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第3课 土地改革 课时 1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土地改革的开展及基本完成;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培养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组收集有关建国前后和现在土地改革方面的资料,整理相关信息等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通过图片、历史文献等展示,再现历史情景使学生思维得到发挥,线索更加清晰。从而产生对历史认同感,体验学习的快乐。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新中国土地改革的意义,认识土地改革在恢复国民经济和巩固新生政权中所起到的作用,使学生认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几千年来的土地问题才真正得到了解决。尤其是当今三农问题的逐步解决,使学生更加热爱共产党。
教学重点 土地改革的原因、内容及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 关于土地改革必要性的分析和对土地改革历史意义的理解
教学方法 教师在教学中可采用小组合作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生生互动、师生互等方法与互联网搜索相结合组织教学。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再次备课
复习提问1、随着开国大典的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你认为此后新政府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巩固政权)2、新中国成立之初,为战胜内外反动势力的进攻,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中央人民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其中有上节课学到的什么事件?(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这个事件起到了什么作用?(打击了美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也为国内建设创设了良好的和平环境。)3、承上启下:几乎在抗美援朝进行的同时,党和政府领导了土地改革运动。二、讲授新课(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1、土地改革的必要性(1)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第一段,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提出探究问题①这是一种什么土地制度? ②这种土地制度有什么危害,会产生什么影响?(封建土地制度;地主富农人少地多,农民人多地少,这就束缚了农村生产力,严重阻碍着农业生产的发展。)(2)指导学生阅读毛泽东的一段话:“很短的时间内,将有几万万农民从中国中部、南部和北部各省起来,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无论什么大的力量都将压抑不住。”这段话反映了广大新解放区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3)指导学生综合归纳土地改革进行的必要性:①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为了解放农村生产力,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必须进行土地改革;②新中国成立后,新解放区还有3亿多人口尚未进行土地改革,为了满足农民对土地的要求,争取其对新政权的拥护以巩固人民政权,必须进行土地改革,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2、土地改革的开展(1)土地改革的起止时间:1950年-——1952年底。 引导学生比较分析:土地改革的起止时间与抗美援朝的起止时间有什么异同?(都开始于1950年;但是,全国土改基本完成于1952年底,抗美援朝胜利于1953年7月。)(2)土地改革的指导文件: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组织学生集体朗读课本第13页“文献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条款”,讨论回答:结合文献内容,说明此次改革主要是改什么?改的目的是什么?(改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目的是为了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补充:封建土地所有制与农民土地所有制有何异同?(提示:从土地占有者、地主阶级与农民的关系、产品分配等方面考虑)(3)土地改革的具体办法是什么呢?(分批进行;没收地主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应得的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自食其力。)(4)引导学生分析讨论:这次土地改革有什么特点?(分批进行,区别对待;既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又注意保存富农经济,保护中农和小土地出租者,同时也给地主分上应得的一份土地,让他们自食其力,富有人性色彩,减少了改革的阻力。)教师总结:正是这种区别性的措施,使土地改革实现了四个心:贫雇农得地开心, 中农有利放心,富农不动定心,地主劳动回心。(5)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此次土地改革的效果如何?取得了什么成果?(到 1952年底,除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已基本完成土地改革。全国 3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得约7亿亩土地和大量的农具、牲畜和房屋等生产及生活资料,每年免交地租350亿公斤粮食。)二、土地改革的意义请同学们看课本上相关内容,看其是从哪些方面来总结土地改革的意义的?为了更好总结,现在把同学们搜集到的一些资料呈现给大家。 第一:彻底废除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摧毁了地主阶级的封建统治势力。 第二:广大农民在经济上、政治上彻底翻了身。 第三: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家财政经济好转创造了条件。进一步巩固了工农联盟和人民民主专政。农业生产的发展为工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原料和广阔的市场。课堂小结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农民开展了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土地改革运动。通过土地改革,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这是近代历史开始以来中国人民反封建斗争的伟大胜利。土地改革进一步巩固了我国的人民民主政权,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下节课我们就将一起去了解我国工业化起步的情况。 课前预习题(1)解放前,我国占农村人口不到百分之十的 、 ,占有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的土地。而占农村人口百分之九十的 、 和 ,却只占有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土地。