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2022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句子)-标点符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全国各地2022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句子)-标点符号(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1-03 10:21: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句子)-标点符号
一.选择题(共19小题)
1.(2022 西藏)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A.茅盾的代表作有小说“子夜”“林家铺子”“春蚕”等。
B.放开手,让孩子们尽情探索;拍拍手,为孩子们的成功喝彩。
C.2021年8月7日,西藏最大航站楼——拉萨贡嘎机场T3航站楼投入运行。
D.发扬不畏艰险、无私奉献的精神,做到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共产党员的身影。
2.(2022 淄博)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A.北京冬奥会赛场上,从“一‘鸣’惊人”的苏翊鸣,到“会当凌‘绝’顶”的谷爱凌,运动员们的竞技水平和体育精神,激发了广大青少年对体育的热爱。
B.人们曾经认为:共同的灾难会让人类团结一致,然而新冠疫情的全球性流行证明,这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
C.红墙黄瓦白阶绿树,70多座宫殿、9000余间房屋,还有护城河、城门、角楼……店主用乐高积木搭建的缩微版故宫,吸引了大量行人驻足拍照。
D.人们走路时自然而然地会摆动手臂,你有没有想过这是为什么?是进化过程中的遗留产物,还是因为如果不摆臂,会显得比较憨?
3.(2022 烟台)下列各项有误的一项是(  )
A.传统戏曲虽日趋小众化,但许多术语却在生活中广泛应用,留下抹不去的痕迹,如“一板一眼”“科班”“叫板”“亮相”“捧场”等。——这个说法是准确的。
B.《红楼梦》与《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并称中国古代四大名著,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二人的爱情悲剧为线索,讲述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史。——这个文学常识的表述是准确的。
C.疫情防控关系到国计民生,各地医护工作者、志愿者冲锋在抗疫一线,连续奋战,任劳任怨,筑起保障国泰民安的钢铁长城。——这句话中加点成语运用是恰当的。
D.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国图艺术中心开展了《光影中的名著》等公益展映活动,以影视、音乐等形式发挥视听服务阵地的作用。——这句话的标点符号运用是恰当的。
4.(2022 黔西南州)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的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
B.忽然间,一个最聪明的双喜大悟似的提建议了,他说,“大船?八叔的航船不是回来么?”十几个别的少年也大悟,立刻撺掇起来,说可以坐了这航船和我一同去。
C.他的微信朋友圈有膘肥体壮等待出栏的肉牛,有广场上骑着滑板车的快乐孩童,有标准化足球场上的动感身影,还有万木葱茏、苍葭碧水的酸枣沟。
D.现在想,当时该并不是传统思想,或羡慕什么荣华富贵,而是根本就爱那种玩意,如同黑漆大门过年贴丹红春联一样。
5.(2022 张家界)下面的句子来自学生撰写的脚本,标点符号和语言表达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出台并实施地方性法规“张家界市全域旅游促进条例”,目的是使我市全域旅游科学、健康、协调、有序发展。
B.组委会强调,旅游发展大会主会场会标的设计者既要体现张家界风景的独特美,又要体现本土文化的多样性。
C.通过元宵狂欢节、“三月三”传统庙会、杜鹃花节、端午节赛龙舟等节庆赛事,使我市旅游聚拢人气。
D.以《天门狐仙》和《魅力湘西》为代表的旅游演艺已成为“延伸的美景”,成为“旅游+文化”融合的典范。
6.(2022 娄底)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他?……他景况也很不如意……”母亲说着,便向房外看:“这些人又来了。说是买木器,顺手也就随便拿走的,我得去看看。”
B.《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和《诗经》、《礼记》、《周易》、《尚书》、《春秋》合称“四书五经”。
C.大雨过后,云雾缭绕的九峰山吸引了一大批游客。见到如此美景,游客们不禁感叹道:“多美啊,雨后的九峰山!”
D.从“雪游龙”到“雪如意”,再到“雪飞燕”“冰丝带”……等每一座冬奥场馆,都是一处与众不同的景观。
7.(2022 河池)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规范的一项是(  )
A.一说到河池美食,你一定会说出一大串儿:什么宜州粽子啦,巴马油鱼啦,环江香猪……
B.“双减”政策落实之后,学校的社团活动丰富多彩,我是选文学社呢?还是选书法社呢?
