雨同舟,兴衰相依,荣辱与共。
---------美国总统奥巴马2012年11月6日胜选演讲
(1)材料一中“建国先祖带领人民脱离了奴役”指的是美国历史上什么事件?试列举一位“建国先祖”。(分别列举19世纪以来美国战胜“历次战争”和“萧条”的具体事例。(各一例)
(2)你如何理解美国的“建国精神”?这一“精神”在哪一文件中得到集中体现?
【材料二】欧洲梦注重群体关系而非个体自治,文化多样性而非同化为一,生活质量而非只是财富积累,可持续发展而非无限制的物质增长,深度游戏而非单调的持续劳作,普遍人权及自然界的权利而非只突出财产权,全球合作而非单边主义的霸权实践。
------ (美)《欧洲梦---21世纪人类发展的新梦想》
(3)据所学知识指出欧洲历史上首先“突出财产权”的是哪一文件?为“注重群体关系而非个体自治”,欧洲于1967年成立了哪一组织?
【材料三】 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摘自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大型展览《复兴之路》的讲话
(4)近代以来,各阶层不断探寻着“中国梦”,请你列举2个探索事例。
(5)综合以上材料,请用简单的话描述你心目中的“中国梦”。
(6)当中欧美“三梦”相撞时,崛起的中国应该如何面对?
12.(2013年.内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列宁说:“靠凡尔赛和约来维系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口上的。”
(1)巴黎和会的中心问题是什么?根据材料一说明巴黎和会不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和平会议。
材料二
图4(雅尔塔三巨头)
(2)图4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实际上划分了战后世界的势力范围,战后的世界格局是什么?
材料三 当我们展望今后5年、10年或15年的时候,我们会看到五个强大的超级经济力量……而且由于经济力量将成为其他力量的关键因素,这五大力量将决定世界本世纪最后1/3时间在其他方面的前途。
———尼克松在20世纪70年代的一次演说
(3)尼克松演说中的“五大力量”指什么?
【强化训练】
一.选择题
1.联合国成立前夕维持着大国安排世界的格局,下列符合此说法的答案是( )
A.三国同盟 B. 三国协约 C.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D. 欧洲经济共同体
2.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召开的凡尔赛会议和华盛顿会议的共同之处有( )?
①少数帝国主义强国操纵并充满矛盾和斗争②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③帝国主义国家凭自己的实力重新瓜分了世界④涉及中国问题并侵犯了中国的独立及主权?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 一战期间由于西方列强忙于战争而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一战结束后他们在华盛顿又故伎重演,上演这场“大戏”的历史文件是( )
A.《凡尔赛和约》B.《四国条约》 C.《五国条约》 D.《九国公约》
4.在中外历史发展的过程中,许多大事之间都存在着联系。下列事件没有因果联系的是( )
A.第一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爆发?
B.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924—1929年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繁荣”一时?
C.1929—1933年经济危机——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 ?
D.俄国十月革命——中国辛亥革命
5. 成语典故“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喻生杀大权掌握在别人手里,自己处在被宰割的地位。慕尼黑阴谋中,下列国家里的“我”是( )
A.英国 B. 法国 C. 意大利D. 捷克斯洛伐克
6. 1945年雅尔塔会议与1919年巴黎和会的相似之处有( )?
①会议文件中包含有损中国主权的内容②确定了对德国的处理方案③参加会议的都是帝国主义国家④对世界格局的变化产生了重大影响?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7. 右图人物是宣称担任“自由世界”领袖时的表情,这一表情发出的信号是( )
A.誓死抗击德日法西斯B.美英苏联合抗德
C.美苏“冷战” D.美苏争霸世界
8.下列事件揭示了美苏争霸过程里苏联弱势地位的是( )
A.杜鲁门主义 B.古巴导弹危机 C. 阿富汗战争 D.科索沃战争
9.右图是漫画“中东乱局”图,导致这种乱局出现的主要因素有( )
A.民族问题、历史问题、大国介入
B.历史问题、大国介入和宗教问题
C.民族问题、大国介入和宗教问题
D.民族问题、历史问题、大国介入和宗教问题
10. 冷战结束以后,世界局势的发展引人注目。对于当今世界局势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世界正在向多极化发展②和平成为时代主题之一
③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已经建立④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
11.读图题: 大国的博弈
独立国家联合体标志
图(一) 图(二) 图(三)
(1) 图一二人物名称是什么?大国博弈主要是哪些国家?
(2) 图一人物采取哪些措施开始博弈?其主要手段和目的是什么?
(3) 图二人物博弈场面的又是什么?对世界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他们之间采取了哪些行动?
(4) 图一二三之间有什么必然联系?结果如何?使世界格局发生了什么变化?
12. 探究题:大国纵横捭阖下的世界
阅读图文,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海洋时代的全球争夺
1494年6月,葡萄牙和西班牙签订《托尔德西里亚斯条约》。规定两国将共同垄断欧洲之外的世界。大体是欧洲——非洲以东发现的土地归葡萄牙,以西发现的属西班牙。这是人类史上第一次瓜分地球。
(1) 材料一中的史实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后来参与葡西殖民扩张的还有哪些国家?谁成为其中最大的获利者?