(2) 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规定废除 的土地所有制,实行 的土地所有制。(3)土地改革到 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近 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得了土地,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4)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 , 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5)土地改革的完成,使 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 ,农业生产获得了迅速恢复和发展,为 准备了条件。随堂训练一、选择题1、 建国后,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的法律文件是 ( )A、《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宪法》2、 下列选项中,属于土地改革意义的是( )①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③建立了土地公有制 ④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二、材料解析题歌剧白毛女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恶霸地主黄世仁逼死佃户杨白劳,又企图将其女儿卖掉。喜儿逃居深山多年,头发全白,被农民传说为“白毛仙姑”。八路军解放该地后,斗倒恶霸,喜儿获得翻身。请回答:(1)是什么土地制度,迫使喜儿逃居深山的?(2)这种土地制度何时在我国彻底被消灭?标志是什么?(3)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设想一下喜儿在1952年生活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板书设计 第3课 土地改革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1、土地改革的必要性 (①、②)2、土地改革的开展 (时间、指导文件、具体方法、特点、效果)二、土地改革的意义 (①、②、③)
课后反思课题 第一课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课时 1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1.了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及主要内容;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记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间知道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2. 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了解西藏和平解放的具体过程,认识西藏和平解放的意义。二、能力目标1.通过收集新中国成立的史料,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资料的能力,通过让学生去采访从旧中国走新中国的老人,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2.通过组织学生自学归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会议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归纳历史事件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对我们伟大祖国的历史有进一步的了解,认识到新中国建立的不易,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学习的理想。2. 加深对国旗、国歌的认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3.了解西藏和平解放的史实,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西藏是我们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维护祖国的团结统一是我们青年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开国大典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以及分析“没有共产党就没新中国”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对比加自学探究加教学提升
教学准备 教具:开国大典、西藏和平解放、达赖集团策划西藏暴乱的相关音像材料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新学期好!我们上学期结束了中国近代史的学习。在你们的记忆中,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怎样的历史 老师加以肯定:是的,坚强的中国人民正是在屈辱中抗争在血泪中摸索.在奋斗中前行,我们终于走出了一条属于我们自己的道路,中国历史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现在我们一起来了解新中国成立的情况。二、讲授新课(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课件显示影印的国歌图片,五星红旗。【接着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关于新中国的象征是在哪次会议上确定的吗?【老师根据学生回答,得出结论】:这些新中国的象征大多是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上通过的。下面,请同学们看书第一个框题内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思考1.政协一届全体会议召开于何时何地?2.参加会议的有哪些人?说明了什么?3.会议有何内容?【答案提示】1.时间:1949年地点:北平2.主要内容:①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根据课堂情况请一学生说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内容)【注意】:强调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补充】:《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名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②选出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老师让学生展示毛泽东图片,加深印象)③确定了首都,纪年,国旗,国歌并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显示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师】:国旗上有很多寓意,你能从国旗上看出哪些寓意?(学生可能回答得不是很全面。可提示学生看课后史海拾贝:新中国国旗的诞生)(课件显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图片)【师】:这首歌原名叫什么?诞生于哪一年?当时中国局势怎样?何人作曲作词?【根据学生回答情况,老师提问】:当时在讨论这首歌的时候,有人认为“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句歌词不太合适,建议修改一下。你们认为呢?