C.“七 一”将至,请同学们围绕“喜迎二十大,讴歌新时代”这一主题向《河池日报》的《红水河副刊》栏目踊跃投稿。
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的这两句诗把塞外雄伟壮观的独特景象描写得极为生动形象。
8.(2022 广安)下列文段画线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符合规范的是(  )
我看着父亲两鬓霜花尽染,走路也不再像从前那般虎虎生风,①不知道那个曾经专横霸道的人去哪儿了?②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越来越虚弱、越来越无力的老者,看得我心中生出痛楚。③“爸爸,您的箫呢?”我说:“真想听您再吹吹!”父亲笑,把箫放在嘴边比划着,④一首“月光下的凤尾竹”仍能吹响,曲调却没有当初那么流畅了。
A.① B.② C.③ D.④
9.(2022 东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B.“夏”,原本指中原地区的人。《说文解字》说:“夏,中国之人也。”段玉裁注:“引申之义为大也。”“夏”是象形字,表示堂堂正正、高高大大的人。
C.“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廓。”追求进步是青年最宝贵的特质;也是党和人民最殷切的希望。
D.求是杂志发表文章《打好碳达峰碳中和这场硬仗》,强调我国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为进一步建设清洁美丽世界作出巨大贡献。
10.(2022 恩施州)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开眼是最难的,开好了,泥娃娃精神焕发,开坏了,就无精打采。做个泥娃娃,比怀个真娃娃的时间还要久。
B.我唤其为小杏树,是因为它前后左右都是高大树木——七八米开外的大柳树足有合抱粗,根深势大,郁郁葱葱。
C.“长得好,口感也好,超市排着队来收购。”他摘下一颗西红柿塞过来,“种下5个月就能挂果,每半月收一茬。”
D.“不时不食”出自《论语》,意思是吃东西要应时令,到什么时候吃什么东西。这与中医学天人合一的思想相契合。
11.(2022 鄂州)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B.领先科技出现在哪里,高端人才流向哪里,发展的制高点和经济的竞争力就转向哪里。
C.自吴王孙权在武昌(今鄂州)建都至今的1700多年中,武昌鱼倍受杜甫、孟浩然、苏轼……等文人墨客的青睐。
D.人世间的一切美好,只有通过奋斗才能实现;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奋斗才能铸就。
12.(2022 黔东南州)下列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班级开展“学生骑车安全”主题班会,班主任强调说:“驾驶自行车必须年满12周岁。”
B.为避免青春期因敏感而冲动“怼”人,我们应该做到:主动沟通交流,理性看待事情;提高个人修养,学会换位思考;学会冷静思考,正确表达意见。
C.凡在道路上通行的车辆驾驶员、行人、乘车人以及在道路上进行与交通有关活动的人员都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D.我们大家务必记住反电信网络诈骗专用电话——即“96110”。
13.(2022 凉山州)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B )
A.曹操志在千里是诗意;李白豪迈洒脱是诗意;杜甫忧国忧民也是诗意。
B.随着五星红旗、奥运五环旗冉冉升起,北京成为世界首个“双奥之城”。
C.人类过去几千年里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没有人知道未来的三十年会发生什么?
D.戏台、窗花、热闹的社火……等乡土文化意蕴丰厚。
14.(2022 贺州)下面依序填入横线的标点符号,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回头看看海鸥①潜水鸟②企鹅那些东西,它们苟安,怕事,只想躲避暴风雨,无异于不愿看见格外清明的天地③于是禁不住激昂地叫道④“让暴风雨来得厉害些吧 ⑤”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15.(2022 乐山)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A.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发布了《增强协同创新发展能力行动方案》,推动川渝协同建设现代产业体系。
B.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气质,我们的时代将以怎样的面貌被书写,取决于我们每个人的表现。
C.“一个基因可以拯救一个国家,一粒种子可以造福万千苍生。”植物学家钟扬总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D.学校通过打造红色教学点、推出红色研学线路、开展党建活动……等措施,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
16.(2022 武汉)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B )
A.国家话剧院推出的话剧《铁流东进》,对如何讲好中国故事进行了新探索,取得了新突破。该剧用小场面、小切口的方式讲述故事,让观众倍感亲切。
B.落实劳动教育需家校共同努力;学校要设计多样化课程,采取沉浸式教育方式;家长要制定劳动清单,采取体验式教育方式,协同育人才能形成合力。
C.生态环境局向全市人民发出“无痕露营”倡议。该倡议与“无痕山林”的理念相通,都强调在亲近自然时,要尊重自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D.门类丰富、体系完备的博物馆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家园。人们只要走进博物馆,就能欣赏自然和人文精华,从中了解城市的历史和文化,获得精神享受。
17.(2022 天津)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是“博物馆的力量□博物馆的力量来自哪里呢□主要是来自博物馆丰富多彩的藏品□自然标本、考古遗物、艺术珍品、革命文物……不同类型的藏品记录着自然和人类文明的多元信息,蕴含着提升审美水平、厚植家国情怀、促进文明交流等多种力量。
A.”。?: B.。”。: C.”。。、 D.。”?、
18.(2022 怀化)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A.白杨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B.低碳生活要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如随手关灯,出门选乘公交车等等……
C.毛主席的《沁园春 雪》开头几句“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充分体现了诗人崇高的思想境界。
D.“你看这段布美不美?”两个骗子问。他们指着、描述着一些美丽的花纹——事实上它们并不存在。
19.(2022 泰安)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B )
A.例如毛主席的《沁园春 雪》开头几句“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就充分体现了诗人胸怀和思想的崇高境界。
B.有事实拿出来说啊(闻先生声音激动了)!为什么要打要杀,而且又不敢光明正大地来打来杀,而偷偷摸摸地来暗杀!
