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女娲补天》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5.女娲补天》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1-02 22:03: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上 《15.女娲补天》
年级单元 四上第四单元
课题 《15.女娲补天》 课 时数 1
教学 目标 随文识记“措”等9个生字。 默读课文,能借助小标题说说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发挥自己的想象,在同伴的帮助下,试着把女娲从各地捡来五种颜色石头的过程说清楚、说生动。
教材简析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个充满神奇想象的神话故事,表现了人类的老祖母女娲在天地发生巨变的情况下,不顾艰辛,炼石补天、杀龟撑天、杀死恶龙、撒灰堵缝,让天和地恢复平静,让人类获得新生。这个故事的神奇意味相较于精卫填海等更加强烈。 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学习了中外的三个神话,对于理清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基础,同时对于发现故事的神奇之处与描述神奇之处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教学中可以更多地放手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中完成学习任务。
教学重点 默读课文,能借助小标题说说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教学难点 发挥自己的想象,在同伴的帮助下,试着把女娲从各地捡来五种颜色石头的过程说清楚、说生动。
其他说明 无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完成预习 其他准备:多媒体设备
学情预估及应对方法 本课一共有五个自然段,其中第5自然段回应了第1自然段,表现了女娲补天的结果,重点在第2和第4自然段,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特别关注其中的的神奇想象,通过课前预习标注、课中交流等方式加深印象,为接下来的讲述故事做准备。 本课的教学难点在于想象女娲捡石头的过程,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从时间、空间和气候等方面展开想象,同时通过小组合作,丰富想象的内容。
教学课件典型截图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时间) 过程设计描述 二次 修改
一、初识女娲(4) 本环节主要过程描述 出示女娲的画像,说说自己所知道的女娲。 简介女娲。
环节设计目标意图
二、梳理故事(10) 本环节主要过程描述 提问:围绕故事的题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为什么补?怎么样补?结果如何?) 默读课文,想一想哪个自然段分别回答了哪个问题。交流,概括小标题:共工怒触不周山、女娲艰难补天、人类获得新生 分小组重点梳理第2、4自然段,以小标题的形式回答下列问题: 为何怒触?什么后果? 女娲做了哪些事? 同伴合作,借助小标题说说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全班交流,评价时注意三部分的完整性和连贯性。
环节设计目标意图
三、分享神奇(8) 本环节主要过程描述 女娲补天这个故事吸引人的不仅仅是故事情节,其实处处充满着神奇的想象。四人小组交流自己预习中发现的神奇之处,先读一读相关语句,再说说自己的感受。 全班重点交流: 要知道,不周山本是一根…… 想象一下不周是一根怎样的柱子,比如有多高,有多粗,上面有没有长着什么?等 女娲担心补好的天再塌下来…… 展开想象,这只乌龟有多大?得用什么工具斩下它的腿?等 最后,女娲把芦苇烧成灰…… 芦苇灰不会被水充走吗?得烧多少芦苇?等 3.我们的祖先就是有这么丰富的想象,为我们创作了这么神奇的故事。
环节设计目标意图
四、想象故事(10) 本环节主要过程描述 在这个故事中,还有一处很神奇的地方没有详细讲,给每一个听众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出示“女娲先从各地……”,读。 集体交流:为了收集五色神石,女娲可能到过哪些地方?(高山、密林、深海、沙漠、大江,等等) 分小组讨论:选择一个地点,想象女娲会遇到哪些困难,她又是如何克服的。 全班汇报:每个地点选择一个人汇报,汇集成一段话。 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你还从故事的哪些地方体会到女娲的伟大? 小结:女娲为了人类的幸福生活,不顾自己的艰辛,她是多么伟大!
环节设计目标意图
五、讲述故事(8) 本环节主要过程描述 女娲为了人类,不辞辛苦。作为她的后代,我们有责任把她的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四人小组合作,借助小标题,结合自己的想象,努力把女娲补天的故事讲清楚,讲生动。 学生练说。 交流评价,重点关注故事讲述的完整性和生动性。
环节设计目标意图
练习设计及要求(作业) 课堂练习:练讲故事 课后练习:阅读神话,讲述故事
练习作业完成情况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