(学生可能会有两种意见,联系新中国成立时的形势,让学生讨论)【达成共识】:尽管新中国已经成立了,但是我们还受到帝国主义的包围,我们还要争取中国完全独立和解放,还要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所以这句话不能改。【老师继续提问】:现在都到21世纪了,“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句歌词还合适吗?【师】:当年,这首雄壮激昂的《义勇军进行曲》曾经激励着中华儿女同侵略者浴血奋战,成为整个中华民族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战斗号角,今天,这歌声依然指引着我们前进,特别是在今天,在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前进道路上还会有许多挫折,我们还是应居安思危,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争取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补充】:政治会议上只是规定将《义勇军进行曲》暂时作国歌,1982年12月4日经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决议,正式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师】:新中国的成立是多少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所以应珍惜今天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新中国的正式成立做了多方面的准备,政治协商也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开国大典【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闭幕后,1949年10月1日下午2时,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通过了哪些决议?请同学们看书,找出答案。【学生回答】(课件显示周恩来、朱德图片,强调周恩来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朱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师】:这两人在革命年代担任过哪些职务?(引导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历史,做到温故而知新)【师】:下午3时,举世闻名的开国大典开始了。(插播视频《开国大典》片断。)(课件显示图片:开国大典,或看课本彩图第一页开国大典图。)(课件显示开国大典几个重要场景图片:1.毛泽东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2. 毛泽东升起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3. 54门大炮齐鸣28响4.朱德检阅三军5.广场上万众欢腾,欢呼新中国诞生)(老师选择其中两到三个场景和学生一起分析)【师】:同学们,当你们看到毛泽东升起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的时候,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学生发言,抒发感情。有学生可能会唱《红旗飘飘》,可让其为大家演唱此歌或者老师唱也可以。)【师】:请同学们看第三幅图,54门大炮齐鸣28响。这隆隆的炮声,仿佛在向世人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那么同学们,你们知道此时为什么要用54门礼炮,为什么要鸣28响?【师】:同学们,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那么,新中国的成立有什么伟大的历史意义?(引导学生从教材中找到答案)老师请一位学生将课本上表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朗读一遍。【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一百多年帝国主义勾结封建统治者压迫中国人民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不仅有极为重要的国内意义,而且在国际上也有着深刻的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对世界历史的进程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它极大地增强了社会主义的力量,因而是对帝国主义的沉重打击;中国人民过去有着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相同的命运,中国革命的胜利,对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斗争是巨大的鼓舞,极大地增强了他们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信心。老师提问:饮水思源,是谁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革命的胜 【师】:当毛主席向世人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当天安门广场成为一片红色的海洋的时候,我们祖国的大陆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民仍然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接下来,我们来看祖国大陆的解放。(课件显示西藏拉萨布达拉宫图片)(三)西藏和平解放课件显示《全国大陆的解放示意图》老师让学生仔细观察示意图,思考:(1)新中国成立后,先后解放的四大城市是哪四座城市?(2)和平解放的四个省区是哪四个省?(通过学生自己看图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师】:中国大陆最后一个和平解放的省是西藏,由此说明西藏的和平解放标志祖国大陆的统一。西藏的和平解放是标志祖国大陆的统一,而不是整个祖国的统一,可以让学生想想现在还有什么地方没有回归祖国,学生应该能答出,现在还有台湾没有回归祖国的怀抱。【提问】:那么西藏的和平解放是怎样实现的?(学生看书,回答,1951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达成《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宣告了西藏的和平解放)【师】:此协议主要有哪些内容?(由学生自己看书完成辅栏第7页“读读”一题:《协议》的主要内容。)说明西藏的和平解放是我党民族政策的伟大胜利,不仅使祖国大陆实现了一,同时也使藏族同胞摆脱了帝国主义和反动当局的奴役,给西藏的发展带来了光明的前途。(多媒体展示近代西藏人民的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三、结束新课【师】: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充分的准备,开国大典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西藏的和平解放,标志祖国大陆统一的完成,是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一个表现,也是进一步发展的基石。善于吸取教训的民族才会强大。中国百年巨变告诉我们,只有国家强大了,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我们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会实现经济的腾飞、民族的复兴。 学生活动学生回答:屈辱史 血泪史 挨打史 抗争史,探索史学生思考:1.政协一届全体会议召开于何时何地?2.参加会议的有哪些人?说明了什么?3.会议有何内容?当时在讨论这首歌的时候,有人认为“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句歌词不太合适,建议修改一下。你们认为呢?现在都到21世纪了,“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句歌词还合适吗?学生回答:1949年10月1日下午2时,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通过了哪些决议?(学生发言,抒发感情。有学生可能会唱《红旗飘飘》,可让其为大家演唱此歌或者老师唱也可以。)(引导学生回答:54代表当时参加开国大典的54个民族,28响代表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新中国建立走过的28年历程。)学生回答:是中国共产党所以,有一首脍炙人口的歌就叫《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学生仔细观察示意图,思考:(1)新中国成立后,先后解放的四大城市是哪四座城市?(2)和平解放的四个省区是哪四个省? 再次备课