C.事后我追想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激荡: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稼先而感到骄傲?——我始终想不清楚。
D.眼前这个小小的壶口,怎么一下子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
二.基础知识(共1小题)
20.(2022 长春)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孔于有一句名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知”,这最后一个“知”字,究竟是指智慧 (  )还是指知识(  )如果是指智慧,那就是一种理性精神或能力;如果是指知识,那就是一种特殊的知识,而不是通常所谓知识。其实,两种解释有相通之处。苏格拉底说,“我知道自己无知”。这同孔子的说法很相近。知道自己无知,才能不断求知;越是不断求知,越知道自己无知。“无知”是获得知识的基础和动力,孔子有这种智慧或“自知”,所以才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也才能要求学生在求知的道路上永不停息,更不能以有了知识而沾沾自喜。
(1)准确、工整地抄写下面的句子。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你认为文中加点的“知”应解释为:   ,读作:   
(3)填入文中括号内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A., ,
B., ,
C., ?
D.? ?
三.综合读写(共2小题)
21.(2022 日照)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在百年征途中,党和中华民族面对重重挑战,以炽热的心锤练出一批发挥着兴国之魂①强国之根作用的精神法宝,例如长征精神、抗美援朝精神、科学家精神②这些精神如璀灿星光闪耀苍穹,共同构成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科学事业是一项精神事业,科学发展至今,学界先贤已塑造形成“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时代丰碑,踊现出钱伟长、屠呦呦等一大批民族脊梁,他们在科技发展史上发挥了(举重若轻/举足轻重)的作用。
科学精神有必须具备的两大要素③崇实、贵确,为科学家精神的发展指明方向。科学家精神,表现为交通大学师生在特殊年代怀揣着拳拳热枕,越过重峦叠嶂,西迁黄土地;表现为近年来科学产出由(一穷二白/山穷水尽)到全球瞩目,取得骄人成就;表现为邓稼先在核试验中因受到辐射而罹患重病的感人事迹。科学家精神除在科技领域闪光外,在党的伟大事业中的任何地方都熠熠生辉,全社会都亟须从中汲取力量,进而执如椽大笔,把理想书写在祖国大地上。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炽(chì)热 锤练 拳拳热枕
B.载(zǎi)人航天 璀灿 重峦叠嶂
C.脊(jí)梁 踊现 熠熠生辉
D.罹(lí)患 辐射 如椽大笔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举重若轻 一穷二白
B.举足轻重 一穷二白
C.举足轻重 山穷水尽
D.举重若轻 山穷水尽
(3)在文中横线处依次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A.第①处:顿号 第②处:省略号 第③处:冒号
B.第①处:顿号 第②处:分号 第③处:逗号
C.第①处:逗号 第②处:省略号 第③处:逗号
D.第①处:逗号 第②处:分号 第③处:冒号
22.(2022 德州)为庆祝“世界读书日”,蕙雅中学校园广播制作了一期“阅读:遇见更好的自己”访谈节目,邀请王老师和商陆同学作为嘉宾参加。下面是主持人黄董同学的一段采访实录。
①黄堇:首先,感谢王老师百忙之中来到我们的直播间,同时也祝贺商陆同学荣获《全市中学生辩论大赛》最佳辩手的称号。商陆同学,你获得这项荣誉最得益于什么?