材料二:两幅图片笼罩下的世界
图(一) 图(二)
(2) 图片一、二的名称各是什么?两幅里起主导作用的国家是哪些?对世界格局有什么安排?
材料三:动荡不安的世界
图(一) 图(二) 图(三)
(3) 图片一二三的名称各是什么?它们分别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三幅图片反映世界格局的什么变化?请就此给材料三一个主题命名。
(4) 从材料一到材料三世界发生了什么大的劫难?动荡的世界里当今中国的责任是什么?未来世界的政治与经济走向会怎样?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真题回顾:
选择题
1 解析:根据题干“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特定描述,结合所学史实分析,巴黎和会签订的《凡尔赛和约》决定把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转让给日本,导致了五四运动的爆发,故D正确答案。
2.解析:分析两次大战,二战远远超过一战,原因、性质、规模与一战明显不同。唯一最接近的是世界主要国家都参加了这两次大战。故D为正确答案。
3. 解析:根据题干损害中国利益材料得知该文件产生于二战,对接答案分析,AB与二战无关被排除,而C与中国无关,故选D为正确答案。
4.解析:分析图片内涵,都是中美间的领导人等的交往,结合答案推敲,ABD与此没有直接关系,故C为正确答案。
5.解析:根据题干1993年的特定描述,结合这年发生的世界大事,1993年,西欧在“欧洲共同体”的基础上成立了欧洲联盟,简称“欧盟”。故C为正确答案。
6.。解析:根据题干“发动两次世界大战”特定指向,结合所学相关史实分析,只有德国是两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都以失败告终。故A为正确答案。
7.解析:根据题干指向,联系相关史实分析,日本在甲午战争后占据中国利益超过美欧,一国独大,后这一局面被《九国公约》打破,故D为正确答案。
8.解析:根据题干美苏的不合理政策、受到核战争的威胁等描述,对接答案分析,BCD与此关联不准确和错误,故A为正确答案。
9.解析:根据题干中东动荡不安的外部因素的关键语,据此结合答案分析矛盾属性,ABC都属于中东地区的内部因素,被排除,故D为正确答案。
10.解析:根据题干中美都加入了的国际组织。对接答案地域与职能属性,BCD被排除,故A为正确答案。
非选择题
11.解析:
阅读材料一分析,根据设问(1)“建国先祖带领人民脱离了奴役”的题意指向,结合所学相关史实联想会自然想到是华盛顿领导的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连接美国后续史实推敲就能判断得出19世纪以来美国战胜“历次战争”和“萧条”的具体事例是南北战争等(一战、二战)和战胜经济大萧条的罗斯福新政,链接设问(2)分析推理“建国精神”和体现精神的文件会自然联想到宣告美国诞生的《独立宣言》与里面的自由、平等与民主等观点集中体现。
阅读材料二链接设问(3)比较近代欧美国家颁布的法律文件,分析推断“突出财产权”的文件只有法国的《人权宣言》与此最相符,将“注重群体关系而非个体自治”、欧洲于1967年成立了哪一组织设问题干特定描述与欧洲的联合史实有机联想得出是“欧洲共同体”。
阅读材料三对接设问(4)、(5)近代以来中国梦的探索会联想到中国近代化里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及改革开放等;以此类推今天中国梦答案广泛,如国家的统一完成、中华民族的复兴、民族团结等等。结合当今现实历史对接设问(6)分析中欧、中美的矛盾冲突,中欧多以经济分歧居多,因而冲突时,中国在保持原则下进行经济合作,又要建立准备破裂的风险防范机制”。而美国更多的表现是强权政治下的美国多方利益,“所以中国发展壮大自己的同时,坚持在主权原则下的斗争中求合作,也要做好最坏的一切应对准备”。
12.解析
阅读材料一链接分析设问(1)凡尔赛和约自然联系到巴黎和会,因而中心问题是如何处置一战战败国德国,条约埋下许多日后德国复仇的隐患,根据列宁的说法,“巴黎和会上形成的凡尔赛体系是建立在火山口上的”,因而不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和平会议。依据材料二图片文字的描述对接设问(2)推断它是“雅尔塔会议”,联系会议后的史实推断世界格局构成了从美苏冷战到美苏争霸的“两级世界格局”。阅读材料三分析中心意思讲的是世界有五大力量,结合设问(3)推敲,判断得出世界经济的五大力量指的是美国、苏联、西欧、中国、日本。
二.强化训练
选择题:
1.根据题干联合国成立前夕的特定描述,分析有关的史实时间是在一、二战之间,比对答案推敲,ABD排除,故C为正确答案。
2.根据题干的特定描述,分析给予的答案,③的说法不够准确,排除,故C正确答案。
3.根据题干华盛顿的特定描述,自然联想到与中国相关的《九国公约》,故D为正确答案。
4.依照题干没有因果关系的描述,比对答案推敲,只有D与题意完全吻合,故D为正确答案。
5.根据题干慕尼黑阴谋中“我“的特定描述,对接答案分析,只有捷克斯洛伐克与此吻合,故D为正确答案。
6.分析题干给予的答案,③的说法错误,排除,故B为正确答案。
7.依据图片人物判断他是美国总统杜鲁门,依照题干结合答案推敲,美苏冷战与题意完全吻合,故C为正确答案。
8.根据题干苏联弱势的描述比对答案,只有在古巴导弹危机上苏联退让,故B为正确答案。
9. 根据图片内涵和相关课文叙述联想,中东乱局主要为巴以冲突,巴以矛盾由民族问题、历史问题和宗教等问题构成,再加上外部大国介入,只有答案D全面,故正确答案为D。
10.分析题干给予的答案,③的说法错误排除,故D为正确答案。
非选择题
11.读图解析:
阅读图文内涵,链接设问分析,根据所学相关知识,对接(1)推敲:图一为美国总统杜鲁门、图二为美苏争霸时期的苏联赫鲁晓夫和美国总统肯尼迪、据此推断大国博弈的主要国家是美国与苏联。对接(2)顺藤摸瓜,杜鲁门是美国冷战的发起者,先后出台了政治上的杜鲁门主义、经济上的马歇尔计划、军事上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其主要手段是对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采取除武装进攻外的一切敌对手段,达到遏制共产主义的目的;就此推断得出(3)图二反映的是美苏争霸,最终导致以美苏为首的世界两级格局形成,照此推想美苏争霸的具体行动史实,分别为美国发动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苏联挑起古巴导弹危机和发动阿富汗战争。联系上述内容,对三幅图片史实有效整合对接联想(4)一一对应得出:美苏冷战——美苏争霸——苏联解体、两级世界格局结束、一超多强的世界趋势出现。
12.探究题解析:
阅读挖掘文字与图片的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相关知识追踪其与设问对应的史实。(1)根据材料一时间与国家的特定联想,自然想起“新航路开辟”的事件,就此追踪到后来参与葡西殖民扩张的有英国、法国和荷兰,而英国后来居上是最大获利者,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2)读图分析得出图一二是巴黎和会签署的《凡尔赛和约》和华盛顿会议,追踪两次会议的主导国家是英法美日,顺此得出对世界格局的安排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3)读图分析得出图一二三的内涵和挖掘相关史实得出分别是北约成立——美国“冷战”政策;苏联8.19事件——苏联解体;中国学生抗议美国轰炸驻南斯拉夫大使馆——科索沃战争;顺藤摸瓜的得出推动世界格局由美苏争霸的两极世界向一超多强的多极化发展;进而结合三幅图片的时代背景它发生在二战后进行主题命名是“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4)针对材料一到三的时间世界发生大的劫难特定联想,自然联系到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借此对接到当今世界饱受霸权主义的威胁下的中国感悟其的责任是“发展壮大自己,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等”;联系目前的相关史实就此推断未来世界走向是“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等。
参考答案:
1. 真题回顾
选择题:1——5:DDDCC 6——10:ADADA
非选择:
11. (1)战胜的战争:南北战争(一战、二战)(符合题意的其它战争亦可同等得分)战胜萧条:罗斯福新政 (符合题意的其它答案如金融危机,亦可同等得分)
(2) 自由、平等、民主 ; 《独立宣言》
(3)《人权宣言》、 欧洲共同体
(4)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一五计划、
改革开放 (任意2个,其它答案符合题意亦可)
(5)开放性试题,没有固定答案,如国家的独立统一、中华民族的复兴、民族团结、中国的富强繁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依法治国、社会安定、人民幸福等。(情感态度价值观正确即可得分)
(6)开放性试题:欧盟与中国梦发生冲突时,即要保持原则下进行经济合作,又要建立准备破裂的风险防范机制;美国更多的表现是强权政治下的美国利益,所以中国发展壮大自己的同时,双方冲突时在坚持在主权原则下的斗争中求团结,也要做好最坏一切的应对准备(答案不定,有理即可)。
12. (1)中心问题:如何处置战败后的德国,条约埋下许多日后德国复仇的隐患。说明“巴黎和会上形成的凡尔赛体系是建立在火山口上的”。(2)历史事件:雅尔塔会议;战后格局:两极格局。(3)经济力量:美国、西欧、苏联、中国、日本
二.强化训练
选择题:1——5:CCDDD 6——10:BCBDD
非选择:
11.(1)杜鲁门、肯尼迪和赫鲁晓夫、美国和苏联;
(2)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武装进攻外的一切敌对手段、遏制共产主义;
(3)美苏争霸;世界两级格局形成;美国发动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苏联挑起古巴导弹危机和发动阿富汗战争。
(4)美苏冷战——美苏争霸——苏联解体、两级世界格局结束、一超多强的世界趋势出现。
12.(1)新航路开辟;英国、法国和荷兰;英国。
(2)《凡尔赛和约》和华盛顿会议;主导国家是英法美日;“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3)北约成立——美国“冷战”政策;苏联8.19事件——苏联解体,;中国学生抗议美国轰炸驻南斯拉夫大使馆——科索沃战争;世界格局由美苏争霸的两极世界向一超多强的多极化发展;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4)“第一、次世界大战”;发展壮大自己,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等”;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等。
答案不定,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