板书设计 1949年9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召开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1年 西藏和平解放
课后反思课题 第2课 最可爱的人 课时1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1.掌握抗美援朝的背景、过程、结果和抗美援朝胜利的意义。2.了解战斗英雄黄继光和邱少云的事迹。二、能力目标:1.通过对抗美援朝战争胜利意义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2.通过让学生在课堂上对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事迹的讲述,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习志愿军战士英勇不屈、乐观向上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志愿军战士在与敌人浴血奋战中涌现出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认识在当时,志愿军才是“最可爱的人”。
教学重点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教学难点 中国出兵朝鲜的必然性
教学方法 1、结合“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原因”这一问题,引导学生学会归纳历史问题的方法。2、通过组织学生搜集、查阅、整理有关抗美援朝等资料,引导学生学会搜集历史资料辅助学习的方法。3、通过组织学生讨论:“学习了解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事迹时的感想”等问题,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习,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具:抗美援朝的相关音像材料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教学过程:一、导入: 创设氛围:播放《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设问:这首歌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其结果如何?这一历史事件有什么意义?下面我们就来了解这一事件的相关情况。二、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1、预习《最可爱的人》(5分钟)。2、探究下列问题:A:抗美援朝战争发生的原因?B:抗美援朝战争发生的目的?C:简介抗美援朝的过程。D:抗美援朝战争结果如何?E: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影响如何?F: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原因如何?G:抗美援朝战争谁被誉为“最可爱的人”?人们为什么称中国人民志愿军为“最可爱的人”?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弘扬他们的精神?H:故事大王:讲述中国人民志愿军英雄的故事。I:列举和抗美援朝相关的艺术作品。三、小组讨论、交流(5分钟):四、学生展示、教师讲解(25分钟):A:抗美援朝战争发生的原因?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到了中国的安全;朝鲜民主共和国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教师过度:在这样的背景下,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的带领下,雄赳赳、气昂昂,奔赴朝鲜作战,开始了抗美援朝。B:抗美援朝战争的目的如何?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教师过度:哪位同学简单介绍一下抗美援朝战争的过程。C:简介抗美援朝的过程。教师过度:那么抗美援朝战争最终的命运如何。D:抗美援朝战争结果如何?1953年,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抗美援朝战争取得了胜利。E: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影响如何?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打击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极大地鼓舞了全世界人民保卫和平,反对侵略的勇气和信心。F: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原因?中朝人民的并肩作战;中国共产党的英明决策和正确领导,广大官兵的浴血奋战等。G:抗美援朝战争谁被誉为“最可爱的人”?人们为什么称中国人民志愿军为“最可爱的人”?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弘扬他们的精神?教师过度: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人物和事迹,请大家讲解一下。H:故事大王:讲述中国人民志愿军英雄的故事。I:列举和抗美援朝相关的艺术作品。歌曲《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我的祖国》、《英雄赞歌》等; 电影《上甘岭》、《英雄儿女》等。 五、教师小结: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光荣地完成了祖国人民赋予的使命,这场战争打出了国威和军威,也打出了中国人民的志气和尊严,戳穿了美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中国人民志愿军创造了英雄的业绩,又用这种无声的庄严实现了人生的辉煌。 A:抗美援朝战争发生的原因、目的。B:简介抗美援朝的过程、结果如何?C:抗美援朝战争谁被誉为“最可爱的人”?人们为什么称中国人民志愿军为“最可爱的人”?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弘扬他们的精神?巩固练习①“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反映的是哪一 历史事件( ) A三大战役B渡江战役C辽沈战役D抗美援朝②抗美援朝的起止时间是( )A1950年10月-1951年6月B1950年6月-1952年7月C1950年10月-1953年7月 D1951年10月- 1953年7月③抗美援朝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司令员是( )④上甘岭战役发生在( )A抗日战争中B解放战争中C反攻作战中D抗美援朝中⑤抗美援朝战争中,用身躯堵住敌人机枪射击口的英雄人物是( )⑥美帝国主义入侵朝鲜打着旗号是( )A联合国军 B盟军 C美李伪军 D美军 再次备课
板书设计 抗美援朝原因:经过:结果:影响: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