②商陆:我觉得是读书。
③黄堇:你平时主要选择哪些书为主去读?
④商陆:除了《朝花夕拾》《傅雷家书》《艾青诗选》《西游记》这些书外,像《资治通鉴》《古文观止》《苏东坡传》《哲学简史》《中国古代造船与航海》等,也非常喜欢。
⑤黄堇:王老师,您怎么看待商陆同学的选择?
⑥王老师:商陆同学的选择对大家还是很有启发的:_____。
⑦黄堇:现在,非纸化阅读很流行,你们怎么看?
⑧商陆:我觉得读起来很方便,网上的书也很多,还可以随时跟书友交流。
⑨王老师:随着科技的发展,非纸化阅读越来越受到很多同学的喜欢。但是纸质阅读仍然优势明显。当你捧着一本书,在闻到墨香的同时,感受它独有的质感,它给你带来更直观的阅读体验。况且阅读不是简单的阅读行为,还需要注意力、思考力和想象力。非纸化阅读鲜艳的色彩,很强的变动性,很难让读者的注意力集中,难以养成专注的习惯。当你翻动纸张,摩挲纸上跃动的文字,沉浸其中,你的思想会变得更加深刻。所以,我个人觉得纸质阅读不能被取代。
(1)这段实录,第①段有一处标点错误,第③段表达啰嗦,第④段漏掉一个字,请你找出并修改。
(2)补写第⑥段中画横线的内容。
(3)请从第⑨段中筛选三个关键词语,概括纸质阅读的优势。
2022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句子)-标点符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9小题)
1.(2022 西藏)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A.茅盾的代表作有小说“子夜”“林家铺子”“春蚕”等。
B.放开手,让孩子们尽情探索;拍拍手,为孩子们的成功喝彩。
C.2021年8月7日,西藏最大航站楼——拉萨贡嘎机场T3航站楼投入运行。
D.发扬不畏艰险、无私奉献的精神,做到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共产党员的身影。
【解答】A.有误,《子夜》《林家铺子》《春蚕》是小说,应加书名号而不是双引号;
BCD.正确。
故选:A。
2.(2022 淄博)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A.北京冬奥会赛场上,从“一‘鸣’惊人”的苏翊鸣,到“会当凌‘绝’顶”的谷爱凌,运动员们的竞技水平和体育精神,激发了广大青少年对体育的热爱。
B.人们曾经认为:共同的灾难会让人类团结一致,然而新冠疫情的全球性流行证明,这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
C.红墙黄瓦白阶绿树,70多座宫殿、9000余间房屋,还有护城河、城门、角楼……店主用乐高积木搭建的缩微版故宫,吸引了大量行人驻足拍照。
D.人们走路时自然而然地会摆动手臂,你有没有想过这是为什么?是进化过程中的遗留产物,还是因为如果不摆臂,会显得比较憨?
【解答】ACD.正确;
B.有误,“人们曾经认为”后面的冒号只统领“共同的灾难会让人类团结一致”这一句,后面的句子表述另一层意思,所以“团结一致”后面的逗号应改为句号。
故选:B。
3.(2022 烟台)下列各项有误的一项是(  )
A.传统戏曲虽日趋小众化,但许多术语却在生活中广泛应用,留下抹不去的痕迹,如“一板一眼”“科班”“叫板”“亮相”“捧场”等。——这个说法是准确的。
B.《红楼梦》与《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并称中国古代四大名著,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二人的爱情悲剧为线索,讲述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史。——这个文学常识的表述是准确的。
C.疫情防控关系到国计民生,各地医护工作者、志愿者冲锋在抗疫一线,连续奋战,任劳任怨,筑起保障国泰民安的钢铁长城。——这句话中加点成语运用是恰当的。
D.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国图艺术中心开展了《光影中的名著》等公益展映活动,以影视、音乐等形式发挥视听服务阵地的作用。——这句话的标点符号运用是恰当的。
【解答】ABC.正确;
D.有误,《光影中的名著》应该使用引号。
故选:D。
4.(2022 黔西南州)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的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
B.忽然间,一个最聪明的双喜大悟似的提建议了,他说,“大船?八叔的航船不是回来么?”十几个别的少年也大悟,立刻撺掇起来,说可以坐了这航船和我一同去。
C.他的微信朋友圈有膘肥体壮等待出栏的肉牛,有广场上骑着滑板车的快乐孩童,有标准化足球场上的动感身影,还有万木葱茏、苍葭碧水的酸枣沟。
D.现在想,当时该并不是传统思想,或羡慕什么荣华富贵,而是根本就爱那种玩意,如同黑漆大门过年贴丹红春联一样。
【解答】A.有误,“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的农民相似”与“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是两个分句,描写了白杨树的两种特点,因此“就跟北方的农民相似”后边的逗号要改为分号。
BCD.正确。
故选:A。
5.(2022 张家界)下面的句子来自学生撰写的脚本,标点符号和语言表达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出台并实施地方性法规“张家界市全域旅游促进条例”,目的是使我市全域旅游科学、健康、协调、有序发展。
B.组委会强调,旅游发展大会主会场会标的设计者既要体现张家界风景的独特美,又要体现本土文化的多样性。
C.通过元宵狂欢节、“三月三”传统庙会、杜鹃花节、端午节赛龙舟等节庆赛事,使我市旅游聚拢人气。
D.以《天门狐仙》和《魅力湘西》为代表的旅游演艺已成为“延伸的美景”,成为“旅游+文化”融合的典范。
【解答】A.有误,“张家界市全域旅游促进条例”是法律法规,应该用书名号。
B.有误,搭配不当,“设计者”与“既要体现张家界风景的独特美,又要体现本土文化的多样性”搭配不当,把“设计者”改为“设计”。
C.有误,缺少主语,“通过”或“使”去掉一个。
D.正确。
故选:D。
6.(2022 娄底)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他?……他景况也很不如意……”母亲说着,便向房外看:“这些人又来了。说是买木器,顺手也就随便拿走的,我得去看看。”
B.《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和《诗经》、《礼记》、《周易》、《尚书》、《春秋》合称“四书五经”。
C.大雨过后,云雾缭绕的九峰山吸引了一大批游客。见到如此美景,游客们不禁感叹道:“多美啊,雨后的九峰山!”
D.从“雪游龙”到“雪如意”,再到“雪飞燕”“冰丝带”……等每一座冬奥场馆,都是一处与众不同的景观。
【解答】A.有误,“母亲说着,便向房外看”是在直接引用的中间交代说话者,“向房外看”后面的冒号应改为逗号;
B.有误,书名号也有停顿作用,连续多个书名号之间不必使用顿号,所以句中的顿号应全部删去;
C.正确;
D.有误,省略号与“等”都表示省略,二者不可同时使用,应将省略号删去。
故选:C。
7.(2022 河池)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规范的一项是(  )
A.一说到河池美食,你一定会说出一大串儿:什么宜州粽子啦,巴马油鱼啦,环江香猪……
B.“双减”政策落实之后,学校的社团活动丰富多彩,我是选文学社呢?还是选书法社呢?
C.“七 一”将至,请同学们围绕“喜迎二十大,讴歌新时代”这一主题向《河池日报》的《红水河副刊》栏目踊跃投稿。
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的这两句诗把塞外雄伟壮观的独特景象描写得极为生动形象。
【解答】A.正确。
B.有误,选择问句只在句末用问号,所以句中的第一个问号应改为逗号。
C.有误,如果重大历史事件或重大节日早为人们所熟知,而它们的月份和日子又恰好都是个位数,间隔号可以省略不用。所以句中“七 一”中的间隔符应删去。
D.有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独立引用,“落日圆”后面的句号应移到引号的里面。
故选:A。
8.(2022 广安)下列文段画线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符合规范的是(  )
我看着父亲两鬓霜花尽染,走路也不再像从前那般虎虎生风,①不知道那个曾经专横霸道的人去哪儿了?②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越来越虚弱、越来越无力的老者,看得我心中生出痛楚。③“爸爸,您的箫呢?”我说:“真想听您再吹吹!”父亲笑,把箫放在嘴边比划着,④一首“月光下的凤尾竹”仍能吹响,曲调却没有当初那么流畅了。
A.① B.② C.③ D.④
【解答】A.①句并不是问句,可改为逗号;
B.正确;
C.③句“我说”后面的冒号应该改为逗号;
D.④句的引号应该改为书名号。
故选:B。
9.(2022 东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B.“夏”,原本指中原地区的人。《说文解字》说:“夏,中国之人也。”段玉裁注:“引申之义为大也。”“夏”是象形字,表示堂堂正正、高高大大的人。
C.“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廓。”追求进步是青年最宝贵的特质;也是党和人民最殷切的希望。
D.求是杂志发表文章《打好碳达峰碳中和这场硬仗》,强调我国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为进一步建设清洁美丽世界作出巨大贡献。
【解答】A.有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对前面内容的总结,“主题”后面的逗号应改为冒号。
B.正确。
C.有误,“追求进步是青年最宝贵的特质”只是句中的一般性停顿,与后面“也是党和人民最殷切的希望”形成递进关系,所以“特质”后面的分号应改为逗号。
D.有误,“求是”是杂志名称,应添加书名号。
故选:B。
10.(2022 恩施州)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开眼是最难的,开好了,泥娃娃精神焕发,开坏了,就无精打采。做个泥娃娃,比怀个真娃娃的时间还要久。
B.我唤其为小杏树,是因为它前后左右都是高大树木——七八米开外的大柳树足有合抱粗,根深势大,郁郁葱葱。
C.“长得好,口感也好,超市排着队来收购。”他摘下一颗西红柿塞过来,“种下5个月就能挂果,每半月收一茬。”
D.“不时不食”出自《论语》,意思是吃东西要应时令,到什么时候吃什么东西。这与中医学天人合一的思想相契合。
【解答】A.有误,逗号表示一句话中间的一般性停顿,分号用于分隔存在一定关系(如并列、转折等)的两句分句。“开好了,泥娃娃精神焕发”和“开坏了,就无精打采”属于并列关系,两者之间的标点应该是分号而不是逗号。
BCD.正确。
故选:A。
11.(2022 鄂州)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B.领先科技出现在哪里,高端人才流向哪里,发展的制高点和经济的竞争力就转向哪里。
C.自吴王孙权在武昌(今鄂州)建都至今的1700多年中,武昌鱼倍受杜甫、孟浩然、苏轼……等文人墨客的青睐。
D.人世间的一切美好,只有通过奋斗才能实现;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奋斗才能铸就。
【解答】ABD.使用正确。
C.使用有误,省略号和“等”字不应同时出现,应删掉句中的“……”。
故选:C。
12.(2022 黔东南州)下列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班级开展“学生骑车安全”主题班会,班主任强调说:“驾驶自行车必须年满12周岁。”
B.为避免青春期因敏感而冲动“怼”人,我们应该做到:主动沟通交流,理性看待事情;提高个人修养,学会换位思考;学会冷静思考,正确表达意见。
C.凡在道路上通行的车辆驾驶员、行人、乘车人以及在道路上进行与交通有关活动的人员都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D.我们大家务必记住反电信网络诈骗专用电话——即“96110”。
【解答】ABC.使用恰当。
D.使用不当,此处破折号的作用是解释说明,和“即”意思重复,应删掉“即”。
故选:D。
13.(2022 凉山州)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B )
A.曹操志在千里是诗意;李白豪迈洒脱是诗意;杜甫忧国忧民也是诗意。
B.随着五星红旗、奥运五环旗冉冉升起,北京成为世界首个“双奥之城”。
C.人类过去几千年里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没有人知道未来的三十年会发生什么?
D.戏台、窗花、热闹的社火……等乡土文化意蕴丰厚。
【解答】A.有误,句子中没有逗号,不能用分号,分号改成逗号;
B.正确;
C.有误,句子不是疑问句,问号改成句号;
D.有误,省略号和“等”不能一起使用。
故选:B。
14.(2022 贺州)下面依序填入横线的标点符号,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回头看看海鸥①潜水鸟②企鹅那些东西,它们苟安,怕事,只想躲避暴风雨,无异于不愿看见格外清明的天地③于是禁不住激昂地叫道④“让暴风雨来得厉害些吧 ⑤”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解答】“海鸥”“潜水鸟”“企鹅”之间是并列关系,中间用顿号,“无异于不愿看见格外清明的天地”和下句之间用句号,说话后面用冒号,“让暴风雨来得厉害些吧”是抒情,用感叹号。
故选:C。
15.(2022 乐山)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A.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发布了《增强协同创新发展能力行动方案》,推动川渝协同建设现代产业体系。
B.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气质,我们的时代将以怎样的面貌被书写,取决于我们每个人的表现。
C.“一个基因可以拯救一个国家,一粒种子可以造福万千苍生。”植物学家钟扬总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D.学校通过打造红色教学点、推出红色研学线路、开展党建活动……等措施,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
【解答】ABC.正确;
D.有误,省略号不能和“等”连用,删去其一。
故选:D。
16.(2022 武汉)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B )
A.国家话剧院推出的话剧《铁流东进》,对如何讲好中国故事进行了新探索,取得了新突破。该剧用小场面、小切口的方式讲述故事,让观众倍感亲切。
B.落实劳动教育需家校共同努力;学校要设计多样化课程,采取沉浸式教育方式;家长要制定劳动清单,采取体验式教育方式,协同育人才能形成合力。
C.生态环境局向全市人民发出“无痕露营”倡议。该倡议与“无痕山林”的理念相通,都强调在亲近自然时,要尊重自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D.门类丰富、体系完备的博物馆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家园。人们只要走进博物馆,就能欣赏自然和人文精华,从中了解城市的历史和文化,获得精神享受。
【解答】ACD.正确;
B.有误,“落实劳动教育需家校共同努力”是对后面内容的总起,“努力”后面的分号应改为冒号。
故选:B。
17.(2022 天津)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是“博物馆的力量□博物馆的力量来自哪里呢□主要是来自博物馆丰富多彩的藏品□自然标本、考古遗物、艺术珍品、革命文物……不同类型的藏品记录着自然和人类文明的多元信息,蕴含着提升审美水平、厚植家国情怀、促进文明交流等多种力量。
A.”。?: B.。”。: C.”。。、 D.。”?、
【解答】第一处:“博物馆的力量”是活动的主题,此处应添加后引号。又因为从开头到此处,交代国际博物馆日的时间与今年的主题,表述一个完整的意思,所以在引号的外面还应添加句号。
第二空:“博物馆的力量来自哪里呢”提出设问,后面给出具体的回答,所以此处应添加问号。
第三空:“自然标本、考古遗物、艺术珍品、革命文物……”是“丰富多彩的藏品”的具体解说,所以此处应添加冒号。
故选:A。
18.(2022 怀化)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A.白杨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B.低碳生活要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如随手关灯,出门选乘公交车等等……
C.毛主席的《沁园春 雪》开头几句“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充分体现了诗人崇高的思想境界。
D.“你看这段布美不美?”两个骗子问。他们指着、描述着一些美丽的花纹——事实上它们并不存在。
【解答】ACD.正确;
B.有误,省略号与“等等”都表示省略,二者不可同时使用,句中的省略号应改为句号。
故选:B。
19.(2022 泰安)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B )
A.例如毛主席的《沁园春 雪》开头几句“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就充分体现了诗人胸怀和思想的崇高境界。
B.有事实拿出来说啊(闻先生声音激动了)!为什么要打要杀,而且又不敢光明正大地来打来杀,而偷偷摸摸地来暗杀!
C.事后我追想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激荡: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稼先而感到骄傲?——我始终想不清楚。
D.眼前这个小小的壶口,怎么一下子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
【解答】ACD.正确;
B.有误,括号中的内容是对闻一多先生说“有事实拿出来说啊”这句话时语气的解说,括号及其中内容应移到感叹号的后面。
故选:B。
二.基础知识(共1小题)
20.(2022 长春)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孔于有一句名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知”,这最后一个“知”字,究竟是指智慧 (  )还是指知识(  )如果是指智慧,那就是一种理性精神或能力;如果是指知识,那就是一种特殊的知识,而不是通常所谓知识。其实,两种解释有相通之处。苏格拉底说,“我知道自己无知”。这同孔子的说法很相近。知道自己无知,才能不断求知;越是不断求知,越知道自己无知。“无知”是获得知识的基础和动力,孔子有这种智慧或“自知”,所以才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也才能要求学生在求知的道路上永不停息,更不能以有了知识而沾沾自喜。
(1)准确、工整地抄写下面的句子。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你认为文中加点的“知”应解释为: 知道 ,读作: zhī 
(3)填入文中括号内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C 
A., ,
B., ,
C., ?
D.? ?
【解答】答案: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知道;zhī
(3)C
三.综合读写(共2小题)
21.(2022 日照)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在百年征途中,党和中华民族面对重重挑战,以炽热的心锤练出一批发挥着兴国之魂①强国之根作用的精神法宝,例如长征精神、抗美援朝精神、科学家精神②这些精神如璀灿星光闪耀苍穹,共同构成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科学事业是一项精神事业,科学发展至今,学界先贤已塑造形成“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时代丰碑,踊现出钱伟长、屠呦呦等一大批民族脊梁,他们在科技发展史上发挥了(举重若轻/举足轻重)的作用。
科学精神有必须具备的两大要素③崇实、贵确,为科学家精神的发展指明方向。科学家精神,表现为交通大学师生在特殊年代怀揣着拳拳热枕,越过重峦叠嶂,西迁黄土地;表现为近年来科学产出由(一穷二白/山穷水尽)到全球瞩目,取得骄人成就;表现为邓稼先在核试验中因受到辐射而罹患重病的感人事迹。科学家精神除在科技领域闪光外,在党的伟大事业中的任何地方都熠熠生辉,全社会都亟须从中汲取力量,进而执如椽大笔,把理想书写在祖国大地上。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D 
A.炽(chì)热 锤练 拳拳热枕
B.载(zǎi)人航天 璀灿 重峦叠嶂
C.脊(jí)梁 踊现 熠熠生辉
D.罹(lí)患 辐射 如椽大笔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B 
A.举重若轻 一穷二白
B.举足轻重 一穷二白
C.举足轻重 山穷水尽
D.举重若轻 山穷水尽
(3)在文中横线处依次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A 
A.第①处:顿号 第②处:省略号 第③处:冒号
B.第①处:顿号 第②处:分号 第③处:逗号
C.第①处:逗号 第②处:省略号 第③处:逗号
D.第①处:逗号 第②处:分号 第③处:冒号
【解答】(1)本题考查汉字注音及书写。
A.有误,“拳拳热枕”应为“拳拳热忱”;
B.有误,“载(zǎi)人航天”应为“载(zài)人航天”;
C.有误,“脊(jí)梁”应为“脊(jǐ)梁”;
D.正确。
故选:D
(2)本题考查词语运用。“举足轻重”这里指钱伟长、屠呦呦等一大批民族脊梁,在科技发展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们的一举一动足以影响全局。“一穷二白”比喻基础差,底子薄。
故选:B。
(3)本题考查标点符号运用。第①处用顿号,表示短暂停顿。第②处用省略号,表示其他精神的省略。第③处用冒号,表示解释说明。
故选:A。
答案:
(1)D
(2)B
(3)A
22.(2022 德州)为庆祝“世界读书日”,蕙雅中学校园广播制作了一期“阅读:遇见更好的自己”访谈节目,邀请王老师和商陆同学作为嘉宾参加。下面是主持人黄董同学的一段采访实录。
①黄堇:首先,感谢王老师百忙之中来到我们的直播间,同时也祝贺商陆同学荣获《全市中学生辩论大赛》最佳辩手的称号。商陆同学,你获得这项荣誉最得益于什么?
②商陆:我觉得是读书。
③黄堇:你平时主要选择哪些书为主去读?
④商陆:除了《朝花夕拾》《傅雷家书》《艾青诗选》《西游记》这些书外,像《资治通鉴》《古文观止》《苏东坡传》《哲学简史》《中国古代造船与航海》等,也非常喜欢。
⑤黄堇:王老师,您怎么看待商陆同学的选择?
⑥王老师:商陆同学的选择对大家还是很有启发的:_____。
⑦黄堇:现在,非纸化阅读很流行,你们怎么看?
⑧商陆:我觉得读起来很方便,网上的书也很多,还可以随时跟书友交流。
⑨王老师:随着科技的发展,非纸化阅读越来越受到很多同学的喜欢。但是纸质阅读仍然优势明显。当你捧着一本书,在闻到墨香的同时,感受它独有的质感,它给你带来更直观的阅读体验。况且阅读不是简单的阅读行为,还需要注意力、思考力和想象力。非纸化阅读鲜艳的色彩,很强的变动性,很难让读者的注意力集中,难以养成专注的习惯。当你翻动纸张,摩挲纸上跃动的文字,沉浸其中,你的思想会变得更加深刻。所以,我个人觉得纸质阅读不能被取代。
(1)这段实录,第①段有一处标点错误,第③段表达啰嗦,第④段漏掉一个字,请你找出并修改。
(2)补写第⑥段中画横线的内容。
(3)请从第⑨段中筛选三个关键词语,概括纸质阅读的优势。
【解答】答案:
(1)①段中书名号改为引号。
③段改为:你平时主要读哪些书?
④段在“也非常喜欢”前面添加“我”。
(2)示例:优秀的阅读者,不但会选择教材规定阅读的书目,还会有语文学科的深度阅读和跨学科的拓展阅读。
(3)直观、专注、深刻。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